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1
作者 余功为 余清华 徐习景 《海洋与渔业》 2022年第3期116-117,共2页
海洋是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和资源宝库,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关系到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如何平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两者间关系,实现沿海地区海洋... 海洋是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和资源宝库,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关系到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如何平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两者间关系,实现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俨然成为目前驱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资源 沿海地区 资源宝库 可持续健康发展 空间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惠州3类海洋经济物种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和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玉峰 梁浩亮 +3 位作者 黄舜琴 刘锦荣 林彩容 冯建祥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3期95-103,共9页
海洋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物种体内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利用2018年春季惠州市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样品,分析了贝类、甲壳类、鱼类等3类27种海洋经济物种体内重金属Cu、Pb、Cd的含量特征,利用单因子污... 海洋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物种体内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利用2018年春季惠州市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样品,分析了贝类、甲壳类、鱼类等3类27种海洋经济物种体内重金属Cu、Pb、Cd的含量特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SFI)、金属污染指数(MPI)和目标危险系数(THQ)分别进行了重金属污染水平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估,并探讨了海洋经济物种体内重金属的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8年春季,惠州海域3类海洋经济物种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由大到小皆为Cu>Pb>Cd。不同类海洋经济物种对同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有明显差异,方差分析显示,贝类体内Cu含量显著高于鱼类,Cd含量显著高于甲壳类和鱼类。(2)惠州海洋经济物种体内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u与Pb、Cd显著正相关,反映其具有同源性和类似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3)SFI值反映,3类海洋经济物种体内Cu含量为正常背景值水平,Pb含量为轻度污染;贝类、鱼类体内Cd含量分别为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值得引起重视。MPI值由大到小为贝类>甲壳类>鱼类。整体说明,不同海洋经济物种体内重金属含量特征对生存环境质量有明显响应。(4)根据《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 5073-2006),从1996年到2018年春季,惠州海域海洋经济物种体内Cu含量稳定,无超标样品;甲壳类、鱼类体内Pb、Cd含量超标需引起关注。(5)3类海洋经济物种的THQ值皆<1,由大到小顺序为贝类>甲壳类>鱼类,对人身健康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物种 渔业资源 重金属 健康风险 食品质量安全 惠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地区渔业技术推广信息化发展的探讨
3
作者 王悦荣 高文峰 《海洋与渔业》 2016年第7期71-72,共2页
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将公共信息服务列入了田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责,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技推广的方式方法,渔业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信息化技术止对渔业科技推广厅式和方... 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将公共信息服务列入了田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责,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技推广的方式方法,渔业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信息化技术止对渔业科技推广厅式和方法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现代化 农业技术推广 信息化发展 惠州地区 农技推广 信息化技术 信息服务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新村港和黎安港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比较
4
作者 何晨 王佳宁 +6 位作者 周林滨 柯志新 刘炜炜 刘甲星 王军星 谭烨辉 陈志云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8,共13页
基于2015—2016海南新村港和2017—2018年黎安港两地海草床四季大型底栖生物生态调查数据,对其群落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共记录两个区域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96种,其中新村港和黎安港各50种和62种,环节动物是两地海草床的主要类群;... 基于2015—2016海南新村港和2017—2018年黎安港两地海草床四季大型底栖生物生态调查数据,对其群落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共记录两个区域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96种,其中新村港和黎安港各50种和62种,环节动物是两地海草床的主要类群;厚鳃蚕(Dasybranchuscaducus)是其共有的优势种;除秋季外,新村港的大型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均高于黎安港;除夏季外,黎安港的生物量皆高于新村港;(2)黎安港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高于新村港;黎安港的丰度/生物量曲线W值远大于新村港,后者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比前者受到干扰更小;(3)基于群落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聚类结果都显示,约15%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将两地群落分为两组,两地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差别较大。结合上述研究和历史研究结果,两地群落差异可能是由两地的水文特征差异和渔业养殖带来的污染差异引起的。与历史数据对比显示,两地海草床保护区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已有所恢复,持续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是有效且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东山海人工鱼礁区生态养护效果初步探究
