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组恶性肿瘤靶向、免疫治疗支付管理调查研究
1
作者 张丽成 高明 冷家骅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 调查医疗机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组恶性肿瘤靶向、免疫治疗(RG19)支付管理情况,为完善DRG相关制度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对全国22个DRG试点城市的96家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的临床医生、医保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包括RG19组支... 目的 调查医疗机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组恶性肿瘤靶向、免疫治疗(RG19)支付管理情况,为完善DRG相关制度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对全国22个DRG试点城市的96家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的临床医生、医保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包括RG19组支付管理情况、各地区特殊支付政策等。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48份。调查结果显示,37%的医院RG19组呈现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创新药的使用以及靶向、免疫联合治疗病例占比较高。46%的调查对象认为RG19组的支付标准不能很好地体现诊疗方案制定的价值,分组规则有待进一步优化,需综合考虑疾病分线治疗情况、药品使用类型等因素。此外,24%的医院RG19组的盈利原因在于临床试验病例占比较高,但大部分地区对临床试验病例支付并无特殊政策。结论 建议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DRG组的费用管理,各地区在DRG分组规则和支付方案制定上应更加注重符合临床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靶向、免疫治疗 支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病人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国栋 沈艳芬 +5 位作者 董静 王新朋 王晓峥 郑媛媛 郭双双 王宏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1-336,共6页
丨丨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发生血栓的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病人,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病史资料、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置管情况、并发症等。对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相... 丨丨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发生血栓的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病人,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病史资料、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置管情况、并发症等。对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242例病人中发生PICC血栓的有54例。非O型血病人血栓发生率高于O型血病人。妇科肿瘤病人、BMI较高者的病人发生PICC-DVT较高。多因素分析表明,血型、BMI是PICC-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非0型血病人发生P1CC-DVT的风险高于O型血病人。BMI较高者病人发生PICC-DVT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ABO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 G12V特异性T细胞受体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晓静 蒋栋 +8 位作者 张连海 王江华 李雅真 翟佳慧 闫宝琪 张露露 谢兴旺 李子禹 季加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4-895,共12页
目的:KRAS G12V是最为常见的KRAS突变类型之一,是一个T细胞表位抗原,目前尚无针对该位点的靶向药物,本研究旨在克隆能够特异性识别该表位抗原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通过体内外实验对该TCR基因修饰T细胞(TCR engineered T ce... 目的:KRAS G12V是最为常见的KRAS突变类型之一,是一个T细胞表位抗原,目前尚无针对该位点的靶向药物,本研究旨在克隆能够特异性识别该表位抗原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通过体内外实验对该TCR基因修饰T细胞(TCR engineered T cells,TCR-T)靶向KRAS G12V突变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从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获得靶向KRAS G12V_(8-16)表位的高亲和力TCR序列,构建该TCR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源T细胞,获得TCR-T。采用抗原肽激活、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T细胞体外增殖等实验,体外评价该TCR-T的免疫杀伤活性和脱靶-交叉反应性;通过体内实验评价该TC R-T的抑瘤效果、安全性等指标。结果:获得了能特异性识别HLA-A^(*)11:01限制性KRAS G12V_(8-16)表位的高亲和力TCR序列KVA11-01。KVA11-01 TCR-T能够显著杀伤体外过表达HLA-A^(*)11:01和KRAS G12V的多种肿瘤细胞。非特异杀伤实验显示,KVA11-01仅杀伤同时表达HLA-A^(*)11:01和KRAS G12V的肿瘤细胞。体内抑瘤实验显示,KVA11-01 TCR-T可以显著抑制PANC-1和HeLa(体外过表达HLA-A^(*)11:01和KRAS G12V)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TCR-T细胞可以显著浸润至肿瘤组织内部,有良好的实体肿瘤归巢能力。结论:KVA11-01 TCR-T能够在体内外有效靶向并杀伤携带KRAS G12V突变的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实体瘤组织归巢能力,KVA11-01 TCR-T有望成为携带KRAS G12V突变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DNA突变分析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力川 王玉洁 +11 位作者 庄冰 张彤 金三丽 曹怡纬 李红梅 龚丽青 王艳莉 方玉 肖绍文 郑宝敏 孙艳 路潜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采用不同营养不良评定标准,描述并比较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在放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变化情况。方法: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选取拟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期和放疗结束时随访。采用营养不良评定标准全球... 目的:采用不同营养不良评定标准,描述并比较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在放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变化情况。方法: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选取拟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期和放疗结束时随访。