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哌酮/舒巴坦(2:1)治疗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给药方案评估:基于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
1
作者 王雪婷 嵇金如 +3 位作者 应超群 刘志盈 陈云波 肖永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5-822,共8页
目的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CSL,2:1)对不同肾功能患者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给药方案的合理性。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CSL对革兰阴性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MCS)计算不同肾功能患者CSL不同给药方案对... 目的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CSL,2:1)对不同肾功能患者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给药方案的合理性。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CSL对革兰阴性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MCS)计算不同肾功能患者CSL不同给药方案对不同敏感性细菌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评估给药方案的合理性。结果CSL对血流感染来源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_(90)分别为32/16、128/64和64/32 mg/L。对MIC>16 mg/L的肠杆菌,对不同肾功能患者即使CSL以4.5 g q6 h 15 min输注,获得的PTA仍低于90%,CFR最高为77.82%,对产ESBL肠杆菌血流感染CFR仍低于80%。对ESBL阴性肠杆菌感染患者,CLCR>60 mL/min时,CSL 3.0 g q6 h(说明书最大剂量)、3.0 g q8 h、4.5 g q6 h和4.5 g q8 h 4种给药方案获得的CFR分别为90.2%、83.15%、91.4%和87.09%;CLCR≤60 mL/min时,所有给药方案均可使CFR大于80%。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当CLCR>60 mL/min,CSL各给药方案所获CFR均低于40%;CLCR为31~60 mL/min,CSL 4.5 g q6 h给药获得CFR为85.27%;CLCR为10~30 mL/min,3.0 g q6 h、4.5 g q6 h和4.5 g q8 h获得的CFR分别为88.05%、91.86%和82.61%;CLCR<10 mL/min时(非透析患者),各给药方案所获得CFR均大于80%。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当患者CLCR在10~30或≤10 mL/min时,CSL以4.5 g q6h给药所获得的CFR分别为80.09%和81.68%。结论CSL治疗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时,需要根据细菌敏感性和患者肾功能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目前推荐的给药方案可能存在剂量不足情况。针对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折点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血流感染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潜伏感染诊治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应池清 何畅 +3 位作者 徐凯进 李永涛 张颖 吴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1-696,共6页
全球约有四分之一人口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5%~10%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转化,正确诊治结核潜伏感染是终止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存在无法区分结... 全球约有四分之一人口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5%~10%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转化,正确诊治结核潜伏感染是终止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存在无法区分结核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的局限性,通过检测一些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如外周血转录组基因)将有助于区分两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使用免疫制剂者、器官移植者以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有必要进行结核潜伏感染监测。对于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应根据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大小及获益程度来决定是否治疗。预防性结核潜伏感染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异烟肼单药治疗6或9个月、利福平单药治疗4个月、每周一次服用异烟肼+利福喷丁3个月(3HP方案)、每日一次服用异烟肼+利福平3个月(3HR方案)。每日一次异烟肼+利福喷丁1个月方案(1HP方案)的成功提示超短疗程具有可行性,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评估。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如何进行预防性治疗仍在探索中,包括使用抗结核新药,如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及氟喹诺酮等药物及组合方案。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防治指南及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治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潜伏感染 诊断 治疗 风险监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对依拉环素治疗中重度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婷婷 喻玮 +1 位作者 王雪婷 肖永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8-413,共6页
