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异构多核处理器系统在线映射方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安鑫 张影 +2 位作者 康安 陈田 李建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53-1759,共7页
异构多核处理器(HMPs)平台已成为现代嵌入式系统的主流解决方案,其中在线映射或调度对充分发挥其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HMPs的应用任务动态映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在线映射调度解决方案。一... 异构多核处理器(HMPs)平台已成为现代嵌入式系统的主流解决方案,其中在线映射或调度对充分发挥其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HMPs的应用任务动态映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在线映射调度解决方案。一方面,构建了一个可以快速高效地预测和评估不同映射方案性能的机器学习模型,为在线调度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将该机器学习模型整合到遗传算法中以高效地找到(接近)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最后,通过一个M-JPEG解码器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执行时间相较于常见的轮询调度和抽样调度方法分别降低了28%和1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多核处理器 机器学习 动态资源分配 性能预测 映射和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异构感知多核调度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安鑫 康安 +3 位作者 夏近伟 李建华 陈田 任福继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81-3087,共7页
异构多核处理器已成为现代嵌入式系统的主流解决方案,而好的在线映射或调度方法对其充分发挥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异构多核处理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动态映射和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能快速准确评估程序... 异构多核处理器已成为现代嵌入式系统的主流解决方案,而好的在线映射或调度方法对其充分发挥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异构多核处理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动态映射和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能快速准确评估程序性能和程序行为阶段变化的检测技术来有效确定重映射时机从而最大化系统性能的映射和调度解决方案。该方案一方面通过合理选择处理核和程序运行时的静态和动态特征来有效感知异构处理所带来的计算能力和工作负载运行行为的差异,从而能够构建更加准确的预测模型;另一方面通过引入阶段检测来尽可能减少在线映射计算的次数,从而能够提供更加高效的调度方案。最后,在SPLASH-2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出调度方案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Linux默认的完全公平调度(CFS)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系统计算性能方面提高了52%,在CPU资源利用率上提高了9.4%。这表明所提方法在系统计算性能和CPU资源利用率方面具备优良的性能,可以有效提升异构多核系统的应用动态映射和调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多核处理系统 动态映射和调度 机器学习 性能预测 阶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的增量式情感映射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晶 解仑 +1 位作者 王志良 任福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8-173,共6页
为有效地获得用户的真实情感状态,促进和谐的人机交互体验.结合AVS情感空间和大五人格理论,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增量式情感映射模型.首先,在AVS情感空间的3种属性(A,V,S)坐标轴上,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对情感类型进行依次建模,计算... 为有效地获得用户的真实情感状态,促进和谐的人机交互体验.结合AVS情感空间和大五人格理论,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增量式情感映射模型.首先,在AVS情感空间的3种属性(A,V,S)坐标轴上,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对情感类型进行依次建模,计算情感概率值及其空间分布;其次,针对用户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人格五因素与情感属性之间的关联,获得用户的个性化认知参数,实现具有个性化认知的情感映射结果;之后,采用增量式学习方法对情感类型的分布空间进行实时修正,保证情感分类的高准确率.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情感映射结果与用户的真实情感状态具有高度一致性,并有较好的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映射 AVS情感空间 高斯混合模型 大五人格理论 增量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和注意力的双模态情感识别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路宝 陈田 +1 位作者 任福继 罗蓓蓓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0-705,共6页
