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固体阻燃浮力材料的合成与阻燃性能研究
1
作者 栾国华 吴一鹏 +1 位作者 李鑫 吴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166,共5页
为了解决油品储运过程中所用的固体阻燃浮力材料存在的环保和阻燃性能不理想等问题,以空心玻璃微珠为基体、微晶纤维素为炭源、植酸溶液为酸源和气源,合成了一种新型环保无毒的生物质阻燃浮力材料,并对材料形貌、极限氧指数、密度、体... 为了解决油品储运过程中所用的固体阻燃浮力材料存在的环保和阻燃性能不理想等问题,以空心玻璃微珠为基体、微晶纤维素为炭源、植酸溶液为酸源和气源,合成了一种新型环保无毒的生物质阻燃浮力材料,并对材料形貌、极限氧指数、密度、体积电阻率、机械强度、隔热及抑制油品挥发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为53%,最低密度为0.469 g/cm^(3),体积电阻率为2.178×10^(7)Ω·m,抗压强度为512 kPa,油品挥发抑制率为97%。该生物质材料具有阻燃性能优异、机械强度高、抑制油品挥发性能良好、可降解等特点,可满足油品储运过程中阻燃防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阻燃性能 极限氧指数 电阻率 抑制油品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基1-癸烯的研究
2
作者 余仁杰 姚志龙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1,217,共6页
以负载型固相催化剂催化油酸甲酯与乙烯复分解反应合成1-癸烯,考察了合成工艺条件和原料组成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中硬脂酸甲酯对油酸甲酯与乙烯复分解反应没有影响。油酸甲酯与乙烯复分解反应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50℃、... 以负载型固相催化剂催化油酸甲酯与乙烯复分解反应合成1-癸烯,考察了合成工艺条件和原料组成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中硬脂酸甲酯对油酸甲酯与乙烯复分解反应没有影响。油酸甲酯与乙烯复分解反应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50℃、反应压力0.4~0.5 MPa、催化剂与油酸甲酯质量比1∶1~2、反应时间为30~40 min;油酸甲酯的单程转化率可以达到80%,对alpha烯烃和烯酸甲酯的选择性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 1-癸烯 复分解反应 油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疏水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负载虎杖苷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杨晨 杨月蕙 +3 位作者 杨思敏 彭效明 管洁 居瑞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168,共5页
通过透明质酸与硬脂酸的酯化反应合成透明质酸硬脂酸酯(HASA)。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HASA空白与载药纳米粒,将虎杖苷包入纳米粒中,通过引入薄荷醇提高纳米粒跨越血脑屏障能力,最终制备出HASA/PD-Men。利用透射电镜(TEM)、粒度仪对空白纳... 通过透明质酸与硬脂酸的酯化反应合成透明质酸硬脂酸酯(HASA)。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HASA空白与载药纳米粒,将虎杖苷包入纳米粒中,通过引入薄荷醇提高纳米粒跨越血脑屏障能力,最终制备出HASA/PD-Men。利用透射电镜(TEM)、粒度仪对空白纳米粒和HASA/PD-Men的形态及粒径进行分析,并利用HT22细胞模型考察了纳米粒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ASA/PD-Men在1μmol/L浓度下不具有细胞毒性,且在相同浓度下显著上调了抗氧化基因Nrf2、SOD和HO-1的表达,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潜力。HASA/PD-Men在保护神经细胞以及治疗脑部疾病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虎杖苷 抗氧化活性 纳米载体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疏水自组装纳米粒制备及其负载淫羊藿苷抗神经炎症研究
4
作者 杨月蕙 杨晨 +3 位作者 杨思敏 彭效明 管洁 居瑞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8-123,133,共7页
利用透明质酸与全反式维甲酸的酯化反应合成透明质酸维甲酸酯(HARA)。HARA接枝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计算,由响应面实验优化接枝度,得到的HARA接枝度为0.905μg/mg。淫羊藿苷(ICA)冰片(BO)芳香纳米粒(HARA/ICA-BO)采用薄膜分散法制... 利用透明质酸与全反式维甲酸的酯化反应合成透明质酸维甲酸酯(HARA)。HARA接枝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计算,由响应面实验优化接枝度,得到的HARA接枝度为0.905μg/mg。淫羊藿苷(ICA)冰片(BO)芳香纳米粒(HARA/ICA-BO)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通过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镜检测,粒径为296.52±4.56 nm, PDI为0.255±0.021;表面带负电荷,电位为(-15.07±0.04)mV。HPLC检测ICA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9.61%±0.95%和4.09%±0.04%。利用小胶质细胞考察纳米粒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μmol/L浓度下无细胞毒性。脂多糖(LPS)干预构建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在同浓度HARA/ICA-BO处理后显著抑制了炎症因子IL-6、COX-2、TNF-α和iNOS-2的mRNA表达。因此HARA/ICA-BO对体外神经炎症有显著治疗效果,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淫羊藿苷 纳米载体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iO_(2)催化二甘醇脱氢制备对二氧环己酮
