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白骨壤群落上的广州小斑螟生物学特性及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家雄 林广旋 +9 位作者 邱焕秀 林明生 黄木养 陆旭 陈瑞屏 赖锦超 刘宏杰 陈惠胜 赵丹阳 黄理顺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8-16,共9页
广州小斑螟是白骨壤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室内饲养1年可完成7代,第1代至第6代虫历时33~42d,越冬代虫历时122d。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叶片和果实,严重受害的白骨壤林成片枯死。在白骨壤群落,各地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不相... 广州小斑螟是白骨壤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室内饲养1年可完成7代,第1代至第6代虫历时33~42d,越冬代虫历时122d。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叶片和果实,严重受害的白骨壤林成片枯死。在白骨壤群落,各地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不相同,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成正相关,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全年平均数保持为10.8—21.5片叶(个嫩芽)/m2,害虫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4.4~20.4头/30个1m2样方。捕食性蜘蛛是控制广州小斑螟种群的重要天敌,蜘蛛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5.9—10.8头/30个1m2样方,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与捕食性蜘蛛种群数量的比例为1:0.29~2.45,捕食性蜘蛛的比例越高,对广州小斑螟种群的控制作用就越大,害虫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白骨壤 广州小斑螟(海榄雌瘤斑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孢霉防治松突圆蚧试验初报 被引量:10
2
作者 潘务耀 陈世兰 +2 位作者 连俊和 邱鸿铮 蓝桂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23,10,共3页
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s.)de Vries是板栗红蚧上一种广为流行的寄生真菌,作者等采用三级半固体浅盆法和三级固体发酵旋风分离集孢法生产菌粉,用以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0试验,结果表明:对... 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s.)de Vries是板栗红蚧上一种广为流行的寄生真菌,作者等采用三级半固体浅盆法和三级固体发酵旋风分离集孢法生产菌粉,用以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0试验,结果表明:对3467头蚧虫毒力测定,平均死亡率达38.9%;林间试验效果在20%以上,最高达5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防治 枝孢霉 板栗 寄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少嫦 店子颖 +2 位作者 翁锦泅 邱鸿铮 潘华 《广东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47-51,共5页
利用日本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1989年林间释放定居成功,1990~1993年采用人工挂放和飞机撒放种蜂枝条的方法,防治控制面积14.09万hm2。放蜂点的小蜂定居率达98%以上,1.5年后,松突圆蚧雌蚧被寄生率稳... 利用日本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1989年林间释放定居成功,1990~1993年采用人工挂放和飞机撒放种蜂枝条的方法,防治控制面积14.09万hm2。放蜂点的小蜂定居率达98%以上,1.5年后,松突圆蚧雌蚧被寄生率稳定在20%~30%,雌蚧密度由放蜂前每针束3头以上,下降为每针束0.3~0.6头,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角蚜小蜂 防治 松突圆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