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州市惠城区世界银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管理经验探讨
1
作者 朱小丽 严学东 +1 位作者 张桂兴 李静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9期202-203,208,共3页
主要介绍惠州市惠城区发展环境友好型种植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经验,包括如何做好宣传、培训、考核、技术推广等有关管理工作,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完善方法,以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可... 主要介绍惠州市惠城区发展环境友好型种植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经验,包括如何做好宣传、培训、考核、技术推广等有关管理工作,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完善方法,以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治理项目 管理经验 广东惠州 惠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主要作物施肥情况对比分析——以惠州市惠城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静娟 康轩 +2 位作者 代金君 周波 温武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53-59,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惠城区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主要作物施肥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判断区域农田施肥的合理性及调整肥料结构提供依据,探讨规模经营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对惠城区91户农户肥料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惠城区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主要作物施肥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判断区域农田施肥的合理性及调整肥料结构提供依据,探讨规模经营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对惠城区91户农户肥料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区化肥使用量在合理范围内、有机肥施用量偏低。水稻平均产量不高,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水稻有机肥施用比例均较低,普通农户水稻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366.6 kg/hm^2,N∶P2O5∶K2O=1∶0.3∶0.7,趋于合理;种植大户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421.1 kg/hm^2,种植大户水稻化肥N∶P2O5∶K2O=1∶0.5∶0.7,存在高氮高磷问题。甜玉米平均产量较高,种植大户有机肥施用量高于普通农户,普通农户甜玉米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627.6 kg/hm^2,N:P2O5∶K2O=1∶0.6∶0.8,存在高磷问题;种植大户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508.1 kg/hm^2,N∶P2O5∶K2O=1∶0.5∶0.5,存在高磷低钾问题。蔬菜有机肥施用量种植大户高于普通农户,但仍低于推荐施用量,普通农户蔬菜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685.4 kg/hm^2,N∶P2O5∶K2O=1∶0.7∶0.7,存在高磷问题;种植大户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285.9 kg/hm^2,N∶P2O5∶K2O=1∶0.3∶0.5,存在低钾问题。种植大户在甜玉米和蔬菜两种作物上化肥施用量分别比普通农户低19.0%和58.3%。【结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增施有机肥、化肥减量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建议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肥减量增效调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种植大户 规模经营 施肥 化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惠城区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研究
3
作者 康轩 李静娟 +1 位作者 李育华 严学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4期25-26,共2页
在惠城区中等肥力地块进行甜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产量、产值、增收产值最高的是N3P2K2处理,收益最高的是N2P1K2处理;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K>P,增施氮... 在惠城区中等肥力地块进行甜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产量、产值、增收产值最高的是N3P2K2处理,收益最高的是N2P1K2处理;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K>P,增施氮肥有一定增产效果,其次是钾肥,磷肥增产效果最小。三元二次方程回归与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显著,氮、磷、钾的最大施肥量分别为:N最大为38.01 kg/667m2,P最大为24.65 kg/667m2,K最大为38.83 kg/667m2,相应产量为1 023.8 kg/667m2;考虑施肥成本和玉米价格的边际效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最佳为22.61kg/667m2,P最佳为13.05kg/667m2,K最佳为19.89kg/667m2,相应产量为955.70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3414试验 测土配方 广东惠州 惠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温武东 张涛 +2 位作者 朱玉林 曾柏荣 翟振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惠州市 蔬菜 产品质量安全 检测体系 认证 执法监督 标准体系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土壤分类及养分特征分析——以惠城区为例
5
作者 康轩 杨佛新 +5 位作者 张桂兴 严学东 李静娟 温武东 曾远平 黄铁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126-132,共7页