目的收集和汇总已发表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以了解依拉环素在真实世界情况下治疗包括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在内的中重度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有关依拉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真实世界研究,采用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方法,计算... 目的收集和汇总已发表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以了解依拉环素在真实世界情况下治疗包括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在内的中重度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有关依拉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真实世界研究,采用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方法,计算各研究合并的疗效与安全性指标,综合评价依拉环素在真实医疗环境下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最终纳入符合筛选标准的真实世界研究文献5篇,均为回顾性研究,总共包含265例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数据,其中包含腹腔感染患者共80例(30.2%)。荟萃分析显示,215例病情较重患者的综合临床有效率为69%(95%CI:62%~75%),50例病情较轻患者临床有效率达到94.0%。全部265例患者中,共29例(10.9%)发生不良事件,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结论依拉环素不同给药方案在真实医疗环境下治疗不同部位感染,包括耐药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国内外已经开展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拉环素 复杂性腹腔感染 真实世界研究 系统综述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替加环素在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中的给药方案:基于全国血流感染耐药监测联盟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徐荣 黄晨 +4 位作者 嵇金如 应超群 王培培 刘志盈 肖永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估替加环素不同给药方案对血流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2018—2019年收集的9674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替加环素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利用替加环素的群体药... 目的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估替加环素不同给药方案对血流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2018—2019年收集的9674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替加环素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利用替加环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与参数进行患者群体的蒙特卡洛模拟,计算替加环素4种给药方案治疗不同MIC细菌感染的fAUC_(0-24)/MIC达标概率(PTA),并预测经验治疗的累计应答率(CFR)。结果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MIC≤2 mg·L^(-1)的菌株比例分别为99.7%和85.8%。当感染菌株MIC≤0.5 mg·L^(-1)时,4种给药方案的PTA均>90%。菌株MIC在1~4 mg·L^(-1)时,增加给药剂量才能显著提高PTA。首剂100 mg、维持50 mg、q12h的给药方案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CFR>90%。首剂200 mg、维持100 mg、q12h的给药方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CFR<50%。结论替加环素可用于经验治疗肠杆菌科细菌导致的血流感染,但不适用于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血流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蒙特卡洛模拟 血流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华东地区某三级医院2018—2021年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迪丽努尔·迪力穆拉提 肖婷婷 +5 位作者 唐红 王雪婷 路平 陈云波 嵇金如 肖永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14,共12页
目的探讨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华东地区某三级教学医院收治的链球菌血培养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情况、预后的危险因素等。结果共纳入15... 目的探讨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华东地区某三级教学医院收治的链球菌血培养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情况、预后的危险因素等。结果共纳入151例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平均年龄为(55.5±17.9)岁,>60岁的患者占45.70%,男性患者占61.59%,89.40%患者有基础疾病,其中实体肿瘤、心脏瓣膜病、肝胆疾病、高血压较为多见。链球菌血流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为手术、免疫抑制状态、皮肤黏膜完整性破坏等(均P<0.05)。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占25.17%(38例),常见基础疾病包括肝胆疾病、实体肿瘤、血液病、高血压等。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较社区感染更长,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于社区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出的151株链球菌中,α-溶血性链球菌(112株,肺炎链球菌除外)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分别为71.43%、80.38%、91.07%;β-溶血性链球菌(29株)对青霉素100%敏感;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率为50.00%。151例患者的30天全因病死率为6.62%(10例),归因病死率为2.65%(4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休克(OR=13.690,95%CI:1.482~126.470)、Pitt菌血症评分≥4分(OR=10.461,95%CI:1.042~105.005)是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链球菌血流感染以社区感染为主,医院获得性链球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休克、Pitt菌血症评分≥4分是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多样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婷婷 苗娇娇 +4 位作者 强裕俊 李秀文 彭贤慧 张雯 韩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97-802,共6页
