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伤致臂丛神经损害的临床和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崔穗晶 程传虎 邱金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探讨产伤所致婴幼儿臂丛神经及其分支损害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方法 对 2 5例患儿结合其临床表现 ,分析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肩胛上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 (末端潜伏期 )、F波 ,并用同心圆针电极观察... 目的 探讨产伤所致婴幼儿臂丛神经及其分支损害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方法 对 2 5例患儿结合其临床表现 ,分析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肩胛上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 (末端潜伏期 )、F波 ,并用同心圆针电极观察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指总伸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冈上肌的肌肉的病理自发电位及募集形式。结果 产伤的婴儿男性略多于女性 (16 /9) ,10 6条运动神经在不同节段收集共有 84条异常 (79% ) ;70条感觉神经有 5 2条异常 (70 .5 % ) ;2 5例中F波异常 6例 (2 4 % )。检测 12 6块肌肉 ,其中 6 4块肌肉静止状态时出现两处或两处以上纤颤电位和 (或 )正锐波 ;5 4块肌肉重收缩时无运动单位 ,2 0块肌肉募集电位明显减少。结论 电生理检测对确定受损神经、损害性质、损害程度以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伤 臂丛神经 电生理 临床 F波 募集 肌肉 损害 目的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梅 罗伟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3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6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针极肌电图等电生理检测。结果26例GBS患者检测均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的特点。神经传导表现为末端潜伏期...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6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针极肌电图等电生理检测。结果26例GBS患者检测均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的特点。神经传导表现为末端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形离散,其中上肢MCV异常率(23%)低于下肢MCV(44%)(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P<0.05);15例患者检出肌电图异常,表现为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数减少或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大力收缩时募集电位减少等神经源性损害改变;77%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率降低或消失。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GBS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 电生理 神经传导 F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梅毒6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邱金华 罗伟良 刘红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2期182-183,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神经梅毒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提高对该病诊疗上的认识,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符合神经梅毒诊断标准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6例患者全为男性,年龄25~65岁,患梅毒...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神经梅毒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提高对该病诊疗上的认识,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符合神经梅毒诊断标准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6例患者全为男性,年龄25~65岁,患梅毒性血管炎3例、麻痹性痴呆1例,梅毒性脑膜炎1例、脊髓梅毒1例;血清和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H-PA)均呈阳性;头颅CT显示大脑皮质梗死4例、颈动脉超声提示多发性血管炎;脑脊液检查2例呈炎性改变。结论神经梅毒分型不同、发病形式多样,早期误诊率较高,冶游史及血清、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可协助确诊,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CT青霉素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terprise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梅 朱晔宁 +4 位作者 廖瑜晖 罗伟良 刘武 邓宇平 何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3期17-18,共2页
目的评价Enterprise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16例Enterprise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2.86%(15/16),术... 目的评价Enterprise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16例Enterprise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2.86%(15/16),术后6月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内狭窄率为6.6%,仅1例出现支架内狭窄。结论 Enterprise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安全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再狭窄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与预后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惠灵 何艳 崔穗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4期186-187,190,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以上或闭塞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了解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初次检查及经神经内科正规治疗6个月后依据美国国立... 目的探讨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以上或闭塞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了解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初次检查及经神经内科正规治疗6个月后依据美国国立卒中量表(NIHSS)分别进行评分;有侧支循环开放者为一组,无任一侧支循环开放者为一组,每组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后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80例患者,56例(70%)前交通枝(ACOA)开放,31例(39%)后交通枝(PCOA)开放,28例(35%)眼动脉侧支开放,11例(14%)无任一侧支循环开放。有侧支循环开放组两次评分分别为:(12.66±6.64)、(6.38±3.34)分;无任一侧支循环开放组两次评分分别为:(16.82±6.87)、(14.45±6.39)分。两组治疗前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别亦显著(P<0.01);有侧支循环开放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无任一侧支循环开放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与预后关系密切,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TCD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指导下醒后脑梗死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立志 曾玮 周芬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像指导下醒后脑梗死(WU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209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发病时间4.5 h内溶栓患者(标准溶栓组163例)及经磁共振成像(MRI)筛选的WUIS溶栓患者(WUIS组46例),MRI... 目的探讨影像指导下醒后脑梗死(WU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209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发病时间4.5 h内溶栓患者(标准溶栓组163例)及经磁共振成像(MRI)筛选的WUIS溶栓患者(WUIS组46例),MRI筛选采用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不匹配技术,即DWI呈高信号而FLAIR无高信号。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线临床资料、溶栓安全性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房颤病史、吸烟史、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舒张压、溶栓前血糖、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溶栓组和WUIS组患者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3.1%与4.3%)、3个月时死亡率(1.8%与4.3%)、3个月时预后良好率(69.3%与65.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磁共振成像DWI-FLAIR不匹配指导的WUIS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后脑梗死 阿替普酶 溶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武 邓宇平 罗伟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5期8-10,共3页
目的总结比较颅内外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技术操作的难易度,进行风险与收益的评估。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接受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的110例患者分成颅内段、颅外段两组,颅内血管42例,颅外68例。支架置入... 目的总结比较颅内外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技术操作的难易度,进行风险与收益的评估。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接受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的110例患者分成颅内段、颅外段两组,颅内血管42例,颅外68例。支架置入点均为引起缺血事件的"责任"血管。对两组患者技术操作、术后并发症、短期随访(平均21±10.3个月)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颅外68例技术操作全部成功,术中并发症10例,为颈内动脉开口支架成形术中出现的短暂心率、血压下降。颅内42例技术操作39例成功,术后脑出血1例(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血管痉挛2例。结论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技术操作难度大,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实施时应慎重;颅外血管支架置入成形术可操作性相对较大,成功率较高,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风险与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糖与颈动脉内中膜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温红 杨莉芬 +4 位作者 马细兰 刘伟芳 刘武 吴伟琼 李坚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1期64-65,共2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糖与颈动脉内中膜(IMT)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131例脑梗死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脑DSA)的患者进行血糖分析,同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糖与颈动脉内中膜(IMT)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131例脑梗死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脑DSA)的患者进行血糖分析,同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糖尿病组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61例脑梗死糖尿病组查出颈动脉硬化粥样硬化斑块数135块,70例脑梗死非糖尿病组查出斑块数46块,2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2DM并脑梗死患者血糖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脑血管病一级及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脑梗死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瘤致低血糖抽搐误诊为癫痫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罗伟良 何艳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致低血糖抽搐误诊为癫痫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胰岛素瘤致低血糖抽搐误诊为癫痫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例因反复发作性抽搐近2年入院。