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法研究硫鸟嘌呤与七元瓜环及牛血清白蛋白的超分子相互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黄英 王娟 +4 位作者 郭改英 陶朱 薛赛凤 祝黔江 周清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5-380,共6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抗癌药物硫鸟嘌呤(6-TG)与七元瓜环(Q[7])及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6-TG与Q[7]及BSA可形成三元复合物,且6-TG与Q[7]及BSA均可形成1∶1的超分子配合物,6-TG能引起BSA的荧光猝灭...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抗癌药物硫鸟嘌呤(6-TG)与七元瓜环(Q[7])及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6-TG与Q[7]及BSA可形成三元复合物,且6-TG与Q[7]及BSA均可形成1∶1的超分子配合物,6-TG能引起BSA的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此外,还用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考察了6-TG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6-TG的加入使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而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鸟嘌呤 七元瓜环 牛血清白蛋白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乙烯酯种子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管蓉 GilbertR.G.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384-1387,共4页
用装有红外跟踪器和计算机记录监控系统的膨胀计进行了醋酸乙烯酯的种子乳液聚合.聚合直接从乳液聚合的阶段II开始,避开了复杂的成核阶段和成核阶段粒度变化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在引发剂浓度5.030×10-5~1.002×10-3mol... 用装有红外跟踪器和计算机记录监控系统的膨胀计进行了醋酸乙烯酯的种子乳液聚合.聚合直接从乳液聚合的阶段II开始,避开了复杂的成核阶段和成核阶段粒度变化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在引发剂浓度5.030×10-5~1.002×10-3mol/L范围内,依据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求出了准稳态聚合速率、自由基进入乳胶粒子的速率、自由基从乳胶粒子解吸的速率和kpn。结果表明:聚合速率、自由基进入乳胶粒子的速率和kpn与引发剂浓度、kpn与聚合速率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种子乳液聚合 动力学 聚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七元瓜环多维配位聚合物的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及对环境水样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颜丽芬 吕研 +2 位作者 邵琳 周清娣 董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5-1300,共6页
以四氯化镉酸根离子[CdCl4]2-诱导形成的Eu3+-七元瓜环(Q[7]/Eu)多维配位聚合物为涂层材料,采用高温环氧树脂固定涂层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利用电镜和热重分析对纤维的表面形态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 以四氯化镉酸根离子[CdCl4]2-诱导形成的Eu3+-七元瓜环(Q[7]/Eu)多维配位聚合物为涂层材料,采用高温环氧树脂固定涂层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利用电镜和热重分析对纤维的表面形态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涂层表面疏松、多孔,热稳定性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萃取温度75℃,NaCl质量浓度为200 g/L,萃取时间40 min,250℃下解吸2 min)结合GC/FID的方法测定了水样中萘、苊、芴、菲、蒽、荧蒽、芘7种多环芳烃(PAHs)化合物。7种PAHs的线性范围为1~1 000μg/L,检出限在0.29~2.09μ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不大于8.6%。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实际样品花溪河水中PAHs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回收率在97.2%~109.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在各自的最优萃取条件下,该涂层对7种PAHs的萃取效果与商品PDMS的萃取效果相当,证明该Q[7]/Eu多维配位聚合物在固相微萃取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多维配位聚合物 固相微萃取纤维 气相色谱 多环芳烃 环境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