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锌含量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生长、饲料效率、矿物质含量和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叶超霞 刘永坚 +3 位作者 田丽霞 周立斌 阳会军 梁桂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9,共7页
以ZnSO4·7H2O为锌源,用锌添加量为0、20、40、60、80和10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12周,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矿物质含量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存活率和全鱼、脊椎骨、鳞片的... 以ZnSO4·7H2O为锌源,用锌添加量为0、20、40、60、80和10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12周,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矿物质含量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存活率和全鱼、脊椎骨、鳞片的锌含量无显著差异。全鱼、脊椎骨和鳞片的锰含量均随着饲料中锌的添加而降低,锰和锌存在明显的拮抗关系。全鱼的铁含量随着饲料中锌的添加而降低。全鱼、脊椎骨和鳞片的钙、磷、镁含量均不受饲料中锌含量的影响。饲料中添加锌对全鱼水分、灰分,肌肉水分、脂肪,形态学指标,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饲料中不添加锌时,全鱼的蛋白、脂肪和肌肉的蛋白、灰分含量较低。实验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33mg/kg的锌已经满足斜带石斑鱼生长的需求,能使鱼体锌达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锌需要量 生长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类和蟹类过敏原的交叉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毛露甜 黄婉慧 +2 位作者 吴小明 范红英 张在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48-751,共4页
目的:分析虾类和蟹类过敏原交叉反应性,探讨其在食物过敏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DS-PAGE分析虾蟹的蛋白组分,Western blot分析其过敏原组分,Western blot和ELISA抑制试验研究虾类和蟹类的过敏原交叉反应性。结果:虾... 目的:分析虾类和蟹类过敏原交叉反应性,探讨其在食物过敏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DS-PAGE分析虾蟹的蛋白组分,Western blot分析其过敏原组分,Western blot和ELISA抑制试验研究虾类和蟹类的过敏原交叉反应性。结果:虾类、蟹类过敏原蛋白组分相似性与其种属关系相关,相对分子量(Mr)在20 000、36 000、38 000、44 000、68 000、75 000、85 000处具有相同条带;Mr为36 000的蛋白是虾的主要过敏原,Mr为36 000、66 000、85 000的蛋白是蟹的主要过敏原;青蟹蛋白和日本沼虾蛋白对其余虾蟹过敏原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抑制物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增强。结论:虾类和蟹类过敏原有相似性,其中Mr在36 000处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类 蟹类 过敏原 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锌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生长、免疫和组织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立斌 张伟 +3 位作者 王安利 马细兰 张海发 刘付永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7,共6页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饲料中添加锌对花鲈幼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和组织中锌积累量影响的研究。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ZnSO4使饲料中锌含量分别达到83.3、95.2、1...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饲料中添加锌对花鲈幼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和组织中锌积累量影响的研究。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ZnSO4使饲料中锌含量分别达到83.3、95.2、101.6、120.3、159.9mg/kg,对花鲈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每个水平3个重复,每个养殖单元放养初始体重为(10.0±0.58)g左右的花鲈幼鱼20尾。饲养实验在海水网箱(1.5×1.0×1.0m3)中进行,实验期间水温为26.5—32.5℃,盐度为28—29,溶解氧含量在6mg/L左右。结果表明,各饲料组成活率(95.00%—10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锌含量从83.3mg/kg增加到101.6mg/kg,花鲈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而饲料中锌含量达到101.6mg/kg之后,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变化不显著(P>0.05);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指标,花鲈幼鱼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锌含量为103.4mg/kg左右。各饲料组肌肉中锌积累量无显著性差异;随着饲料中锌含量从83.3mg/kg增加到101.6mg/kg,花鲈幼鱼肝脏中锌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而饲料中锌含量达到101.6mg/kg之后,其肝脏中锌积累量变化不显著(P>0.05);花鲈幼鱼获得肝脏中最大锌积累量时饲料中锌最低含量为105.1mg/kg。随着饲料中锌含量从83.3mg/kg增加到101.6mg/kg,花鲈幼鱼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锌含量达到101.6mg/kg之后,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花鲈幼鱼生长和免疫的锌适宜添加量为105.1m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幼鱼 生长 免疫 组织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香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18
4
作者 廖建良 吴国祥 +2 位作者 曾令达 林芳花 叶海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5-287,共3页
