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州地区渔业技术推广信息化发展的探讨
1
作者 王悦荣 高文峰 《海洋与渔业》 2016年第7期71-72,共2页
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将公共信息服务列入了田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责,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技推广的方式方法,渔业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信息化技术止对渔业科技推广厅式和方... 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将公共信息服务列入了田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责,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技推广的方式方法,渔业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信息化技术止对渔业科技推广厅式和方法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现代化 农业技术推广 信息化发展 惠州地区 农技推广 信息化技术 信息服务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深水网箱养殖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强音 钟浩彦 王焕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3期78-78,共1页
深水网箱养殖是在深海区域搭建的抗风浪强、养殖容量大的新型养殖模式,对渔业行业的发展将起到促进和带动作用。为了全面了解深水网箱养殖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近两年,行业主管部门多次对惠州市深水网箱情况开展调研,为惠州市渔业产业结构... 深水网箱养殖是在深海区域搭建的抗风浪强、养殖容量大的新型养殖模式,对渔业行业的发展将起到促进和带动作用。为了全面了解深水网箱养殖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近两年,行业主管部门多次对惠州市深水网箱情况开展调研,为惠州市渔业产业结构性调整,建立全新深水网箱养殖模式,深水网箱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就此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 深水网箱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鱼类和采样时间的养殖池塘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淼 黄秋标 +4 位作者 李庆勇 朱德兴 王瑞宁 衣萌萌 卢迈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微生物群落是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殖环境微生态调控。在不同季节采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池塘水样,分析硝酸盐氮(NO3-N)... 微生物群落是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殖环境微生态调控。在不同季节采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池塘水样,分析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等理化指标,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水体中微生物对各类碳源代谢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月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和菌群结构不同于其他采样时间,养殖鱼类种类对池塘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不大。不同采样时间的池塘理化指标差异显著,同一采样时间不同养殖鱼类池塘的理化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1月尼罗罗非鱼池塘中的NH4-N含量高于其他月份,且显著高于4月和7月(P<0.05);1月TP含量显著高于4月、7月和10月(P<0.05)。1月斑点叉尾鮰池塘的TP和NO3-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月份(P<0.05)。Biolog-Eco微平板技术检测到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池塘中的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利用能力较强,对酚胺类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弱,4月斑点叉尾鮰池塘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高于尼罗罗非鱼池塘。高通量测序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池塘的绝对优势菌门。hgcI clade、CL500-29 marine group和C39等是参与池塘水体氮磷循环的主要菌属。研究结果可为了解淡水养殖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变化规律、更有针对性地构建养殖池塘尾水的生态化处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斑点叉尾鮰 养殖池塘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种植鱼腥草对罗非鱼链球菌抗病力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季桓涛 祝璟琳 +5 位作者 杨弘 邹芝英 李大宇 肖炜 李庆勇 朱德兴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77,共7页
