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业务收入增长原因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伟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业务投入增长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路与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宁 王子跃 吴光泰 《中国健康教育》 1997年第11期23-25,共3页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路与体会(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曾宁王子跃吴光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在医院工作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如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通过“教育、促进”手段,达到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路与体会(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曾宁王子跃吴光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在医院工作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如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通过“教育、促进”手段,达到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目的,结合我院几年的实践,现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健康教育 体会 医院工作 以病人为中心 医学模式 人群健康 思路 转变 手段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S折叠瓣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畸形和Frey's综合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钟广发 陈伟良 +3 位作者 黄利浩 黄志权 童勇 杨朝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植入腮腺床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Frey’s综合征的效果。【方法】46例腮腺良性肿瘤病者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12例,单纯行腮腺全切除术;(2)ADM组10例,腮腺全... 【目的】探讨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植入腮腺床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Frey’s综合征的效果。【方法】46例腮腺良性肿瘤病者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12例,单纯行腮腺全切除术;(2)ADM组10例,腮腺全切除术后腮腺床植入ADM;(3)SAMS组11例,腮腺切除术后用SMAS折叠瓣充填腮腺床。(4)SMAS+ADM组13例,腮腺切除术后ADM植入和SMAS充填腮腺床。术后1年用问卷调查病者面部外形满意度和腮腺区味觉出汗症状,临床检查和淀粉碘试验评价面部外形和Frey’s综合征。【结果】对照组、ADM组、SMAS组和SMAS+ADM组对面部外形满意率分别为33.3%(4/12),40.0%(4/10),91.9%(10/11)和100%(13/13),SMAS+ADM组和前两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Frey’s综合征客观指标淀粉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0.0%(6/12),20.0%(2/10),27.3%(3/11),7.7%(1/13)。SAMS+ADM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MAS折叠瓣临床上操作简单,充填腮腺床可有效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复合ADM植入能明显减少Frey’s综合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 脱细胞真皮基质 腮腺切除术 面部畸形 味觉出汗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赛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施斌斌 彭劼 +1 位作者 温帆渊 侯金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6-708,共3页
目的研究百赛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IL-4、IL-10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CHB患者给予百赛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抽取全血,同时选择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CHB组... 目的研究百赛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IL-4、IL-10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CHB患者给予百赛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抽取全血,同时选择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CHB组PBMC培养上清分泌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7.18±7.43)pg/mlvs(8.24±4.16)pg/ml,P<0.05],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36.25±19.92)pg/mlvs(121.68±44.40)pg/ml,P<0.01)];百赛诺治疗后,在第3个月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53.19±7.28)pg/mlvs(36.25±19.92)pg/ml,P<0.05],IL-4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9.74±7.75)pg/mlvs(17.18±7.43)pg/ml,P<0.01];HBeAg阳性组百赛诺治疗后IL-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8.74±6.12)pg/mlvs(20.51±9.16)pg/ml,(50.71±30.76)pg/mlvs(26.03±10.48)pg/ml,P<0.05];而HBeAg阴性组各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百赛诺治疗CHB可提高患者Th1型细胞因子、降低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在CHB治疗中有一定调节免疫功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赛诺 肝炎 乙型 慢性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干扰素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注药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仲志 陶艳红 陈中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为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下注药加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经纤支镜检查、痰找抗酸杆菌以及临床明确诊断的气管、支气管结核分为化疗加纤支镜下注药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 ,观察两组疗效 ,以及镜下不同类... 