目的了解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多样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 036份不同来源的微生态样本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鉴定,研究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不同来源、不同国别、不... 目的了解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多样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 036份不同来源的微生态样本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鉴定,研究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不同来源、不同国别、不同人体部位的分布及耐药机制。结果2 036份样本中,四环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4.70%(910份),其中人源样本检出率最高,达78.99%(880/1 114),其次是动物样本,检出率40.98%(25/61)。共检出2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248份样本至少检出10种以上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人源性样本中28种基因全部检出,动物源样本中检出6种基因。28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中,包括10种编码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其中5种(tetQ、tet32、tet W、tetO、tet M)在50%以上的人源样本中检出,4种在动物源样本中检出率>16%。338份人源样本具有国别(中国、丹麦、西班牙、美国和日本)信息,耐药基因分析显示,tetO、tetQ和tet W 3种耐药基因在5个国家均有检出;来源于中国的样本均检出tet32、tet40、tetO、tetQ和tet W5种耐药基因,并匹配上24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型。在人体不同部位微生态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分布中,肠道中的耐药基因型分布最丰富,共有26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匹配到肠道样本中,其中tetQ、tet W、tetO、tet32、tet40 5种耐药基因型检出率>70%。结论在人体、动物微生态中存在着大量的、多样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巨大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四环素 耐药性 四环素耐药基因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斌 李群 +4 位作者 刘海灿 张正东 宁柱 邓建平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2-375,381,共5页
目的对自贡市临床分离鉴定的2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进行2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测定法(microplate Alamarblue assay,MABA)测... 目的对自贡市临床分离鉴定的2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进行2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测定法(microplate Alamarblue assay,MABA)测试每种药物对每株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通过MIC值判断该菌对此种抗生素是否耐药。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大部分抗结核药物耐药,并且对部分药物的耐药存在种间差异。其中脓肿分枝杆菌耐药率达84.6%,鸟分枝杆菌与胞内分枝杆菌分别达53.8%与52.3%,堪萨斯分枝杆菌耐药率最低为38%。结论对临床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快速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异质性耐药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孙路 何利华 +1 位作者 张艺瑶 张建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克拉霉素异质性耐药进行检测,并分析异质性耐药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对中国某医院50个^(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的胃窦黏液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每个样本挑取16个HP单克隆(分离培养平板中不...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克拉霉素异质性耐药进行检测,并分析异质性耐药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对中国某医院50个^(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的胃窦黏液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每个样本挑取16个HP单克隆(分离培养平板中不满16个克隆者选取全部HP克隆),用Etest法测定各克隆的克拉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进一步在异质性克拉霉素耐药病例中选取6份样本(MIC值差异较大的样本)相关的81个幽门螺杆菌克隆,利用多位点序列(MLST)分析的方法进行初步进化分析。结果 44个分离培养阳性的样本中24个全敏感,9个全耐药,11个为异质性耐药;6个MIC值差异较大的样本,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别在100~1 000倍间。每个样本的9~16个克隆可分为1~6个ST型,结合vacA基因差异,分为2~8个基因型。遗传进化树显示2个样本的敏感、耐药克隆分为两簇,余4个样本中ST型与耐药间无明显关联。结论 HP在中国感染存在明显的克拉霉素异质性耐药现象,传统药敏试验可能不足以充分反映克拉霉素异质性耐药的现象,可能会引起误判,应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异质性耐药 多位点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桂莲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479,共5页
异烟肼是控制结核病的主要药物之一.2018年WHO报告的结核病初治病人中利福平敏感的异烟肼耐药率明显高于2017年的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率.我国结核病人的异烟肼总耐药率明显高于利福平总耐药率.异烟肼耐药容易导致治疗失败或复发.异烟肼耐... 异烟肼是控制结核病的主要药物之一.2018年WHO报告的结核病初治病人中利福平敏感的异烟肼耐药率明显高于2017年的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率.我国结核病人的异烟肼总耐药率明显高于利福平总耐药率.异烟肼耐药容易导致治疗失败或复发.异烟肼耐药机制复杂,多个基因的突变均与异烟肼耐药有关,然而这些基因突变与表型的关系尚未完全清楚,直接影响了分子药敏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基因组学数据证明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先于利福平耐药性相关基因突变发生.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容易诱发菌株获得额外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外排泵以及氧化应激机制有关.总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加强异烟肼作用机制、耐药机制、协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异烟肼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联合用药治疗耐药菌感染 被引量:20
