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森林经营理念对慈利县林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阙兴宇 刘振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70-73,共4页
通过对德国森林经营理念、近自然林业经营方法的介绍,分析了德国采用近自然林业理论经营管理取得的成效,结合慈利县林业经营工作实际,尝试将近自然林业这一新型理论融入慈利县林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森林经营管理 近自然林业 启示 德国 慈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6 位作者 曹玉玲 王育坚 吴小丽 王景弟 周小玲 熊德福 朱昕 《湖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49-58,73,共11页
为了更好的制定关于加强慈利县公益林保护、对公益林的提质改造以及公益林保障体系建设等相关决策,并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参考,本研究以慈利县公益林为研究对象,运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评价慈利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 为了更好的制定关于加强慈利县公益林保护、对公益林的提质改造以及公益林保障体系建设等相关决策,并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参考,本研究以慈利县公益林为研究对象,运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评价慈利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慈利县的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排序为涵养水源(384895.407万元·a^-1)>生物多样性保护(201330.400万元·a^-1)>固碳释氧(112347.871万元·a^-1)>净化大气环境(42975.974万元·a^-11)>保育土壤(34339.778万元·a^-1)>林木营养积累(4860.117万元·a^-1),涵养水源功能是森林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49.30%,在不同乡镇中,江垭镇、零阳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体高于其他乡镇,青龙湾林场最低。按不同优势树种组分,栎类、灌木林、马尾松、杉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其他优势树种组,桉树最低,楝树次之。慈利县各镇(乡)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780749.547万元·a^-1,是当年慈利县财政总收入9.01亿元的8.67倍,表明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考虑大力营造混交林,尤其是营造以阔叶树为主的混交林,从而提高慈利县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连清 慈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二号遥感影像在竹林提取中的应用:以黄丰桥林场为例
3
作者 吴康 谷俊 林辉 《山东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3-49,共7页
本研究利用高分二号遥感影像,结合光谱特征、纹理特征与植被指数,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湖南省黄丰桥林场的竹林分布进行了精确的提取和分析。首先,通过对不同时期竹林与其他主要树种光谱反射率差异的深入分析,确定了春季为竹林光谱特征最... 本研究利用高分二号遥感影像,结合光谱特征、纹理特征与植被指数,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湖南省黄丰桥林场的竹林分布进行了精确的提取和分析。首先,通过对不同时期竹林与其他主要树种光谱反射率差异的深入分析,确定了春季为竹林光谱特征最显著的时段,并选取春季高分二号影像作为研究数据源。采用二阶概率统计共生矩阵法提取多种纹理特征,随后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与随机森林递归特征消除(RF-RFE)方法筛选出13个最具相关性的特征。最终,通过RF(随机森林)、SVM(支持向量机)和KNN(K近邻)3种分类算法生成了竹林分布图,实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在竹林提取中表现最佳,整体精度达到94.83%。尽管本研究仅依赖于春季单一时相的遥感数据,未来研究可以引入大尺度、多时相的影像,以进一步提高竹林分布提取的精度与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提取 植被指数 最佳时相 RF SVM K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水土保持林下凋落物的蓄水功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易文明 周刚 +1 位作者 邓家友 李志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4-146,共3页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对慈利县6种林分类型的凋落物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的存储量动态变化幅度为3.468-5.736 t·hm^-2,其排列顺序为油桐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杜仲纯林〉润楠次生林〉杉木纯林...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对慈利县6种林分类型的凋落物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的存储量动态变化幅度为3.468-5.736 t·hm^-2,其排列顺序为油桐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杜仲纯林〉润楠次生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持水能力的变化幅度为47.36%-90.23%,排列顺序为润楠次生林〉杜仲纯林〉油桐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总体来说,阔叶树种的持水能力比针叶树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凋落物 水文效应 水土保持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里金插值法的湖南省慈利县森林碳储量专题图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杜雪 王景弟 +2 位作者 白彦锋 杜志 孟京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8-204,共7页
