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力负荷与有机负荷协同作用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丁海静 游俊杰 +3 位作者 王敦球 王荣华 刘良 白少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5,70,共6页
以单层基质结构(CW1)、3层基质结构(CW3)、6层基质结构(CW6)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为对象,考察水力负荷及有机负荷对不同人工湿地系统去除COD、总悬浮固体(TSS)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高负荷条件下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 以单层基质结构(CW1)、3层基质结构(CW3)、6层基质结构(CW6)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为对象,考察水力负荷及有机负荷对不同人工湿地系统去除COD、总悬浮固体(TSS)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高负荷条件下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水力负荷运行条件下,随着有机负荷的提高,CW1、CW3、CW6湿地系统对COD、TSS的去除率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总体看来,在相同运行条件下CW6湿地系统COD、TSS的去除率最高。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不同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结构存在相似性,但湿地床体的基质结构会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总的来说分层填充的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更为稳定,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基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流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石路路 丁海静 +2 位作者 白少元 王敦球 王荣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1-605,共5页
利用均匀流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实验系统处理含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考察了湿地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率、出水口差向代谢产物的含量以及抗生素在湿地植物中的累积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 d、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强力霉... 利用均匀流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实验系统处理含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考察了湿地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率、出水口差向代谢产物的含量以及抗生素在湿地植物中的累积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 d、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进水质量浓度均为200μg/L时,出水中上述4种抗生素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62%、93.06%、99.13%和92.25%;出水可检出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代谢产物,分别为差向土霉素、差向金霉素和差向四环素,质量浓度分别为(3.69±0.23)μg/L、(13.81±0.47)μg/L和(19.00±0.63)μg/L;湿地植物美人蕉的根、茎、叶中可以检测到土霉素和四环素,四环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茎>根>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均匀流场 四环素 代谢产物 湿地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分析及性能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怡 吴珍涓 +2 位作者 陈欣 王荣华 白少元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10期177-17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农村中的水污染治理问题愈发严重,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污水综合处理工艺是农村治理环境的重要环节,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工艺的基本分析及处理性能指标比较的深入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研究改善农村污水处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农村中的水污染治理问题愈发严重,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污水综合处理工艺是农村治理环境的重要环节,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工艺的基本分析及处理性能指标比较的深入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研究改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方法十分关键。本文针对此技术问题予以展开深入论述,从目前我国乡镇农村的污水处理角度引入,着重对我国乡镇农村等中小型地区污水消毒处理厂现有的主要技术工艺特点进行基本概述,引出对于污水消毒处理工艺的基本分析,并就此提出关于农村污水处理消毒工艺的技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应用工艺 工污水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生活污水固体消毒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与杀菌剂顺序暴露对绿藻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超杰 农琼媛 +5 位作者 覃礼堂 莫凌云 梁延鹏 曾鸿鹄 邓振贵 刘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414,共11页
本文选取常见的3种抗生素盐酸强力霉素(DOX)、红霉素(ERY)、土霉素(OXY)和3种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MYC)、丙环唑(PRO)、戊唑醇(TCZ)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绿藻(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生物,研究目标污染物顺序暴露的联... 本文选取常见的3种抗生素盐酸强力霉素(DOX)、红霉素(ERY)、土霉素(OXY)和3种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MYC)、丙环唑(PRO)、戊唑醇(TCZ)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绿藻(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生物,研究目标污染物顺序暴露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6种单一目标污染物对蛋白核小球藻抑制毒性大小为:PRO>DOX>TCZ>ERY>MYC>OXY.抗生素-三唑类杀菌剂混合体系在50%效应浓度(EC_(50))下同时暴露和顺序暴露的抑制率差异为0.38%~36.76%.DOX与PRO、TCZ、MYC任何一种三唑类杀菌剂顺序暴露于蛋白核小球藻,顺序相反后,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作用均增强,最大可增强36.82%.在不同浓度与时间的影响下,PRO-DOX和TCZ-DOX顺序暴露毒性高于调整暴露顺序后的DOX-PRO和DOX-TCZ顺序暴露毒性,且浓度越高,抑制率差异越大.在96h~144h暴露时间下,暴露浓度EC_(50)/20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65%~11.57%;暴露浓度EC_(50)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15%~36.93%,顺序暴露的抑制率差异范围随浓度增加变大.在EC_(50)/20~EC_(50)暴露浓度下,暴露时间96h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29%~36.93%,暴露时间144h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215%~30.09%,顺序暴露的抑制率差异范围随时间增加变小.因此,顺序暴露会改变抗生素与三唑类杀菌剂对蛋白核小球藻联合毒性大小,且顺序暴露、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是影响毒性作用大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三唑类杀菌剂 蛋白核小球藻 联合毒性 顺序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