10
作者 喻玮 肖永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5-842,共8页
近年来,耐药菌广泛流行,新药研发进展缓慢,给临床治疗感染带来了严重困惑。面对耐药菌治疗的棘手问题,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备受关注。但目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主要通过体外试验进行评价,临床试验数据十分有限。该文就近年来有关抗菌... 近年来,耐药菌广泛流行,新药研发进展缓慢,给临床治疗感染带来了严重困惑。面对耐药菌治疗的棘手问题,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备受关注。但目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主要通过体外试验进行评价,临床试验数据十分有限。该文就近年来有关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指征、抗菌药物相互作用及常见耐药菌的联合给药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正确理解和认识联合用药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用药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泛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与流行性感冒联系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涛 肖梦 +3 位作者 杨静 秦宇 王大燕 舒跃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5-201,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既往及正在执行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与流行性感冒关联的相关研究,并评价ENSO对流行性感冒相关指标(如流感流行高峰的出现时间、流感样病例报告人数等)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天气及气... 目的调查分析既往及正在执行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与流行性感冒关联的相关研究,并评价ENSO对流行性感冒相关指标(如流感流行高峰的出现时间、流感样病例报告人数等)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天气及气象因素影响流感病毒传播研究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HE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找1988~2016年10月已发表的关于ENSO与流行性感冒联系的文献,并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文献数据提取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8篇文献,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已发表文献10篇。二次文献研究显示,出现ENSO与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流感高峰的出现时间,流感样病例就诊数及重症死亡数都有较大关联,且El Ni1o和La Ni1a现象对流感相关指标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结论从纳入研究的已发表文献分析结果来看,ENSO与流行性感冒相关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流行性感冒 联系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优化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给药方案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义正 黄晨 +4 位作者 嵇金如 应超群 王培培 刘志盈 肖永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6-1032,共7页
目的基于蒙特卡洛模拟优化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由全国血流感染耐药监测联盟筛选来源于全国56家医院的1235株血流感染相关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所有菌株采用质谱鉴定。采用头孢西丁纸片... 目的基于蒙特卡洛模拟优化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由全国血流感染耐药监测联盟筛选来源于全国56家医院的1235株血流感染相关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所有菌株采用质谱鉴定。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最低抑菌浓度,具体操作和判定标准遵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结合不同肾功能情况下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在成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应用水晶球软件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到相应目标获得概率(PTA)与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4种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研究显示,3种肾功能情况下,MIC≥0.5μg·mL^(-1)时,PTA达标概率较低;MIC=0.25μg·mL^(-1)时,PTA均达到100%。4种替考拉宁给药方案研究显示,3种肾功能情况下,MIC≤0.5μg·mL^(-1)时,PTA值均达到100%;MIC≥4μg·mL^(-1)时,PTA值均<90%;MIC值1~2μg·mL^(-1)时,PTA值随MIC值波动。正常肾功能状态下,4种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对菌群CFR均<90%;中度或重度肾功能不全时,给药方案1000 mg、q12h和1000 mg、q8h的CFR可能达到90%。在3种肾功能下,4种替考拉宁给药方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葡萄球菌的CRF值均<90%;部分给药方案可能对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头状葡萄球菌的CRF值>90%。结论当经验性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所致菌血症时,万古霉素1000 mg、q8h和替考拉宁600 mg、q12h是最可能达到疗效的给药方案,但需要考虑患者肾功能状态。MIC值有利于提前评估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疗效,并决策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肾功能不全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和优化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给药方案 被引量:2