基于2014年湖南省慈利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结果,利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以及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含量,求得慈利县森林碳储量,并利用地统计学中普通克里金(Kriging)插值的方法,基于最优的半变异函数绘制湖南省慈利县森林碳密度分布... 基于2014年湖南省慈利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结果,利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以及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含量,求得慈利县森林碳储量,并利用地统计学中普通克里金(Kriging)插值的方法,基于最优的半变异函数绘制湖南省慈利县森林碳密度分布专题图。结果表明,在6种常用的半变异函数中,指数模型作为半变异函数的预测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为0.756,残差平方和(SSR)为0.0007,很好地反映了研究区森林碳密度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慈利县的中北部、西南部和东部的碳密度较高,大于18.84 t·hm^(-2),其余地方的碳密度较低,小于15.77 t·hm^(-2)。插值结果显示,碳密度在11.19~14.33 t·hm^(-2)的面积最大,达到慈利县总面积的22%;其次为18.84~21.98 t·hm^(-2),达到全县总面积的16.35%;碳密度在14.33~15.77 t·hm^(-2)以及17.40~18.84 t·hm^(-2)的面积较少,分别占到全县总面积的13.54%和11.58%;碳密度大于28.83 t·hm^(-2)的面积最少,仅占1.76%。可见慈利县主要林分的碳密度还是处于较低水平,林分质量差,不能有效地发挥森林固碳功能,需要开展科学经营改善林分结构与树种组成,实现固碳能力的提升。研究湖南省慈利县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地理空间区域分布特征,为慈利县森林碳汇经营、林业碳汇核算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普通克里金 块金系数 森林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龙维 王育坚 +1 位作者 王景弟 罗佳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5期39-48,共10页
研究以慈利县重点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利用慈利县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以及湖南慈利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长期监测的数据以及研究成果,对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研究以慈利县重点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利用慈利县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以及湖南慈利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长期监测的数据以及研究成果,对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按大小排序为涵养水源(23.70亿元/a)>生物多样性保护(12.36亿元/a)>固碳释氧(6.68亿元/a)>净化大气环境(2.46亿元/a>保育土壤(2.07亿元/a)>林木营养积累(0.30亿元/a),涵养水源功能是森林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价值量约占总价值量的50%。按不同优势树种组分,栎类、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相比于其他树种组较大,而针叶类树种虽然面积相对来说较小,但是它们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并不低,可以考虑将部分阔叶林分改造为针阔混交林,以提升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7.57亿元/a,相当于当年慈利县财政总收入9.01亿元的5.28倍,表明公益林在改良生态环境、维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公益林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连清 慈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气候生态因子对杜仲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维涛 邵如喜 +2 位作者 张伟 刘湘民 杨汉东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1-45,共5页
本文分析了慈利县的地理特点和气候因子对杜仲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慈利县优越的地理地貌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全国最适宜杜仲发展地区之一。
关键词 杜仲 生长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慈利县杜仲生产调查初报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维涛 《经济林研究》 1990年第1期60-61,共2页
杜仲俗名丝绵树(湖南慈利),属杜仲科,一属一种,为地质史上第三纪残留下来的古生树种,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树种,为名贵中药材,是我国特产。杜仲适应性强,生长快,在湘西、黔北、鄂西、川西、陕南等地区广有分布,其中以湖南慈利、贵州遵义... 杜仲俗名丝绵树(湖南慈利),属杜仲科,一属一种,为地质史上第三纪残留下来的古生树种,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树种,为名贵中药材,是我国特产。杜仲适应性强,生长快,在湘西、黔北、鄂西、川西、陕南等地区广有分布,其中以湖南慈利、贵州遵义、陕西岚皋等县分布面积广,数量较多,生长旺盛,尤以慈利为最。慈利全县35个乡、镇均有分布,面积约5330ka,1987年经林业部审定批准为全国杜仲商品生产基地。为了探索杜仲在慈利县的适生环境和速生丰产途径,为杜仲营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其分布区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栽培 调查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发展新型杜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谭国富 《林业与生态》 2019年第8期12-13,共2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生态产品和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杜仲叶、花、果的有效成分和作用不断被发现与证实,杜仲产业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作为杜仲主要原生地之一,慈利被誉为“中国杜仲之乡”,如何在新时代中抢抓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生态产品和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杜仲叶、花、果的有效成分和作用不断被发现与证实,杜仲产业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作为杜仲主要原生地之一,慈利被誉为“中国杜仲之乡”,如何在新时代中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新型杜仲产业,是慈利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抓机遇 原生地 杜仲叶 慈利 调查与思考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慈利县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德福 雷雨燕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62-66,共5页
阐述了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在慈利县林业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中德造林项目 调查 思考 慈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花卉苗木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11
