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慈利县中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易宗建 吴春娥 +5 位作者 李海露 袁沛 黎圣云 吴婷婷 古涛涛 周旋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为校正张家界慈利县测土配方施肥参数且优化肥料配方,客观评价其施肥效益,于2021年在慈利县开展了中稻玉珍香测土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3.77%、7.69%、10.36%,产... 为校正张家界慈利县测土配方施肥参数且优化肥料配方,客观评价其施肥效益,于2021年在慈利县开展了中稻玉珍香测土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3.77%、7.69%、10.36%,产量增加349.5 kg/hm^(2),产值增加964.62元/hm^(2);与不施肥对照相比,配方施肥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6.45%、9.36%、10.86%,产量增加690.0 kg/hm^(2),产值增加1904.40元/hm^(2)。因此,测土配方施肥可满足水稻的生长发育需求,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值得在慈利县中稻生产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测土配方施肥 肥效校正 产量 湖南慈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方式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露 于玉凤 +1 位作者 徐定辉 王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播期和种植方式是影响水稻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不同播期和种植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水稻品种隆科早1号和株两优819为试验材料,设置S1(早稻季)、S2(中稻季)和S3(晚稻季)3个不同的播期,MT(机插)和HT(手栽)2种种植方式,对不同... 播期和种植方式是影响水稻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不同播期和种植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水稻品种隆科早1号和株两优819为试验材料,设置S1(早稻季)、S2(中稻季)和S3(晚稻季)3个不同的播期,MT(机插)和HT(手栽)2种种植方式,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种植方式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较大,但对稻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较小。其中,以S3播期MT种植方式的稻米加工品质最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达到75%、70%和50%以上。S3播期HT种植方式的稻米外观品质最佳,隆科早1号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低于20%和8%。S3播期MT种植方式的稻米食味品质最佳,隆科早1号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在17%和10%左右。对8个稻米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播期对稻米品质具有极显著影响,种植方式对糙米率具有极显著影响。同时,垩白度与长宽比、垩白粒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在第1主成分上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具有负向的贡献作用,在第3主成分上整精米率具有正向的贡献作用。综上所述,随着播期的推迟,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提升,以S3播期的稻米品质为最佳。种植方式对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种植方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加海藻酸钠包埋过氧化钙对水稻砷积累的影响
3
作者 邱苏柳 王亚丽 +5 位作者 杨京民 刘华 郭俊杰 戴亚南 王欣 焦超玲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海藻酸钠包埋过氧化钙(CP)在土壤培养试验中表现出较佳的控砷效果,但是仍然缺乏在水稻实际种植过程中的效果验证。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0.25%、0.5%和0.75%的质量分数在土壤中添加CP,通过对水稻、土壤以及微生物的监测,探究施用CP调控... 海藻酸钠包埋过氧化钙(CP)在土壤培养试验中表现出较佳的控砷效果,但是仍然缺乏在水稻实际种植过程中的效果验证。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0.25%、0.5%和0.75%的质量分数在土壤中添加CP,通过对水稻、土壤以及微生物的监测,探究施用CP调控水稻As积累的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1)施加CP增加了土壤pH值,并提高了分蘖期土壤有效态As和有效态Si的含量,且随材料施加量增加而增加。与CK相比,0.25%~0.75%施加量下土壤有效态As显著增加13.4%~78.6%,有效态Si显著增加50.9%~326.7%。(2)施加CP提高了铁还原菌的丰度,0.75%施加量下,根际红环菌和地杆菌丰度分别较CK增加2.95倍和4.4倍,铁还原菌丰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孔隙水中Fe(Ⅱ)浓度,促进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增强了根表铁膜对As的吸附。0.75%CP处理下,相较于CK,铁膜中Fe和As含量分别增长171.1%和363.2%。(3)施加CP使得水稻地上部As含量下降,各施加量下籽粒无机As含量相较于CK下降36.7%~60%。其中,0.75%CP施加量下籽粒无机As含量下降60%,降砷效果显著。综上,实际应用中施加0.75%的海藻酸钠包埋过氧化钙对降低水稻As积累的效果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砷污染 海藻酸钠 过氧化钙 铁还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柑橘栽培环境优化与优质果生产策略
4
作者 黎开友 田惠平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7期75-76,83,共3页
为提升湖南柑橘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根据湖南柑橘产区“光、温、水、土”环境特点,提出了针对性地改良、优化措施。为提升湖南柑橘市场竞争力,围绕果实大小和糖酸比关键指标,提出了采前优质果生产关键技术,并围绕果实品质稳定问题,提... 为提升湖南柑橘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根据湖南柑橘产区“光、温、水、土”环境特点,提出了针对性地改良、优化措施。为提升湖南柑橘市场竞争力,围绕果实大小和糖酸比关键指标,提出了采前优质果生产关键技术,并围绕果实品质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采后处理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湖南柑橘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柑橘 栽培环境 优质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慈利县中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春娥 易宗建 +5 位作者 李海露 袁沛 黎圣云 吴婷婷 古涛涛 周旋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50-54,共5页
