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卵圆孔通道血流检测在惠州地区产前超声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李学娟 程丽丽 +1 位作者 陆丽萍 曾静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卵圆孔通道血流检测在惠州地区产前超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600例孕妇,并以在检查中首次发现卵圆孔通道血流受限征象的胎儿为观察组(n=7),另按1:1... 目的:探讨胎儿卵圆孔通道血流检测在惠州地区产前超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600例孕妇,并以在检查中首次发现卵圆孔通道血流受限征象的胎儿为观察组(n=7),另按1:10比例纳入同期孕周的健康胎儿为对照组(n=70)。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卵圆孔通道血流受限关系,并对观察组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600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首次发现卵圆孔通道血流受限的胎儿有7例,占1.17%。观察组中7例卵圆孔通道内径均小于3 mm,且以房间隔右向左细窄分流为主,而右心系统均不同程度扩大,其中2例出现不同程度三尖瓣反流,血流速度均>40 cm/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胸比、RA/LA、RV/LV、MPA/AO、动脉导管最窄处内径、房间隔分流束宽、动脉导管收缩均与卵圆孔通道血流受限独立有关(P<0.05)。7例卵圆孔通道血流受限胎儿中,2例出生后因主动脉缩窄手术,2例合并染色体异常,仅3例胎儿出生后恢复正常。结论:胎儿卵圆孔通道血流检测在产前超声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及评估价值,对于早期发现卵圆孔通道血流受限的胎儿给予吸氧及选取最佳的分娩时间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通道 血流检测 超声检查 胎儿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曾静 何敏 +1 位作者 黄秋媚 贺惠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测量妊娠晚期(孕32~40周)瘢痕子宫及正常妊娠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结果子宫前壁下段全层厚度〉3 mm组比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测量妊娠晚期(孕32~40周)瘢痕子宫及正常妊娠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结果子宫前壁下段全层厚度〉3 mm组比全层厚度≤3 mm组的孕妇阴道试产成功率高,厚度〉3 mm组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缩宫素用量较全层厚度≤3 mm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对临床医生选择分娩方式、评估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的风险、提高妊娠安全性并减少瘢痕子宫孕妇发生子宫破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娠晚期 瘢痕子宫 前壁下段肌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维度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知信行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燕 罗晓翔 +1 位作者 程丽丽 周红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维度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知信行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9月在我院门诊建档的初产妇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维度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知信行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9月在我院门诊建档的初产妇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维度健康教育模式。观察干预前与干预后两组分娩知识、信念及行为得分的变化,比较两组顺产率、助产率和剖宫产率。结果干预前,两组分娩知识、信念及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分娩知识、信念及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和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健康教育相比,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维度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初产妇的分娩知识水平,强化初产妇优生优育的观念,使其更加倾向于医学因素选择分娩方式,以优化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健康教育 移动互联网 知信行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压力性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粤 刘敏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压力性尿失禁(SUI)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分娩产妇2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行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妇为观察组(80例),行阴道椎体训练为椎体组(80例),行盆底肌训练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压力性尿失禁(SUI)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分娩产妇2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行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妇为观察组(80例),行阴道椎体训练为椎体组(80例),行盆底肌训练为对照组(80例);观察3组患者疗效、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状况、SUI发生状况和ICIQ-SF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椎体组的82.50%和对照组的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产妇膀胱颈活动度、VSP、WRP及尿道旋转角度均有改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RP与VSP改善效果比椎体组、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UI发生率为2.50%,低于椎体组13.75%和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ICIQ-SF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效果最佳。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在分娩后进行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可使产妇盆底肌功能明显改善,有效预防及降低SUI发生,对产妇康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肉训练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无痛分娩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9
5
作者 曾小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7期96-96,共1页
目的:探讨全程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初产妇200例观察组行拉玛泽呼吸分娩法的同时采用PCEA,对照组仅采用PCEA,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分级、不良反应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 5)... 目的:探讨全程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初产妇200例观察组行拉玛泽呼吸分娩法的同时采用PCEA,对照组仅采用PCEA,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分级、不良反应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 5),疼痛分级及分娩方式有显著性差异(P<0.0 5)。结论:全程无痛分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临床护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项透明层厚度增厚胎儿应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效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敏 曾静 +1 位作者 曾云 吴丽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MA)在颈项透明层(NT)厚度增厚胎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妊娠早期NT筛查异常(≥2.5 mm)胎儿203例,行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分析两种检...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MA)在颈项透明层(NT)厚度增厚胎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妊娠早期NT筛查异常(≥2.5 mm)胎儿203例,行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数发生情况。根据NT值分为四组,2.5~2.9 mm组、3.0~3.9 mm组、4.0~4.9 mm组及≥5.0 mm组,比较不同NT值组间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结果传统核型分析检出染色体异常70例(34.98%),CMA额外检出7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共77例(37.93%);随着NT值的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也随之增加(P<0.05);7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胎儿经CMA检出的CNVs具有致病性,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结果比较,CMA检测的检出率提高了3.45%(7/203)。结论随胎儿NT值升高发生染色体异常风险随之增大,CMA能检测传统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临床上采用CMA检测在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分析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项透明层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 核型分析 妊娠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高脐血流阻力孕妇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敏 贺艳 高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高脐血流阻力孕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妊娠高脐血流阻力患者84例,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比较用药前后脐血流指数及两组孕妇治疗后脐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的比值(S/D)...