以惠城区为例,对东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土壤进行分类,通过采集1 619个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研究东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惠城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属中等偏上水平;青泥格田、花岗岩红泥田等土属有机质含量较高... 以惠城区为例,对东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土壤进行分类,通过采集1 619个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研究东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惠城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属中等偏上水平;青泥格田、花岗岩红泥田等土属有机质含量较高,而乌泥底田、砂页岩赤红地、红色砂页岩赤红地等土属含量较低;青泥格田、花岗岩红泥田、石质土、花岗岩红黄泥田等土属全氮含量较高,而乌泥底田、砂页岩赤红地等土属含量较低;土壤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9 8X+0.376 9,相关系数为0.65;有机质、全氮含量累积基本符合不同分类土壤形成规律。土壤碱解氮含量总体上属中等偏上水平,平均含量水平达到三级标准;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上属上中等水平,平均含量水平达到一级标准;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土属类型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差异均较明显,没有明显规律可循,主要是受人为施用化肥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流域 中下游平原 惠城区 土壤分类 养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地区扶桑绵粉蚧寄主危害情况及入侵来源
6
作者 吴福中 吴晟晗 +1 位作者 吴玥桐 刘志红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弄清扶桑绵粉蚧在惠州地区的发生危害和入侵来源。【方法】对惠州地区扶桑绵粉蚧发生危害进行系统调查,并对采集的样品开展形态学鉴定、DNA提取和PCR扩增,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同源性、遗传结构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 【目的】弄清扶桑绵粉蚧在惠州地区的发生危害和入侵来源。【方法】对惠州地区扶桑绵粉蚧发生危害进行系统调查,并对采集的样品开展形态学鉴定、DNA提取和PCR扩增,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同源性、遗传结构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惠州地区扶桑绵粉蚧危害的寄主植物有15科43种,危害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马铃薯和蔬菜等农作物。测出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有4个单倍型,在GenBank数据库中比对,序列相似度达到100%,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0.029,其中,惠州种群与美国种群遗传距离较大,与其他种群遗传距离较小。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扶桑绵粉蚧惠州种群与巴基斯坦种群聚在一支。【结论】推测惠州地区发生的扶桑绵粉蚧可能来源于巴基斯坦,该结论为惠州马铃薯和蔬菜产区监测该虫的发生和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危害 入侵来源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航天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严学东 张桂兴 +1 位作者 杨佛新 蓝新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6期29-30,共2页
为了更好地优化惠州市惠城区水稻种植结构,引进了6个航天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适合在我区种植,其中华航31号、华航33号和华航丝苗可以作为主导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航天水稻 品种 比较试验 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广东惠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新推广大豆品种病害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6
8
作者 高翔 陈晓兰 +2 位作者 潘汝谦 严小龙 廖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1,174,共6页
本文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以及传统的植物病害鉴定方法,在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广东省新推广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的病害种类、发生危害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发现病害共有12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分别是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丝核菌叶枯病... 本文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以及传统的植物病害鉴定方法,在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广东省新推广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的病害种类、发生危害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发现病害共有12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分别是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丝核菌叶枯病、炭疽病、白绢病、白粉病、镰刀菌根腐病和煤烟病;细菌性病害、线虫病害和病毒病害各1种,分别为细菌性叶斑病、根结线虫病和花叶病。主要病害为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花叶病、丝核菌叶枯病和炭疽病等。不同季节大豆的主要病害发生情况不同。春大豆以霜霉病发生较为严重;而夏大豆则以红冠腐病、锈病、花叶病毒病和丝菌核叶枯病发生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锈病 霜霉病 红冠腐病 花叶病毒病 丝核菌叶枯病 炭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7
9
作者 冯颖竹 赵琛 +3 位作者 周遗品 林少群 陈惠阳 张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6-88,共3页
