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惠东县2009年国家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杰
邓勇兵
赖玉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2,共3页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了2009年国家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品种中,比对照种费乌瑞它增产的初试品种有克新18号、泉云3号、川芋13号、福克76、津引薯8号,在惠东县种植表现较好。
关键词
冬作
马铃薯
区域试验
产量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薯-稻-稻”轮作模式下双季稻施肥减量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小波
刘晓津
+3 位作者
赖玉嫦
索海翠
王丽
安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77-1881,共5页
针对冬种马铃薯收获后土壤肥力残留较多,早晚稻施肥量大,造成肥料浪费和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薯-稻-稻"轮作模式下早晚双季稻施肥减量对其农艺性状、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种植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早、晚...
针对冬种马铃薯收获后土壤肥力残留较多,早晚稻施肥量大,造成肥料浪费和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薯-稻-稻"轮作模式下早晚双季稻施肥减量对其农艺性状、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种植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早、晚双季稻的施肥量减少至农民习惯施肥量(T1)的80%(即T2)时,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及肥料利用率影响不大;但当施肥量减少至农民习惯肥量(T1)的60%(即T3)时,对双季水稻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在冬种马铃薯收获后的田块种植早、晚双季稻,其合理施肥量应减少至农民习惯施肥量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水稻
减量施肥
产量
利用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播期对惠东冬种马铃薯农艺经济性状和病害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小兰
刘晓津
+4 位作者
赖玉嫦
何琴
李小波
安康
方志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26-1931,共6页
播期的选择决定了冬种马铃薯收获的品质和产量,但各地在播期选择上随意性很强。大田试验设在广东省最大的冬种马铃薯基地-惠东县,设计从10~12月较大时间跨度的播期范围,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主要病害发病率的影...
播期的选择决定了冬种马铃薯收获的品质和产量,但各地在播期选择上随意性很强。大田试验设在广东省最大的冬种马铃薯基地-惠东县,设计从10~12月较大时间跨度的播期范围,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主要病害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中旬之前播种的马铃薯,单薯重较高,干物质积累较多;而11月下旬~12月上旬播种的马铃薯,产量较高,病害发生较少。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结果显示,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播种的各平行样品之间性状比较接近,可获得稳定的收获预期。在供试条件下,适当晚播可提高冬种马铃薯的产量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播期
产量
非度量多维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樟叶蜂在绵阳市区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赖玉嫦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3期125-127,258,共4页
樟叶蜂是樟树主要的虫害之一,而樟树是园林建设中的一种重要观赏性树木。因此,关于樟树虫害的防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员的关注。在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对绵阳市区樟叶蜂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叶蜂1年发生3代,幼虫...
樟叶蜂是樟树主要的虫害之一,而樟树是园林建设中的一种重要观赏性树木。因此,关于樟树虫害的防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员的关注。在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对绵阳市区樟叶蜂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叶蜂1年发生3代,幼虫分为1、2、3、4、5龄,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5月发生第二代,一二代幼虫发生危害严重,6、7月份发生少量第三代幼虫危害。樟叶蜂的发生规律严重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温度对幼虫的发育历期影响大,对幼虫的食叶量影响不大;土壤疏松幼虫滞育少,而黏重板结、潮湿的滞育多;入土浅的幼虫当年化蛹羽化,深的仍为幼虫。可通过改变樟树生长环境、适时中耕除草、冬季翻耕消灭土中虫茧,化蛹时喷撒农药减少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樟叶蜂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作物替代薯稻三熟制早稻对肥料利用、土壤养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5
作者
李小波
索海翠
+5 位作者
赖玉嫦
罗焕明
邓勇兵
安康
李成晨
刘晓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80-2087,共8页
为缩短"薯-稻-稻"三熟制作物早稻的生育期,促进"薯-稻-稻"茬口顺畅衔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本研究以不同经济作物替代早稻,分别在2016年惠东县和2017年白云区试点进行田间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休耕T0(空白对照,不种...
为缩短"薯-稻-稻"三熟制作物早稻的生育期,促进"薯-稻-稻"茬口顺畅衔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本研究以不同经济作物替代早稻,分别在2016年惠东县和2017年白云区试点进行田间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休耕T0(空白对照,不种任何作物)、常规处理TCK(早稻)、T1(黄瓜)、T2(豆角)、T3(甜玉米),探究不同春播经济作物生育期、产量、种植效益和肥料效率及土壤酶活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黄瓜、豆角和甜玉米替代早稻均可明显增加经济效益和缩短生育期。其中,T3效果最优,与TCK相比,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增加了1.32~3.72元·m^-2,生育期缩短了37~43 d,收获指数提高了18.6%~20.1%;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强了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综上,甜玉米等经济作物代替早稻形成的"经济作物-中晚稻-冬种马铃薯"三熟轮作模式可以使作物茬口衔接更加顺畅,提升三季作物的整体经济效益,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为优化广东乃至华南"薯-稻-稻"三熟区的种植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作物
种植效益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郭修远
赖玉嫦
+1 位作者
段宁
丁利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9-42,73,共5页
以四川盆地宜栽的10个甘蓝型杂交油菜为材料,对不同甘蓝型杂交油菜枝、荚、粒结构特点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作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量与枝、荚、粒均呈正相关;一次分枝重、二次分枝荚果数、二次分枝荚壳重、二次分枝粒重、二次分枝...