2020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慈利县中稻产量、产量构成以及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全肥处理的中稻籽粒产量达8 577.1 kg/hm^(2),较常规全肥处理增产2.24%;配方全肥处理每100 kg经济产量的氮、磷、钾... 2020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慈利县中稻产量、产量构成以及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全肥处理的中稻籽粒产量达8 577.1 kg/hm^(2),较常规全肥处理增产2.24%;配方全肥处理每100 kg经济产量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1、0.92和1.88 kg,较常规全肥处理分别提高0.20、0.07和0.36 kg;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处理中稻的氮、磷、钾平均利用率分别提高1.86、2.01和6.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稳氮控磷增钾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有效改善慈利县中稻产量结构,提高水稻养分利用效率,实现增产增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中稻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黎昌欣 卓名旭 +5 位作者 邹康平 杨万志 王琼 龚汉文 卓从丽 谭敦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3-15,19,共4页
在慈利县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安排平展型玉米(临奥1号、正大999、三北89以及对照品种)和紧凑型玉米(洛玉1号)等5个常规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进行苗情观察和考种。结果表明:洛玉1号的生育期最短,为125 d,正大999生育期为137 d,... 在慈利县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安排平展型玉米(临奥1号、正大999、三北89以及对照品种)和紧凑型玉米(洛玉1号)等5个常规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进行苗情观察和考种。结果表明:洛玉1号的生育期最短,为125 d,正大999生育期为137 d,三北89生育期为136 d,临奥1号生育期为135 d,对照品种的生育期为131 d;平均产量的排序为洛玉1号>三北89>临奥1号>正大999>对照品种,洛玉1号的平均产量最大,为597.3 kg/667m^2;光合势排序为正大999>洛玉1号>三北89>临奥1号>对照品种;各品种的成熟天数基本为50 d;三北89抗性综合最好,其他品种抗性较好。由此可知紧凑型玉米洛玉1号适宜在慈利县推广,平展型玉米的发展趋势应为抗性好、品质好的硬粒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出叶速度 光合势 经济性状 光能转换效率 慈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卫琼 卓辉 卓从丽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44-46,共3页
通过开展玉米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氮磷钾全肥、常规无氮、常规无磷和常规无钾4个施肥试验区,研究慈利县玉米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慈利县中等偏上肥力水平常规全肥(N15kg/667m^2,P2O54kg/667m^2,K2O6kg/667m^2)情况下的氮、磷、钾肥料吸收... 通过开展玉米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氮磷钾全肥、常规无氮、常规无磷和常规无钾4个施肥试验区,研究慈利县玉米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慈利县中等偏上肥力水平常规全肥(N15kg/667m^2,P2O54kg/667m^2,K2O6kg/667m^2)情况下的氮、磷、钾肥料吸收总量分别为13.32、4.60和10.26kg/667m^2,NPK利用率分别为37.5%、36.6%和57.6%,为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提供了依据,切实提高施肥建议卡和作物专用肥配方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利用率 玉米 试验 慈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中稻+冬季马铃薯”种植模式关键技术与示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芳 朱付勇 +1 位作者 向君民 肖霞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27-28,32,共3页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慈利县结合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技术力量,摸索出适合武陵山区发展的"中稻+冬季马铃薯"种植模式关键技术,并在慈利县进行示范与推广。实践表明,该种植模式总产量...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慈利县结合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技术力量,摸索出适合武陵山区发展的"中稻+冬季马铃薯"种植模式关键技术,并在慈利县进行示范与推广。实践表明,该种植模式总产量在285.3~317.1 t/667 m^2之间,产出效益显著。该模式能显著增强慈利县农业产业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种植模式 关键技术 示范 慈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向君民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8-12,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湖南省慈利县种植的再生稻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近年来国审或省审的2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一种两收试验,对品种产量、生育期、农艺与经济性状、再生性和抗逆性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3个水稻参试品种头季平均产... 为了筛选出适宜湖南省慈利县种植的再生稻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近年来国审或省审的2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一种两收试验,对品种产量、生育期、农艺与经济性状、再生性和抗逆性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3个水稻参试品种头季平均产量为505.25 kg/667m^2,再生季平均产量240.49 kg/667m^2。根据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期、抗性等综合因素考虑,C两优266、徽两优898、C两优34156、甬优4149和甬优2640做再生稻生产的风险相对较小且产量较高,可作为再生稻品种在慈利县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新品种 品种比较 示范推广 慈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红权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2期65-66,共2页
通过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研究慈利县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以及对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常规施肥比较,无氮、无钾、无磷产量分别低150.6 kg、90.6 kg、53.6 kg,对氮素最为敏感;玉米常规全肥(N... 通过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研究慈利县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以及对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常规施肥比较,无氮、无钾、无磷产量分别低150.6 kg、90.6 kg、53.6 kg,对氮素最为敏感;玉米常规全肥(N:P2O5:K2O=14:4:6)的氮、磷、钾肥料吸收总量分别为13.32、4.60、10.26 kg,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37.50%、36.75%、57.67%;缺氮对玉米籽粒、茎叶养分吸收量有明显的影响,缺钾次之,缺磷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君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19-21,共3页