糯玉米是广东省的优势经济作物。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采收和保存等方面制订了适用于广东省鲜食糯玉米生产的技术规程,以提高糯玉米的种植效益,保证糯玉米产品的质量安全,进一步推动糯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糯玉米 技术规程 农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口岸进境粮谷外来杂草调查与监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磊 刘志红 +6 位作者 吴福中 沈鸿 谭章龙 王小勇 季林鹏 王徐玫 伍和平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随着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外来杂草入侵我国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对惠州口岸进境粮谷外来杂草进行调查与监测,能够为惠州口岸进境粮谷检疫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监测,对惠州口岸进境粮谷厂区及周边外来入侵... 【目的】随着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外来杂草入侵我国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对惠州口岸进境粮谷外来杂草进行调查与监测,能够为惠州口岸进境粮谷检疫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监测,对惠州口岸进境粮谷厂区及周边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组成、分布、生活型、原产地、入侵途径和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惠州口岸进境粮谷厂区及周边外来杂草有12科28种,其中,检疫性杂草有4种。在外来入侵杂草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生活型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原产地以美洲为主,主要以无意引入,有7种杂草较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结论】首次调查和总结了惠州口岸进境粮谷厂区及周边外来入侵杂草的名单和类别,提出了外来杂草口岸防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粮谷 外来杂草 惠州口岸 调查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药剂和黄板联合防控大棚黄曲条跳甲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徐玫 林福宇 +4 位作者 刘志红 温俊杰 吴伟 彭茂平 吴福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9期144-146,共3页
为实现有机蔬菜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控,通过开展室内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0.5%苦参碱可溶液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5%鱼藤酮可溶液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试验,田间扦插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杀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 d后,300倍液的3种植... 为实现有机蔬菜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控,通过开展室内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0.5%苦参碱可溶液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5%鱼藤酮可溶液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试验,田间扦插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杀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 d后,300倍液的3种植物源药剂中1.5%除虫菊素水乳剂药效最好,5%鱼藤酮可溶液剂次之,处理后黄曲条跳甲死亡率分别为55.90%和51.8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空棚扦插黄板第1天诱杀棚内50%的黄曲条跳甲,第3天诱杀75%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第5天诱杀超过90%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第5天后,黄板能诱杀到的黄曲条跳甲数量减少。7 d内,空棚平均每块黄板诱捕到97.25头,而棚内定植蔬菜平均每块黄板诱捕到38头,前者诱杀效果显著高于后者。该研究为黄曲条跳甲的绿色防控和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植物源药剂 黄板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甜玉米新品种粤甜28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学东 张桂兴 +3 位作者 吴伟彬 蓝新月 杨佛新 陈淑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21-22,共2页
为了促进惠城区鲜食玉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2年引进了优质、高产、抗逆的新品种粤甜28号进行试验试种。根据2017年早造的试验情况,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培育壮苗、合理... 为了促进惠城区鲜食玉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2年引进了优质、高产、抗逆的新品种粤甜28号进行试验试种。根据2017年早造的试验情况,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中耕培土、科学管水、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粤甜2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DNA COⅠ基因对榕属植物上粉蚧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卫民 刘志红 +2 位作者 蔡波 李惠萍 吴福中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榕属植物是我国华南地区普遍种植的园林植物,本研究旨在明确榕属植物上发生危害的粉蚧种类。【方法】测定榕属植物上发生为害的9种粉蚧的COⅠ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同源性、遗传结构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测... 【目的】榕属植物是我国华南地区普遍种植的园林植物,本研究旨在明确榕属植物上发生危害的粉蚧种类。【方法】测定榕属植物上发生为害的9种粉蚧的COⅠ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同源性、遗传结构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测出38条粉蚧的COⅠ基因序列相似度达到99.25%~100.00%,9种粉蚧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70~0.173,其中堆蜡粉蚧与菠萝灰粉蚧遗传距离最大,而康氏粉蚧与橘小粉蚧遗传距离最小,说明康氏粉蚧与橘小粉蚧亲缘关系较近。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每种粉蚧与GenB ank数据库下载的已知序列聚在一支,系统发育树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能够快速准确鉴定榕属植物上的粉蚧,也揭示了榕属植物上粉蚧的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关系,为农林业监测和精准防治粉蚧类害虫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属植物 粉蚧 分子鉴定 线粒体COⅠ基因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硅钝化稻田土壤镉有效性及降低稻谷镉含量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轩 温武东 +2 位作者 李静娟 曾远平 黄铁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5,8,共6页
