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特征
1
作者 刘容新 黄锦 +2 位作者 石环繁 张乐 黄升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43-48,81,共7页
为了系统评估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开展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踏查。结果表明:(1)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9种,隶属26科40属,其中I级保护物种3... 为了系统评估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开展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踏查。结果表明:(1)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9种,隶属26科40属,其中I级保护物种3种,II级保护物种56种,兰科和百合科是种数较多的优势科;(2)重楼属植物在该保护区分布了7种,占全国分布种数的31.82%,为该保护区的优势属和特色类群;(3)珙桐和台湾水青冈是该保护区有较大植物群落、数量较多的优势种;(4)35个保护物种在该保护区只有一个分布点,保护与人工繁殖回归工作有待于加强;(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保护区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800~<1 600 m的七姊妹山山体区域。研究结果为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物种管理、科普教育以及科研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分布特征 优势种 特色类群 七姊妹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升 黄伟 +2 位作者 覃磊 黄毕华 刘毅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6,共9页
蕨类植物是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本研究在搜集文献、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湖北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共有39科96属380种,其中中国特... 蕨类植物是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本研究在搜集文献、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湖北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共有39科96属380种,其中中国特有种106种;该地区蕨类植物起源古老,物种分化水平较高,优势科属明显、物种丰富、组成多样,是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典型代表地区之一。(2)该地区稀子蕨属、荚果蕨属、黔蕨属和骨牌蕨属种类齐全、分布广泛,是这些属的分化和分布中心。(3)该地区蕨类植物生活类型齐全,以土生为主(占81.36%)。(4)恩施地区在中国蕨类植物地理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蕨类植物科属以泛热带区系成分相对较多,总体偏热带区系成分;物种以温带亚洲、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型为主(占60.79%),具有显著的亚热带性质。(5)恩施蕨类植物区系与其他地区联系广泛,过渡性比较明显,尤其与四川地区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恩施地区 区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州红豆属植物种群分布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毕华 李强 +3 位作者 张乐 石环繁 王兴 黄升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46-51,29,共7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境内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属植物种群分布特征和保护现状,对恩施州境内分布的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红豆属植物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恩施州自然分布红豆属植物3... 为了进一步了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境内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属植物种群分布特征和保护现状,对恩施州境内分布的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红豆属植物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恩施州自然分布红豆属植物3种:红豆树、花榈木和秃叶红豆。②秃叶红豆与花榈木主要分布于恩施州中部,红豆树主要分布于恩施州东北部。③秃叶红豆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000 m,花榈木主要分布在拔400~800 m,红豆树广泛分布于海拔400~1200 m。④秃叶红豆和花榈木主要分布在山坡林中与路边林缘,红豆树各生境均有分布。⑤秃叶红豆种群多为1~5株,红豆树分布较均匀。⑥秃叶红豆种群多大树,少幼树或幼苗;花榈木种群无大树,多幼树,少幼苗;红豆树少大树,多幼树,少幼苗。恩施州现有红豆属植物都面临着一定的自然和人为干扰,加强对其保护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属 种群分布 种群特征 保护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荚蒾属植物在武汉地区的引种调查及观赏性状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吕文君 刘宏涛 +1 位作者 袁玲 黄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91,共6页
为科学地开发利用武汉现有荚蒾属植物资源,对已引种的荚蒾属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并对成功保存的资源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观赏性状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有引种的荚蒾属植物原生种共54种,20种不能适应当地环境而未能存活,剩余34种栽培表现... 为科学地开发利用武汉现有荚蒾属植物资源,对已引种的荚蒾属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并对成功保存的资源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观赏性状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有引种的荚蒾属植物原生种共54种,20种不能适应当地环境而未能存活,剩余34种栽培表现良好。根据观赏目的不同,将这34种荚蒾分为观花方案、观叶方案和观果方案分别进行评价与分级,观花效果为Ⅰ级的有蝴蝶戏珠花、绣球荚蒾、琼花、蝶花荚蒾等6种,观叶效果为Ⅰ级的有短序荚蒾、法国冬青、珊瑚树、球核荚蒾等15种,观果效果为Ⅰ级的有短序荚蒾、蝴蝶戏珠花、琼花、台东荚蒾等8种,这些荚蒾今后可作为重点开发利用对象。本研究为荚蒾属植物在武汉地区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荚蒾属 引种驯化 观赏性状 层次分析法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T1对5种荚蒾属植物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章晓琴 聂超仁 +3 位作者 付明俊 孟莹 黄升 徐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32-135,共4页
以鸡树条、台东荚蒾、蝴蝶戏珠花、金佛山荚蒾和日本珊瑚树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试验材料,研究ABT1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其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鸡树条、台东荚蒾、蝴蝶戏珠花、金佛山荚蒾和日本珊瑚树5种植物生根... 以鸡树条、台东荚蒾、蝴蝶戏珠花、金佛山荚蒾和日本珊瑚树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试验材料,研究ABT1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其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鸡树条、台东荚蒾、蝴蝶戏珠花、金佛山荚蒾和日本珊瑚树5种植物生根能力有所差异,且不同树种的最适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和时间不同。其中,ABT1高浓度速蘸或低浓度浸泡均可有效促进鸡树条和日本珊瑚树生根,生根率高达90%以上。台东荚蒾插穗生根最适处理为ABT11000 mg/L速蘸30 s或100 mg/L浸泡2.0 h,生根率分别为95.96%、98.04%,不定根数量分别为25.27、21.47条,最长不定根长分别为7.51、8.37 cm。金佛山荚蒾插穗生根最适处理为1000 mg/L速蘸30 s,生根率达83.95%,不定根数量为26.13条,最长不定根长为8.19 cm。蝴蝶戏珠花插穗ABT1100 mg/L浸泡0.5 h处理下,整体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为31.86%,不定根数量为27.67条,最长不定根长为7.38 cm。由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可知,日本珊瑚树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0.74),生根效果最好,其次依次是台东荚蒾(0.70)、金佛山荚蒾(0.42)和鸡树条(0.38),蝴蝶戏珠花均值最小(0.33),生根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蒾属 嫩枝扦插 ABT1 生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