5
作者 张欢 孙培永 +1 位作者 张胜红 姚志龙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6-180,共5页
采用尿素辅助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u/SiO_(2)催化剂,并利用氮气物理吸附、XRD、H2-TPR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单一变量法优化了Cu/SiO_(2)组成及其催化二甘醇(DEG)液相脱氢制备对二氧环己酮(PDO)的反应温度、压力、溶剂等条件。结果... 采用尿素辅助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u/SiO_(2)催化剂,并利用氮气物理吸附、XRD、H2-TPR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单一变量法优化了Cu/SiO_(2)组成及其催化二甘醇(DEG)液相脱氢制备对二氧环己酮(PDO)的反应温度、压力、溶剂等条件。结果表明,Cu/SiO_(2)催化剂中的最佳Cu含量为质量分数18.2%,1,4-二氧六环为适宜的反应溶剂;在反应温度为250℃、氢气压力为0.1 MPa、DEG浓度为1 mol/L、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DEG转化率和PDO选择性分别达到94.4%和99.0%。此外,Cu/SiO_(2)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在DEG液相脱氢反应中未见明显的活性组分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甘醇 对二氧环己酮 催化脱氢 Cu/SiO_(2)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甲酯催化加氢制备生物烷烃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培永 李梦晨 +3 位作者 刘森 戚琪 张胜红 姚志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58-2265,共8页
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对油酸甲酯加氢脱氧、加氢脱羰和加氢脱羧制备生物烷烃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计算了613~653 K温度区间内油酸甲酯加氢体系的反应热、反应熵变、反应Gibbs自由能变和标准平衡常数,在此基础上采用PRO/Ⅱ软件中的平衡反... 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对油酸甲酯加氢脱氧、加氢脱羰和加氢脱羧制备生物烷烃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计算了613~653 K温度区间内油酸甲酯加氢体系的反应热、反应熵变、反应Gibbs自由能变和标准平衡常数,在此基础上采用PRO/Ⅱ软件中的平衡反应器模型分析了温度对油酸甲酯加氢产物分布的影响并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油酸甲酯加氢脱氧、加氢脱羧和加氢脱羰制备生物烷烃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放热量依次递减,各反应在613~653 K范围内均能够自发进行且反应完全。升高温度能够提高平衡产物中油酸甲酯加氢脱羰/羧产物的选择性,降低温度则有利于加氢脱氧产物的选择性,加氢脱氧与脱羰/羧产物选择性的比例随温度从613K升高到653 K相应从1.92降低到0.56,与实验测得的反应数据变化趋势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甲酯 加氢 生物烷烃 热力学 基团贡献法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H@FG超分子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活性评价
7
作者 韩思音 林炎钧 +3 位作者 彭效明 杨思敏 孙坤来 居瑞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2-147,161,共7页
构建了一种基于松果菊苷(ECH)和葡萄糖酸亚铁(FG)的超分子自组装纳米粒,直径为100 nm左右。采用透析袋法评估释药性能、采用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抗氧化能力,通过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模型及CCK-8法评估神经元保护作用。结果表... 构建了一种基于松果菊苷(ECH)和葡萄糖酸亚铁(FG)的超分子自组装纳米粒,直径为100 nm左右。采用透析袋法评估释药性能、采用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抗氧化能力,通过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模型及CCK-8法评估神经元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该纳米粒释药表现出pH响应性、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良好的氧化损伤保护效果。综上,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使得ECH的生物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自组装 松果菊苷 神经保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和加氢脱氮制备生物烷烃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培永 李梦晨 +2 位作者 周玉鹏 张胜红 姚志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52-2057,共6页