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高脐血流阻力孕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妊娠高脐血流阻力患者84例,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比较用药前后脐血流指数及两组孕妇治疗后脐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的比值(S/D)、阻力指数(RI)、波动指数(PI)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D、PI、RI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脐血流阻力,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脐血流阻力 孕妇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妊娠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小兵 钟致向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0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不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55例子痫前期患者的资料,记为观察组,并选取50例正常孕妇资料做为对照组,比较不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在本组患者...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不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55例子痫前期患者的资料,记为观察组,并选取50例正常孕妇资料做为对照组,比较不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在本组患者中55例子痫前期患者中以低排高阻型为主,其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子痫前期血液动力学改变以低排高阻为主,发生母婴并发症的几率较大,对这类患者要加强监测并及时进行干预,减轻血液动力学改变,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流动力学改变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酸雌二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在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赖淑珍 王曼茹 《北方药学》 2018年第9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在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96例行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行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观...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在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96例行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行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戊酸雌二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观察两组宫腔粘连发生情况及MMP-9和TGF-β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宫腔粘连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MP-9和TGF-β1表达水平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观察组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和醋酸甲羟孕酮联用可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和TGF-β1水平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酸雌二醇 醋酸甲羟孕酮 宫腔粘连 负压吸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腹、阴式与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控制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詹凤书 张丽雅 +2 位作者 李红霞 贺艳 黄丽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9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开腹、阴式与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25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84例)、阴式组(83例)和腹腔镜组(83例)。开腹组行开腹手术治疗,阴式组行阴式手法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 目的探讨开腹、阴式与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25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84例)、阴式组(83例)和腹腔镜组(83例)。开腹组行开腹手术治疗,阴式组行阴式手法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三组手术指标和术后感染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62.23±10.21)min、肛门排气时间(22.45±4.21)h、术后住院时间(5.12±1.02)d均短于开腹组的(98.15±12.42)min、(32.21±3.45)h、(9.41±1.23)d和阴式组的(81.15±10.42)min、(26.34±4.21)h、(7.23±1.45)d,术中出血量(65.12±7.32)少于开腹组的(142.21±12.21)和阴式组的(75.23±1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感染率4.82%低于开腹组的16.67%和阴式组的14.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恢复较快,感染率低,是子宫肌瘤患者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 阴式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腹和阴式与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詹凤书 张丽雅 +2 位作者 李红霞 贺艳 黄丽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开腹和阴式与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方式分为开腹组(84例)、阴式组(83例)、腹腔镜组(83例)。开腹组采用开腹肌瘤剔除术治疗,阴式组采用经阴道肌瘤剔除... 目的探讨开腹和阴式与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方式分为开腹组(84例)、阴式组(83例)、腹腔镜组(83例)。开腹组采用开腹肌瘤剔除术治疗,阴式组采用经阴道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62.23±10.21)min、肛门排气时间(22.45±4.21)h、术后住院时间(5.12±1.02)d均短于开腹组的(98.15±12.42)min、(32.21±3.45)h、(9.41±1.23)d和阴式组(81.15±10.42)min、(26.34±4.21)h、(7.23±1.45)d,术中出血量(65.12±7.32)ml少于开腹组的(142.21±12.21)ml和阴式组(75.23±10.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出现12例(14.29%)感染;阴式组术后出现13例(15.66%)肺部感染;腹腔镜组术后出现例4例(4.82%)感染;腹腔镜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开腹组和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恢复较快,感染率发生低,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开腹肌瘤剔除术 阴式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肌瘤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例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小兵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125-125,共1页
目的观察延迟断脐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2月于我院出生的20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1例,对照组采取快速断脐,研究组采取延迟断脐,检测观察两组新生儿总胆红素、血... 目的观察延迟断脐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2月于我院出生的20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1例,对照组采取快速断脐,研究组采取延迟断脐,检测观察两组新生儿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积压等。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新生儿于高胆红素血症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延迟断脐没有增加新生儿黄疸人数,但是能使新生儿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现贫血问题和败血症,使脐部质量得到提高,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快速断脐 影响 延迟断脐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伴孕中期血脂异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路贞 陈杰 蔡敏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伴孕中期血脂异常孕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妊娠期糖尿病伴孕中期血脂异常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后,观...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伴孕中期血脂异常孕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妊娠期糖尿病伴孕中期血脂异常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后血栓发生率0、巨大儿发生率3.3%和新生儿窒息率1.7%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3%、11.7%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伴孕中期血脂异常孕妇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中期血脂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 低分子肝素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宫颈球囊对孕足月孕妇引产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柳娟 邢顺莲 王曼茹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予以足月孕妇应用COOK宫颈球囊扩张对提高孕妇引产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足月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欣普贝生辅助引产,研究组则使用COOK宫颈球囊引产,观察两组治... 目的:探讨予以足月孕妇应用COOK宫颈球囊扩张对提高孕妇引产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足月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欣普贝生辅助引产,研究组则使用COOK宫颈球囊引产,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引产成功率及产程指标。