为研究外源硅对土壤重金属镉(Cd)有效性以及稻谷镉含量的影响,以硅胶(分子式mSiO_(2)·nH_(2)O,含量98%以上)、液体硅肥(SiO_(2)浓度≥23%)作为外源硅肥材料,通过在重金属镉超标稻田土壤施用硅胶,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喷施液体硅肥... 为研究外源硅对土壤重金属镉(Cd)有效性以及稻谷镉含量的影响,以硅胶(分子式mSiO_(2)·nH_(2)O,含量98%以上)、液体硅肥(SiO_(2)浓度≥23%)作为外源硅肥材料,通过在重金属镉超标稻田土壤施用硅胶,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喷施液体硅肥,研究硅钝化稻田土壤重金属镉有效性及降低稻谷镉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硅胶施用量达到1500 kg/hm^(2)时对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有极显著效果,表明稻田施用硅胶可以钝化土壤重金属镉有效性;硅胶施用量达到1500 kg/hm^(2)时对降低稻谷镉含量有显著效果,施用硅胶再配合喷施液体硅肥时,对降低稻谷镉含量有极显著效果;施用硅胶、液体硅肥对提高稻谷产量有显著作用。由此表明,基施硅胶配合喷施液体硅肥,对钝化土壤重金属镉有效性、降低稻谷镉含量、提高稻谷产量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硅 重金属镉 稻田 土壤镉有效性 稻谷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花生白绢病菌的分布和生物学性状研究初报 被引量:15
15
作者 肖翔 陈晓兰 +2 位作者 邓铭光 徐大高 潘汝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71-73,F0003,共4页
采用一般调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危害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形态、生物学性状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东省各花生产区均有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分布,发病率在10%左右,... 采用一般调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危害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形态、生物学性状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东省各花生产区均有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分布,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的超过50%,对花生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花生白绢病菌的菌丝宽度为6.1-8.2μm,菌丝生长速率介于0.8-1.1 mm/h之间,每培养皿(直径9 cm)产生菌核的数量为55-378个,菌核大小范围为0.89-3.54 mm×0.80-2.40 mm,平均大小范围为1.13-2.12 mm×1.06-1.80 mm;每菌核干重为0.4-2.7 mg。杀菌剂离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己唑醇和戊唑醇对花生白绢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白绢病 齐整小核菌 生物学性状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明山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银秋玲 黄景 +1 位作者 康轩 王晶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广西大明山土壤提供参考。【方法】按土壤发生分类法采集9种典型土壤类型的剖面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并与土壤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三大菌的... 【目的】探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广西大明山土壤提供参考。【方法】按土壤发生分类法采集9种典型土壤类型的剖面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并与土壤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三大菌的数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总体以粗骨土最多,为88.53×105CFU/g,以草旬土最低,为8.87×105CFU/g;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呈下降趋势;土壤三大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全P、碱解氮、速效钾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土壤全K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脲酶与蔗糖酶活性表聚现象明显,其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呈降低趋势;土壤脲酶、蔗糖酶与有机质、全N、全P、碱解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除了与全K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土壤性质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可作为评价大明山土壤性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性质 广西大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生在云南与东盟边境的一种新害虫——热带拂粉蚧(同翅目:粉蚧科)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福中 刘海军 +5 位作者 刘志红 李惠萍 王小勇 胡学难 付海滨 奚国华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背景】热带拂粉蚧属于粉蚧类昆虫,食性杂,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和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随水果、苗木和交通工具等介质进行远距离传播.2 0 1 4 年5 月,在我国云南与緬甸边境发现该虫危害草本植物马松子.