以源于废弃油脂的脂肪酸甲酯(FAMEs)为原料。,以NiMo/Al2O3为催化剂,采用加氢脱氧和加氢脱氮两步法制备生物烷烃并对反应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加氢脱氧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80℃、氢气压力2MPa、氢气和FAMEs体积比为1000,空... 以源于废弃油脂的脂肪酸甲酯(FAMEs)为原料。,以NiMo/Al2O3为催化剂,采用加氢脱氧和加氢脱氮两步法制备生物烷烃并对反应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加氢脱氧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80℃、氢气压力2MPa、氢气和FAMEs体积比为1000,空速1h^-1;加氢脱氮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10℃、氢气压力2MPa、氢气和烷烃体积比为2000,空速0.25h^-1。在该优化反应条件下,硫化后的NiMo/Al2O3催化FAMEs加氢脱氧能够获得正构烷烃质量分数高于97%的生物烷烃,所得产品采用NiMo/Al2O3催化剂进行二次加氢脱氮能够进一步移除超过90%的含氮化合物。硫化后的NiMo/Al2O3催化剂在FAMEs加氢脱氧反应中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抗积碳性能,使用1000h后其晶相结构无明显改变且表面积碳量仅为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生物烷烃 NiMo/Al2O3 加氢脱氧 加氢脱氮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成像与图像分析技术的结晶过程智能监测
9
作者 周光正 钟子翰 +1 位作者 黄彦群 王学重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51-4368,共18页
结晶是物质分离与纯化的重要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离线分析的方法监测结晶过程参数,存在滞后性、消耗人力等弊端。基于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sis technology,PAT)的在线监测对于结晶生产工艺的优化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充分提高生... 结晶是物质分离与纯化的重要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离线分析的方法监测结晶过程参数,存在滞后性、消耗人力等弊端。基于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sis technology,PAT)的在线监测对于结晶生产工艺的优化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充分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原位成像技术能直观地反映结晶状态,图像分析算法提供的定量信息可用于研究结晶动力学等机理。虽然原位图像分析极具挑战性,但近些年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了预测精度。在简要介绍结晶领域各种常用PAT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基于原位成像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侧重于图像分析方法及其揭示的结晶行为与机理。最后,展望了原位成像技术对实现结晶过程智能监测的一些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 成像 粒度分布 算法 深度学习 过程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超声衰减预测水滑石粒度分布
10
作者 吴博 马琳萱 +3 位作者 张明峰 曹丽娟 周蕾 王学重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65-4374,共10页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对水滑石粒度分布进行预测,以超声衰减信号为主要输入变量,以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量的粒度分布作为输出。研究首先对超声衰减信号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的强大学习能力,引入主元分析...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对水滑石粒度分布进行预测,以超声衰减信号为主要输入变量,以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量的粒度分布作为输出。研究首先对超声衰减信号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的强大学习能力,引入主元分析(PCA),建立了粒度分布预测模型,采用网格搜索(grid search)优化的方式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有效捕捉超声衰减信号与水滑石粒度分布之间的复杂关系,预测值与测量值峰型相似,均方误差MSE为0.1373,模型拟合优度R^(2)=0.9758,累计粒度分布绝对误差最大值为0.0405,预测精度显著高于传统统计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在处理非线性复杂数据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为水滑石粒度分布的无损检测和实时监测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粒度分布 主元分析 优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体药物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郭凯转 邓安然 +2 位作者 肖雅涵 李鑫 吴韬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在介绍纳米晶体药物的基础上,主要从自下而上技术和自上而下技术两方面对纳米晶体药物常见制备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产品关键质量属性(颗粒粒径和均一性)的工艺参数,并提出了实现关键质量属性的实时在线检测... 在介绍纳米晶体药物的基础上,主要从自下而上技术和自上而下技术两方面对纳米晶体药物常见制备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产品关键质量属性(颗粒粒径和均一性)的工艺参数,并提出了实现关键质量属性的实时在线检测和制备过程的有效控制是纳米晶体药物制备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药物 溶解度 生物利用度 制备技术 颗粒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通过调控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机制对其进行治疗的研究
