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农业经济转型,走超常规农业现代化道路——惠州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对策·战略
1
作者 巫汉强 马锦郁 《农业考古》 1997年第3期7-13,73,共8页
加速农业经济转型,走超常规农业现代化道路———惠州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对策·战略广东省惠州市农业局巫汉强华南农业大学马锦郁发展现代化农业,首先要发展农业体制与农业运行机制的现代化,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条... 加速农业经济转型,走超常规农业现代化道路———惠州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对策·战略广东省惠州市农业局巫汉强华南农业大学马锦郁发展现代化农业,首先要发展农业体制与农业运行机制的现代化,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是要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现代化 发展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炼烽 杨碧刚 陈海深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5年第1期57-61,共5页
从惠州市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资源承载力下降、耕地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土壤和农作物被污染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保护 惠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实施“中低产花生增产技术”总结报告
3
作者 叶锦礼 邹美容 +1 位作者 张远庭 裘显玑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1-22,共2页
花生是我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0多万亩,约占油料作物面积的98%,春秋植比例约为3:1,单产在100公斤左右徘徊,是我省典型的花生低产区。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条件差,抗灾能力弱,技术推广手段较落后,物质配套服务跟不上,导致花生... 花生是我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0多万亩,约占油料作物面积的98%,春秋植比例约为3:1,单产在100公斤左右徘徊,是我省典型的花生低产区。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条件差,抗灾能力弱,技术推广手段较落后,物质配套服务跟不上,导致花生产量低而不稳,制约了花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搞好中低产花生增产技术大面积开发,对进一步挖掘花生增产潜力,促进我市花生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栽培 化学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投入机制 完善服务网络 惠州市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
4
《现代农业装备》 2006年第4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农机化发展 惠州市 投入机制 服务网络 农业机械化发展 “十五”期间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 装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梅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9
5
作者 曾海泉 汤久红 +6 位作者 王日芳 江新晓 贺远东 范浩强 林志强 朱江敏 陈中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3-34,42,共3页
介绍了惠州梅菜的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方法、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收获后加工技术等,可对惠州梅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惠州梅菜 无公害 生产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果皮对外源钙和蔗糖吸收及向细胞壁沉着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钟伟良 袁炜群 +3 位作者 黄旭明 王惠聪 李建国 张承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荔枝果皮对外源钙和蔗糖的吸收及细胞壁构建规律。结果表明,进入果皮的蔗糖主要被用以构建细胞壁,但随果实发育,蔗糖用于构建细胞壁比例减少,更多分布于果皮组织的可溶性成分中;果梗向果实运输钙的效率远...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荔枝果皮对外源钙和蔗糖的吸收及细胞壁构建规律。结果表明,进入果皮的蔗糖主要被用以构建细胞壁,但随果实发育,蔗糖用于构建细胞壁比例减少,更多分布于果皮组织的可溶性成分中;果梗向果实运输钙的效率远远低于蔗糖运输效率;NAA处理果实短期内可明显促进蔗糖向果实运输,但不能促进果梗的钙进入果实,说明蔗糖和钙向果实运输有不同调控机制;施于果实表面的钙虽可被吸收并成为细胞壁的结构钙,但比例不到千分之一;硝酸(根)离子和NAA可一定程度促进外源钙向细胞壁沉着;抗裂的怀枝果皮细胞壁的钙含量比易裂的糯米糍高,其细胞壁结合外源钙的能力也强于后者,说明前者细胞壁中果胶半乳糖醛酸残基含量高于后者,也是怀枝具有较强抗裂性的物质基础之一;2品种14C-蔗糖向果皮细胞壁沉着均在果实发育初期最活跃,怀枝细胞壁构建也只是在果实发育初期比糯米糍更活跃,这就意味着抗裂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果皮发育的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裂果 细胞壁 14C-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低温胁迫诱导岭头单枞香气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曹藩荣 刘克斌 +1 位作者 刘春燕 王登良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采用广东主栽乌龙茶品种之一岭头单枞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适度低温胁迫处理茶树,分析鲜叶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能明显提高鲜叶中芳香物质的种类;T3处理的香气种类最多,共有62种,T1处理香气种类最少;随着温度的降低,芳... 