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锥动脉干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与误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清华 陈华娟 彭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圆锥动脉干畸形的难点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对36例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产前诊断结果与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解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产前诊断结果的偏差,总结产前超声诊断圆锥动...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圆锥动脉干畸形的难点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对36例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产前诊断结果与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解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产前诊断结果的偏差,总结产前超声诊断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经验。结果:产前超声诊断法洛四联症9例,右室双出口8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6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4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1例,永存动脉干7例。产前诊断9例法洛四联症中2例产后手术证实为右室双出口,产前漏诊法洛四联症1例,产前诊断符合率70%(7/10);8例右室双出口中2例引产后证实为法洛四联症,产前诊断符合率75%(6/8)。6例产前诊断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1例引产后证实为永存动脉干,产前诊断符合率83.3%(5/6);4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引产后证实全部正确,产前诊断符合率100%(4/4);1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正确,产前诊断符合率100%(1/1);产前诊断永存动脉干7例,2例引产后证实为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1例引产后证实为主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产前诊断符合率57.1%(4/7),产前无法分型2例,产前诊断分型符合率50%(2/4)。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对圆锥动脉干畸形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价值,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中,认真分析动态图回放、掌握CTA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提高圆锥动脉干畸形产前诊断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动脉干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胎合并脐动脉反向灌注序列的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清华 陈华娟 彭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评估不同超声特征和治疗方式对双胎脐动脉反向灌注序列(TRAP)泵血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4日至2015年8月30日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双胎脐动脉反向灌注序列的单绒毛膜双胎病例共55例,记录产前超声检查... 【目的】评估不同超声特征和治疗方式对双胎脐动脉反向灌注序列(TRAP)泵血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4日至2015年8月30日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双胎脐动脉反向灌注序列的单绒毛膜双胎病例共55例,记录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及以下指标:脐动脉返流胎/泵血胎估重比、泵血胎胎儿水肿、泵血胎心脏扩大、泵血胎羊水过多、无心胎羊水过少及TRAP治疗方式。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超声指标及不同治疗方式与泵血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期间我院产前超声诊断双胎脐动脉反向灌注序列共55例,失访3例,有妊娠结局随访结果共52例。21例行选择性减胎术,13例终止妊娠;18例行期待治疗、定期超声监测。剔除选择终止妊娠病例,分为定期超声监测组(18例)和选择性减胎组(21例),其泵血胎存活率分别是66.7%、71.4%,P=0.748,且两组各超声特征和预后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外选择终止妊娠病例,对39例选择定期超声监测和选择性减胎术病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泵血胎心脏扩大(OR=21.73,95%CI:1.15~203.89,P<0.001)是泵血胎(宫内或新生儿)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泵血胎各预后指标在定期监测组和选择性减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泵血胎心脏扩大是泵血胎(宫内或新生儿)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绒毛膜双胎 期待治疗 选择性减胎 预后 双胎脐动脉反向灌注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功能成像技术评价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房颤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娟 李晓旋 +1 位作者 辛恺 黄晓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58-260,280,共4页
目的:应用自动功能成像(AFI)技术探究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房颤(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LVEF正常的AF组和对照组各30例,超声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AFI自动描记左室各... 目的:应用自动功能成像(AFI)技术探究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房颤(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LVEF正常的AF组和对照组各30例,超声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AFI自动描记左室各平面整体收缩期应变均值(GLPS-LAX、GLPS-A4C、GLPS-A2C)、左室整体收缩期应变均值(GLPS-AVG),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VEF正常AF组患者的年龄、心率、LAd、LVEDd、LVESd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LVEF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LVEF正常AF组GLPS-LAX、GLPS-A4C、GLPS-A2C、GLPS-AV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F患者虽然LVEF正常,但其左室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和整体收缩功能已经减低,AFI可早期快速定量评价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