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惠州传统艺术文化引入中小学审美素质
1
作者 刘辉 《音乐时空》 2016年第3期40-41,共2页
本文以惠州传统艺术文化教育为例,阐述了将地方传统艺术文化引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从利用课堂时间教授、运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延伸教育、开辟校外"第二课堂"、营造氛围潜移默化等方面,论证了运用多种渠道... 本文以惠州传统艺术文化教育为例,阐述了将地方传统艺术文化引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从利用课堂时间教授、运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延伸教育、开辟校外"第二课堂"、营造氛围潜移默化等方面,论证了运用多种渠道将地方传统艺术文化引入中小学审美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 传统艺术文化 中小学 审美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辉 《北方音乐》 2016年第1期215-216,共2页
本文运用心理学理论归纳出中小学生典型的几种心理障碍,并从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音乐教育的特点等方面深入探讨音乐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在理论上、实践上的可行性。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教育如何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以指... 本文运用心理学理论归纳出中小学生典型的几种心理障碍,并从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音乐教育的特点等方面深入探讨音乐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在理论上、实践上的可行性。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教育如何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以指导音乐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培勋《平湖秋月》与德彪西《月光》浅析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久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113,共2页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往今来,“月”是中外文学艺术家艺术作品中描写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不说那作家之众,作品之巨,流派之多,就说我国作曲家陈培勋的《平湖秋月》与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钢琴曲描绘的月色中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往今来,“月”是中外文学艺术家艺术作品中描写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不说那作家之众,作品之巨,流派之多,就说我国作曲家陈培勋的《平湖秋月》与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钢琴曲描绘的月色中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皓月当空,晚风拂面乃自然之一物象,经作曲家的生花妙笔缀入,便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而成为钢琴音乐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明月之曲”、“朦胧之诗”、“飘逸之情”、“景致之画”。本文将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旋律与节奏、力度与速度、和声色彩与伴奏织体,曲式结构与调式调性的分析比较,领悟这两首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和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培勋 德彪西 浅析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蜡笔绘画技巧在画面上的选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春霖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11期33-33,共1页
蜡笔具有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运用蜡笔表现画面时,创作者使用不同的技巧会使画面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根据不同的场景选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往往能使画面带给观赏者不同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 蜡笔绘画 颜色 技巧 画面 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合唱的“换声区”及其有效训练途径
5
作者 韩江月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2期166-166,共1页
合唱,是声音共性的艺术,是一门极富于声音表现力的、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随着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童声合唱因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加强学生团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功能,越来越受... 合唱,是声音共性的艺术,是一门极富于声音表现力的、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随着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童声合唱因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加强学生团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功能,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青睐。许多学校组建了自己的合唱团,让优美动听的歌曲随学生健康成长,美妙的歌声让伴师生们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合唱 有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