曾多次在外院就诊,查体及血常规、肝肾...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致低血糖抽搐误诊为癫痫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胰岛素瘤致低血糖抽搐误诊为癫痫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例因反复发作性抽搐近2年入院。曾多次在外院就诊,查体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脑电图、头颅MRI检查均无异常,诊断为癫痫,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入我院后均在夜间及清晨监测血糖,4次<2.8 mmol/L,胰岛素/血糖检查3次>1.0,高度疑诊胰岛素瘤,后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胰岛素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胰岛素瘤。术后未使用抗癫痫药物,随访2年,多次复查空腹血糖均正常,无抽搐发作。结论胰岛素瘤临床少见,易误诊,本例提示对抽搐频繁发作且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及时行血糖监测,是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低血糖症 误诊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曾玮 《内科》 2016年第6期927-928,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特点,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对其脑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特点,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对其脑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早期癫痫发作的脑电图异常率为67.86%,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为95.4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性癫痫发作(100.0%)及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100.0%)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脑电图与癫痫的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规律,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癫痫 脑电图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开谊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4期50-52,65,共4页
目的探析并评价使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针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 目的探析并评价使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针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以及NIHSS评分值(美国国立卫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1、90d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与98.08%,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应数值76.92%与84.62%,且治疗后NIHSS评分(9.58±1.26)分低于对照组(13.56±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d不良反应发生率(17.31%)稍高于对照组(11.54%),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注射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尤瑞克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易瑜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出院后延续性护理...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均行SF-36生活质量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BI)以及简化Fugl-Meyer量表(FAM)检测以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的改善效果,并对量表分值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BI指数及FA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BI指数及FA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数(95.24%vs 76.19%),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出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延续性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肢体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脑卒中致吞咽障碍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芳 张豪杰 乐碧芳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5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脑卒中致吞咽障碍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20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健康教育实施前(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对102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2020年4月至...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脑卒中致吞咽障碍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20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健康教育实施前(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对102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对102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应用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实施后,患者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低于实施前,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行为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可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改善,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形成健康行为,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健康教育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宇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6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0d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90d预后结果与高尿...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0d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90d预后结果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高尿酸血症无关(P〉0.05);而10d时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P〈0.05);患者入院90d时的预后结果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10d后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90d后的预后结果存在独立相关性。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初期,给予其相应的尿酸治疗对提高该病预后结果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急性脑梗死 预后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鉴别颈内动脉虹吸部中的价值
15
作者 何艳 陈惠灵 崔穗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7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对单侧或双侧颞窗不透声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颈内动脉虹吸部时的鉴别价值。方法对473例单侧或双侧颞窗不透声的患者进行TCD检查,经眼窗探查眼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部,通过压迫同侧或对侧颈总动脉...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对单侧或双侧颞窗不透声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颈内动脉虹吸部时的鉴别价值。方法对473例单侧或双侧颞窗不透声的患者进行TCD检查,经眼窗探查眼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部,通过压迫同侧或对侧颈总动脉,鉴别经探头所在侧眼窗探查到的眼动脉、颈内动脉虹吸部是否与探头所在侧一致。结果 TCD所检测的946支颈内动脉虹吸段中,884支与探头所在侧一致,62支与探头所在侧不一致,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侧或双侧颞窗不透声患者通过眼窗进行TCD检查颈内动脉虹吸部时,存在一定的误差,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对其进行鉴别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压迫试验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内动脉虹吸部 眼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型套针在防范临床护士穿刺损伤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建灵 魏立繁 叶伟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1期66-67,共2页
目的了解安全型套针在预防临床护士穿刺针刺伤中的作用,为临床护士穿刺损伤职业防范提供实践支持。方法收集2003年至2007年本科96例护士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穿刺针刺伤情况,通过对2005年前与2005年后的刺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我科自2... 目的了解安全型套针在预防临床护士穿刺针刺伤中的作用,为临床护士穿刺损伤职业防范提供实践支持。方法收集2003年至2007年本科96例护士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穿刺针刺伤情况,通过对2005年前与2005年后的刺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我科自2005年以来引进安全型套针)以了解安全型套针在预防临床护士穿刺针刺伤中的作用。结果2005年以前使用普通型套针护士穿刺针损伤发生率为22%;2005年后使用安全型套针穿刺护士穿刺针损伤发生率为7%;两组患者穿刺损伤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结论与以往普通套针相比,安全型套针在降低穿刺损伤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职业暴露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超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碧霞 张晓霞 李风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的 分析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 目的 分析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神经和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康复训练依从率。结果 相比于干预前,2组在干预1个月及6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康复训练总依从率(97.62%)较对照组(80.95%)更高(P<0.05)。结论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率,改善其神经和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超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