为了研究沉香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青霉菌、黑曲霉为供试菌种,采用滤纸扩散法、平板稀释法分别对沉香叶、沉香木、沉香皮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沉香叶、沉香木、沉香皮提取液对5种供... 为了研究沉香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青霉菌、黑曲霉为供试菌种,采用滤纸扩散法、平板稀释法分别对沉香叶、沉香木、沉香皮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沉香叶、沉香木、沉香皮提取液对5种供试菌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沉香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强于沉香木、沉香皮提取液。说明沉香叶提取液对细菌及霉菌都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尤其对细菌的抗菌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提取液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饥饿时段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ghrel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马细兰 张勇 +3 位作者 刘云 黄卫人 刘晓春 周立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318,共6页
设计了黑鲷ghreli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提取胃组织总RNA并扩增出目的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经质粒PCR扩增、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标准曲线等,成功建立了ghrelin基因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以准确分析ghrelin基因... 设计了黑鲷ghreli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提取胃组织总RNA并扩增出目的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经质粒PCR扩增、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标准曲线等,成功建立了ghrelin基因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以准确分析ghrelin基因在黑鲷摄食调节中的作用。运用建立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不同饥饿时段(2天、7天)黑鲷胃、肠、下丘脑组织中ghrelin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饥饿2天(短期饥饿),黑鲷胃、肠组织中ghrelin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下丘脑ghrelin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饥饿7天(长期饥饿),黑鲷胃、肠组织ghrelin mRNA表达比饥饿2天显著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下丘脑ghrelin mRNA表达逐渐升高(P<0.05);在同一饥饿时间内不同组织ghrelin m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黑鲷不同组织ghrelin基因的表达随不同饥饿时段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推测ghrelin基因参与了黑鲷摄食调节的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GHRELIN 实时定量PCR 饥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稻田主要天敌类群及其群落多样性演替 被引量:12
6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5-158,共4页
本文应用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田间调查法,评价了有机耕作稻田主要天敌类群的结构、变化及对稻飞虱自然种群的控制。结果表明,实施有机耕作一年半后,稻田蜘蛛类、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有不同... 本文应用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田间调查法,评价了有机耕作稻田主要天敌类群的结构、变化及对稻飞虱自然种群的控制。结果表明,实施有机耕作一年半后,稻田蜘蛛类、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捕食因子、寄生因子对稻飞虱自然种群的作用显著强于常规耕作稻田。因此,有机耕作有利于自然天敌的恢复、保护,有利于稻田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田 天敌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高水平铜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生长和铜、铁、锰、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叶超霞 刘永坚 +3 位作者 田丽霞 阳会军 王安利 周立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610,共5页
采用铜适量(4.47mg/kg)和铜过量(1127.51mg/kg)的两种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2.9±0.2)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8周,研究饲料中过量铜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体组成和鱼体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 采用铜适量(4.47mg/kg)和铜过量(1127.51mg/kg)的两种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2.9±0.2)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8周,研究饲料中过量铜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体组成和鱼体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铜含量由4.47mg/kg升高到1127.51mg/kg时,斜带石斑鱼增重率由228%下降到63%,饲料效率由1.12下降到0.51,肠脂比由2.90%下降到1.69%。全鱼和肝脏中的铜含量均随饲料铜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斜带石斑鱼全鱼铜含量由2.98mg/kg上升到34.98mg/kg,肝脏铜含量由36.6mg/kg上升到1364.0mg/kg。但饲料中过量铜对斜带石斑鱼的存活率、鱼体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和全鱼体组成没有显著性影响。摄食高铜饲料的斜带石斑鱼肝脏锌含量显著升高,锌可能在铜的解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 铜毒性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饲料中铜的适宜添加量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叶超霞 刘永坚 +3 位作者 田丽霞 阳会军 王安利 周立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1-466,共6页