13
作者 辛娜 吴跃刚 +7 位作者 王馨 喻玮 嵇金如 应超群 王培培 刘志盈 李卓 肖永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5-1290,共6页
目的应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疗效,预测和评价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进而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借助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平台收集2018—2019年血流感... 目的应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疗效,预测和评价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进而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借助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平台收集2018—2019年血流感染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514株,使用文献公开发表的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的药动学参数,基于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不同给药方案在各特定的MIC值获得的目标概率,即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以PTA或CFR≥90%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指标。结果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给药方案4.5 g q6 h在最低抑菌浓度(MIC)≤1 mg/L时,可获得大于或接近90%的目标PTA值,临床分离菌的CFR值为21.53%。替加环素推荐剂量(50 mg q12 h),在MIC≤0.25 mg/L时,可获得大于90%的目标PTA值,100 mg q12 h的给药方案对临床菌株的CFR值为81.04%。多黏菌素B 1.25 mg/kg 1h输注q12 h给药方案,可使MIC≤1 mg/L的细菌的PTA达到90%以上,高剂量的多黏菌素给药方案[负荷2 mg/kg 2 h输注后2.5 mg/(kg·d)持续输注]在MIC为2 mg/L时,可提供较高的PTA(96.83%),临床CFR可达到96.26%。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时,应考虑到大剂量的给药方案。同时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群体耐药率较高导致CFR值较低,临床治疗中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抗生素或将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替加环素建议使用100 mg q12 h的给药方案,多黏菌素B建议使用负荷2.5 mg/kg 2 h输注后1.5 mg/kg 1 h输注q12 h或负荷2 mg/kg 2 h输注后2.5 mg/(kg·d)持续输注的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蒙特卡洛模拟 达标概率 累积反应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庆 赵丽丽 +3 位作者 陈燕 赵秀芹 吴移谋 万康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 比较3种以细菌培养为基础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的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比例法(L-J法)、 Bactec MGIT 960检测系统法(960法)和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最低抑... 目的 比较3种以细菌培养为基础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的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比例法(L-J法)、 Bactec MGIT 960检测系统法(960法)和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法)]同步对126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乙胺丁醇药敏试验,比较分析3种方法的药敏试验结果。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Kappa值在0.4~0.75为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5为一致性极佳,Kappa值<0.4为一致性差。结果 3种方法总体一致率为75.4%(95/126)。若以L-J法测定结果为判断标准,则960法和MIC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率分别为62.8%(49/78)、100.0%(48/48)、77.0%(97/126)和82.1%(64/78)、97.9%(47/48)、88.1%(111/126),MIC法与L-J法一致性极佳(Kappa=0.76),而960法与L-J法比较显示一致性较好(Kappa=0.56)。若以960法测定结果为判断标准,则L-J法和MIC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率分别为100.0%(49/49)、62.3%(48/77)、77.0%(97/126)和98.0%(48/49)、77.9%(60/77)、85.7%(108/126),L-J法和MIC法均显示与960法有较好一致性(Kappa≥0.70)。若以MIC法测定耐药结果为判断标准,则L-J法和960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率分别为98.5%(64/65)、77.0%(47/61)、88.1%(111/126)和73.8%(48/65)、98.4%(60/61)、85.7%(108/126)。3种方法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MIC值4.0~16.0μg/ml的药物浓度范围。结论 3种方法对乙胺丁醇进行药敏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L-J法和960法均与MIC法具有较高一致性,且MIC法性价比更高,适于耐乙胺丁醇结核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乙胺丁醇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小翠 王晓樱 +6 位作者 魏剑浩 刘海灿 赵秀芹 夏远志 楼永良 吕建新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在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5μm孔径滤膜过滤法制备单个细菌菌悬液,平板接种37℃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单个菌落培养增菌,提取基因组DNA,Sp... 目的初步评价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在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5μm孔径滤膜过滤法制备单个细菌菌悬液,平板接种37℃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单个菌落培养增菌,提取基因组DNA,Spoligotyping进行基因分型鉴定,比较临床分离株与相应的单克隆分离株的分型结果。