结果:研究组宫颈Bishop评分及引产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治疗总有效率、总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及1min Apgar评分上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孕妇,应用COOK宫颈球囊,可提高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及提高孕妇的引产成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宫颈球囊 足月孕妇 引产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联合彩超在胎儿胆囊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丘度端 郭碧辉 +2 位作者 廖洁慈 廖再成 涂建新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联合彩超在胎儿胆囊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孕妇8200例,均采用常规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磁共振(MRI)及产后彩超检查,诊断胎儿的胆囊状况,分析比较彩超、MRI检... 目的探讨磁共振联合彩超在胎儿胆囊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孕妇8200例,均采用常规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磁共振(MRI)及产后彩超检查,诊断胎儿的胆囊状况,分析比较彩超、MRI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的临床检出率、诊断价值。结果产后超声检查确诊胎儿胆囊异常58例。彩超、MRI及二者联合检查胎儿胆囊异常病变类型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检查的结果与孕后检验结果最接近,准确性最高。灵敏度方面,彩超、MRI以及二者联合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彩超检查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纯彩超或MRI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联合MRI共同诊断能清晰反应胎儿胆囊状况,异常情况检出率较高,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漏诊以及误诊率明显降低,两者联合可以作为诊断胎儿胆囊异常的重要手段,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彩超 胎儿胆囊异常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骆华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99-100,共2页
目的研究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32周前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在给予盐酸利托君注射液的基础上,给予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对照组20例,仅给予盐酸利... 目的研究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32周前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在给予盐酸利托君注射液的基础上,给予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对照组20例,仅给予盐酸利托君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情况和平均延长孕周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宫颈环扎术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扩张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模式及其对止血效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勇惠 赵敏 林毅瑜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8期107-109,141,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模式及其对止血效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生产出现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共66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教育... 目的研究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模式及其对止血效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生产出现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共66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教育模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教育模式,试验组给予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对护理的满意度、焦虑与抑郁状况以及患者止血效率进行跟踪记录、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3.94%)、止血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健康教育模式 止血效率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体位分娩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曾霄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36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42例,研究组产妇在分娩时依据舒适度选取自由体位,对照组在分娩时采取传统仰卧位...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36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42例,研究组产妇在分娩时依据舒适度选取自由体位,对照组在分娩时采取传统仰卧位。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长短、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分娩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1%vs.58.4%,χ2=4.183,P=0.000),产妇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8.89±1.88)h vs.(13.34±2.60)h,t=9.210,P=0.000],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14%vs. 0.06%,χ~2=6.143,P=0.000),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1%vs. 2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2,P=0.000);研究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6±2.34)vs.(5.28±1.75),t=4.274,P=0.000]。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产妇分娩舒适度,对减少产程时间和母婴改善分娩结局也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 母婴并发症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联合系统性家庭护理干预对于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远芬 钟彩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在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中联合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与系统性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98例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患者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联合系统性家庭护理干... 目的探讨在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中联合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与系统性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98例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患者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联合系统性家庭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PSQI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观察组HAMD、PSQI评分分别为(12.26±1.85)、(11.17±1.7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52±2.03)、(14.64±1.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认知行为护理联合系统性家庭护理的方式对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况、睡眠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系统性家庭护理干预 轻中度产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对比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路贞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对比。方法研究纳入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100例盆底肌肉受损产妇,根据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包括顺产组50例和剖宫产组50例,两组产妇均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产妇... 目的分析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对比。方法研究纳入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100例盆底肌肉受损产妇,根据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包括顺产组50例和剖宫产组50例,两组产妇均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结果剖宫产组产妇盆底肌肉受损程度明显低于顺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经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张力、阴道肌电压、最大尿流率Q(max)均明显改善,但顺产组产妇改善更为显著,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接受康复治疗后,尿失禁、腰骶痛、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隆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顺产组产妇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跟剖宫产组相比更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顺产与剖宫产产妇均存在盆底肌肉受损情况,但剖宫产产妇受损程度更低,而顺产产妇康复治疗后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产 剖宫产 盆底肌肉受损 康复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