为探讨鱼腥草种植对罗非鱼(Oreochromis spp)抗病力的影响机理,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分别种植池塘面积0%、5%、10%、15%比例的鱼腥草,养殖90 d后进行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连续72 h统计累计死亡率,同时取人工感染0、24、48、72 h的鱼采集尾... 为探讨鱼腥草种植对罗非鱼(Oreochromis spp)抗病力的影响机理,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分别种植池塘面积0%、5%、10%、15%比例的鱼腥草,养殖90 d后进行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连续72 h统计累计死亡率,同时取人工感染0、24、48、72 h的鱼采集尾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10%鱼腥草种植面积的罗非鱼死亡率显著性低于其他3组;10%鱼腥草种植面积的罗非鱼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葡萄糖(GLU)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感染后72 h恢复到感染前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5%和10%鱼腥草种植面积的罗非鱼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在感染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10%鱼腥草种植面积的罗非鱼感染后血清胆固醇(TC)显著性降低,其余3组的罗非鱼的血清TC在感染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5%、10%、15%鱼腥草种植面积的罗非鱼在感染前血清TG显著性低于0%种植面积;10%鱼腥草种植面积的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在感染前和感染后24 h和72 h都要显著性低于其他3组;10%鱼腥草种植面积的罗非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感染前、感染后48 h和72 h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结果表明,10%种植面积鱼腥草可提高罗非鱼对链球菌病的抵抗力,初步认为罗非鱼-鱼腥草共培养殖模式中鱼腥草的最佳种植比例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Oreochromis spp) 鱼腥草 种植面积 无乳链球菌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考洲洋:用红树林捍卫美丽海湾 被引量:6
5
作者 管丽娟 廖静 《海洋与渔业》 2018年第4期41-42,共2页
“红树林对我们来说就是保护神,在考洲洋大片种红树就是政府给我们吃的定心丸。”惠东县赤岸村渔民方锦明说,考洲洋周边的百姓都受益于近年来的红树种植项目。“红树种下去了,不但可以撼卫我们的家,改变我们的环境,还让我们得到了... “红树林对我们来说就是保护神,在考洲洋大片种红树就是政府给我们吃的定心丸。”惠东县赤岸村渔民方锦明说,考洲洋周边的百姓都受益于近年来的红树种植项目。“红树种下去了,不但可以撼卫我们的家,改变我们的环境,还让我们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考洲洋 海湾 惠州 种植项目 惠东县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浮床对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处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庆勇 刘艺 +2 位作者 朱伟 林海强 巫树东 《中国水产》 CAS 2021年第5期73-76,共4页
本实验构建了“鱼腥草—罗非鱼”养殖系统,并探究养殖过程中池塘水质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推广渔—中草药共生养殖模式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鱼腥草对养殖水体中主要富营养化因子具有较好的吸附、吸收转化作用,通过改善水质指标能够达到... 本实验构建了“鱼腥草—罗非鱼”养殖系统,并探究养殖过程中池塘水质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推广渔—中草药共生养殖模式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鱼腥草对养殖水体中主要富营养化因子具有较好的吸附、吸收转化作用,通过改善水质指标能够达到预防鱼病发生的目的。在全国大力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重要时期,开展“渔—中草药共生”养殖技术研究、示范及推广,顺应了现代渔业发展需求,同时也能为社会提供优质中草药资源,对促进渔农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资源 罗非鱼养殖 水质变化情况 吸收转化 池塘水体 养殖技术研究 养殖系统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菜共生池塘养殖技术推广经济效益测算 被引量:5
7
作者 高文峰 韩强音 +1 位作者 黄秋标 侯同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4期254-254,256,共2页
2014—2015年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进行了鱼菜共生池塘养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本文根据近2年示范推广情况进行了经济效益测算。结果表明:从经济效益来看,该鱼菜共生池塘养殖技术推广在其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共为社会增加纯收益3 152.31... 2014—2015年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进行了鱼菜共生池塘养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本文根据近2年示范推广情况进行了经济效益测算。结果表明:从经济效益来看,该鱼菜共生池塘养殖技术推广在其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共为社会增加纯收益3 152.314 1万元,平均年经济效益为622.978 4万元。从推广投入年纯收益率来看,平均每1元推广投入在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每年为社会增加4.99元的纯收益。可见,鱼菜共生池塘养殖技术推广的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池塘养殖技术 示范 推广 经济效益 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地区罗非鱼细菌性疾病病原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贺 李庆勇 《当代水产》 2018年第6期84-85,共2页