针对生理信号情感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NN)和注意力的双模态情感识别方法。首先,使用GNN对脑电(EEG)信号进行分类;然后,使用基于注意力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对心电(ECG)信号进行分类;最后,通过Dempster-Shafer证... 针对生理信号情感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NN)和注意力的双模态情感识别方法。首先,使用GNN对脑电(EEG)信号进行分类;然后,使用基于注意力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对心电(ECG)信号进行分类;最后,通过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融合EGG和ECG分类结果,从而提高情感识别任务的综合性能。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邀请20名受试者参与情感激发实验,并收集了受试者的EGG、ECG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二分类准确率在valence维度和arousal维度分别为91.82%和88.24%,相较于单模态EEG方法分别提高2.65%和0.40%,相较于单模态ECG方法分别提高19.79%和24.90%。可见,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情感识别的准确率,为医疗诊断等领域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多模态 脑电 心电 图神经网络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化Conformer的语音合成
5
作者 吴克伟 韩超 +2 位作者 孙永宣 彭梦昊 谢昭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语音合成需要将输入语句的文本转换为包含音素、单词和语句的语音信号。现有语音合成方法将语句看作一个整体,难以准确地合成出不同长度的语音信号。通过分析语音信号中蕴含的层次化关系,分别设计基于Conformer的层次化文本编码器和基于... 语音合成需要将输入语句的文本转换为包含音素、单词和语句的语音信号。现有语音合成方法将语句看作一个整体,难以准确地合成出不同长度的语音信号。通过分析语音信号中蕴含的层次化关系,分别设计基于Conformer的层次化文本编码器和基于Conformer的层次化语音编码器,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化文本-语音Conformer的语音合成模型。首先,该模型根据输入文本信号的长度,构建层次化文本编码器,包括音素级、单词级、语句级文本编码器3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文本编码器描述不同长度的文本信息;并使用Conformer的注意力机制来学习该长度信号中不同时间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层次化的文本编码器,能够找出语句中不同长度需要强调的信息,有效实现不同长度的文本特征提取,缓解合成的语音信号持续时间长度不确定的问题。其次,层次化语音编码器包括音素级、单词级、语句级语音编码器3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语音编码器将文本特征作为Conformer的查询向量,将语音特征作为Conformer的关键字向量和值向量,来提取文本特征和语音特征的匹配关系。利用层次化的语音编码器和文本语音匹配关系,可以缓解不同长度语音信号合成不准确的问题。所提模型的层次化文本-语音编码器可以灵活地嵌入现有的多种解码器中,通过文本和语音之间的互补,提供更为可靠的语音合成结果。在LJSpeech和LibriTTS两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梅尔倒谱失真小于现有语音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合成 文本编码器 语音编码器 层次化模型 CON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控制器合成的异构多核系统资源管理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安鑫 夏近伟 +2 位作者 杨海娇 欧阳一鸣 任福继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98-1706,共9页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多样化的需求,异构多核处理器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嵌入式系统中。这类系统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如何在运行时对系统的可用资源(包括处理核等)进行管理分配从而满足系统及其所运行应用在性能和功...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多样化的需求,异构多核处理器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嵌入式系统中。这类系统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如何在运行时对系统的可用资源(包括处理核等)进行管理分配从而满足系统及其所运行应用在性能和功耗等方面的需求。然而,虽然目前一些主流的资源管理技术在性能和/或功耗优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表现,但却经常对所设计的资源管理部件缺乏严格的可靠性保证,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控制器合成(DCS)的方法来对异构多核系统的在线资源管理策略进行自动、可靠的设计,即将形式化的、能够自动构造管理控制部件的DCS应用到异构多核系统的在线资源管理部件设计中。该方法通过采用形式化模型来描述异构系统的运行行为(例如如何为应用分配处理核),并将在线资源管理问题转换为一个面向某个系统管理目标(例如最大化应用性能)的DCS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现有的DCS工具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示例演示和验证,并对所使用DCS方法的可扩展性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多核处理器 资源管理 形式化方法 离散控制器合成 模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芯片多层与多核并行测试调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田 汪加伟 +1 位作者 安鑫 任福继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95-1800,1808,共7页