采用营养不良评定标准全球领导人共识(GLIM)标准、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2015年营养不良专家共识(ESPEN 2015)和病人参与主观全面评定(PG-SGA)进行营养评定,其中,营养筛查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肌肉量评价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得的四肢骨骼肌指数和去脂体质指数。结果:共纳入502名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随着放疗进行,营养风险的比例显著增加;三种标准诊断的营养不良比例均显著增加;且三种标准得到的结果一致性均较差(0.303≤Kappa≤0.681)。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在放疗期间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比例均显著增加,不同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得出的结果差异明显。建议结合临床结局指标进行评价研究,使其更具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放疗 营养不良 GL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融合模块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彤 苏畅 +3 位作者 何萍 王心怡 崔立刚 林伟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62-1866,共5页
目的设计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模块,观察其用于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收集371例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466处病灶;按3∶1∶1将466组病灶图像分为训练集(n=280)、验... 目的设计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模块,观察其用于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收集371例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466处病灶;按3∶1∶1将466组病灶图像分为训练集(n=280)、验证集(n=93)及测试集(n=93)。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分支模型分别提取B型超声图像和弹性超声图像特征,之后以基于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特征融合网络进行特征融合,观察其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改进后的DenseNet用于B型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88.43%,敏感度为88.96%,特异度为87.31%,其效能略优于改进前。基于跨模态注意机制特征融合的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4.23%,敏感度为95.11%,特异度为93.28%,效能优于决策加权融合模型、直接串联融合模型及单模态模型。结论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模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神经网络 计算机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QKI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钊 武爱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5-199,共5页
Quaking基因编码的QKI蛋白为具有信号转导特性和RNA激活功能的RNA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QKI转移及预后相关。QKI蛋白可通过选择性剪接、细胞周期调控、上皮间质转化等机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而QKI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受... Quaking基因编码的QKI蛋白为具有信号转导特性和RNA激活功能的RNA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QKI转移及预后相关。QKI蛋白可通过选择性剪接、细胞周期调控、上皮间质转化等机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而QKI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受DNA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QKI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相关的功能研究及上下游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KI蛋白 恶性肿瘤 MIRNAS 选择性剪接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康复期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团体心理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2
7
作者 李梓萌 庞英 +1 位作者 李金江 唐丽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77-982,共6页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北京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n=30)接受为期6周、每周1次...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北京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n=30)接受为期6周、每周1次的团体心理治疗和对照组(n=30)接受团体患者教育。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症状评估简表中文版(MSAS-SF)于基线、干预后6周和干预后3月(随访)测评。结果:心理治疗组脱落1例。干预后6周,心理治疗组的焦虑和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生理状况和功能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时,心理治疗组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得分以及总困扰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状况和功能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够帮助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团体心理治疗 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 被引量:14
8
