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的跨域想象——“南京大屠杀”的三种写法及其审美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颜敏 裴齐容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44-157,共14页
哈金、严歌苓和葛亮的南京大屠杀想象,都采取了'跨域回望'的姿态,占据了有别于中国大陆主流抗战叙事的叙述位置。他们更加注重战争中人的表现及战争对人心灵的影响,深入挖掘战争对人性的塑造,重视历史中个人的价值,体现了战争... 哈金、严歌苓和葛亮的南京大屠杀想象,都采取了'跨域回望'的姿态,占据了有别于中国大陆主流抗战叙事的叙述位置。他们更加注重战争中人的表现及战争对人心灵的影响,深入挖掘战争对人性的塑造,重视历史中个人的价值,体现了战争叙事由宏大颂歌向个体叙事转变的趋势。其所呈现的人物、事件及其背景的复杂与微妙,既昭示了一种新的形式美学的可能性,也折射出历史主旋律之外华文作家对自身命运的历史沉思。对于不同区域的读者而言,其所能激发的情感和意识形态效应,与既有的历史轨道必然产生碰撞,甚至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想象 “南京大屠杀” 哈金 严歌苓 葛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