作者 许宝庆 《林业与生态》 2015年第11期25-27,共3页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是全省重点林区县,属亚热带季风湿热气候区。全县林地面积24.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4.96%;辖31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总人口70.2万。全县“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地...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是全省重点林区县,属亚热带季风湿热气候区。全县林地面积24.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4.96%;辖31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总人口70.2万。全县“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地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有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优越条件,虽然起步较晚,但市场前景看好,许多人仍把目光瞄准了这项新兴产业,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苗木产业 重点林区 林地面积 森林资源 湖南省西北部 热带季风 武陵山脉 花木产业 山地资源 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森林资源优势 发展壮大林下经济——慈利县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
12
作者 许宝庆 《林业与生态》 2014年第1期14-16,共3页
慈利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全县林地面积24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58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4.76%,林地占版图面积的71%。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念好“山字经”,认真做好林下经济这篇“文章”,是当前慈利县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慈利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全县林地面积24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58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4.76%,林地占版图面积的71%。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念好“山字经”,认真做好林下经济这篇“文章”,是当前慈利县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可行之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蓄积量 经济发展 慈利县 资源优势 林地面积 森林覆盖率 森林资源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松材线虫病防控现状与对策
13
作者 阙兴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6期121-122,共2页
2013年慈利县确认发生松材线虫病,近几年全县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以遏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保护张家界核心景区。本文介绍了慈利县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防控现状,分析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防控现状 问题 对策 湖南慈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与对策
14
作者 朱敷峰 陈业银 易斌如 《湖南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总结了慈利县退耕还林取得的主要经验,分析了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退耕还林建设质量和成效的长效机制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长效机制 对策 慈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森林资源消长动态变化分析
15
作者 唐海波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72-75,共4页
利用慈利县最近二期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从森林面积、林木蓄积、龄组结构、树种组成和林种结构等5个方面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慈利县2013年林地面积246 530 hm2,森林覆盖率64.96%,林木绿化率66.48%,较2004年分别增加了5.79%和5.6... 利用慈利县最近二期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从森林面积、林木蓄积、龄组结构、树种组成和林种结构等5个方面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慈利县2013年林地面积246 530 hm2,森林覆盖率64.96%,林木绿化率66.48%,较2004年分别增加了5.79%和5.66%,林木蓄积6.47×106m3,增加了37.96%,特别是乔木林蓄积增加明显,达到了41.53%,目前慈利县存在的乔木林以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为主,也是蓄积增加明显的龄组林,而幼龄林和过熟林面积和蓄积都有所降低,纯林面积减少,混交林面积大幅度增加,虽然混交林蓄积低于纯林蓄积,但是混交林蓄积增幅明显。慈利县森林林种结构以特种用途林和用材林为主,公益林地面积变化不大,商品林地面积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动态变化 二类调查 慈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林地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田育新 李锡泉 +4 位作者 吴建平 陈业银 姚敏 王中建 吴天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3-175,共3页
通过对女儿寨森林小流域11块标准地土壤渗透性能的研究表明,不同标准地的贮水能力受土壤的厚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较大,在112-598.5t/hm^2之间,土壤的初洛速度在18.62-38.94mm/min之间,土壤的稳渗速度在1.42~7.61mm/min... 通过对女儿寨森林小流域11块标准地土壤渗透性能的研究表明,不同标准地的贮水能力受土壤的厚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较大,在112-598.5t/hm^2之间,土壤的初洛速度在18.62-38.94mm/min之间,土壤的稳渗速度在1.42~7.61mm/min之间;次生林比人工林具有更强的渗透性能;土壤入渗过程的回归方程表现为乘幂函数形式,回归系数R在0.88~0.99之间,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性能 贮水能力 入渗模型 森林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山地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锡泉 田育新 +3 位作者 袁正科 陈晓萍 何友军 孙圣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123-125,157,共4页