惠州是水产养殖大市,全市水产养殖面积51万亩,其中海水养殖12万亩,淡水养殖39万亩,罗非鱼是目前惠州最主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近年来,惠州罗非鱼细菌性疾病多次爆发,导致大量罗非鱼死亡,严重影响了惠州罗非鱼产业乃至整个水产养殖业,... 惠州是水产养殖大市,全市水产养殖面积51万亩,其中海水养殖12万亩,淡水养殖39万亩,罗非鱼是目前惠州最主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近年来,惠州罗非鱼细菌性疾病多次爆发,导致大量罗非鱼死亡,严重影响了惠州罗非鱼产业乃至整个水产养殖业,十分有必要对罗非鱼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开展药敏试验,弄清惠州地区罗非鱼细菌性疾病的致病原和敏感药物,为罗非鱼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与传统的细菌鉴定相比,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具有快速、准确以及成本低等特点,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鉴定方法步骤,对市级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比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产业 细菌性疾病 惠州地区 病原鉴定 药敏分析 分子生物学鉴定 水产养殖业 养殖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9
作者 王贺 王焕 《科学养鱼》 2018年第6期18-19,共2页
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是运用生态工程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鱼、药养殖结构及水质调控系统,在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水平,优化养殖结构、平衡功能以维持养殖系统的稳定发展。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主... 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是运用生态工程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鱼、药养殖结构及水质调控系统,在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水平,优化养殖结构、平衡功能以维持养殖系统的稳定发展。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主要针对鱼类养殖病害暴发频繁、产品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开展了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养殖模式研究,主要是通过在池塘水面浮排装置中种植中草药,构建高效、环保、易于普及的中草药防病技术体系,有效防治鱼病的同时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防治 防病技术 鱼病 水面 种植 效益分析 养殖生态系统 养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常用消毒剂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10
作者 李庆勇 高文峰 +3 位作者 刘艺 黄秋标 梁伟超 许林汕 《科学养鱼》 2018年第9期63-64,共2页
研究表明无乳链球菌可以通过水体等媒介进行水平传播,而化学消毒剂可以抑制或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降低养殖水体中病原菌的丰度,对预防细菌性疾病的流行与暴发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合理使用消毒剂可以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提高... 研究表明无乳链球菌可以通过水体等媒介进行水平传播,而化学消毒剂可以抑制或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降低养殖水体中病原菌的丰度,对预防细菌性疾病的流行与暴发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合理使用消毒剂可以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提高食品安全以及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消毒剂 无乳链球菌 体外抑菌效果 罗非鱼 水产 养殖水体 病原微生物 细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饥饿投喂模式对大口黑鲈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庆勇 叶林 +3 位作者 刘艺 林海强 巫树东 刘贵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56-159,共4页
大口黑鲈规模化养殖中易出现脂肪肝等疾病,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本试验基于鱼类补偿生长这一现象,采用“饥饿—投喂—再饥饿—再投喂”的循环饥饿投喂模式来研究大口黑鲈的补偿生长效应,探讨不同循环饥饿投喂模式对大口黑鲈健康... 大口黑鲈规模化养殖中易出现脂肪肝等疾病,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本试验基于鱼类补偿生长这一现象,采用“饥饿—投喂—再饥饿—再投喂”的循环饥饿投喂模式来研究大口黑鲈的补偿生长效应,探讨不同循环饥饿投喂模式对大口黑鲈健康状况及补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饥饿1 d+投喂2 d的循环投喂模式,能够综合平衡大口黑鲈生长速度、成活率、饵料系数、肥满度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等,最终能够实现最大限度节省饲料、人力,提升养殖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循环饥饿投喂 生长指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脆肉罗非鱼病原的鉴定及防治
12
作者 李庆勇 刘艺 叶林 《科学养鱼》 2024年第4期62-63,共2页
蚕豆或脆化饲料(主要原料为蚕豆粉)饲喂罗非鱼,经过90天左右的养殖,罗非鱼肉质变紧致且硬,口感爽脆,这种脆化后的罗非鱼称为脆肉罗非鱼。脆肉罗非鱼是改善罗非鱼肉质的一种特殊方式,有利于罗非鱼的品质提升,显著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因... 蚕豆或脆化饲料(主要原料为蚕豆粉)饲喂罗非鱼,经过90天左右的养殖,罗非鱼肉质变紧致且硬,口感爽脆,这种脆化后的罗非鱼称为脆肉罗非鱼。脆肉罗非鱼是改善罗非鱼肉质的一种特殊方式,有利于罗非鱼的品质提升,显著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因此,脆肉罗非鱼在广东主养区养殖面积及产量逐渐扩大。但随之也带来较多的营养及病害问题,蚕豆作为罗非鱼脆化饲料主要成分,其适口性会显著下降,罗非鱼摄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面积 罗非鱼 品质提升 养殖经济效益 病害问题 适口性 显著提高 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半咸水养殖技术初探
