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通心滴丸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建平 廖火城 +2 位作者 刘凌 钟思干 肖纯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2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CX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CXS的患者38例(男13例,女25例)以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麝香通心滴丸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1)心绞痛发作频率:两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降低(...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CX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CXS的患者38例(男13例,女25例)以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麝香通心滴丸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1)心绞痛发作频率:两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降低(P<O.05);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平板运动试验参数:两组的运动持续总时间均延长(P<0.05),但治疗组的延长更明显(P<0.05);两组的ST段最大压低幅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而治疗组的减小更明显(P<0.05)。(3)血清hs-CRP水平:两组治疗后的hs-CRP比治疗前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能够明显降低CXS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延长运动总时间,降低血清Hs-CRP水平,临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X综合征 麝香通心滴丸 平板运动试验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人群肥胖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RAS系统、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林俊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客家人群中肥胖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RAS系统、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客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BMI)指数将患者划分为肥胖组与普通组;对比两组患者的RAS系统组... 目的研究客家人群中肥胖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RAS系统、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客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BMI)指数将患者划分为肥胖组与普通组;对比两组患者的RAS系统组分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以及血尿酸水平;根据血尿酸表达水平将肥胖组患者分为高表达组、中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对比两组患者的RAS系统组分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分析血尿酸表达水平与RAS系统组分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患者的血压、BMI及腰臀比均高于普通组(P<0.05)。肥胖组血尿酸、PRA、AGT、AngⅡ、HOMA-IR均高于普通组(P<0.01)。肥胖组中高表达组、中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三组间PRA、AGT、AngⅡ、HOMA-IR均可见差异(P<0.05)。血尿酸水平与PRA、AGT、AngⅡ、HOMA-IR均可见正相关性,0<r<1,(P<0.05)。结论客家人群肥胖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RAS系统组分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非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在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水平越高RAS系统组分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也随之升高,血尿酸水平与RAS系统组分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间均具有明确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人 肥胖性高血压 RAS系统 胰岛素抵抗 血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中的心肌收缩力参数评估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永有 刘莉 +2 位作者 刘建平 于海龙 刘凌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1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中心肌收缩参数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AMI合并CS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行... 目的:研究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中心肌收缩参数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AMI合并CS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行PICCO监测,将其分为PICCO组与对照组,比较PICCO组中,治疗后28 d死亡者与存活者PICCO中心肌收缩参数,分析PICCO在指导AMI合并CS患者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PICCO组入住C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其28 d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水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ICCO组中死亡者及存活者在治疗24 h后,心功能指数(CL)及全心射血分数(GEF)水平较其PICCO即刻显著上升(P<0.05),而血管外肺水(EVLWI)、系统血管阻力(SVRI)水平均较其PICCO即刻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I)水平与其PICCO即刻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治疗24 h后,存活者CL及GEF水平显著高于死亡者(P<0.05),EVLWI、SVRI水平显著低于死亡者(P<0.05)。两组治疗24 h后,PICCO相关参数GEDVI、SVRI及GEF在预测患者28 d死亡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AUC均>0.75,CL及LVLWI在预测患者28 d死亡中的应用价值一般。结论:PICCO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安全性高等优势,能全面反映AMI合并CS患者血流动力学,能为临床体液管理提供可靠参考,并在预测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