结果共选取3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获得306个单克隆分离株。Spoligotyping分型鉴定结果显示3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与相应的单克隆分离株的分型结果一致,2株临床分离株的单克隆分离株呈现了多种基因型,多重感染率为6.25%。结论 Spoligotyping可用于快速,有效地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多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与原研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菌体外PK/PD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凯 张舜天 +4 位作者 黄晨 王雪婷 嵇金如 沈萍 肖永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药动学(PK)/药效学(PD)研究,比较国产利奈唑胺(恒捷)及原研利奈唑胺(斯沃)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果。方法利用体外PK自动模拟系统PASS400持续24 h模拟国产及原研利奈唑胺(600mg iv.q12 h,静滴0.5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 目的通过体外药动学(PK)/药效学(PD)研究,比较国产利奈唑胺(恒捷)及原研利奈唑胺(斯沃)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果。方法利用体外PK自动模拟系统PASS400持续24 h模拟国产及原研利奈唑胺(600mg iv.q12 h,静滴0.5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2118、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54994、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52820临床分离株的时间杀菌曲线及体外PD参数,使用GraphPad Prism 8.0分析数据。结果研究菌株对国产与原研利奈唑胺均敏感,最低抑菌浓度0.25~1μg/mL。在预设给药方式下,两种利奈唑胺对测定细菌均具有良好杀菌效应,且二者杀菌效果一致,24 h内二者时间杀菌曲线几乎重叠。PD参数中,两种利奈唑胺对4株细菌最大杀菌量(MKD)及24 h杀菌量(ΔlgN_(24))均接近2 lgCFU/mL,杀菌曲线下面积在23~33 lgCFU/(mL·h)之间,再生至初始菌量时间均大于24 h,54994菌株组杀菌曲线与空白对照对照曲线面积差接近13lgCFU/(mL·h),其余各组I_(E)(药物杀菌曲线与细菌生长空白对照曲线面积差)均在29~35 lgCFU/(mL·h)之间,两种药物对4株细菌杀菌速率浮动于约0.1~0.7 lgCFU/(mL·h)之间。国产与原研利奈唑胺各组间PD参数均无差异。结论国产利奈唑胺(恒捷)与原研利奈唑胺(斯沃)对常见革兰阳性菌具有相似的体外PK/PD特征及杀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药动学/药效学 国产药 原研药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抗菌药物PK/PD优化感染治疗 被引量:25
17
作者 肖永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3-1039,共7页
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PK/PD)综合考虑病原体、宿主和药物三者的相互关系,对制定抗菌治疗方案、优化感染治疗以及耐药菌感染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PK/PD参数是药动学参数和体外抗菌活性参数之间的综合定量参数,包括AUC_(0~t)/MIC、C... 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PK/PD)综合考虑病原体、宿主和药物三者的相互关系,对制定抗菌治疗方案、优化感染治疗以及耐药菌感染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PK/PD参数是药动学参数和体外抗菌活性参数之间的综合定量参数,包括AUC_(0~t)/MIC、C_(max)/MIC和T>MIC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抗菌行为各不相同,与治疗效果相关的参数也有所差异,据此的临床用药方式也各有侧重。临床在优化感染治疗中,需要根据PK/PD原理,按照病原种类、细菌耐药性、患者病理状况等有所不同,设计良好的给药方案,以提高感染治疗成功机率为目标;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选择经验治疗药物,调整抗菌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实为优化抗菌治疗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动学/药效学 感染 治疗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成人Still病、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伤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浩 潘静 +2 位作者 姚甜甜 王贵强 王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53-2257,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ESS)、成人Still病(AOSD)、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3种全身炎症反应疾病合并肝损伤成人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肝损伤程度与炎症指标、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9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 目的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ESS)、成人Still病(AOSD)、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3种全身炎症反应疾病合并肝损伤成人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肝损伤程度与炎症指标、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9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8例3种全身炎症反应疾病导致肝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DRESS患者,29例AOSD患者,22例HLH患者。对3种疾病在治疗前一般资料、肝生化指标、炎症指标、免疫指标进行收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进一步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探究除铁蛋白外4种炎症指标在不同ALT水平(≤200 U/L和>200 U/L)组间的差异,铁蛋白、免疫指标与ALT水平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DRESS、AOSD中位年龄为38岁,HLH中位年龄为34岁。