针对测试环节在三维(3D)芯片制造过程中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分复用(TDM)的协同优化各层之间、层与核之间测试资源的调度方法。首先,在3D芯片各层配置移位寄存器,通过移位寄存器组对输入数据的控制,实现对各层之间以及同一层... 针对测试环节在三维(3D)芯片制造过程中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分复用(TDM)的协同优化各层之间、层与核之间测试资源的调度方法。首先,在3D芯片各层配置移位寄存器,通过移位寄存器组对输入数据的控制,实现对各层之间以及同一层的各个芯核之间的测试频率的合理划分,使位于不同位置的芯核能够被并行测试;其次,使用贪心算法优化寄存器的分配,减少芯核并行测试的空闲周期;最后,采用离散二进制粒子群优化(DBPSO)算法求出最优3D堆叠的布图,以便充分利用硅通孔(TSV)的传输潜力,提高并行测试效率,减少测试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功耗约束下,优化后整个测试访问机制(TAM)利用率平均上升16.28%,而3D堆叠的测试时间平均下降13.98%。所提方法减少了测试时间,降低了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试 时分复用 测试调度 芯核布图优化 离散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态信号的测试数据相容压缩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田 左永生 +1 位作者 安鑫 任福继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63-1868,共6页
针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L)的发展过程中测试数据量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态信号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法。首先,对测试集进行优化预处理操作,即对测试集进行部分输入精简和测试向量重排序操作,在提高测试集中无关位X的比例的同时,使... 针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L)的发展过程中测试数据量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态信号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法。首先,对测试集进行优化预处理操作,即对测试集进行部分输入精简和测试向量重排序操作,在提高测试集中无关位X的比例的同时,使各测试向量之间的相容性提高;随后,对预处理后的测试集进行三态信号编码压缩,即利用三态信号的特性将测试集划分为多个扫描切片,并对扫描切片进行相容编码压缩,考虑多种相容规则使得测试集的压缩率得到提高。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压缩方法相比,所提的方法取得了较高的压缩率,平均测试压缩率达到76.17%,同时测试功耗和面积开销也没有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数据压缩 三态信号 相容压缩 扫描切片 自动测试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推理的FMT-对称I*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唐益明 张有成 +3 位作者 任福继 胡相慧 宋小成 丰刚永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6-713,共8页
面向模糊推理的FMT(Fuzzy Modus Tollens)问题,从对称蕴涵的角度,将三I*算法推广为对称I*算法.首先,给出了FMT-对称I*算法的定义、求解原则,针对R-蕴涵算子构建了一致化表达的求解模式;针对几个常见的R-蕴涵算子,提供了具体的优化解形式... 面向模糊推理的FMT(Fuzzy Modus Tollens)问题,从对称蕴涵的角度,将三I*算法推广为对称I*算法.首先,给出了FMT-对称I*算法的定义、求解原则,针对R-蕴涵算子构建了一致化表达的求解模式;针对几个常见的R-蕴涵算子,提供了具体的优化解形式.进一步地,将FMT-对称I*算法衍生到α-FMT-对称I*算法的范畴,探讨了α-FMT-对称I*算法的定义、求解原理和优化解.最后,考察了FMT-对称I*算法的置换还原性,发现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推理 蕴涵算子 三I算法 对称蕴涵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安全约束下异构多核系统动态映射方法
10
作者 安鑫 杨海娇 +1 位作者 李建华 任福继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31-2638,共8页
异构多核平台通过集成不同类型的处理核来为系统设计提供灵活性,从而使应用程序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动态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处理核来进行处理,实现应用程序的高效运行。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单芯片上集成的核心数量随之增加,使得现代多核处... 异构多核平台通过集成不同类型的处理核来为系统设计提供灵活性,从而使应用程序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动态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处理核来进行处理,实现应用程序的高效运行。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单芯片上集成的核心数量随之增加,使得现代多核处理器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而这会导致芯片温度的升高,最终会对系统性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充分发挥出异构多核处理系统的性能优势,提出一种在满足温度安全功率的前提下,以最大化系统性能为目标的动态映射方法。该方法考虑异构多核系统的两种异构指标来确定映射方案:第一种异构指标是核心类型,不同类型的处理核具有不同的特征,因而它们适用于处理不同的应用程序;第二种异构指标是热感受性,芯片上不同的处理核位置具有不同的热感受性,越是中心位置的处理核受到的来自于其他处理核的热传递越多,因而温度也就越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性能预测器来对线程与处理核类型进行匹配,并利用热安全功率(TSP)模型将经过匹配后的线程映射到芯片上的具体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常见的轮询调度(RRS)相比,能在保证热安全约束的前提下将平均每个时钟周期内程序所执行的指令数,即指令/周期(IPC)提高5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多核系统 动态映射 性能预测 热感受性 热安全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三维堆叠集成电路可重构测试方案
