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廖亮华 江兴妹 +2 位作者 叶志卫 罗林坡 潘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比较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延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根据介入的时间将57例患者分成早期组(29例)和延迟组(28例)。两组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进行Mayo肘关节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定,1年后随诊肘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 目的比较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延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根据介入的时间将57例患者分成早期组(29例)和延迟组(28例)。两组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进行Mayo肘关节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定,1年后随诊肘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果早期组Mayo肘关节评分(P<0.01)、ROM(P<0.05)均优于延迟组;两组1年后随诊,肘关节活动障碍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骨折 康复 Mayo肘关节评分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与恢复期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廖亮华 江兴妹 孙春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99-901,共3页
目的:比较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49例患者分成早期康复组(25例)和恢复期康复组(24例)。两组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和ROM评定,并统计随诊1年后患者膝关节... 目的:比较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49例患者分成早期康复组(25例)和恢复期康复组(24例)。两组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和ROM评定,并统计随诊1年后患者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ROM均优于恢复期康复组(P<0.01),两组患者随诊1年后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最大限度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恢复肢体功能,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恢复期康复 膝关节骨折 功能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廖亮华 江兴妹 +6 位作者 叶志卫 罗林坡 古丽梅 黄步哲 滕新 钟志锋 潘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加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TCT... 目的:探讨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加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TCT)、平衡功能(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步行能力(FAC)和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和运动功能呈正相关。结论: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 偏瘫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4
作者 廖亮华 潘洁 +6 位作者 王淑芬 江兴妹 叶志卫 罗林坡 滕新 黄步哲 古丽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增加躯干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 目的探讨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增加躯干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步速(W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CT、BBS、MBI、FAC、FMA评分和步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CT分别与BBS、MBI、FAC、FMA评分和步速呈正相关(P<0.05)。结论 早期躯干控制训练能进一步提高偏瘫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躯干肌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眼针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5
5
作者 廖亮华 滕新 +2 位作者 高丽君 古丽梅 周冰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结合眼针治疗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r TMS组(n=30)、眼针组(n=30)和联合组(n=30),分别予r TMS、眼针和r TMS结合眼针治疗,共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结合眼针治疗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r TMS组(n=30)、眼针组(n=30)和联合组(n=30),分别予r TMS、眼针和r TMS结合眼针治疗,共8周。训练前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LOTC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各组LOTCA各项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F<0.523,P>0.05),治疗后联合组评分最优(F>3.789,P<0.05)。结论 r TMS和眼针结合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认知功能障碍 眼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