13
作者 刘艺 朱伟 杨振琦 《海洋与渔业》 2024年第2期66-66,共1页
广东省惠州市海域面积广阔,沿海半咸水鱼塘数万亩。为充分利用惠州市广阔的浅海、滩涂、半咸水资源以及荒废的虾池,中心开展大口黑鲈半咸水养殖技术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试验时间为2021.6-2021.12。试验地点在惠州... 广东省惠州市海域面积广阔,沿海半咸水鱼塘数万亩。为充分利用惠州市广阔的浅海、滩涂、半咸水资源以及荒废的虾池,中心开展大口黑鲈半咸水养殖技术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试验时间为2021.6-2021.12。试验地点在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海水基地,位于惠东县巽寮管委会赤沙村。试验池塘两口,面积分别为2.85亩和2.25亩,每口池塘配备1.5kW增氧机1台,淡水水管安装到塘头,确保能够随时调节池塘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面积 大口黑鲈 增氧机 半咸水 广东省惠州市 惠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掌肢新米虾7个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小壮 陈清华 +1 位作者 陈文坚 郭照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2-528,共7页
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采自广东清远、惠州、韶关、广州与广西河池、南宁、崇左的7个掌肢新米虾(Neocaridina palmata)野生群体的97个样本的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研究掌肢新米虾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 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采自广东清远、惠州、韶关、广州与广西河池、南宁、崇左的7个掌肢新米虾(Neocaridina palmata)野生群体的97个样本的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研究掌肢新米虾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掌肢新米虾在624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A、T、C、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98%、33.17%、20.99%、18.85%,AT含量(60.15%)高于CG含量(39.84%),表现出较强的AT偏倚性;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总群体中共检测到4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定义了5种单倍型,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以及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611、(0.557±0.025)、(0.000 98±0.000 07),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7个自然群体的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1,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002;分子方差分析(AMOVA)和遗传分化系数(Fst)结果揭示,掌肢新米虾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间;中性检验和核苷酸错配分布表明,掌肢新米虾7个自然群体遵循群体扩张模式,发生了历史扩张事件;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广东4群体与广西3群体形成姐妹支,表明不同地理区域具有一定的种群特征,可作为单独的管理单位进行保护,Hap1与Hap4分别是广东4群体与广西3群体和惠州群体的共享单倍型,其余单倍型为各群体所独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肢新米虾 自然群体 CO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在沼虾属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照良 郑小壮 +2 位作者 陈文坚 郭国才 陈清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4-521,共8页
为探索DNA条形码在沼虾属(Macrobrachium)种类鉴定中的可行性,对21种沼虾(亚洲群体7种和美洲群体14种)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沼虾COⅠ基因组成偏倚明显,AT含量(57.74%)高于GC(42.26%),GC在各个密码子位点的含量由高到... 为探索DNA条形码在沼虾属(Macrobrachium)种类鉴定中的可行性,对21种沼虾(亚洲群体7种和美洲群体14种)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沼虾COⅠ基因组成偏倚明显,AT含量(57.74%)高于GC(42.26%),GC在各个密码子位点的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第1密码子位点(49.24%)、第2密码子位点(40.72%)、第3密码子位点(36.82%);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分析21种沼虾的种间和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753和0.005,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150.6倍,符合HEBERT所推荐的鉴定不同物种的最小有效种间遗传距离为0.02以及种间遗传距离大于或等于10倍种内遗传距离的标准;在分子系统发育树中,NJ树和ML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亚洲种群和美洲种群分别以100%和82%的置信度形成2个姐妹支,并且同种沼虾都以较高的置信度聚集在同一分支内。研究结果证明,线粒体COⅠ基因能有效地对沼虾属的种类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虾属 DNA条形码 COⅠ基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大亚湾游泳动物卵和幼体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涛锂 李庆勇 +3 位作者 张志敏 叶冠 钱宏标 林海强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5期11-18,共8页