11
作者 陈田 鲁建勇 +2 位作者 刘军 梁华国 鲁迎春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9-955,共7页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3D SIC)结构复杂,相较于二维集成电路(2D IC),设计有效的测试结构以降低测试成本更加困难。为降低3D SIC的测试成本,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能够有效适应3D SIC不同测试阶段的三维LFSR(3D-LFSR)测试...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3D SIC)结构复杂,相较于二维集成电路(2D IC),设计有效的测试结构以降低测试成本更加困难。为降低3D SIC的测试成本,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能够有效适应3D SIC不同测试阶段的三维LFSR(3D-LFSR)测试结构。3D-LFSR结构能够在堆叠前独立进行测试;在堆叠后,复用堆叠前的测试结构,并重构为一个适合当前待测电路的测试结构,且重构后的测试结构能进一步降低测试成本。基于3D-LFSR结构,设计了测试数据处理方法和测试流程,并采用混合测试模式以降低测试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双LFSR结构,3D-LFSR结构的平均功耗降低了40.19%,平均面积开销降低了21.31%,测试数据压缩率提升了5.22个百分点;相较于串行测试模式,采用混合测试模式的平均测试时间减少了2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可测试性设计 可重构测试 测试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enander时间结构学习与推理优化下的行为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克伟 高涛 +1 位作者 谢昭 郭文斌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65-1879,共15页
针对现有基于视频整体时间结构建模的行为识别方法中,存在的时间噪声信息和歧义信息干扰现象,从而引起行为类别识别错误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Grenander推理优化下时间图模型(temporal graph model with Grenander inference,TGM-GI).首... 针对现有基于视频整体时间结构建模的行为识别方法中,存在的时间噪声信息和歧义信息干扰现象,从而引起行为类别识别错误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Grenander推理优化下时间图模型(temporal graph model with Grenander inference,TGM-GI).首先,构建3D CNN-LSTM模块,其中3D CNN用于行为的动态特征提取,LSTM模块用于该特征的时间依赖关系优化.其次,在深度模块基础上,利用Grenander理论构建了行为识别的时间图模型,并设计了两个模块分别处理慢行为时间冗余和异常行为干扰问题,实现了时间噪声抑制下的时间结构提议.随后,设计融合特征约束和语义约束的Grenander测度,并提出一种时序增量形式的Viterbi算法,修正了行为时间模式中的歧义信息.最后,采用基于动态时间规划的模式匹配方法,完成了基于时间模式的行为识别任务.在UCF101和Olympic Sports两个公认数据集上,与现有多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别方法进行比较,该方法获得了最好的行为识别正确率.该方法优于基准的3D CNN-LSTM方法,在UCF101数据集上识别精度提高6.41%,在Olympic Sports数据集上识别精度提高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时间模式 Grenander时间图模型 深度模型 动态时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手环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
13
作者 黄锦阳 崔丰麒 +6 位作者 马长秀 樊文东 李萌 李经宇 孙晓 黄林生 刘志 《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9期3045-3056,共12页
睡眠呼吸暂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多导睡眠图(PSG)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的“金标准”,然而它的成本高且不便长期监测。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通用运动手环的新方法以便捷地检测睡眠呼吸暂停。该方法通过分析手环采集的心率、血氧饱和... 睡眠呼吸暂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多导睡眠图(PSG)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的“金标准”,然而它的成本高且不便长期监测。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通用运动手环的新方法以便捷地检测睡眠呼吸暂停。该方法通过分析手环采集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睡眠状态数据,采用自适应生理数据重构方法和数据插值方法滤除噪声;在特征工程中,融合连续生理变量和类别变量,以深度提取睡眠状态特征;而分类模块采用轻量级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从而简化训练过程,并降低过拟合风险。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23人数据集上获得了93.68%的准确率和93.97%的召回率。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氧饱和度、身体质量指数和年龄是判断睡眠呼吸暂停的关键特征。与PSG相比,所提方法更适用于家庭环境下的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检测 通用手环 多模态数据处理 长时健康监测 多因素影响指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