【方法】在收集整理... 【背景】热带拂粉蚧属于粉蚧类昆虫,食性杂,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和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随水果、苗木和交通工具等介质进行远距离传播.2 0 1 4 年5 月,在我国云南与緬甸边境发现该虫危害草本植物马松子.【方法】在收集整理热带拂粉蚧生物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其主要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生物学特性,并对该有害生物的危害和防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热带拂粉蚧雌成虫长椭圆形,触角8 节,体长2 .5 - 3 .0 m m ,宽1 .5 - 2 .0 m m ,主要通过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形态特征与双条拂粉蚧非常相似.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热带地区适合该虫生存和危害,一旦入侵我国会对花卉、水果和蔬菜等造成危害,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结论与意义】热带拂粉蚧在我国有传播扩散的可能,加强检疫是防范该虫入侵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是治理该虫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拂粉蚧 粉蚧科 新纪录种 危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芒果蛎蚧Lepidosaphes tapleyi(同翅目:盾蚧科)传入中国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福中 李惠萍 +8 位作者 刘志红 付海滨 奚国华 谭章龙 王小勇 李桂文 季林鹏 王徐玫 胡学难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背景】芒果蛎蚧属于盾蚧类昆虫,食性杂,分布广,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和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随水果、苗木和交通工具等介质进行远距离传播。该虫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惠州口岸于2014年12月从... 【背景】芒果蛎蚧属于盾蚧类昆虫,食性杂,分布广,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和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随水果、苗木和交通工具等介质进行远距离传播。该虫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惠州口岸于2014年12月从芬兰进境的货物中截获该虫,属于我国口岸首次截获。【方法】在收集整理芒果蛎蚧的生物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芒果蛎蚧的主要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和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结果】芒果蛎蚧雌成虫为椭圆形,长约1.2 mm,触角每侧有1根长毛,每侧前气门有3个盘状腺,形态特征与近似种Lepidosaphes camelliae和Lepidosaphes pallida非常相似。风险分析表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以及四川等省非常适合芒果蛎蚧生存和危害。芒果蛎蚧入侵我国会给芒果等果树造成危害,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影响从业人员收入,还影响生态环境,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结论与意义】芒果蛎蚧有入侵我国的可能,加强检疫是防范该虫入侵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是治理该虫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蛎蚧 截获 惠州口岸 风险分析 检疫性有害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虫灯对蔬菜害虫的诱杀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钟平生 李小舍 +1 位作者 邝灼芳 郑明铁 《长江蔬菜》 2009年第1期45-48,共4页
研究了频振式诱虫灯对蔬菜害虫的诱杀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诱虫灯杀虫谱广,灯下害虫达5目10科18种。其中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的诱集效果最好,分别占害虫总数的70.4%,18.0%;主要种类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 研究了频振式诱虫灯对蔬菜害虫的诱杀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诱虫灯杀虫谱广,灯下害虫达5目10科18种。其中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的诱集效果最好,分别占害虫总数的70.4%,18.0%;主要种类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金龟子等。对半翅目害虫、双翅目害虫诱集效果一般,分别占害虫总数的5.3%,5.0%。此外,频振式诱虫灯对天敌也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为膜翅目昆虫,占天敌总数的57.6%,灯下益虫主要有赤眼蜂、姬蜂、金小蜂,其次为脉翅目、鞘翅目昆虫,分别占21.6%、18.4%。灯下益害虫比为1∶9。在诱集到的天敌昆虫中,对寄生性天敌的诱杀影响大于捕食性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虫灯 蔬菜害虫 天敌诱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危险性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的危害与防控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志红 沈阳 +4 位作者 高亿波 沈鸿 黄娇芬 伍和平 吴福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91-93,223,共4页
木瓜秀粉蚧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和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介绍了该虫的野外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生物学及经济重要性,并提出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加强检疫、化学防治等方面的防控措施及预防建议。
关键词 木瓜秀粉蚧 入侵种 危险性害虫 木瓜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