目的 为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下注药加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经纤支镜检查、痰找抗酸杆菌以及临床明确诊断的气管、支气管结核分为化疗加纤支镜下注药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 ,观察两组疗效 ,以及镜下不同类型有效率比较。结果 治疗 2个月后纤支镜组的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痰菌阴转率以及纤支镜下改变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及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治疗 6月后痰菌阴转率及纤支镜下改变纤支镜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镜下分型以肉芽增殖型、溃疡坏死型纤支镜组优于单纯化疗组 ,支气管炎型和瘢痕狭窄型纤支镜组与单纯化疗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肉芽增殖型、溃疡坏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可采取化疗加纤支镜下注药 ,该治疗方法不仅能迅速缓解病人临床症状 ,而且能促进病灶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局部注药 药物治疗 气管结核 支气管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梁卫江 蔡思娜 +3 位作者 吕成伟 郭晓红 张晓娜 罗荣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4-738,共5页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之间的关系,寻找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和弱阳离子结合芯片(CM10),...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之间的关系,寻找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和弱阳离子结合芯片(CM10),检测4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25例健康女性的血清蛋白质,将3组SCCA不同水平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同时通过对比SCCA不同水平的宫颈癌患者,筛选出有分类意义的差异蛋白质。结果:(1)宫颈鳞癌SCCA正常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有19种血清蛋白质质谱峰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宫颈鳞癌SCCA升高患者(大于正常1倍)以及大于正常3倍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别发现了26种和15种差异蛋白质(P<0.05)。其中有4种质荷比(M/Z)为4172、3397、2741、6086的差异蛋白质,重复出现于宫颈鳞癌SCCA正常或升高不同水平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2)在宫颈鳞癌患者中,SCCA小于正常3倍组与大于正常3倍组比较、SCCA小于正常4倍组与大于正常4倍组比较,分别发现了5种和20种差异蛋白质(P<0.05)。其中M/Z为8142、7765、3885、5632、9287的差异蛋白质,重复出现于上述两组比较中。结论:通过蛋白芯片-飞行质谱方法,能够更早的发现宫颈癌与正常人之间的血清差异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质有潜力发展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指标,有助于宫颈癌的筛查、区分早晚期宫颈癌以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差异蛋白质 蛋白芯片-飞行质谱技术 鳞状细胞癌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转移性鼻咽癌预后因素及治疗模式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汪琛 李金高 +2 位作者 邹嵩 田允铭 韩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0-888,共9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30例初治转移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以及治疗模式,筛选出预后较好亚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初治鼻咽癌转移病例纳入本研究,中位年龄48岁,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67.0%)、肝(32... 【目的】回顾性分析230例初治转移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以及治疗模式,筛选出预后较好亚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初治鼻咽癌转移病例纳入本研究,中位年龄48岁,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67.0%)、肝(32.6%)、肺(15.7%)等,全部患者至少接受1个疗程的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中位化疗周期为5个,将预后不利因素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分析。【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7.8%、16.7%。化疗的整体反应率、有效控制率分别为55.6%、89.1%,其中CR/PR、SD、PD分别为55.6%、33.5%、10.9%。影响总生存的独立不利预后因素包括:卡氏评分KPS〈80(P〈0.01)、N2—3(P=0.01)、合并肝转移(P〈0.01)、转移数目超过3个(P〈0.01)、血红蛋白〈120g/L(P〈0.01)、乳酸脱氢酶〉245U/L(P〈0.01)、化疗周期1。3个(P〈0.001)、转移灶化疗疗效为PD或SD(P〈0.001)、原发灶未接受放疗(P〈0.001)、转移灶未接受处理(P〈0.001)。转移灶的化疗疗效与KPS、是否合并肝转移、化疗周期、乳酸脱氢酶、是否合并多器官转移、转移数目是否超过3个等因素有关。【结论】基于KPS、N分期、是否合并肝转移、转移数目、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化疗疗效等7个独立预后因素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生存,同时也有助于临床上更好的筛选出预后较好的群体。部分预后较好的患者采用积极的治疗方式包括4个或超过4个周期的化疗、原发灶放疗、转移灶处理等能有效患者的提高总生存,甚至获得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化疗 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与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精神障碍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徐俊赐 郑秀先 方向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5-726,共2页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形成因素及药物与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对112例烧伤患者根据其焦虑或抑郁症状给予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形成因素及药物与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对112例烧伤患者根据其焦虑或抑郁症状给予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前后SAS评定分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评分为(59.15±4.12)分,治疗后评分为(45.36±3.24)分,治疗后评定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后者明显优于前者;SDS评分治疗前后分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评分为(53.42±3.65)分,治疗后评分为(48.75±2.12)分,治疗后评定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后者明显优于前者。