选用近3 a新审定的玉米10个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临奥1号为对照,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523.31 kg/667m^2,10个玉米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其中增产幅度在10%以上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 选用近3 a新审定的玉米10个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临奥1号为对照,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523.31 kg/667m^2,10个玉米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其中增产幅度在10%以上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5个:青青300、康农玉007、新中玉801、科玉1101和野风160,有望作为新品种在慈利县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新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深处开满致富花——访慈利县春娥珍珠花种植专业合作社
12
作者 谭敦华 《长江蔬菜》 2021年第5期68-69,共2页
创客——新时代的造梦者,创意作翼,信仰为伴,以激情与坚持浇灌梦想。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催生了这样一批欲把理想化现实的农业创客,情系黄土地,心有无限梦。他们借不同的形式,组不同的团队——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 创客——新时代的造梦者,创意作翼,信仰为伴,以激情与坚持浇灌梦想。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催生了这样一批欲把理想化现实的农业创客,情系黄土地,心有无限梦。他们借不同的形式,组不同的团队——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加工企业、农业公司等,为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焕新、农民的致富贡献创意、倾注心血。他们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格局,更新了固有的经营主体,注入了新鲜的发展活力,以心、以诚、以智书写着农业的传奇。《长江蔬菜》关注他们的现状,聆听他们的事迹,瞩目他们的未来,以最客观的立场、最细腻的笔端为读者呈现最真实的农业创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 经营主体 创客 专业大户 现代农业 产业化 慈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慈利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13
作者 黎圣云 赵国清 田惠平 《江西农业》 2023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茶叶是慈利县的农业主导产业,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西晋时期。为推动茶叶提质升级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笔者对慈利县15个产茶乡镇的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提质升级的途径。通过分析发现... 茶叶是慈利县的农业主导产业,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西晋时期。为推动茶叶提质升级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笔者对慈利县15个产茶乡镇的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提质升级的途径。通过分析发现慈利县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生产培育管理水平不高、加工水平较低、品牌带动力弱、缺乏行业领军人才、缺乏行业领军龙头企业、政策扶持不足等问题,并从利用独特的资源禀赋、强化政策扶持、努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及人才培育、推行标准化生产、注重茶文旅融合等方面进行探索,助力慈利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产业 独特资源禀赋 现状 建议 慈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治理对策
14
作者 黄道先 覃尊兵 《江西农业》 2020年第18期66-67,共2页
慈利县是湖南省28个重金属污染县之一,部分区域污染严重。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废水的多年污灌而形成。对慈利县的土壤环境及主要农产品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土壤环境污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系统地提出治理对策。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监管 安全利用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 耕地地力提升措施
15
作者 郭滕炎 张海波 高枚玲 《湖南农业》 2020年第8期16-17,共2页
慈利县把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1.科学制订耕地地力建设规划耕地地力评价成果表明,慈利县现有可改良耕地43547公顷,占全县耕地的81.2%,其影响因素的... 慈利县把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1.科学制订耕地地力建设规划耕地地力评价成果表明,慈利县现有可改良耕地43547公顷,占全县耕地的81.2%,其影响因素的类型主要有瘠薄培肥型、渍潜稻田型、障碍层次型、灌溉改良型、坡地梯改型、渍涝排水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高标准农田 耕地地力评价 改良型 层次型 提升措施 农民增收 粮食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茶叶产业调查与思考
16
作者 宋秀梅 杜霞 田惠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9期9-9,18,共2页
茶叶是该县延续千年的传统产业,早在西晋就有文字记载,唐贞观年间,因成为贡品而名闻遐迩,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往来穿梭于澧水之上的重要物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茶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不断强化基础设... 茶叶是该县延续千年的传统产业,早在西晋就有文字记载,唐贞观年间,因成为贡品而名闻遐迩,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往来穿梭于澧水之上的重要物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茶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品内在品质,茶叶产业逐成规模、茶农收益显著提高,已发展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产业 调查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的稻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积累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华 彭复细 +5 位作者 陈俊 林娇 周玉安 Nader Saad 张振华 夏银行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29-35,共7页
