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定量检测巨细胞病毒抗体诊断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邱佩绵 梁雪雁 +2 位作者 温瑛梦 李雪梅 刘彦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抗体动态定量检测在评估胎儿CMV感染风险中的意义。方法: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171例孕妇CMV IgM抗体ELISA法筛查结果为阳性/弱阳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IgM和IgG...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抗体动态定量检测在评估胎儿CMV感染风险中的意义。方法: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171例孕妇CMV IgM抗体ELISA法筛查结果为阳性/弱阳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IgM和IgG水平,并在2~4周后复查;同时采用实时PCR荧光探针法进行CMV核酸检测,并跟踪随访胎儿结局。结果:171例病例中,CMV IgM抗体ELISA(+)/ECLIA(-)标本有135例,IgG抗体均为阳性,且2~4周后水平稳定,其中1例因胎儿诊断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于19+5周引产,其余所产胎儿状况良好。IgM抗体ELISA(+)/ECLIA(+)标本有36例,1例为IgG抗体阴性;2~4周后复查IgM抗体仍为阳性、有35例IgG抗体水平稳定,所产胎儿状况良好;1例IgM抗体水平下降而IgG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尿CMV DNA水平逐渐下降,胎儿引产病理诊断为播散性先天性CMV感染。结论:ELISA法检测CMV IgM抗体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ECLIA法,动态定量检测可有效排除干扰。CMV IgM、IgG抗体和尿DNA水平变化明显的孕产妇宫内感染风险高,胎儿先天性CMV感染的概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动态定量检测 孕期筛查 宫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VCAM-1、IL-18和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瑞玉 巫远忠 +3 位作者 范火亮 许先吟 罗耀光 胡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介素18(IL-1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AA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清sVCAM-1、IL-18和VEGF水...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介素18(IL-1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AA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清sVCAM-1、IL-18和VEGF水平。结果表明:AA患者血清sVCAM-1和IL-18水平分别为(839.08±173.97)ng/ml和(380.35±47.76)pg/ml,较正常对照组的(538.16±91.21)ng/ml和(256.39±59.52)pg/ml明显升高(p均<0.01);且重型AA的sVCAM-1和IL-18水平[(969.94±182.54)ng/ml、(388.96±46.06)pg/ml]较慢性AA的sVCAM和IL-18水平[(709.26±165.32)ng/ml、(352.21±47.08)pg/ml]升高更为明显(p<0.01;p<0.05);而AA患者血清VEGF水平[(69.63±27.42)pg/ml]较正常对照组[(125.62±32.15)pg/ml]明显降低(p<0.01),且重型AA[(51.30±29.86)pg/ml]较慢性AA[(80.02±25.14)pg/ml]降低更显著(p<0.01)。AA患者治疗后血清sVCAM-1和IL-18水平[(623.84±176.57)ng/ml、(295.25±89.31)pg/ml]较治疗前[(847.33±186.41)ng/ml,(368.50±62.02)pg/ml]明显降低(p<0.01;p<0.05),而VEGF治疗后水平[(90.61±28.76)pg/ml]较治疗前[(63.93±26.04)pg/ml]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水平的sVCAM-1、IL-18及低水平的VEGF细胞因子,可能与AA的发生、发展及病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白介素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茎绢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滑艳 汪汉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4-756,共3页
关键词 白茎绢蒿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显劲 黄海勇 +1 位作者 萧乐瑶 徐军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98-1204,共7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耐药MTB的出现加剧了疾病治疗的困难。作为抵抗MTB的主要宿主细胞,巨噬细胞极化的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两个亚群在宿主结核感染中发...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耐药MTB的出现加剧了疾病治疗的困难。作为抵抗MTB的主要宿主细胞,巨噬细胞极化的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两个亚群在宿主结核感染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与结核病的发生、进展和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对结核病相关的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之间极化的动态平衡及所涉及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以期为结核病疫苗的研制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极化 巨噬细胞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