为了解大亚湾核心区游泳动物卵和幼体的种类和数量,研究于2020年5月和10月对大亚湾3个重要的游泳动物卵和幼体分布较为密集区域(27个站位)开展了定量取样调查。5月共采集卵和幼体1660尾(粒),经COI鉴定分析,共鉴定出84种,隶属于4门11目48... 为了解大亚湾核心区游泳动物卵和幼体的种类和数量,研究于2020年5月和10月对大亚湾3个重要的游泳动物卵和幼体分布较为密集区域(27个站位)开展了定量取样调查。5月共采集卵和幼体1660尾(粒),经COI鉴定分析,共鉴定出84种,隶属于4门11目48科64属,其中包含鱼类60种,虾类9种,蟹类12种,软体动物1种;10月共采集卵和幼体1580尾(粒),经COI鉴定分析,共鉴定出62种,隶属于2门11目40科53属。其中包含鱼类47种,虾类10种,蟹类4种,虾蛄1种。对比历史数据,鉴定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是传统形态学强有力的补充,是一种准确的、规范化的、有效的物种鉴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大亚湾 游泳动物 幼体 分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淡水龙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庆勇 高文峰 +2 位作者 侯同玉 黄秋标 朱德兴 《中国水产》 2017年第4期90-92,共3页
澳秒淡水龙虾(Cherax quachicaninatus),学名为四脊光壳南鳌虾,又名红螯螫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该虾体色褐绿,成熟雄虾的螯的外侧顶端有一膜质鲜红带,美丽好看,故又被称为红... 澳秒淡水龙虾(Cherax quachicaninatus),学名为四脊光壳南鳌虾,又名红螯螫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该虾体色褐绿,成熟雄虾的螯的外侧顶端有一膜质鲜红带,美丽好看,故又被称为红螯螯虾。澳洲淡水龙虾具有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在3℃~35℃水温都能生存、耐干运、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淡水龙虾 健康养殖技术 池塘 澳大利亚 红螯螯虾 经济价值 水经济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淡水龙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庆勇 高文峰 +3 位作者 侯同玉 刘艺 巫树东 黄秋标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6期74-75,共2页
澳洲淡水龙虾(Cherax quadriearinatus),学名为四脊光壳南鳌虾,又名红螯螯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该虾体色褐绿,成熟雄虾螯的外侧顶端有一膜质鲜红带,美观好看,故又被称为红螫... 澳洲淡水龙虾(Cherax quadriearinatus),学名为四脊光壳南鳌虾,又名红螯螯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该虾体色褐绿,成熟雄虾螯的外侧顶端有一膜质鲜红带,美观好看,故又被称为红螫螫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淡水龙虾 健康养殖技术 池塘 红螯螯虾 澳大利亚 水经济 虾种 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种植鱼腥草对罗非鱼抗病能力及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庆勇 高文峰 +3 位作者 叶林 刘艺 巫树东 黄秋标 《科学养鱼》 2019年第12期70-72,共3页
罗非鱼因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的特点,目前成为我国的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罗非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各地养殖罗非鱼的病害发生也日益频繁,现已严重影响到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链球... 罗非鱼因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的特点,目前成为我国的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罗非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各地养殖罗非鱼的病害发生也日益频繁,现已严重影响到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链球菌病为危害罗非鱼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可导致各类规格的罗非鱼死亡,且防治困难。日常工作中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时,我们发现在感染无乳链球菌的罗非鱼体内也经常能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抗病能力 罗非鱼养殖 嗜水气单胞菌 链球菌病 血液生化指标 罗非鱼产业 鱼腥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暴发性病毒传染病防治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同玉 刘艺 梁伟超 《中国水产》 2019年第10期77-79,共3页
鳜鱼暴发性病毒传染病是一种以脾、肾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其主要病原是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该病可引起鳜集中爆发性死亡,死亡率高达90%,给鳜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药物或治疗措施,本文介绍了在实... 鳜鱼暴发性病毒传染病是一种以脾、肾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其主要病原是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该病可引起鳜集中爆发性死亡,死亡率高达90%,给鳜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药物或治疗措施,本文介绍了在实际生产中如何防治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疾病 暴发性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主要病原 病毒传染病 死亡率高 如何防治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