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及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玉银 耿悦 张素梅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75-1082,共8页
采用逐步积分法,推导出钢管混凝土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计算公式,该公式适用于各种单轴或双轴对称截面的钢管混凝土轴压或压弯构件的长期静力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对5种典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进行修正,用于钢管混凝土短柱... 采用逐步积分法,推导出钢管混凝土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计算公式,该公式适用于各种单轴或双轴对称截面的钢管混凝土轴压或压弯构件的长期静力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对5种典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进行修正,用于钢管混凝土短柱长期变形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收集到的77个钢管混凝土短柱在持荷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修正后的欧洲规范模型能够反映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特性,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同时,为方便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中考虑时效作用的影响,采用有效模量法、平均应力法、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这3种简化计算方法对钢管混凝土构件进行长期静力响应分析,并与逐步积分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各简化计算方法的计算误差最大约为10%,除平均应力法外,其余各简化计算方法均低估了构件长期变形.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中,为安全考虑建议采用平均应力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混凝土模型 收缩 徐变 逐步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边坡三维极限上限拓展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饶平平 吴健 +1 位作者 崔纪飞 赵琳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12-1620,共9页
裂缝的存在会降低边坡稳定性,而在边坡宽度受到限制时三维效应更加显著,因此有必要对裂缝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估。针对裂缝边坡三维稳定性研究,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在三维破坏机构中引入一条垂直张拉裂缝,并引进机构参数拓展裂缝边坡三... 裂缝的存在会降低边坡稳定性,而在边坡宽度受到限制时三维效应更加显著,因此有必要对裂缝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估。针对裂缝边坡三维稳定性研究,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在三维破坏机构中引入一条垂直张拉裂缝,并引进机构参数拓展裂缝边坡三维破坏模式,包括坡面破坏和坡底破坏,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并通过优化算法求解裂缝边坡稳定系数上限解。根据g-line图像法绘制裂缝边坡稳定性图表以便读取安全系数。分析了边坡宽高比、坡角以及土体内摩擦角对裂缝边坡破坏模式和裂缝深度及位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确定的边坡几何形态以及土体参数,存在最小边坡宽高比B/H^(*),当边坡宽高比小于B/H^(*),边坡发生坡面破坏且坡顶裂缝的影响可以忽略;内摩擦角φ小于5°时,边坡发生坡底破坏,而对于裂缝边坡,仅在φ=1°左右发生坡底破坏;随着边坡宽高比的增大,裂缝深度逐渐增加,裂缝位置逐渐远离坡肩,但对于坡角为75°的边坡裂缝深度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极限分析 裂缝 安全系数 图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中以数据为中心的能源生态系统(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朝阳 罗逢吉 +1 位作者 赖俊升 赖来利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61,共17页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兴技术的涌现,现代配电系统不断集成大规模分布式能源、先进通信技术、计算与控制技术,并快速演变成为复杂的物理-信息系统,即为"主动配电网"。本文对构建主动配电网中面向数据的能源生态系统进行了展望,给...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兴技术的涌现,现代配电系统不断集成大规模分布式能源、先进通信技术、计算与控制技术,并快速演变成为复杂的物理-信息系统,即为"主动配电网"。本文对构建主动配电网中面向数据的能源生态系统进行了展望,给出了能源生态系统的定义与关键特征。为支撑能源生态系统的构建,特别提出了一个分布式、面向数据的信息-物理基础设施,同时讨论了该基础设施能够向主动配电网提供的多维度服务模型和交互环境。最后,本文提出了可构建在信息-物理基础设施之上的数据应用,这些可作为未来的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生态系统 主动配电网 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搜索法的隧道围岩微震定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剑锋 李天斌 +4 位作者 马春驰 张航 韩瑀萱 周雄华 姜宇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21-4428,4476,共9页
针对目前深埋隧道围岩微震源定位难且精度不高等问题,采用启发式算法--引力搜索法(GSA)对隧道围岩微震源位置进行搜索,并将该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的搜索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双速度模型和三速度模型下,引力搜索法相较于粒子群算... 针对目前深埋隧道围岩微震源定位难且精度不高等问题,采用启发式算法--引力搜索法(GSA)对隧道围岩微震源位置进行搜索,并将该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的搜索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双速度模型和三速度模型下,引力搜索法相较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都具有快速收敛、精度较高的优点,且与震源位置的距离能够控制在10m以内。对双速度模型,引力搜索法的精度相对于单纯形法提高了83.71%,相对于粒子群算法提高了7.77%。对三速度模型,引力搜索法的精度相对于单纯形法提高了70.67%,相对于粒子群算法提高了39.36%。可见,该方法为深埋隧道微围岩震源定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隧道工程 启发式算法 引力搜索法 震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管道内壁表面状态对流体摩擦阻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付宜风 雷成旺 +2 位作者 张璇 白秀琴 袁成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27,107,共6页
油气长输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受腐蚀、结垢的影响,管道内壁表面状态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进而会引起管道内流场和沿程流体摩擦阻力的变化,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数值模拟在腐蚀、结垢条件下管道内壁表面... 油气长输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受腐蚀、结垢的影响,管道内壁表面状态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进而会引起管道内流场和沿程流体摩擦阻力的变化,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数值模拟在腐蚀、结垢条件下管道内壁表面状态发生改变后,管道流体摩擦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管道结垢后在内壁形成凸起,流通面积减小,沿程摩擦阻力系数变小,单位长度压降和总的能量损失增大;管道腐蚀后在内壁形成凹坑,沿程摩擦阻力系数和单位长度压降均减小,说明形成腐蚀坑后不规则表面可能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研究可为基于表面纹理的管道减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摩擦阻力 腐蚀 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