作者 林淑芝 徐倩 +2 位作者 武金玉 严昆 吴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109例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9例肝转移癌患者中,单发31例(31/10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109例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9例肝转移癌患者中,单发31例(31/109,28.44%),多发78例(78/109,71.56%);肝转移病灶来源于结直肠、肺、乳腺、胃、胰腺、卵巢及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共198个肝转移癌病灶中,直径<3cm者151个(151/198,76.26%),直径≥3cm者47个(47/198,23.74%)。治疗后1个月,187个(187/198,94.44%)病灶完全灭活,11个(11/198,5.56%)病灶存在残余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2%(7/109)。结论对于非手术适应证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相对安全、有效,短期内可局部控制肝内转移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术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诊疗模式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预防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龙 吴朝君 +7 位作者 王丽曼 洪雷 胡新彦 刘志敏 范志松 张雪 刘嘉寅 刘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5-242,共8页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CINV控制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CINV控制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中度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289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按照CINV评估治疗方法分为CINV个体化诊疗组(A组)和医师选择诊疗组(B组),分析比较两组CINV控制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289例患者中A组146例,B组143例。A组全程恶心(74.66%vs.34.27%,P<0.001)、呕吐(87.67%vs.55.94%,P<0.001)完全控制率均明显优于B组,A组急性期及延迟期恶心、呕吐完全控制率优于B组。同时,A组患者在生存质量的功能领域(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症状领域(恶心呕吐、疲倦、失眠、厌食),以及总体健康状况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结论:个体化CINV诊疗模式可显著改善真实世界中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CINV控制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恶心 呕吐 个体化 生存质量 胃癌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的循证护理实践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艺媛 张彬 +4 位作者 陆宇晗 冉杜娟 张颖 王艳莉 方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13-1617,共5页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实践方法,对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本研究根据约翰·霍普金斯护理循证实践模型,将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协会(ESPEN)关于肿瘤患者营养筛查的指南证据应用于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头颈...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实践方法,对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本研究根据约翰·霍普金斯护理循证实践模型,将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协会(ESPEN)关于肿瘤患者营养筛查的指南证据应用于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头颈外科病房。结果 :循证护理实践对护士进行患者术前的营养管理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仍然有提高的空间。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实践方法对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能提高护士对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护理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营养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疼痛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庞英 唐丽丽 宋丽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0-353,共4页
目的:对有疼痛主诉的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分别进行调查,以发现目前癌痛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更好地控制癌痛。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疼痛状况调查表,对2011年4月1日~4月14日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并有疼痛主诉的患者及... 目的:对有疼痛主诉的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分别进行调查,以发现目前癌痛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更好地控制癌痛。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疼痛状况调查表,对2011年4月1日~4月14日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并有疼痛主诉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按时规律服镇痛药的患者只占50.0%;70.0%的患者在调查当时诉中、重度疼痛;76.6%的患者和69.0%家属担心成瘾;80.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太大而对目前的镇痛治疗不满意。结论:癌痛患者和家属对镇痛药的用法和安全性普遍存在错误认知,镇痛治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镇痛药相关不良反应未得到有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疼痛 家属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正消积胶囊应用于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治疗中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薛侃 陕飞 季加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18-1323,共6页
目的:评价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Science Direct Online、MEDLINE@EBS... 目的:评价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Science Direct Online、MEDLINE@EBSCO,纳入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试验研究。利用Cochrane图书馆手册5.0推荐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最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9篇,采用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患者总计2 1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养正消积胶囊辅助化/放疗组的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肝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化/放疗组(P<0.05),肾脏毒性、心脏毒性以及神经毒性发生率不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在治疗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正消积胶囊 恶性肿瘤 癌前病变 META分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恶性肿瘤诊治的非肿瘤性疾病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森 李伟 +14 位作者 方健 聂鋆 戴玲 胡维亨 陈筱玲 张洁 马向娟 田广明 吴頔 龙皆然 韩金娣 王洋 张自然 刘卫平 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17-520,共4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的非肿瘤性疾病情况,探讨非肿瘤性疾病对肿瘤患者诊疗方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患者经院际会诊的1 323例病历资料,筛选其中合并非肿瘤性疾病的病例。