为了探明不同有机肥等比例替代化肥下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积累特征,依托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以不施氮肥(CK)和施用化肥氮(NPK)为对照,检测分析了猪粪(PM)、商品有机肥(OM)和早稻紫云英+晚稻水稻秸秆(RMS)替代20%化肥氮处理下土壤有机氮组分... 为了探明不同有机肥等比例替代化肥下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积累特征,依托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以不施氮肥(CK)和施用化肥氮(NPK)为对照,检测分析了猪粪(PM)、商品有机肥(OM)和早稻紫云英+晚稻水稻秸秆(RMS)替代20%化肥氮处理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结果表明:全氮和有机氮组分含量在NPK和CK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与NPK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各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了5.2%~8.5%,尤其是PM处理;且3种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糖氮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0%~18.8%、10.8%~18.5%和16.7%~31.1%,其占全氮比例分别提高了4.4%~11.1%、2.1%~12.6%和7.5%~24.5%,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含量,尤其是RMS处理;其原因可能是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增强了氮转化相关酶活性,促进了难分解有机氮组分向易分解有机氮组分的转化。综上,有机肥等比例替代化肥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氮素积累和供应,其中猪粪更有利于氮素积累,秸秆更有利于增强氮素供应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比例替代 有机氮组分 微生物生物量 酶活性 稻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氮替代比例对双季稻氮肥利用率及氨挥发特征的影响
18
作者 易宗建 靳拓 +5 位作者 袁沛 黄卓江 刘鹏 周旋 彭建伟 田昌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181,共10页
为有效防控稻田氨(NH_(3))挥发损失并提高水稻氮(N)肥利用率,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设置有机肥N替代化肥N的0%(ON0)、10%(ON0.1)、20%(ON0.2)、30%(ON0.3)、50%(ON0.5)、80%(ON0.8)6个不同替代比例处理及对照处理(不施N,CK),通过田间小... 为有效防控稻田氨(NH_(3))挥发损失并提高水稻氮(N)肥利用率,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设置有机肥N替代化肥N的0%(ON0)、10%(ON0.1)、20%(ON0.2)、30%(ON0.3)、50%(ON0.5)、80%(ON0.8)6个不同替代比例处理及对照处理(不施N,CK),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双季稻田NH_(3)挥发速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及损失特征和N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N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N收获指数随有机肥N替代比例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以ON0.2和ON0.3处理最高,其中早稻N肥利用率显著高于ON0处理。早、晚稻田NH_(3)挥发峰值分别发生于施肥后2~5、1~3 d。双季稻生长季NH_(3)挥发损失总量(率)以ON0处理最高,达N 76.18 kg·hm^(-2)(22.38%);而有机肥N替代处理NH_(3)挥发损失总量(率)为N42.26~68.13 kg·hm^(-2)(12.81%~20.65%),与有机肥N替代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较ON0处理,有机肥N替代处理双季稻单位产量NH_(3)挥发强度降低0.74~2.10 kg·t^(-1),早稻季有机肥N替代20%~80%处理、晚稻季替代30%~80%处理减排效果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NH_(3)挥发总量与田面水NH4+-N浓度平均值呈显著正相关,与NO_(3)^(-)-N浓度平均值和pH无显著相关性。可见,有机肥N替代20%~30%能有效减少双季稻田NH_(3)挥发,降低N素损失风险,促进养分吸收,提高水稻N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有机肥氮替代比例 氮肥利用率 氨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复合种植促进旱杂粮产业发展
19
作者 向君民 《湖南农业》 2024年第4期40-40,共1页
慈利县瞄准区域优势,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关键一招”,创新“二三四”工作法,2023年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近6万亩,为打造“优质旱杂粮特色建设县”开好局。一、推行两大模式抓创新慈利县立... 慈利县瞄准区域优势,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关键一招”,创新“二三四”工作法,2023年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近6万亩,为打造“优质旱杂粮特色建设县”开好局。一、推行两大模式抓创新慈利县立足传统优势,把科技创新作为扩面积、提单产、促产能的杠杆,组织专家反复研判,进一步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抓好大豆玉米生产,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一是推行套作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区域优势 旱杂粮 党政同责 复合种植 慈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增钾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全必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为探寻湖南慈利县水稻适宜的施肥模式,以水稻品种隆两优华占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常规施肥、减氮10%增钾5%、减氮10%增钾10%、减氮10%增钾15%、减氮15%增钾5%、减氮15%增钾10%、减氮15%增钾15%等7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品质及... 为探寻湖南慈利县水稻适宜的施肥模式,以水稻品种隆两优华占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常规施肥、减氮10%增钾5%、减氮10%增钾10%、减氮10%增钾15%、减氮15%增钾5%、减氮15%增钾10%、减氮15%增钾15%等7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品质及种植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减氮增钾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其中减氮10%增钾10%处理、减氮10%增加15%处理的水稻产量、品质及种植经济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氮增钾 水稻 产量 品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