12
作者 王凯丽 吴韬 任朝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3-540,共8页
阿尔兹海默症因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致病因素繁多以及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等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揭示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多种致病机制,而纳米医学领域也掀起了针对这些致病机制进行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热潮。纳米材料独... 阿尔兹海默症因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致病因素繁多以及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等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揭示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多种致病机制,而纳米医学领域也掀起了针对这些致病机制进行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热潮。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促使其在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持续稳定调节并释放治疗药物,确保药物在治疗部位浓度达到理想水平;同时可以精准地与治疗靶点结合并发挥作用,因此,开发出新型纳米药物已成为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病理特征和致病机制,包括β-淀粉样蛋白聚集、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等;另外,重点探讨了纳米材料在清除病变蛋白质(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抑制氧化应激以及缓解神经炎症等方面的治疗策略。最后,本文展望了当前纳米材料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包括药物的脑部递送效率过低及其治疗后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等,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对纳米材料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研究现状的讨论,推动纳米材料在阿尔兹海默症治疗中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纳米材料 淀粉样蛋白 氧化应激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酸化对SnO_(2)/SiO_(2)催化山梨醇脱水制异山梨醇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慧 龙邦贤 +2 位作者 杨豪飞 杨睿 王新承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5,112,共8页
以硅胶为载体,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SnO_(2)/SiO_(2)复合固体酸催化剂,并经硫酸酸化调控其表面酸性质,用于山梨醇脱水制异山梨醇。系统研究了硫酸酸化条件(酸浓度、用量、温度和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合NH_(3)-TPD、Py-FTIR等表征手... 以硅胶为载体,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SnO_(2)/SiO_(2)复合固体酸催化剂,并经硫酸酸化调控其表面酸性质,用于山梨醇脱水制异山梨醇。系统研究了硫酸酸化条件(酸浓度、用量、温度和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合NH_(3)-TPD、Py-FTIR等表征手段揭示了催化剂表面酸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最佳酸化条件为2.5 mol/L硫酸、硫酸用量[v(SO_(4)^(2-))∶m(Sn-Si)]5∶1、60℃、酸化3 h,在此条件下130℃反应5 h,异山梨醇收率达75.7%。同时,通过原位FT-IR探讨了催化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反应中间产物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稳定吸附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 固体酸 催化脱水 异山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与非贵金属材料催化醇氧化耦合制氢研究进展
14
作者 曹丽娟 张荣欣 周蕾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7,I0004,共11页