DRESS患者男性居多(5/7,71%),AOSD(20/29,69%)及HLH患者(12/22,55%)女性为主;肝损伤指标方面,ALT峰值、AST、ALP水平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脏部分合成功能指标方面,血糖、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炎症指标方面,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乳酸脱氢酶、铁蛋白、降钙素原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OSD患者CRP、ESR中位数高于其他2组(P值均<0.05);3种疾病4种炎症指标在不同ALT水平分组下,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种疾病铁蛋白水平与ALT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R 2=0.7021,P<0.0001)。免疫指标方面,3种疾病IgG、IgA、C4、NK细胞、B淋巴细胞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CD8+T细胞在HLH患者中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 2=0.9696,P<0.0001)。结论DRESS、AOSD、HLH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损伤,铁蛋白、CD8+T淋巴细胞与ALT水平有良好相关性,可很好地反映3种疾病肝损伤、全身炎症及免疫状态,可能成为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判断疗效和转归的有力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过敏 Still病 成年型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提高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桂莲 方敏 +11 位作者 姜靖伟 王瑞欢 钱程宇 于晋杰 曹滨 许达 赵秀芹 李马超 刘海灿 孙琳 朱渝 万康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建立提高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阳性率的方法,同时,探讨培养液的pH值对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正确判读结果的影响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对结核样本前处理... 目的:建立提高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阳性率的方法,同时,探讨培养液的pH值对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正确判读结果的影响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对结核样本前处理液pH值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0份疑似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同时用两步培养法、传统培养法和Xpert Ultra进行检测。两步培养法为先将胃液样本直接接种到罗氏培养基上,约20~30 d后收集可疑MTB菌落再行常规的碱处理-中和离心法处理进行分离培养(传统培养法)。比较传统培养法和两步法阳性检出率的差异;以样本的Xpert Ultra检测结果作为菌载量标准,分析两步法在不同菌载量样本中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同时,配制系列pH值梯度的溶液,确定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获得最佳显示结果的最适pH值范围;用系列体积的PBS缓冲液(pH=6.8)中和3%或4%NaOH与等体积样本的混合液,确定pH值至7~9时所需的体积稀释倍数。结果:传统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为26.5%(18/68),两步法阳性检出率为23.1%(15/65),未发现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两步法在传统培养法的基础上将阳性检出率从26.5%(18/68)提高到32.4%(22/68)。两步法在菌载量低级及以上分级样本中的阳性检出比例(44.0%,11/25)明显高于菌载量极低级及以下标本的阳性检出比例(11.8%,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6,P=0.005)。本研究所选用的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最适pH值范围为6~9。胃液模拟样本经3%或4%的NaOH处理后,调节pH值至7~9时需用PBS缓冲液(pH=6.8)稀释至少10或14倍,而痰液模拟样本经3%或4%的NaOH处理后,调节pH值至7~9时需用PBS缓冲液(pH=6.8)稀释至少12或16倍。结论:分离培养两步法的阳性检出率未优于传统培养法,可作为传统培养法的补充,推荐对难以确诊的高度可疑肺结核患儿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此外,本研究确定了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使用的最适pH值范围及用PBS缓冲液(pH=6.8)调节NaOH-样本混合液pH值需要的稀释比例,可为规范MTB的分离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核 胃液 诊断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排泵抑制剂对汉赛巴尔通体多重耐药性的影响
20
作者 宋秀平 刘起勇 +5 位作者 刘云彦 王君 焦铭 倪文丽 姜亚运 栗冬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70-775,共6页
目的体外诱导使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产生多耐药,检测外排泵抑制剂在巴尔通体多重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株敏感菌株,顺序逐级倍增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诱导浓度,诱导成为耐药菌株。检测多耐药菌株加入... 目的体外诱导使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产生多耐药,检测外排泵抑制剂在巴尔通体多重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株敏感菌株,顺序逐级倍增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诱导浓度,诱导成为耐药菌株。检测多耐药菌株加入羰酰氰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3-chlorophenylhyrazone,CCCP)前后的MICs值的变化。结果 6株获得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MICs>256mg/L)和环丙沙星(MICs>32mg/L)的联合耐药;4株菌获得对上述抗生素(MICs>256mg/L)和多西环素(MICs为4mg/L)的联合耐药。加入5mg/L CCCP后,红霉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对敏感菌与耐药菌的MICs值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获得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联合耐药菌株,外排泵抑制试验提示外排作用不是这些抗生素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赛巴尔通体 多药外排泵 耐药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