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安县花生新品种引进试种初报
1
作者 黄荣元 曾双海 +1 位作者 陈丽红 陈淑和 《中国种业》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花生是惠安县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8万hm^2左右。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生产上习惯连作、旱灾及病虫害等的影响,造成产量徘徊不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因此,引进推广耐旱、抗病、高... 花生是惠安县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8万hm^2左右。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生产上习惯连作、旱灾及病虫害等的影响,造成产量徘徊不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因此,引进推广耐旱、抗病、高产的花生新品种已成为花生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2012年惠安县种子管理站根据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泉州综合试验站)安排,引进6个花生新品种进行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引进 花生生产 惠安县 试种 种植面积 种植业结构 种子管理站 油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花生种子活力保持技术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双海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试验研究表明,春花生种子经'9013'、'9013+助剂'两种药剂处理后贮藏,于次年春天种植,比未经药剂处理的种子出苗率高4.8~7.4个百分点,且长势旺盛,单株结荚数多,产量提高.
关键词 生种 春花生 种子活力 药剂处理 种子出苗率 长势 单株 百分点 产量 技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引进试种初报 被引量:2
3
作者 黄荣元 曾双海 吴一心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新品种引进 花生生产 试种 种植面积 种植业结构 种子管理站 惠安县 油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清鸿 黄荣元 曾双海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25-27,共3页
引进4个甜玉米新品种,以粤甜3号为对照在惠安县进行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金皇甜1号、黄甜168两个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甜2021和永珍1号适宜在当地小面积种植。
关键词 鲜食甜玉米 新品种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曾双海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两优培九 两系超级杂交稻 特征特 江苏省农科院 推广种植 两系杂交稻 培矮64S 扬稻6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产量表现与栽培技术
6
作者 曾双海 吴一心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甘薯生产 新品种 产量表现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技术 栽培 产业化生产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薯3号”晚薯高产栽培及其特征特性研究初报
7
作者 曾双海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甘薯 惠薯3号品种 高产栽培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粤油9号”、“汕油21号”引进试种初报
8
作者 吴一心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2期15-16,共2页
2005年秋季引进花生新品种“粤油9号”、“汕油21号”在福建省旱作物中试基地(辋川镇)试种,均表现较佳,两品种分别比泉花10号(CK)增产9.7%和13.4%。可供进一步试验、示范。
关键词 花生 试种 粤油9号 汕油2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晚杂优新品种引进试种结果初报
9
作者 张荣宗 曾双海 黄荣元 《福建热作科技》 2009年第2期10-11,29,共3页
以14个晚稻新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2008年在惠安县紫山镇柳惠农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表现较好的品种(组合)有:宜优673、II优3301、II优673、天优3301、宜香优K6、特优航2号。
关键词 晚杂优 品种(组合) 引进 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