在电催化醇氧化耦合制氢反应中,过渡金属催化剂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贵金属与非贵金属过渡金属的调配及改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相关研究在纳米结构优化、电子结构调控、多组分协同效应等方面对催化剂进行改性,本文详细综述... 在电催化醇氧化耦合制氢反应中,过渡金属催化剂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贵金属与非贵金属过渡金属的调配及改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相关研究在纳米结构优化、电子结构调控、多组分协同效应等方面对催化剂进行改性,本文详细综述了杂原子掺杂、空位工程、合金化、核-壳结构等策略对醇氧化电催化剂进行微观调控的机理,深入剖析d电子轨道、空轨道、晶格参数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重大影响,接着对典型的表征技术进行了原理分析.最后,对催化剂的微观调控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电催化领域中有望实现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氧化 过渡金属催化剂 贵金属催化剂 原位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gO-Al_2O_3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张红丽 刘森 +4 位作者 胡彬 张芳 孙培永 张胜红 姚志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7-61,共5页
以大豆油为原料,考察了固定床反应器内K/Mg O-Al_2O_3催化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反应过程的宏观动力学。结果表明:大豆油与甲醇的固定床酯交换反应在甲醇过量时可当作单步反应处理,反应速率方程为rA=-d CA/dt=kAC0.4A,活化能E... 以大豆油为原料,考察了固定床反应器内K/Mg O-Al_2O_3催化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反应过程的宏观动力学。结果表明:大豆油与甲醇的固定床酯交换反应在甲醇过量时可当作单步反应处理,反应速率方程为rA=-d CA/dt=kAC0.4A,活化能E为28.081 4 k J/mol,指前因子A为5.933 6×103L/(mol·h)。采用动力学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在4%以内,进一步验证了动力学方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碱催化剂 油脂 固定床 生物柴油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和蒸汽裂解两步法制备生物烯烃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培永 王海星 +2 位作者 周玉鹏 张胜红 姚志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96-2502,共7页
脂肪酸甲酯经生物烷烃制备轻质烯烃,有望缓解低原油价格导致的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困境。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Mo/Al_2O_3催化剂,首先考察其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制备生物烷烃的性能,然后进一步分析生物烷烃蒸汽裂解制烯烃的转化规律。结... 脂肪酸甲酯经生物烷烃制备轻质烯烃,有望缓解低原油价格导致的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困境。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Mo/Al_2O_3催化剂,首先考察其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制备生物烷烃的性能,然后进一步分析生物烷烃蒸汽裂解制烯烃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预硫化的NiMo/Al_2O_3能够高选择性地催化饱和脂肪酸甲酯加氢制备生物烷烃,并且催化剂的结构在反应1000 h后无明显改变。以上述烷烃为原料,在裂解炉出口温度为810℃,出口压力为0.10 MPa,物料停留时间为0.23 s和水油质量比为0.75的反应条件下进行蒸汽裂解,产物中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的收率分别达到36.30%、18.14%和7.46%,显著高于同等条件下石脑油原料得到的27.45%、14.74%和5.31%,表明源于脂肪酸甲酯的生物烷烃可以作为生产轻质烯烃的原料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加氢脱氧 生物烷烃 蒸汽裂解 生物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酸碱性与催化酯醛缩合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 贾鑫 +3 位作者 王兴永 孙培永 傅送保 姚志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696,共10页
以γ-Al_(2)O_(3)和Si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引入不同含量Na^(+)、K^(+)和Cs+碱金属离子,制备了一系列酯醛气相缩合催化剂。利用XRD、BET、NH3-TPD和CO_(2)-TPD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酸、碱性进行了表征,并以丙酸甲酯与甲醛为原料,考察... 以γ-Al_(2)O_(3)和Si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引入不同含量Na^(+)、K^(+)和Cs+碱金属离子,制备了一系列酯醛气相缩合催化剂。利用XRD、BET、NH3-TPD和CO_(2)-TPD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酸、碱性进行了表征,并以丙酸甲酯与甲醛为原料,考察了其催化酯醛气相缩合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在0.2 MPa、370℃和质量空速为1.2 h^(-1)的条件下,以10%(以载体SiO_(2)质量为基准,下同)Cs/SiO_(2)为催化剂时,丙酸甲酯转化率最高(41.03%),甲基丙烯酸甲酯选择性为99.20%。