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通气病人体位与胃液返流和误吸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庆玲 刘明华 +1 位作者 刘玉馥 王仙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321-1322,共2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胃液返液误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能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庆玲 刘明华 +1 位作者 王仙园 府伟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2-634,共3页
目的 比较泰能和氨苄西林 /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baumannii,A baumannii)感染的临床效果和抗生素费用消耗 ,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 71例ICU病人进行前瞻性观察 ,分析泰能... 目的 比较泰能和氨苄西林 /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baumannii,A baumannii)感染的临床效果和抗生素费用消耗 ,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 71例ICU病人进行前瞻性观察 ,分析泰能和氨苄西林 /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的临床效果和费用消耗。结果 两种药物在相同时间内治疗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别 ,而用氨苄西林 /舒巴坦治疗的病人抗生素花费明显低于用泰能治疗的病人 ( 2 113元vs 5 789元 ,P <0 0 0 1) ,且泰能治疗组与抗生素相关住院天数 ( 13 48vs 8 95 ,P =0 0 0 3 )和在ICU的总住院天数 ( 2 8 7vs 13 6,P <0 0 0 1)较长。结论 氨苄西林 /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至少和泰能一样有效 ,且使用氨苄西林 /舒巴坦是一种经济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PCR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庆玲 刘玉馥 +2 位作者 刘明华 王仙园 府伟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27-729,共3页
目的 运用稀有限制区多聚酶链式反应 (infrequent restriction sitepolymerasechainreaction ,IRS PCR)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通过PCR扩增稀有限制区旁的DNA序列 ,对 1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型 ,并与药敏结果和生物学分... 目的 运用稀有限制区多聚酶链式反应 (infrequent restriction sitepolymerasechainreaction ,IRS PCR)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通过PCR扩增稀有限制区旁的DNA序列 ,对 1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型 ,并与药敏结果和生物学分型进行比较。结果 用IRS PCR方法将鲍曼不动杆菌分为 5种基因型 ,生物学分型有 3种 ,抗生素表型有 4种。结论 IRS PCR分型方法敏感性强 ,分辨力高 ,重复性好 ,易操作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分型 基因分型 鲍曼不动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的救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燕 王仙园 +1 位作者 周娟 郑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8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兔的治疗作用。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 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MAP降至 5 .33kPa(4 0mmHg) ,实验组动物给予 80 %O2 吸入和抗休克治疗 ;对照... 目的 探讨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兔的治疗作用。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 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MAP降至 5 .33kPa(4 0mmHg) ,实验组动物给予 80 %O2 吸入和抗休克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抗休克治疗 ,动态测定两组动物的心肌收缩性能、动脉血气 ,并观察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氧疗能显著提高实验组动物的PaO2 、SaO2 、HCO3 -、PaCO2 ,减轻代谢性酸中毒 ;同时 ,还可以显著提高实验组动物的MAP、LVSP和±dp/dtmax(P <0 .0 5 ,P <0 .0 5 ,P <0 .0 5 ,P <0 .0 5 ) ,改善心肌收缩性能 ;明显提高动物的治疗后 8h存活率 (P <0 .0 5 )。结论 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疗 高原失血性休克 家兔 救治作用 心肌收缩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000年级医学硕士研究生MRSA知识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庆玲 王仙园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 了解初级医务人员掌握有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知识的情况。方法 问卷及面谈。结果 仅52(31.7%)名回答曾遇到过携带或感染MRSA的患者,有43(26.2%)人能正确回答... 目的 了解初级医务人员掌握有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知识的情况。方法 问卷及面谈。结果 仅52(31.7%)名回答曾遇到过携带或感染MRSA的患者,有43(26.2%)人能正确回答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对余下的三个问题,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否”。结论 初级医务人员MRSA知识十分欠缺,医院对医务人员应不断进行知识的强化教育和知识更新教育,对实习医务人员也应进行有关临床知识的教育,医学院在进行基础教育时,应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不断更新授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知识 调查 医学教育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耐碳青酶烯鲍曼不动杆菌阳性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庆玲 刘玉馥 +1 位作者 刘明华 王仙园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与ICU患者临床标本耐碳青酶烯鲍曼不动杆菌 (Carbapenem ri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 ,CRA .b)阳性相关的危险因素 ,评估联合使用多种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为临床预防CRA .b的爆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0 0 0年 9... 