5
作者 刘锦荣 杨玉峰 +1 位作者 梁浩亮 唐振朝 《海洋与渔业》 2020年第5期76-77,共2页
实践证明,人工鱼礁的建设对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资源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人工鱼礁建设能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为海洋生物栖息、繁殖、索饵、避敌提供良好环境,是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海洋生物资源 生态环境修复 水域生态环境 保护和恢复 实践证明 初步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地区罗非鱼细菌性疾病病原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贺 李庆勇 《当代水产》 2018年第6期84-85,共2页
惠州是水产养殖大市,全市水产养殖面积51万亩,其中海水养殖12万亩,淡水养殖39万亩,罗非鱼是目前惠州最主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近年来,惠州罗非鱼细菌性疾病多次爆发,导致大量罗非鱼死亡,严重影响了惠州罗非鱼产业乃至整个水产养殖业,... 惠州是水产养殖大市,全市水产养殖面积51万亩,其中海水养殖12万亩,淡水养殖39万亩,罗非鱼是目前惠州最主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近年来,惠州罗非鱼细菌性疾病多次爆发,导致大量罗非鱼死亡,严重影响了惠州罗非鱼产业乃至整个水产养殖业,十分有必要对罗非鱼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开展药敏试验,弄清惠州地区罗非鱼细菌性疾病的致病原和敏感药物,为罗非鱼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与传统的细菌鉴定相比,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具有快速、准确以及成本低等特点,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鉴定方法步骤,对市级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比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产业 细菌性疾病 惠州地区 病原鉴定 药敏分析 分子生物学鉴定 水产养殖业 养殖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7
作者 王贺 王焕 《科学养鱼》 2018年第6期18-19,共2页
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是运用生态工程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鱼、药养殖结构及水质调控系统,在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水平,优化养殖结构、平衡功能以维持养殖系统的稳定发展。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主... 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是运用生态工程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鱼、药养殖结构及水质调控系统,在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水平,优化养殖结构、平衡功能以维持养殖系统的稳定发展。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技术主要针对鱼类养殖病害暴发频繁、产品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开展了水面种植中草药防治鱼病养殖模式研究,主要是通过在池塘水面浮排装置中种植中草药,构建高效、环保、易于普及的中草药防病技术体系,有效防治鱼病的同时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防治 防病技术 鱼病 水面 种植 效益分析 养殖生态系统 养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开枝 柯志新 +1 位作者 王军星 谭烨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为了解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于2015年5月末至7月初在西沙群岛8个岛礁(七连屿、永兴岛和东岛3个岛屿以及浪花礁、盘石屿、玉琢礁、华光礁和北礁5个环礁)进行了浮游动物采样,分析了浮游动物的多样性、丰度和群落结构特征... 为了解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于2015年5月末至7月初在西沙群岛8个岛礁(七连屿、永兴岛和东岛3个岛屿以及浪花礁、盘石屿、玉琢礁、华光礁和北礁5个环礁)进行了浮游动物采样,分析了浮游动物的多样性、丰度和群落结构特征,并比较了5个环礁潟湖内和向海礁坡区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差异。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180种(包括浮游幼虫13个类群),其中桡足类最多,达83种,其次是水母类(38种)、浮游软体类(14种)、毛颚类(11种)和浮游被囊类(7种);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256.4±117.8个·m^(-3),桡足类占总丰度的51.08%,其次是浮游幼虫(16.30%)、浮游被囊类(13.22%)和毛颚类(7.70%)。浮游动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丰度在岛屿和环礁之间以及环礁的潟湖区和向海礁坡区均存在差异;浮游动物多样性和丰度在东岛、玉琢礁和华光礁较高,而在七连屿和北礁较低;5个环礁向海礁坡区的浮游动物多样性和丰度皆高于潟湖区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岛礁的浮游动物可划分两个聚群(相似水平85%);岛屿近岸及环礁的潟湖群落(Ⅰ)和岛屿远岸及环礁的向海礁坡群落(Ⅱ);两个聚群浮游动物组成差异较显著(r=0.832, p<0.001);前者的种数、多样性指数、总丰度和主要浮游动物类群如桡足类、毛颚类和浮游幼虫的丰度显著低于后者。环礁潟湖区和向海礁坡区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环境差异可能是导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呈现不同特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物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珊瑚礁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朝晖 张宇宁 +4 位作者 王文婷 谢昌良 陈佳卓 郑虎 王军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4-162,共9页