结论:焦虑和/或抑郁症状是烧伤患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抗焦虑和/或抗抑郁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烧伤患者的焦虑和/或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抑郁 焦虑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肾动态显像在上尿路结石手术前后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廖锦先 叶向阳 +1 位作者 陈景宇 陈庆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与上尿路结石手术前后肾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64例上尿路结石左侧34例,右侧38例,患者常规肾动态显像检测分肾功能,其中52例行取石后复查。综合分析动态图像,清除曲线,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64例病人中... [目的]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与上尿路结石手术前后肾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64例上尿路结石左侧34例,右侧38例,患者常规肾动态显像检测分肾功能,其中52例行取石后复查。综合分析动态图像,清除曲线,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64例病人中病肾72个(肾功能受损轻度21个,中度27个,重度15个,无功能肾9个)。肾曲线受损为B段较低平,C段下降延迟、中度为基本呈抛物线型。重度为低水平延长线型。GFR随病程不同而有不同程度降低。轻度GFR无明显降低、中度GFR下降较为明显(P<0.05)、重度GFR降低更为明显。无功能肾GFR均<10 mL/min。病程不同GFR在轻度、重度、无功能组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中度受损组GFR明显增高(P<0.05)。[结论]肾动态功能对了解分肾功能,病情发展,选择治疗方法有很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肾动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脑梗死的左房粘液瘤2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伟良 刘武 温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5-345,348,共2页
心源性脑梗死占缺血性中风病人的20%以上,引起心源性脑梗死的主要基础心脏病有房颤、急性心肌梗死、心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及心房粘液瘤,常见的是房颤并发脑梗死,国内外有心脏粘液瘤并发脑梗死的文献多为个... 心源性脑梗死占缺血性中风病人的20%以上,引起心源性脑梗死的主要基础心脏病有房颤、急性心肌梗死、心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及心房粘液瘤,常见的是房颤并发脑梗死,国内外有心脏粘液瘤并发脑梗死的文献多为个案报告.我科今年收治2例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心房粘液瘤病人,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左房粘液瘤 心瓣膜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50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云藩 李胜新 +1 位作者 练涛峰 张宝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了解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术后胆道残留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对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7月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 5 0例 ,其中肝内残留结石 30例 ,肝外胆管残留结石 2 0例。结果 :5 0例患者 ,47例残留结石取净 ... 目的 :了解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术后胆道残留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对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7月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 5 0例 ,其中肝内残留结石 30例 ,肝外胆管残留结石 2 0例。结果 :5 0例患者 ,47例残留结石取净 (治愈率 94 0 % ) ,3例好转。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胆结石 纤维胆道镜 下管窦道 治疗 残留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TA重建方式对肺栓塞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卿时汉 张延伟 +4 位作者 王芳军 王晓东 邓海和 朱加宏 曾庆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364,共2页
肺动脉栓塞(P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PE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1]。及时准确地显示栓塞的部位、形态、范围及治疗后管腔变化,对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5... 肺动脉栓塞(P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PE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1]。及时准确地显示栓塞的部位、形态、范围及治疗后管腔变化,对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6PD缺陷症对恶性疟疾感染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江涛 林敏 +9 位作者 刘配芬 钟德善 谢东德 Santiago-m Monte-Nguba Juan Carlos Salas Ehapo Urbano Monsuy Eyi 杨立业 杨辉 詹小芬 杨惠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18-3421,共4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不同表型对恶性疟原虫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将2012年雨季到马拉博地区医院就诊的2 690名比奥克岛当地居民纳入研究。用显微镜镜检、荧光定量PCR结合熔解曲线法检测疟原虫。... 目的:观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不同表型对恶性疟原虫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将2012年雨季到马拉博地区医院就诊的2 690名比奥克岛当地居民纳入研究。用显微镜镜检、荧光定量PCR结合熔解曲线法检测疟原虫。用荧光斑点法及PCR-DNA测序鉴定G6PD缺陷症。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该人群的G6PD缺陷症的总发生率为9.22%,基因型均为G6PD*A-(c.202 G>A/c.376 A>G)。G6PD缺陷症体现出强烈的疟疾保护作用(P<0.05);不同性别和表型的G6PD缺陷者中,只有男性半合子对疟疾有保护作用(P<0.05),而女性杂合子组与女性纯合子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6PD缺陷症的男性半合子表型能够减低恶性疟疾感染的风险,但是其机制尚未明确,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 G6PD缺乏症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E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四喜 方建培 +2 位作者 徐宏贵 陈国华 黄绍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64-467,共4页