以初始体重为(13.0±0.3)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实验对象,用铜添加量为0、1、3、5、10和2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8周,研究斜带石斑鱼的铜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0mg/kg铜对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 以初始体重为(13.0±0.3)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实验对象,用铜添加量为0、1、3、5、10和2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8周,研究斜带石斑鱼的铜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0mg/kg铜对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存活率、形态学指标和红细胞比容没有显著性影响。随饲料铜水平的上升,斜带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当饲料铜添加量达到或超过3mg/kg时,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趋于平稳。折线模型表明,饲料中铜总含量为5—5.5mg/kg时,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能够达到饱和。当饲料中铜总含量≥6.00mg/kg时,全鱼的铁、锰、锌含量显著下降。因此,根据全鱼和肝脏铜含量的折线模型分析,考虑到饲料铜对全鱼铁、锰、锌含量的影响,作者认为当基础饲料铜含量为1.50mg/kg时,饲料中的最适铜添加量为3mg/kg,饲料中铜总量为5—5.5m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产卵的驱避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89,共5页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评价47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Nila parvata lugens)的产卵驱避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后48h,大多数供试植物提取物(浓度均为10.0g/L)对褐飞虱均有较强的产...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评价47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Nila parvata lugens)的产卵驱避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后48h,大多数供试植物提取物(浓度均为10.0g/L)对褐飞虱均有较强的产卵驱避作用。其中山姜(Alpinia japonica)、长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championii)、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等8种乙醇提取物处理的稻株上未见产卵;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蒜(Alliumsativum)、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等9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的IIPC小于0.100;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马缨丹(Lantana camara)、蓖麻(Ricinus communis)等13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的效果达80%以上。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产卵驱避持续效果逐渐减弱,持续驱避作用时间为3d。此外,随着提取物使用剂量的提高,产卵驱避作用增强,具有产卵驱避作用的浓度为10.0g/L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非嗜食植物提取物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维生素A对美国红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立斌 王安利 +4 位作者 张伟 马细兰 路大维 张海发 刘付永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2-488,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A对美国红鱼生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饲料效率)和免疫反应相关指标(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00尾平均体重为(151.46±8.18)g的美国红...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A对美国红鱼生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饲料效率)和免疫反应相关指标(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00尾平均体重为(151.46±8.18)g的美国红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饲喂5种不同VA水平(30、4166、8533、18532、33263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VA水平为30IU/kg时其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均显著低于4166、8533、18532IU/kg组(P<0.05),VA水平为33263IU/kg时各指标有所降低,其中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4166、8533、18532IU/kg组(P<0.05);VA水平为30IU/kg时血清溶菌酶活性、SOD活性和总补体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VA水平在18532IU/kg时血清溶菌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其次为33263、8533、4166IU/kg组;VA水平在8533IU/kg时血清SOD和总补体活性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4166、18532、33263IU/kg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VA水平能显著促进美国红鱼生长、提高相关免疫力,且饲料VA水平为8533IU/kg时对美国红鱼生长和免疫相关指标影响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红鱼 VA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ghrelin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细兰 刘晓春 +2 位作者 周立斌 陈勇智 张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6-551,共6页
关键词 GHRELIN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植物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对褐稻虱种群的联合干扰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3-425,共3页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分析了2种植物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种群的联合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Mikania micrantha)乙醇提取物、飞机草(Eupatoriu...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分析了2种植物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种群的联合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Mikania micrantha)乙醇提取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乙醇提取物和现代苦楝油(Trilogy)的不同组合,对褐稻虱种群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但其联合作用效果与组分未成正比;薇苷菊乙醇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或3种以上组分的联合处理,可使褐稻虱成虫产卵量降低80%以上,对若虫毒杀效果达47.41%~57.10%,其联合作用最终可将褐稻虱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ndex of population trend,I)降到1.00以下,达到持续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稻虱 植物提取物 植物杀虫剂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离体培养过程中DNA甲基化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兆贵 黄学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5-580,共6页