回顾性分...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的非肿瘤性疾病情况,探讨非肿瘤性疾病对肿瘤患者诊疗方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患者经院际会诊的1 323例病历资料,筛选其中合并非肿瘤性疾病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探讨非肿瘤性疾病在肿瘤诊治过程中的影响。结果:本研究1 323例院际会诊病例中,筛选出非肿瘤性疾病1 153例(87.2%),其中男性773例(67.0%),女性380例(33.0%)。年龄为14~90岁,中位年龄62岁。原发肿瘤类型包括:肺癌、胃癌、淋巴瘤、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和其他肿瘤。非肿瘤性疾病情况为心血管疾病356例(30.9%),呼吸系统疾病196例(17.0%),消化系统疾病107例(9.3%),皮肤病及性病81例(7.0%),神经系统病变74例(6.4%),泌尿系统疾病72例(6.2%),血液系统疾病70例(6.1%),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47例(4.1%),自身免疫性疾病23例(2.0%),其他疾病127例(11.0%)。直接影响肿瘤诊疗方案的制定为771例(66.9%);不影响方案的制定为313例(27.1%);不确定/无法判断的为69例(6.0%)。结论:心血管疾病是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的主要非肿瘤性疾病。非肿瘤性疾病是影响恶性肿瘤诊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非肿瘤性疾病 肿瘤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筛查阳性结果带来的心理负担的预防及应对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丽丽 庞英 汪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6,共6页
分析恶性肿瘤筛查阳性结果带来的心理影响,包括积极的心理影响和消极的心理影响。阳性筛查结果带来的生存获益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庆幸和安慰,并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积极的促进健康的行为改变。部分阳性筛查结果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参与者带来... 分析恶性肿瘤筛查阳性结果带来的心理影响,包括积极的心理影响和消极的心理影响。阳性筛查结果带来的生存获益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庆幸和安慰,并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积极的促进健康的行为改变。部分阳性筛查结果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参与者带来消极的心理影响,但不会对参与者的心理造成严重或持久的伤害。提出应当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充分的宣教,将心理痛苦筛查及干预整合入恶性肿瘤筛查过程以预防和应对阳性筛查结果带给参与者的心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癌症筛查 癌基因筛查 心理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基于治疗药物监测的埃克替尼真实世界研究
15
作者 韩森 米岚 +1 位作者 方健 马旭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背景与目的真实世界中,埃克替尼(Icotinib)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血浆药物浓度范围尚不明确,药物浓度与其疗效及不良事件之间... 背景与目的真实世界中,埃克替尼(Icotinib)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血浆药物浓度范围尚不明确,药物浓度与其疗效及不良事件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本研究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分析NSCLC靶向治疗中埃克替尼的药物暴露情况,研究埃克替尼的血浆药物浓度与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4月至2024年7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伴有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埃克替尼的血浆谷浓度,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一步探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其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22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患者接受了TDM,但其中1例因停药时间过长药物浓度未检测出。其余21例患者,每人抽血1-7次,共获得32份血浆药物浓度数据。埃克替尼药物浓度为126.9-2317.1 ng/mL。21例患者中女性18例(85.7%),男性3例(14.3%),年龄44-85岁。病理类型均为肺腺癌。除5例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外,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16例疗效可评价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43.8%(7/16),疾病控制率为100.0%(16/16)。21例患者埃克替尼的中位药物浓度为805.5 ng/mL。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的患者和病情稳定者相比,其中位药物浓度分别为497.2和1195.5 ng/mL(P=0.017)。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和发生过不良反应者,中位药物浓度分别为997.0和828.6 ng/mL(P=0.538)。结论埃克替尼在治疗携带EGFR基因突变的NSCLC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且具有可耐受的毒性。埃克替尼的血浆药物浓度与其治疗效果之间具有一定的负性相关,而与安全性无明显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克替尼 肺肿瘤 EGFR突变 不良反应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PPA模式肿瘤吞咽障碍护理门诊的设立和实践
16
作者 赵艺媛 张颖 +4 位作者 陆宇晗 张岩 张亚冰 张彬 王晶晶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8-493,共6页