采用广东主栽乌龙茶品种之一岭头单枞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适度低温胁迫处理茶树,分析鲜叶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能明显提高鲜叶中芳香物质的种类;T3处理的香气种类最多,共有62种,T1处理香气种类最少;随着温度的降低,芳樟醇等30种物质的含量增加,而吲哚、橙花醇等12种物质则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少;2-甲基十一烷等8种物质只在处理T3和T4中出现;十六酸在处理T3中含量最高,而在T4处理下降;低温胁迫使芳香物总数增加约21%,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能诱导形成不同种类的芳香物质的合成,并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其诱导的芳香物质种类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岭头单枞 香气成分 鲜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诱导岭头单枞茶香气的形成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潘荣 刘春燕 +1 位作者 刘克斌 余雄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采用广东主栽乌龙茶品种之一岭头单枞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水分胁迫处理茶树,分析鲜叶芳香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处理能明显增加芳香物质的种类,土壤含水量(w)为10.56%的处理芳香物质种类最多,共有58种;土壤含水量(w)为19.59%的... 采用广东主栽乌龙茶品种之一岭头单枞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水分胁迫处理茶树,分析鲜叶芳香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处理能明显增加芳香物质的种类,土壤含水量(w)为10.56%的处理芳香物质种类最多,共有58种;土壤含水量(w)为19.59%的处理芳香物质种类最少;随着水分胁迫加深,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17种物质的含量增加,而十四烷酸等12种物质则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减少;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α-萜品醇、十四烷、10-甲基十九烷、十二醛等芳香物质,在土壤含水量(w)为10.56%的处理达到高峰;二十烷基环己烷、1-十六烯、1-脂肪醇只出现在土壤含水量(w)为14.84%和10.56%的处理中;蓝桉醇、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香叶醇物质只出现在土壤含水量(w)为10.56%和5.73%处理中;土壤水分胁迫可抑制杜鹃花酸单甲酯等7种类物质的合成;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能诱导形成不同种类的芳香物质的合成,并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其诱导的芳香物质种类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岭头单枞茶 芳香物质 鲜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优质稻的需肥特性和生理特点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湛 肖立中 +2 位作者 吴长维 劳善 叶锦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4,共4页
优质稻粳籼89、七山占、七黄占2号、七丝占,在中下地力条件下,其适宜施氮量,早季为每亩8—10公斤,晚季为每亩10—13公斤;优质稻的需肥规律与生理特点,同一般粗质稻相似。目前优质稻产量不如粗质稻的主要原因多数是优质稻千粒重偏小,耐... 优质稻粳籼89、七山占、七黄占2号、七丝占,在中下地力条件下,其适宜施氮量,早季为每亩8—10公斤,晚季为每亩10—13公斤;优质稻的需肥规律与生理特点,同一般粗质稻相似。目前优质稻产量不如粗质稻的主要原因多数是优质稻千粒重偏小,耐肥性较差。优质稻七四占是目前优质与高产结合较好的新品种。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要从选用良种、培养地力、合理施肥、排灌和省工等方面综合发挥措施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高产 生理 施肥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牌环保节能型电动喷雾器
10
作者 林健康 曾洪梅 黄赞明 《广东农机》 2002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 技术参数 松果牌 环保节能型 电动喷雾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盆景艺术欣赏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荣泉 《广东园林》 1995年第4期2-5,共4页
关键词 盆景 园林艺术 建筑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地合理套种的效益与栽培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贵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1-12,共2页