在有丰富碱活性中心的前提下,催化剂表面弱碱性位点含量与其催化酯醛气相缩合反应性能呈正相关关系,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和中强碱性位点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醛缩合 催化剂 酸性 碱性 丙酸甲酯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SiO_(2)催化合成MMA工艺及宏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鑫 张伟 +3 位作者 王兴永 张胜红 傅送保 姚志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5,220,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s质量分数的Cs/SiO_(2)催化剂,并利用XRD、氮气物理吸附、CO_(2)-TPD和NH3-TPD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优化了Cs/SiO_(2)催化丙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反应条件,并初步进行了动力...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s质量分数的Cs/SiO_(2)催化剂,并利用XRD、氮气物理吸附、CO_(2)-TPD和NH3-TPD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优化了Cs/SiO_(2)催化丙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反应条件,并初步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s质量分数为10%的Cs/SiO_(2)催化剂性能最优,在反应温度为370℃、反应空速为1.2 h^(-1)、酯醛摩尔比为1∶1的优化条件下,丙酸甲酯的转化率为46.3%,MMA的选择性接近100%。动力学分析显示丙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制备MMA的表观活化能为39.1 kJ/mol,非常接近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羟醛缩合 丙酸甲酯 宏观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铌酸钾催化单糖异构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福莉 王蕾 +2 位作者 李思宇 张焕杰 王新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5,共6页
针对生物质催化转化副反应多、产物结构复杂的问题,采用铌酸钾催化剂促进果糖向葡萄糖异构化,抑制因果糖导致的过度副反应,同时起到调控反应路径的作用。系统考察了碱液中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对葡萄糖、果糖异构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生物质催化转化副反应多、产物结构复杂的问题,采用铌酸钾催化剂促进果糖向葡萄糖异构化,抑制因果糖导致的过度副反应,同时起到调控反应路径的作用。系统考察了碱液中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对葡萄糖、果糖异构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果糖为反应物,葡萄糖收率达到68.29%,相应果糖转化率为99.87%;而以葡萄糖为反应物时,果糖收率仅为44.27%。同时对铌酸钾溶液体系中葡萄糖及果糖的异构化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发现,铌酸钾有效降低了果糖向葡萄糖异构化的活化能。最后对纤维素化学转化的反应机理及产物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果糖 碱催化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SiO_(2)-ZrO_(2)催化丙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反应性能研究
20
作者 杜海岗 王兴永 +3 位作者 孙培永 陈和 傅送保 姚志龙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174,共10页
丙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MMA)是目前较清洁的工艺路线,其关键在于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采用共沉淀法和初湿浸渍法制备了SiO_(2)-ZrO_(2)复合氧化物和Cs/SiO_(2)-ZrO_(2)催化剂,通过XRD、Raman、I... 丙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MMA)是目前较清洁的工艺路线,其关键在于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采用共沉淀法和初湿浸渍法制备了SiO_(2)-ZrO_(2)复合氧化物和Cs/SiO_(2)-ZrO_(2)催化剂,通过XRD、Raman、ICP-OES、BET、NH_(3)-TPD和CO_(2)-TPD等手段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与催化丙酸甲酯和甲醛的缩合反应的性能进行关联,研究载体表面酸碱性对Cs/SiO_(2)-ZrO_(2)催化剂缩合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质量分数的增大有利于促进SiO_(2)-ZrO_(2)复合氧化物中m-ZrO_(2)向t-ZrO_(2)的转变以及t-ZrO_(2)晶型的稳定;引入Cs_(2)CO_(3)可使其结构和表面酸碱性位点分布发生改变。催化剂表面弱碱性位点是适宜的活性中心,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表面弱碱性和总碱性位点数量存在一个最优区间,其中中强碱位点的降低和酸性位点的消除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在0.2 MPa、370℃和质量空速为1.0 h^(-1)的条件下,质量分数为60%的SiO_(2)和质量分数为10%的Cs_(2)CO_(3)组成的10Cs/60SiO_(2)-40ZrO_(2)催化剂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对丙酸甲酯的转化率和目标产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选择性分别可达30.77%和9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羟醛缩合 复合氧化物 SiO_(2)-ZrO_(2) 丙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