本研究旨在亚克隆HLAE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HLAI类阴性的靶细胞K562细胞上获得稳定表达。首先采用PCR方法从多顺反子表达载体(pG/A2E)扩增出目的片段A2/EcDNA,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构建成HLAE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2E,... 本研究旨在亚克隆HLAE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HLAI类阴性的靶细胞K562细胞上获得稳定表达。首先采用PCR方法从多顺反子表达载体(pG/A2E)扩增出目的片段A2/EcDNA,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构建成HLAE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2E,然后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K562细胞,最后经G418筛选及有限稀释,利用抗HLAE特异的单克隆抗体K01263进行FACS检测,以观察HLAE分子在靶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LAE分子在经pcDNA3.1(+)/A2E转染的靶细胞表面获得表达(27.76%),而经空载体pcDNA3.1(+)转染的靶细胞则未获得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A2E真核表达载体,并使HLAE分子在HLAI类阴性的K562细胞表面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LAE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探索HLAE与NK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HLAE体外表达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E 真核表达载体 K562细胞 先导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氟加钙联合疗法对实验大鼠骨质疏松的骨微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公平 武明鑫 +2 位作者 张志鹏 夏景君 闫景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氟加钙联合疗法对骨质疏松实验大鼠骨微细结构的改善和应用氟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3个月龄雌性大鼠去卵巢,分别单纯给不同剂量的氟或钙、联合应用氟加钙口服(氟剂与钙剂均为隔日给予),6个月后取大鼠左侧胫骨近端进...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氟加钙联合疗法对骨质疏松实验大鼠骨微细结构的改善和应用氟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3个月龄雌性大鼠去卵巢,分别单纯给不同剂量的氟或钙、联合应用氟加钙口服(氟剂与钙剂均为隔日给予),6个月后取大鼠左侧胫骨近端进行松质骨形态学及形态计量学分析,研究这3种方法对该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单纯应用小剂量氟和单纯补钙虽然对改善模型的微结构方面有一定作用(P<0.05),但不如联合应用氟加钙作用明显,在形态计量学观察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加钙疗法在改善骨微细结构方面比单纯应用氟或钙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卵巢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后周围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病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子科 齐铁伟 +4 位作者 李雪松 郭少雷 梁丰 曾琼 谢丽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BAVM)栓塞后病灶周围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的病理改变,试图为进一步探索单纯栓塞治疗后脑动静脉畸形复发的机制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取BAVM病灶周围有5~10mm厚度脑组织的... 目的通过观察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BAVM)栓塞后病灶周围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的病理改变,试图为进一步探索单纯栓塞治疗后脑动静脉畸形复发的机制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取BAVM病灶周围有5~10mm厚度脑组织的手术标本,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单纯手术组(8例)和栓塞+手术组(14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有无血管内栓塞治疗的BAVM病灶周围脑组织中毛细血管密度、形态结构差异;选取外伤内减压术获得的脑组织标本为对照组(8例)。结果①毛细血管密度:单纯手术组7.9400±1.37199,栓塞+手术组7.2443±1.28283,均较对照组(3.5588±1.03957)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47,P〈0.01);单纯手术组与栓塞+手术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64,P〉0.05),光镜观察均见毛细血管分布不均,毛细血管管径大小不一。②电镜观察,单纯手术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破坏,胞浆脱落,胞浆"手指样"凸起,线粒体肿胀,毛细血管基膜增厚;栓塞+手术组主要为坏死表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核固缩、崩解,血脑屏障破坏。