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白骨壤群落上的广州小斑螟生物学特性及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家雄
林广旋
+9 位作者
邱焕秀
林明生
黄木养
陆旭
陈瑞屏
赖锦超
刘宏杰
陈惠胜
赵丹阳
黄理顺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8-16,共9页
广州小斑螟是白骨壤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室内饲养1年可完成7代,第1代至第6代虫历时33~42d,越冬代虫历时122d。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叶片和果实,严重受害的白骨壤林成片枯死。在白骨壤群落,各地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不相...
广州小斑螟是白骨壤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室内饲养1年可完成7代,第1代至第6代虫历时33~42d,越冬代虫历时122d。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叶片和果实,严重受害的白骨壤林成片枯死。在白骨壤群落,各地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不相同,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成正相关,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全年平均数保持为10.8—21.5片叶(个嫩芽)/m2,害虫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4.4~20.4头/30个1m2样方。捕食性蜘蛛是控制广州小斑螟种群的重要天敌,蜘蛛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5.9—10.8头/30个1m2样方,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与捕食性蜘蛛种群数量的比例为1:0.29~2.45,捕食性蜘蛛的比例越高,对广州小斑螟种群的控制作用就越大,害虫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白骨壤
广州小斑螟(海榄雌瘤斑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枝孢霉防治松突圆蚧试验初报
被引量:
10
2
作者
潘务耀
陈世兰
+2 位作者
连俊和
邱鸿铮
蓝桂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23,10,共3页
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s.)de Vries是板栗红蚧上一种广为流行的寄生真菌,作者等采用三级半固体浅盆法和三级固体发酵旋风分离集孢法生产菌粉,用以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0试验,结果表明:对...
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s.)de Vries是板栗红蚧上一种广为流行的寄生真菌,作者等采用三级半固体浅盆法和三级固体发酵旋风分离集孢法生产菌粉,用以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0试验,结果表明:对3467头蚧虫毒力测定,平均死亡率达38.9%;林间试验效果在20%以上,最高达5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防治
枝孢霉
板栗
寄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试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许少嫦
店子颖
+2 位作者
翁锦泅
邱鸿铮
潘华
《广东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47-51,共5页
利用日本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1989年林间释放定居成功,1990~1993年采用人工挂放和飞机撒放种蜂枝条的方法,防治控制面积14.09万hm2。放蜂点的小蜂定居率达98%以上,1.5年后,松突圆蚧雌蚧被寄生率稳...
利用日本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1989年林间释放定居成功,1990~1993年采用人工挂放和飞机撒放种蜂枝条的方法,防治控制面积14.09万hm2。放蜂点的小蜂定居率达98%以上,1.5年后,松突圆蚧雌蚧被寄生率稳定在20%~30%,雌蚧密度由放蜂前每针束3头以上,下降为每针束0.3~0.6头,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角蚜小蜂
防治
松突圆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白骨壤群落上的广州小斑螟生物学特性及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家雄
林广旋
邱焕秀
林明生
黄木养
陆旭
陈瑞屏
赖锦超
刘宏杰
陈惠胜
赵丹阳
黄理顺
机构
广东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局高桥站
湛江市
林业局
森防站
惠东县林业局森防站
台山市
林业局
森防站
台山市
林业局
川岛镇
林业
站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8-16,共9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项目"红树林小螟蛾防治技术开发"(2005-08)研究内容
文摘
广州小斑螟是白骨壤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室内饲养1年可完成7代,第1代至第6代虫历时33~42d,越冬代虫历时122d。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叶片和果实,严重受害的白骨壤林成片枯死。在白骨壤群落,各地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不相同,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成正相关,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全年平均数保持为10.8—21.5片叶(个嫩芽)/m2,害虫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4.4~20.4头/30个1m2样方。捕食性蜘蛛是控制广州小斑螟种群的重要天敌,蜘蛛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5.9—10.8头/30个1m2样方,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与捕食性蜘蛛种群数量的比例为1:0.29~2.45,捕食性蜘蛛的比例越高,对广州小斑螟种群的控制作用就越大,害虫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就越小。
关键词
红树林
白骨壤
广州小斑螟(海榄雌瘤斑螟)
Keywords
mangrove, Avicennia marina, Oligochroa cantonella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枝孢霉防治松突圆蚧试验初报
被引量:
10
2
作者
潘务耀
陈世兰
连俊和
邱鸿铮
蓝桂
机构
广东省
林业
厅
森防站
广东省
惠东县林业局森防站
广东省高州县微生物厂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23,10,共3页
文摘
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s.)de Vries是板栗红蚧上一种广为流行的寄生真菌,作者等采用三级半固体浅盆法和三级固体发酵旋风分离集孢法生产菌粉,用以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0试验,结果表明:对3467头蚧虫毒力测定,平均死亡率达38.9%;林间试验效果在20%以上,最高达57.7%。
关键词
松突圆蚧
防治
枝孢霉
板栗
寄生菌
分类号
S763.350.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试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许少嫦
店子颖
翁锦泅
邱鸿铮
潘华
机构
广东省
林业
厅
森防站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47-51,共5页
基金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
文摘
利用日本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1989年林间释放定居成功,1990~1993年采用人工挂放和飞机撒放种蜂枝条的方法,防治控制面积14.09万hm2。放蜂点的小蜂定居率达98%以上,1.5年后,松突圆蚧雌蚧被寄生率稳定在20%~30%,雌蚧密度由放蜂前每针束3头以上,下降为每针束0.3~0.6头,防治效果显著。
关键词
花角蚜小蜂
防治
松突圆蚧
分类号
S763.712.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85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白骨壤群落上的广州小斑螟生物学特性及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研究
徐家雄
林广旋
邱焕秀
林明生
黄木养
陆旭
陈瑞屏
赖锦超
刘宏杰
陈惠胜
赵丹阳
黄理顺
《广东林业科技》
200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枝孢霉防治松突圆蚧试验初报
潘务耀
陈世兰
连俊和
邱鸿铮
蓝桂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试验
许少嫦
店子颖
翁锦泅
邱鸿铮
潘华
《广东林业科技》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