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刑事和解与民族地区传统法律文化的契合——对鹤峰县人民检察院“关注民生的公诉模式”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司马俊莲 谭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刑事和解制度是体现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检察机关是实行这一制度的主体之一。民族地区的刑事和解制度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它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作为民族地区的基层... 刑事和解制度是体现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检察机关是实行这一制度的主体之一。民族地区的刑事和解制度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它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作为民族地区的基层检察机关,鹤峰县人民检察院推行"关注民生的公诉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这一制度还有必要在和解的法律地位、和解的主体、改进加害人的社区矫正制度、赋予被害人更多的自诉权利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民族地区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检察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 被引量:1
2
作者 施业家 罗林 谭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5-599,共5页
检察权的实质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检察机关行使的国家法律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是检察权的理论基础,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是检察权的直接来源。检察权的行使和运行必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其他人民团体、公... 检察权的实质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检察机关行使的国家法律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是检察权的理论基础,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是检察权的直接来源。检察权的行使和运行必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其他人民团体、公民等社会监督,检察权是由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现行宪政体制中,国家权力结构体系呈一个立体三角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位于三角形的顶端,居于最高位置,检察权和国家行政权、审判权一道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力 检察机关 检察权 法律监督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协作型检警关系——基于强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现实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继坤 肖南锋 喻建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4-138,共5页
我国检警关系的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庸讳言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构建理论上的,也有具体制度设计上的,从而导致侦查监督流于形式。考察国外检警关系制度,无论是大陆法系的"检警一体化"的检警关系制度,或是... 我国检警关系的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庸讳言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构建理论上的,也有具体制度设计上的,从而导致侦查监督流于形式。考察国外检警关系制度,无论是大陆法系的"检警一体化"的检警关系制度,或是英美法系的"检警分离"式的检警关系制度,可以发现在检警关系制度的构建上,它们都有一定的共性:即检察机关、警察机关必须相互配合,检察权必须有效监督警察权,检察权必须指导警察权三大规律。我国应该针对现实问题,遵守上述规律,构建协作型检警关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警关系 检警一体 侦查监督 检察引导侦查 检警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检警一体化”侦控模式的质疑——兼论构建“检警协作”侦控模式 被引量:8
4
作者 黄继坤 司马俊莲 谭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为了解决我国检警关系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建立"检警一体化"侦控模式。虽然这种侦控模式能提高追诉犯罪的效率,但是它违反了我国宪法规定,有悖检察权的本质,不利于保护人权。而且这种侦控模式改革成本过高,不具... 为了解决我国检警关系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建立"检警一体化"侦控模式。虽然这种侦控模式能提高追诉犯罪的效率,但是它违反了我国宪法规定,有悖检察权的本质,不利于保护人权。而且这种侦控模式改革成本过高,不具有可操作性。我国宜构建"检警协作"侦控模式。该模式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建立检警协作信息平台;建立协作办案机制;建立委托侦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警关系 侦控模式 检警一体化 检警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刑诉法对刑讯逼供的遏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世鄂 谭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刑讯逼供问题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大顽疾,多年来对其的遏制与预防一直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为主... 刑讯逼供问题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大顽疾,多年来对其的遏制与预防一直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为主要背景,从刑讯逼供的含义、特征及其危害,新刑诉法在遏制刑讯逼供上的改革与突破,对新刑诉法所确立的遏制刑讯逼供相关制度的评价与反思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与评析新刑诉法对刑讯逼供的遏制与防范,力图在构建遏制刑讯逼供的有效途径与制度体系上表达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讯逼供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 非法证据排除 预审讯问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检警关系下公诉权对侦查权的监控制度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蔡世鄂 肖南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36-140,共5页
我国现行检警关系存在的种种缺陷显示,对其改革已势在必行,通过对典型模式的考察让我们看到加强公诉权对侦查权的监控,强调检察官在审前的主导作用已成为国际的主要趋势,检警一体化符合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潮流,是未来中国检... 我国现行检警关系存在的种种缺陷显示,对其改革已势在必行,通过对典型模式的考察让我们看到加强公诉权对侦查权的监控,强调检察官在审前的主导作用已成为国际的主要趋势,检警一体化符合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潮流,是未来中国检警关系努力的方向。在现阶段我国应从本土资源和实际情况出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诉权对侦查权的监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警关系 侦查权 检察权 指挥权 事中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和解的价值及其限制
7
作者 黄继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3-118,149,共7页
源自西方恢复性正义理念的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处理犯罪的方案,虽然对社会具有秩序价值、对刑事被害人具有抚慰价值、对加害人具有回归社会的价值、对司法机关具有效率价值,但同时又具有背离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均衡... 源自西方恢复性正义理念的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处理犯罪的方案,虽然对社会具有秩序价值、对刑事被害人具有抚慰价值、对加害人具有回归社会的价值、对司法机关具有效率价值,但同时又具有背离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均衡原则三大负价值。对此,在没有法律明文规范刑事和解的情况下,对加害人与被害人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只宜将其作为酌定不起诉、酌定量刑情节处理,需要用刑罚报应正义限制刑事和解的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恢复性司法 刑法基本原则 报应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