目的:探索肿瘤吞咽障碍护理门诊的工作模式及管理策略,并评价其在肿瘤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基于加拿大高级临床护理实践角色发展及评价模式,对肿瘤吞咽障碍患者及医务人员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门诊。于2023年... 目的:探索肿瘤吞咽障碍护理门诊的工作模式及管理策略,并评价其在肿瘤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基于加拿大高级临床护理实践角色发展及评价模式,对肿瘤吞咽障碍患者及医务人员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门诊。于2023年6月正式开通线上、线下双融合的肿瘤吞咽障碍护理门诊,通过有资质的出诊人员进行规范地筛查及评估、制定全面的康复治疗计划并跟踪实施效果,实现吞咽障碍筛查、评估、计划、实施、随访及转介的一体化专科护理;通过规范门诊制度、组建多学科团队、加强医院支持保障与宣传等多项策略保障护理门诊正常运行,并通过监测就诊患者经口进食能力恢复率、就诊患者误吸性肺炎发生率等指标评价门诊运行效果。结果:护理门诊实施后,41例(80.4%)患者经口进食能力基本恢复,吞咽功能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就诊患者居家康复期间的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为2.0%(1/51)。结论:本研究通过科学构建肿瘤吞咽障碍护理门诊,促进了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及肿瘤护理专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护理门诊 高级临床护理实践角色发展及评价模式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多模态融合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彤 何萍 +3 位作者 苏畅 崔立刚 林伟军 王心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观察利用深度学习(DL)融合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DL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乳腺肿瘤超声灰阶与超声弹性特征,并进行多模态融合,评价融合弹性图像或弹性比值等不同信息方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 目的观察利用深度学习(DL)融合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DL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乳腺肿瘤超声灰阶与超声弹性特征,并进行多模态融合,评价融合弹性图像或弹性比值等不同信息方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多模态融合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多模态融合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效能优于单模态常规超声或弹性模型,其中融合灰阶与弹性图像模型鉴别诊断效能优于融合灰阶与弹性比值模型,分类准确率达93.51%,敏感度为94.88%,特异度为92.25%,AUC达0.975。结论计算机辅助多模态融合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深度学习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多模态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11 位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放射介入治疗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 高嵩 朱旭 邹英华 郭建海 王健 关海涛 杨武威 祝宝让 于海鹏 邢文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肿瘤消融是治疗实体肿瘤的重要方法,其中冷冻消融疗效确切,微创,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临床应用广泛。新一代冷热多模态消融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发,集深低温冷冻消融和高强度热消融于一体,其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确切的验证。经... 肿瘤消融是治疗实体肿瘤的重要方法,其中冷冻消融疗效确切,微创,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临床应用广泛。新一代冷热多模态消融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发,集深低温冷冻消融和高强度热消融于一体,其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确切的验证。经从事肿瘤消融治疗的多个学科专家,进行充分深入的讨论后,就冷热多模态消融治疗肝恶性肿瘤操作规范,达成此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多模态消融 操作规范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冷热多模态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嵩 +5 位作者 朱旭 邹英华 杨武威 于海鹏 邢文阁 王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05-710,共6页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肿瘤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冷冻消融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深低温冷冻和高强度加热多模态治疗模式打破了进口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获得临床专家一致肯定。国内从...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肿瘤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冷冻消融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深低温冷冻和高强度加热多模态治疗模式打破了进口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获得临床专家一致肯定。国内从事恶性肿瘤消融治疗的介入放射学、内科学及外科学专家就冷热多模态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操作规范进行了充分深入讨论后达成本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模态消融 操作规范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提升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探索
20
作者 赵泽濛 王丹 +2 位作者 莫陶欣 李晨雄 薛冬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2,共4页
目的 提升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方法 基于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具,C医院开发并落实《抗肿瘤药物治疗病程记录书写规范》专家共识,对记录规范率进行持续监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监测数据统... 目的 提升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方法 基于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具,C医院开发并落实《抗肿瘤药物治疗病程记录书写规范》专家共识,对记录规范率进行持续监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监测数据统计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宣讲、培训、质控并纳入绩效考核后,医院记录规范率提升较快,2023年4月超过并稳定在99%以上。其管理经验在北京市H区推广,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56.99%上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72.82%。次要评价指标是否有不良反应评价的规范率存在上升趋势。结论 基于PDCA循环的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有所提升,未来仍需持续监测和改进区域内记录规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治疗记录 规范率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