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绿僵菌和白僵菌林间防治木麻黄毒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4 位作者
黄金水
钟景辉
潘惠忠
周远谋
黄远清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0-13,共4页
采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并采取施放粉炮和喷菌液2种方式,对木毒蛾进行林间防治。2 a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施放粉炮15 d后,粉炮用量60个.hm-2的木毒蛾校正死亡率:绿僵菌为(54.1±3.7)%、白僵菌为(51.8±1.8)%,显著高于粉炮用量30个.h...
采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并采取施放粉炮和喷菌液2种方式,对木毒蛾进行林间防治。2 a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施放粉炮15 d后,粉炮用量60个.hm-2的木毒蛾校正死亡率:绿僵菌为(54.1±3.7)%、白僵菌为(51.8±1.8)%,显著高于粉炮用量30个.hm-2的处理;2010年,粉炮用量45、60个.hm-2处理15 d后,绿僵菌处理木麻黄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3.6)%、(90.3±3.1)%,白僵菌处理分别为(88.5±8.1)%、(85.6±4.1)%,2种粉炮用量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30个.hm-2处理。使用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液喷雾12 d后,木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9±6.3)%、(89.7±3.8)%。施菌后木毒蛾的化蛹率显著降低。林间湿度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干旱少雨天气防治效果较差,阴雨湿度大的环境防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球孢白僵菌
木麻黄毒蛾
林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绿僵菌和白僵菌林间防治木麻黄毒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黄金水
钟景辉
潘惠忠
周远谋
黄远清
机构
福建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国家
林业局
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
泉州市
林业局
森防站
福建省
惠安
赤湖国有防护林场
惠安县林业局森防站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0-13,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沿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2009BADB2B02)"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木麻黄毒蛾绿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应用的研究(2009R10008-4)"
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森林害虫白僵菌专化性生物杀虫剂中试与示范(2010GB2C400215)"
文摘
采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并采取施放粉炮和喷菌液2种方式,对木毒蛾进行林间防治。2 a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施放粉炮15 d后,粉炮用量60个.hm-2的木毒蛾校正死亡率:绿僵菌为(54.1±3.7)%、白僵菌为(51.8±1.8)%,显著高于粉炮用量30个.hm-2的处理;2010年,粉炮用量45、60个.hm-2处理15 d后,绿僵菌处理木麻黄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3.6)%、(90.3±3.1)%,白僵菌处理分别为(88.5±8.1)%、(85.6±4.1)%,2种粉炮用量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30个.hm-2处理。使用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液喷雾12 d后,木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9±6.3)%、(89.7±3.8)%。施菌后木毒蛾的化蛹率显著降低。林间湿度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干旱少雨天气防治效果较差,阴雨湿度大的环境防治效果较好。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球孢白僵菌
木麻黄毒蛾
林间防治
Keywords
Metarhizium anisopliae
Beauveria bassiana
Lymantria xylina
controlling in forest
分类号
S763.306.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绿僵菌和白僵菌林间防治木麻黄毒蛾的初步研究
何学友
蔡守平
黄金水
钟景辉
潘惠忠
周远谋
黄远清
《福建林业科技》
201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