目的 探讨与ICU患者临床标本耐碳青酶烯鲍曼不动杆菌 (Carbapenem ri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 ,CRA .b)阳性相关的危险因素 ,评估联合使用多种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为临床预防CRA .b的爆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11月间西南医院ICU患者进行前瞻性纵向干预调查并对临床标本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CRA .b阳性患者和对碳青酶烯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 (Carbapenem susceptibleAcinetobacterbaumannii,CSA .b)阳性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 ,发现CRA .b阳性患者多有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使用史、所在病房中CRA .b阳性患者较多、肠道携带CR Ab的比率较高。联合采取了多种感染控制措施后 ,新患者临床标本鲍曼不动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大幅度下降。结论 限制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危险因素 感染 ICU患者 抗生素 条件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医院护理质量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加宁 于丽莎 田晓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2期57-58,共2页
介绍新加坡医院护理质量管理 ,即制定具体护理服务作业八项标准 ,医院护理服务途径清楚 ,人员职责明确 ,不仅重视患者和家属反馈的意见 ,还注意调动员工积极性 ,参与医院质量管理 ,并注重在护理技师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思路。“以病人为... 介绍新加坡医院护理质量管理 ,即制定具体护理服务作业八项标准 ,医院护理服务途径清楚 ,人员职责明确 ,不仅重视患者和家属反馈的意见 ,还注意调动员工积极性 ,参与医院质量管理 ,并注重在护理技师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思路。“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思路 ,对探讨和研究我国医院护理质量改革思路和策略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护理质量管理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疗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救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董燕 王仙园 +1 位作者 周娟 郑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6期3-6,共4页
目的 选择理想的氧疗浓度,探讨其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1只家兔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7只,模拟高原环境,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1 h后,行补液治疗。同时Ⅰ、Ⅱ、Ⅲ组分别给予80%、50%、30%氧气治疗,以选择... 目的 选择理想的氧疗浓度,探讨其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1只家兔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7只,模拟高原环境,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1 h后,行补液治疗。同时Ⅰ、Ⅱ、Ⅲ组分别给予80%、50%、30%氧气治疗,以选择理想的氧疗浓度。另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7只)和对照组(8只),同样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1 h后,两组均行抗休克治疗。同时实验组给予80%氧气吸入,对照组不予氧气,动态测定两组心肌收缩性能、动脉血气。结果Ⅰ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高于Ⅱ组和Ⅲ组,且动物存活时间较长,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碳酸氢盐(HCO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同时实验组的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救治中,采用80%浓度的氧疗效果优于50%、30%浓度的氧疗;氧疗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氧疗 高海拔地区 血气分析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氧疗用于高原失血性休克的安全时限研究
9
作者 董燕 王仙园 +1 位作者 周娟 郑江 《护理研究》 2004年第9期1527-152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浓度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作用的安全时限。[方法 ] 1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5 .3 3kPa ,实验组给予 80 %氧吸入和抗休... [目的 ]探讨高浓度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作用的安全时限。[方法 ] 1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5 .3 3kPa ,实验组给予 80 %氧吸入和抗休克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抗休克治疗 ,观察两组MAP、氧分压 (PaO2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及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的变化 ,并观察治疗后 4h、8h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PaO2 、PaCO2 、MAP分别在治疗后明显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 ;两组血浆MDA、SOD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 8h ,实验组家兔的肺间质局部稍增厚 ,对照组肺间质增厚不明显。 [结论 ]持续高浓度氧疗 8h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是相对安全的 ,超过 8h可能会出现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氧疗 高原失血性休克 安全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实施护士规范化培养制度
10
作者 田晓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8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护士素质 规范化培训 护理工作 临床工作能力 护理操作技术 护师 医德医风 培养制度 后卫 相关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聘用护士管理 提高军队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晓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6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护士管理 护理队伍 聘用 军队 素质 护士队伍建设 护士编制 护理工作 结构调整 护理骨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