本研究于2016年11月在福建东山湾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重点揭示了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同时测定了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含量,以揭示孢囊分布与生源要素的关系。共鉴定甲藻孢囊22种,包括自养型1... 本研究于2016年11月在福建东山湾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重点揭示了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同时测定了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含量,以揭示孢囊分布与生源要素的关系。共鉴定甲藻孢囊22种,包括自养型14种和异养型8种,优势种为原多甲藻孢囊。孢囊的种类多样性指数(H')偏低,为1.70~2.38之间;均匀度指数(J)为0.64~0.84。孢囊密度介于70.6~136.4个·g^(–1),平均为107.2个·g^(–1),在漳江口和八尺门海域较低。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较高的异养型甲藻孢囊百分含量(平均75.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水体中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及富营养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分析鉴定出7种有毒有害甲藻的孢囊,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PSP)原因种奥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ostenfeldii)和链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tamarense)孢囊复合体、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原因种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环胺藻毒素(azaspiracid,AZP)潜在原因种环胺藻(Azadinium sp)、产生鱼毒素的哈曼褐多沟藻(Polykrikos hartmannii)以及赤潮藻类Barrufeta bravensis和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acuminate)。整体来说,这些有毒有害藻类的孢囊密度较低,但具刺膝沟藻在某些站位的高密度出现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孢囊 东山湾 沉积物 生源要素 有毒有害赤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及其邻近海域冬季温度、盐度的分布及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哲昊 庄伟 +3 位作者 孙振宇 陈照章 朱佳 梁浩亮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9,共9页
根据2018年1月冬季航次的水文实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大亚湾海水温度(T)、盐度(S)的分布特征。整体而言,观测海区海表相对于海底具有高温低盐的特征;同时,无论是表层还是近底层,大亚湾湾内的海水相对于湾外都呈现高温低盐的特征。观测期间... 根据2018年1月冬季航次的水文实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大亚湾海水温度(T)、盐度(S)的分布特征。整体而言,观测海区海表相对于海底具有高温低盐的特征;同时,无论是表层还是近底层,大亚湾湾内的海水相对于湾外都呈现高温低盐的特征。观测期间,应是受到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的影响,湾内西侧存在一个高温中心。盐度的差异在近底层更加明显,低盐中心位于大亚湾的湾顶和大亚湾的中部海域,而高盐中心则主要分布于湾口西侧及惠东以东附近海域。太阳辐射和潮流变化是影响大亚湾温度、盐度变化的两大重要因素。其中,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局限于表层3~4 m,对近底层海水的影响较小;其加热效应使湾内和湾口附近的表层海水都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由潮汐和温度、盐度的对应关系可知,潮流对湾内温度、盐度的影响较大,而对湾外温度、盐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温度 盐度 冬季 大亚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池塘养殖试验示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悦荣 《农技服务》 2016年第9期137-138,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水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黄颡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优质水产品。本文通过试验示范,对黄颡鱼成鱼在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控、喂养方法、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方面得出相关经验,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水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黄颡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优质水产品。本文通过试验示范,对黄颡鱼成鱼在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控、喂养方法、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方面得出相关经验,为养殖黄颡鱼提供相关帮助,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池塘养殖 试验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的免疫防治试验
12
作者 刘锦荣 陈冰玲 《海洋与渔业》 2016年第5期58-59,共2页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草鱼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夏季北方部分地区也有流行,主要危害全长2.5cm~15cm的草鱼鱼种。草鱼出血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免疫防治,通过注射...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草鱼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夏季北方部分地区也有流行,主要危害全长2.5cm~15cm的草鱼鱼种。草鱼出血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免疫防治,通过注射灭活疫苗,可达到有效防控。草鱼是惠州主养品种之一,全市草鱼养殖面积20962公顷,年产量16697吨,每年3-6月份草鱼出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为了防控该病,我们于2015年3月开展了草鱼出血病的免疫防治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免疫防治 防治试验 病毒性传染病 长江中下游 草鱼鱼种 灭活疫苗 主养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