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HPV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1
作者 杨清绪 韩安家 +2 位作者 熊敏 武彤彤 吴惠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 BCL-2蛋白表达的特点,进一步探讨 HPV 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HC)SP 法及原位杂交(ISH)法对76例慢性宫颈炎(CC)、8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 【目的】观察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 BCL-2蛋白表达的特点,进一步探讨 HPV 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HC)SP 法及原位杂交(ISH)法对76例慢性宫颈炎(CC)、8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87例浸润性子宫颈癌(ICC)的活检组织分别行 BCL-2蛋白表达及 HPV 检测的研究。【结果】浸润性子宫颈癌组及 CIN 组中的 HPV 感染率和 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1);HPV 阳性的61例 CIN 中 BCL-2蛋白表达36例,阳性率为59.0%;HPV 阳性的67例浸润性子宫颈癌 BCL-2蛋白表达49例,阳性率为73.1%,而119例 HPV 阴性者 BCL-2蛋白表达26例,阳性率21.8%,3者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性子宫颈癌的进展过程中,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增高,进一步探证 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而且 BCL-2蛋白的表达可能是 HPV 致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HPV BCL-2蛋白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