表观遗传变异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塑和RNA干涉等。DNA甲基化是一种最重要的表观遗传机制,在植物离体培养过程中广泛存在,本文对植物离体培养过程的DNA甲基化变异现象、影响因素及... 表观遗传变异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塑和RNA干涉等。DNA甲基化是一种最重要的表观遗传机制,在植物离体培养过程中广泛存在,本文对植物离体培养过程的DNA甲基化变异现象、影响因素及机理等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离体培养 表现遗传变异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提取物及其组合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了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及其组合对稻田主要天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乙醇提取物2.0g.100mL-1以下及其组合、香泽兰Chromolaena odorata(L.)King&Robinson乙醇提取物2.0g.... 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了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及其组合对稻田主要天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乙醇提取物2.0g.100mL-1以下及其组合、香泽兰Chromolaena odorata(L.)King&Robinson乙醇提取物2.0g.100mL-1以下及其组合,蜘蛛、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E)较清水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薇甘菊乙醇提取物2.0g.100mL-1以上对捕食性天敌昆虫、香泽兰乙醇提取物2.0g.100mL-1以上对蜘蛛和寄生性天敌昆虫均有一定的毒杀作用,且随着浓度的提高和施用次数的增加,其毒杀作用增强;而印楝素(现代苦楝油Melia azedarachL.的提取物)与其他2种植物提取物(0.01g.mL-1)的不同组合均对稻田天敌类群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因此建议降低香泽兰乙醇提取物与印楝素的使用浓度或施用次数,以减轻对自然天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次生物质 稻田 天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山丘陵4种人工林的昆虫群落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桂林 周昌清 庞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4-168,共5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sect community diversity in coniferous mixed forest,leguminous mixed forest,native species mixed forest and pine forest of subtropical hilly land in Heshan,Guang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sect community diversity in coniferous mixed forest,leguminous mixed forest,native species mixed forest and pine forest of subtropical hilly land in Heshan,Guang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chness index(S),diversity index(H’),probability of interspecific encounter(PIE)and evenness index(J’)of insect communities in four artificial forests of Heshan hilly land were relative higher.The result reflected that the structures of insect communities in these forests were complex,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plants in this ecosystem were diverse.Thes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graded ecosystem in this region had been restored to some extent.The indexes of insect communities in four forest form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 insect communities in legumin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and native species mixed forest were more complicated and sable than that of pine forest and coniferous mixed forest.Therefore,legumin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and native species mixed forest are much better than pine forest and coniferous mixed forest for restoration of low subtropical degraded ecosystem in Hesh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山丘陵 人工林 昆虫群落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火蚁克星对入侵红火蚁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钟平生 赵瑾 +2 位作者 张颂声 李静美 李永华 《昆虫天敌》 CSCD 2007年第3期118-122,共5页
经过一年来的野外试验,结果表明红火蚁克星对红火蚁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施药后4d,红火蚁全巢死亡率达83.33~92.31%,施药后7~10d全巢死亡。施药后90d和180d监测结果表明,诱测点在6个月内未出现新的蚁巢。
关键词 红火蚁 红火蚁克星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鹤山、东莞莲花山小蛾类(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丹丹 庞虹 +2 位作者 刘桂林 陈海东 莫震球 《昆虫天敌》 CSCD 200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对广东省鹤山和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小蛾类昆虫进行调查,计有8科35属43种。其中广东新记录种14种。
关键词 鹤山 东莞莲花山 小蛾类 广东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鹤山南亚热带丘陵人工林昆虫资源的研究(Ⅰ)
18
作者 刘桂林 庞虹 +2 位作者 周昌清 温瑞贞 陈海东 《昆虫天敌》 CSCD 2005年第2期49-56,共8页
本文根据2001年和2002年的调查结果,记述了广东鹤山南亚热带丘陵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四种人工林的昆虫种类,共计14目161科488种,本文记载11目84科216种。
关键词 南亚热带 退化生态系统 昆虫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