结论 BAVM栓塞治疗后(1~2个月内)病灶周围毛细血管密度较栓塞前无明显增加,内皮细胞主要为坏死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 毛细血管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和不伴左室肥厚高血压患者的组织多普勒特征及其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帆 宾建平 +3 位作者 农盛雄 陈少敏 李崇信 王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31-733,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DTI)观察伴有和不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的组织多普勒特征,探讨DTI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入选3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LVH组,15例)与非左室肥厚组(non-LVH组,15例),另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DTI)观察伴有和不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的组织多普勒特征,探讨DTI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入选3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LVH组,15例)与非左室肥厚组(non-LVH组,15例),另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超声多普勒及DTI检查,多普勒超声测量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房厚度(LAD),DTI模式测量二尖瓣瓣环心肌收缩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和Ve/Va,以及用猪尾导管直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VH组和non-LVH组的Ve和Ve/Va显著减小,且LVH组比non-LVH组减小更明显(P<0.05);non-LVH组的Va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但LVH组的Va较对照组及non-LVH组显著增大(P<0.05)。Ve/Va与LVPWd及LVEDP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结论:伴有和不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均有舒张功能降低,且与左室厚度呈正相关;DTI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肥大 左心室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国华 方建培 +2 位作者 徐宏贵 刘四喜 黄绍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60-66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对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生成巨核细胞的作用,以建立人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体系。采用Ficoll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CD34+细胞,进行体外半固体集落培养和液体培养,观察各... 本研究旨在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对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生成巨核细胞的作用,以建立人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体系。采用Ficoll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CD34+细胞,进行体外半固体集落培养和液体培养,观察各种细胞因子组合对CD41+细胞和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影响。结果显示:TPO+IL-6+IL3+FLT-3L4因子组合体外培养14天效果最好,在第7、14天CD41+细胞分别扩增了154.67±32.21倍、193.23±25.24倍。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体系,为促进脐血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细胞 脐血 体外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中合并急腹症手术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翁清江 许先吟 +2 位作者 张舜玲 陈超 黄学军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索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时手术治疗的问题。【方法】对 14例恶性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的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进行临床研究 ,检测 10例手术治疗者术前、术中及术后 2 4h血液成分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 ,探索其耐受手术治疗... 【目的】探索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时手术治疗的问题。【方法】对 14例恶性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的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进行临床研究 ,检测 10例手术治疗者术前、术中及术后 2 4h血液成分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 ,探索其耐受手术治疗的最低值。【结果】围手术期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 5 0× 10 9/L补充红细胞和血小板 ,使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 5 0× 10 9/L ;白细胞数≥ 2 0× 10 9/L术前无输注白细胞 ,但给予强有力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以及对机体的支持措施。 9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1例 6 0岁患者因消化道穿孔第 3天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恶性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时 ,围手术期必须保持患者血红蛋白≥ 80 g/L ,血小板≥ 5 0× 10 9/L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急腹症/治疗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结核患者并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良安 陈国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并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 136例老年肺结核并重症肺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和痰菌分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对死亡组和存活组病例的年龄、生命体征、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并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 136例老年肺结核并重症肺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和痰菌分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对死亡组和存活组病例的年龄、生命体征、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并重症肺炎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呼吸频率 (P <0 0 5 )和氧合指数 (P <0 0 1)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老年肺结核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常不典型 ,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趋势明显上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老年人 并发症 重症肺炎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