以四川盆地宜栽的10个甘蓝型杂交油菜为材料,对不同甘蓝型杂交油菜枝、荚、粒结构特点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作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量与枝、荚、粒均呈正相关;一次分枝重、二次分枝荚果数、二次分枝荚壳重、二次分枝粒重、二次分枝数、二次分枝重、一次分枝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显著,其中二次分枝数、二次分枝重、一次分枝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在高产育种时,在兼顾其余4个因素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对这3因素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杂交油菜
经济产量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作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
1
7
作者
赖玉嫦
王杰
邓勇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0期82-84,共3页
通过对川芋13号、津引薯8号、福克76、克新18号、费乌瑞它(CK)5个参试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福克76综合性状最好;川芋13号出苗率最低,出苗时间最迟;克新18号块茎性状表现最差,可直接淘汰。
关键词
马铃薯
冬作
产量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肥料增效剂水稻小区试验
8
作者
赖玉嫦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9期16-18,共3页
肥料增效剂是以农作物必需的中量、微量元素为主,配合脲酶抑制剂、氨稳定剂,再辅以生物菌剂、杀虫剂、植物生产促进剂配制而成。使用肥料增效剂不仅能够使其中养分损失量减少,促进农作物对于养分的不断吸收,提升整体肥料利用率,而且能...
肥料增效剂是以农作物必需的中量、微量元素为主,配合脲酶抑制剂、氨稳定剂,再辅以生物菌剂、杀虫剂、植物生产促进剂配制而成。使用肥料增效剂不仅能够使其中养分损失量减少,促进农作物对于养分的不断吸收,提升整体肥料利用率,而且能够简化施肥方式,降低施肥成本。惠东县农科所为验证肥料增效剂的施用效果,在水稻上开展了肥料增效剂的尿素的田间小区试验,以评价肥料增效剂中肥料增效剂在水稻增产增收、节肥省工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增效剂
水稻
田间小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惠东县2009年国家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杰
邓勇兵
赖玉嫦
机构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2,共3页
文摘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了2009年国家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品种中,比对照种费乌瑞它增产的初试品种有克新18号、泉云3号、川芋13号、福克76、津引薯8号,在惠东县种植表现较好。
关键词
冬作
马铃薯
区域试验
产量
性状
分类号
S532.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薯-稻-稻”轮作模式下双季稻施肥减量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小波
刘晓津
赖玉嫦
索海翠
王丽
安康
机构
广东省
农业
科学
院作物
研究所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77-1881,共5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No.201503123-03)
文摘
针对冬种马铃薯收获后土壤肥力残留较多,早晚稻施肥量大,造成肥料浪费和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薯-稻-稻"轮作模式下早晚双季稻施肥减量对其农艺性状、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种植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早、晚双季稻的施肥量减少至农民习惯施肥量(T1)的80%(即T2)时,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及肥料利用率影响不大;但当施肥量减少至农民习惯肥量(T1)的60%(即T3)时,对双季水稻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在冬种马铃薯收获后的田块种植早、晚双季稻,其合理施肥量应减少至农民习惯施肥量的80%。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水稻
减量施肥
产量
利用率
品质
Keywords
Winter potato
Rice
Reduction fertilization
Yield
Utilization rate
Quality
分类号
S36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播期对惠东冬种马铃薯农艺经济性状和病害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小兰
刘晓津
赖玉嫦
何琴
李小波
安康
方志伟
机构
广东省
农业
科学
研究
院作物
研究所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东惠州市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26-1931,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No.2010B020302003)
文摘
播期的选择决定了冬种马铃薯收获的品质和产量,但各地在播期选择上随意性很强。大田试验设在广东省最大的冬种马铃薯基地-惠东县,设计从10~12月较大时间跨度的播期范围,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主要病害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中旬之前播种的马铃薯,单薯重较高,干物质积累较多;而11月下旬~12月上旬播种的马铃薯,产量较高,病害发生较少。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结果显示,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播种的各平行样品之间性状比较接近,可获得稳定的收获预期。在供试条件下,适当晚播可提高冬种马铃薯的产量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播期
产量
非度量多维标度
Keywords
Winter potato
Sowing time
Yield
Non-ma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
分类号
S5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樟叶蜂在绵阳市区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赖玉嫦
机构
广东省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3期125-127,258,共4页
文摘