蔗地实行合理的轮间套种,是甘蔗高产、高糖,提高种蔗经济效益,改土增肥,培养地力的重大措施。甘蔗前期生长慢,充分利用蔗田立体空间,在蔗行间进行间套种,能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能,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的滋生,利于防旱... 蔗地实行合理的轮间套种,是甘蔗高产、高糖,提高种蔗经济效益,改土增肥,培养地力的重大措施。甘蔗前期生长慢,充分利用蔗田立体空间,在蔗行间进行间套种,能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能,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的滋生,利于防旱、防寒、防虫,还能利用间套种作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地 套种 效益 栽培 甘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法中期预测三化螟发生期的探讨
13
作者 邱建友 黄丽聪 李惠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1,共2页
根据惠州市惠阳区水稻三化螟蛾40年来各代始盛期和高峰期的历史资料,在原来的短期预测法的基础上,探讨中期预测方法,以期快捷准确地预测三化螟各代的发生期。结果表明:坐标预测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三化螟 坐标法 中期预测 发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高产栽培 被引量:3
14
作者 赖贵生 《甘蔗(福建)》 1998年第1期42-46,48,共6页
甘蔗高产栽培赖贵生(惠州市农业局,惠州516001构成甘蔗单位面积产量的是有效茎数和单茎重,这两个因素是矛盾的统一体。甘蔗在整个生长期中,在分蘖期以前,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有效茎数,关键是抓全苗、壮苗。从伸长期起,单... 甘蔗高产栽培赖贵生(惠州市农业局,惠州516001构成甘蔗单位面积产量的是有效茎数和单茎重,这两个因素是矛盾的统一体。甘蔗在整个生长期中,在分蘖期以前,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有效茎数,关键是抓全苗、壮苗。从伸长期起,单茎重成为主要因子,有效茎数是产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产量 栽培 高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高产防倒伏 被引量:2
15
作者 赖贵生 《甘蔗(福建)》 2001年第3期38-40,共3页
从栽培技术上解决甘蔗高产防倒伏的问题 ,是目前和今后实现甘蔗高产稳产的关键 ,值得总结 。
关键词 甘蔗 倒伏 不良生理反应 防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地合理轮间套种的效益与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赖贵生 《甘蔗(福建)》 1998年第3期43-44,共2页
蔗地合理轮间套种的效益与方法赖贵生(广东惠州市农业局,惠州516001)蔗地实行合理的轮间套种,是甘蔗高产、高糖,提高蔗地经济效益,改土增肥,培养地力的重大措施。甘蔗前期生长慢,充分利用蔗田立体空间,在蔗行间进行间套... 蔗地合理轮间套种的效益与方法赖贵生(广东惠州市农业局,惠州516001)蔗地实行合理的轮间套种,是甘蔗高产、高糖,提高蔗地经济效益,改土增肥,培养地力的重大措施。甘蔗前期生长慢,充分利用蔗田立体空间,在蔗行间进行间套种,能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地 轮间套种 效益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螟的为害与防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赖贵生 《甘蔗(福建)》 2001年第2期38-39,共2页
蔗螟的危害是影响我市甘蔗单产和糖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人认为蔗螟为害死了一条 (枯心苗 ) ,多出几条 (分蘖 ) ,对甘蔗影响不大 ,轻视了防治工作 ,加上多年来农田盲目施用化学农药 ,杀死许多天敌 ,使蔗螟的为害越来越严重。
关键词 甘蔗 螟虫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蔗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赖贵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1-13,共3页
甘蔗地膜覆盖(简称地膜蔗)综合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先进技术。1981年冬开始在我市蔗区的不同土类和蔗类进行应用。
关键词 甘蔗 地膜栽培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阳区中稻生产特点与栽培技术
19
作者 刁石新 古幸福 +2 位作者 邱林波 魏瑾姿 叶玉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共5页
在每年5~9月不利于蔬菜生长的高温阶段种植一季中晚稻、实行稻-菜水旱轮作的耕作制度(123种植模式)是广东省正在进行的耕作制度变革.惠阳区中稻试验始于2004年,随着试验研究的深入、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中稻面积逐年扩大,单产连年提高... 在每年5~9月不利于蔬菜生长的高温阶段种植一季中晚稻、实行稻-菜水旱轮作的耕作制度(123种植模式)是广东省正在进行的耕作制度变革.惠阳区中稻试验始于2004年,随着试验研究的深入、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中稻面积逐年扩大,单产连年提高.在分析总结惠阳区中稻生产特点基础上,从水稻品种选用、生产季节安排、栽植方式、合理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了惠阳区菜田种植一季中稻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菜地 中稻 轮作模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高产栽培的四大关键技术
20
作者 赖贵生 《甘蔗(福建)》 1999年第2期33-34,共2页
按照甘蔗的生长发育规律,根据近些年来我市大面积高产经验,实现公顷产90-105t以上,在抓好良种和提高地力的同时,在栽培管理上,要针对甘蔗生长的不同季节,抓好四大关键技术;一是培育全苗、齐苗、壮苗;二是攻分蘖壮蘖,增... 按照甘蔗的生长发育规律,根据近些年来我市大面积高产经验,实现公顷产90-105t以上,在抓好良种和提高地力的同时,在栽培管理上,要针对甘蔗生长的不同季节,抓好四大关键技术;一是培育全苗、齐苗、壮苗;二是攻分蘖壮蘖,增加分蘖成茎;三是促进蔗茎长高、增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栽培 生长发育 全苗 齐苗 壮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