根据 6种不同植被径观测流场资料分析发现 :1荒山的坡面年产流量比 5种有林地的坡面年产流量要大11.37% ;不同林分类型坡面年产流量相差 83.19% ;2荒山坡面年产沙量、输沙率比有林地坡面要大 2 38%~381%、335 %~ 779% ;天然次生林的... 根据 6种不同植被径观测流场资料分析发现 :1荒山的坡面年产流量比 5种有林地的坡面年产流量要大11.37% ;不同林分类型坡面年产流量相差 83.19% ;2荒山坡面年产沙量、输沙率比有林地坡面要大 2 38%~381%、335 %~ 779% ;天然次生林的坡面年产沙量、输沙率为经济林的 5 4 .35 %、6 5 .4 5 % ,林分保土效益大于保水效益 335倍 ;3林地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减少 ,造林 5年后 ,可使造林前的中度流失降低到轻度流失 ;4坡耕地土壤侵蚀模数为 5 5 80 t/ (km2 · a) ,比荒山的土壤侵蚀模数还要大 110 t/ (km2 ·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产沙量 输沙率 小流域 植被类型 水土保持效益 湘西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区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动态 被引量:30
18
作者 黄志刚 欧阳志云 +3 位作者 李锋瑞 郑华 王效科 王中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6-3146,共11页
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存在对各种水文过程和土壤形成过程均有显著的影响,了解土壤水分的异质性对理解和预测土壤水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时域反射仪(TDR)土壤水分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南方丘陵区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 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存在对各种水文过程和土壤形成过程均有显著的影响,了解土壤水分的异质性对理解和预测土壤水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时域反射仪(TDR)土壤水分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南方丘陵区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3种坡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杜仲人工林土壤蓄水量最高,荒山草坡次之,坡耕地最低。植物非生长季节土壤含水量均值高于生长季节,生长季节土壤水分消耗大于补给,非生长季节土壤水分补给大于消耗;干季和湿季两个时段3种坡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其土壤含水量差异不显著。3种坡地利用方式土壤蓄水量与太阳辐射量和大气温度表现为负相关性,与降雨量、大气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气压差表现为正相关性,降雨量是其最直接的影响因子,其次是温度。雨季单次降雨后土壤蓄水量与雨后干旱天数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性(P<0.05),土壤水分损失率与干旱天数存在双曲函数关系(P<0.05),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土壤水分损失率趋于平缓。雨季单次降雨后持续干旱条件下3种坡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含水量呈递减的变化趋势,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损失率系数最高,荒山草坡次之,坡耕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丘陵区 坡地利用方式 垂直变化 土壤含水量 时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和油桐人工林水土保持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志刚 李锋瑞 +5 位作者 曹云 欧阳志云 李锡泉 田育新 王中建 柳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4,共7页
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和油桐人工林土壤蓄水功能、径流及泥沙流失特征进行监测,对比研究2种人工林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杜仲人工林林冠枝叶最大持水容量及林地凋落物吸水容量均高于油桐人工林;杜仲林地0~140cm土层年均土壤蓄水量... 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和油桐人工林土壤蓄水功能、径流及泥沙流失特征进行监测,对比研究2种人工林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杜仲人工林林冠枝叶最大持水容量及林地凋落物吸水容量均高于油桐人工林;杜仲林地0~140cm土层年均土壤蓄水量达到239.7mm,高出油桐林地4.1%;2002—2005年油桐人工林年均径流深为75.1mm,是杜仲人工林的2.6倍;油桐林地年均土壤侵蚀模数达到19.6t.km-2,是杜仲林地的2.9倍。杜仲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密度、最大持水量、渗透速率和毛管孔隙度)优于油桐林,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强于油桐林;杜仲人工林枝叶繁茂,其密度及盖度均高于油桐林,其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比油桐林好。作为水土保持树种,杜仲比油桐具有更好的水土保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蓄水量 杜仲人工林 油桐人工林 土壤侵蚀模数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小流域坡面尺度地表径流与侵蚀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璟 张旭东 +3 位作者 何丹 周金星 周小玲 王中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2,共5页
根据湖南西北部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2004-2008年间坡面径流小区降雨产流产沙的定位观测资料,对流域坡面尺度产流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评价流域植被恢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灌木林和润楠林具有良好的保水减沙效益,油桐林... 根据湖南西北部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2004-2008年间坡面径流小区降雨产流产沙的定位观测资料,对流域坡面尺度产流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评价流域植被恢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灌木林和润楠林具有良好的保水减沙效益,油桐林相对较差,自然植被恢复同样带来良好效益,坡耕地年均产流产沙均为最高,反衬了植被与自然恢复措施较好的水土保持效应。降雨因子中,降雨量P与坡面产流产沙相关性最强,其次是降雨侵蚀力R,最大10 min雨强I10与坡面产流产沙相关性最小,其相关系数不到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降雨因子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明显。坡耕地产沙随产流的变化趋势最大,其决定系数R2达到0.7693,灌木林最小,其R2仅为0.425。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植被、地形、土壤相关因子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显著,关联度值均在0.5以上,植被总盖度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均为最大,说明植被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功能,植被恢复仍是该区域今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儿寨小流域 坡面尺度 产流产沙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