樟叶蜂是樟树主要的虫害之一,而樟树是园林建设中的一种重要观赏性树木。因此,关于樟树虫害的防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员的关注。在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对绵阳市区樟叶蜂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叶蜂1年发生3代,幼虫分为1、2、3、4、5龄,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5月发生第二代,一二代幼虫发生危害严重,6、7月份发生少量第三代幼虫危害。樟叶蜂的发生规律严重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温度对幼虫的发育历期影响大,对幼虫的食叶量影响不大;土壤疏松幼虫滞育少,而黏重板结、潮湿的滞育多;入土浅的幼虫当年化蛹羽化,深的仍为幼虫。可通过改变樟树生长环境、适时中耕除草、冬季翻耕消灭土中虫茧,化蛹时喷撒农药减少危害。
关键词
樟树
樟叶蜂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作物替代薯稻三熟制早稻对肥料利用、土壤养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5
作者
李小波
索海翠
赖玉嫦
罗焕明
邓勇兵
安康
李成晨
刘晓津
机构
广东省
农业
科学
院作物
研究所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80-2087,共8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3123-03)。
文摘
为缩短"薯-稻-稻"三熟制作物早稻的生育期,促进"薯-稻-稻"茬口顺畅衔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本研究以不同经济作物替代早稻,分别在2016年惠东县和2017年白云区试点进行田间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休耕T0(空白对照,不种任何作物)、常规处理TCK(早稻)、T1(黄瓜)、T2(豆角)、T3(甜玉米),探究不同春播经济作物生育期、产量、种植效益和肥料效率及土壤酶活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黄瓜、豆角和甜玉米替代早稻均可明显增加经济效益和缩短生育期。其中,T3效果最优,与TCK相比,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增加了1.32~3.72元·m^-2,生育期缩短了37~43 d,收获指数提高了18.6%~20.1%;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强了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综上,甜玉米等经济作物代替早稻形成的"经济作物-中晚稻-冬种马铃薯"三熟轮作模式可以使作物茬口衔接更加顺畅,提升三季作物的整体经济效益,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为优化广东乃至华南"薯-稻-稻"三熟区的种植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经济作物
种植效益
生育期
产量
Keywords
economic crops
planting benefits
growth period
yield
分类号
S511.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郭修远
赖玉嫦
段宁
丁利英
机构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西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9-42,73,共5页
文摘
以四川盆地宜栽的10个甘蓝型杂交油菜为材料,对不同甘蓝型杂交油菜枝、荚、粒结构特点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作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量与枝、荚、粒均呈正相关;一次分枝重、二次分枝荚果数、二次分枝荚壳重、二次分枝粒重、二次分枝数、二次分枝重、一次分枝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显著,其中二次分枝数、二次分枝重、一次分枝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在高产育种时,在兼顾其余4个因素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对这3因素的选择。
关键词
甘蓝型
杂交油菜
经济产量
相关分析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hybrid breeding
economic production
correction analysis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作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
1
7
作者
赖玉嫦
王杰
邓勇兵
机构
广东省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0期82-84,共3页
文摘
通过对川芋13号、津引薯8号、福克76、克新18号、费乌瑞它(CK)5个参试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福克76综合性状最好;川芋13号出苗率最低,出苗时间最迟;克新18号块茎性状表现最差,可直接淘汰。
关键词
马铃薯
冬作
产量
性状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肥料增效剂水稻小区试验
8
作者
赖玉嫦
机构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9期16-18,共3页
文摘
肥料增效剂是以农作物必需的中量、微量元素为主,配合脲酶抑制剂、氨稳定剂,再辅以生物菌剂、杀虫剂、植物生产促进剂配制而成。使用肥料增效剂不仅能够使其中养分损失量减少,促进农作物对于养分的不断吸收,提升整体肥料利用率,而且能够简化施肥方式,降低施肥成本。惠东县农科所为验证肥料增效剂的施用效果,在水稻上开展了肥料增效剂的尿素的田间小区试验,以评价肥料增效剂中肥料增效剂在水稻增产增收、节肥省工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
关键词
肥料增效剂
水稻
田间小区试验
Keywords
fertilizer synergist
rice
field plot experiment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惠东县2009年国家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
王杰
邓勇兵
赖玉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薯-稻-稻”轮作模式下双季稻施肥减量研究
李小波
刘晓津
赖玉嫦
索海翠
王丽
安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播期对惠东冬种马铃薯农艺经济性状和病害发生的影响
张小兰
刘晓津
赖玉嫦
何琴
李小波
安康
方志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樟叶蜂在绵阳市区发生规律研究
赖玉嫦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经济作物替代薯稻三熟制早稻对肥料利用、土壤养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小波
索海翠
赖玉嫦
罗焕明
邓勇兵
安康
李成晨
刘晓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郭修远
赖玉嫦
段宁
丁利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冬作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赖玉嫦
王杰
邓勇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肥料增效剂水稻小区试验
赖玉嫦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