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晶高温合金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14
1
作者 戴建伟 易军 +3 位作者 王占考 王凯 许振华 何利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8,共7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单晶高温合金基体上分别制备了单一铝化物和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研究了1050℃下两种涂层在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方法分析了铝化物涂层在氧化过程...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单晶高温合金基体上分别制备了单一铝化物和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研究了1050℃下两种涂层在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方法分析了铝化物涂层在氧化过程中相成分和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经1050℃氧化250h后,两种涂层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均符合抛物线演变规律,Pt-Al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相对于单一Al涂层提高了2倍以上;涂层主要由β、γ'和α-Al2O3三种物相组成;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两种涂层表面均出现了氧化膜的脱落现象,但Pt-Al涂层表面氧化膜的脱落面积较小;涂层中相变过程的产生、γ'相贯穿整个涂层和混合氧化物层过早形成是导致铝化物涂层氧化剥落失效的主要原因。Pt元素的加入既可减缓β→γ'的相变速率,又可有效阻挡基体中难熔金属元素的外扩散行为,保证了高质量α-Al2O3保护膜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改性铝化物涂层 化学气相沉积 氧化 相变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瞄准线高精度稳定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胥青青 刘伟 +3 位作者 纪明 杨光 尹明东 李红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46-3650,共5页
瞄准线稳定精度是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的关键指标之一,主要由伺服环路带宽和隔离度决定。介绍了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基于FSM的二级稳定技术的原理,建立了粗级稳定平台机电模型、精级稳定平台机电模型和光学传递函数模型,最终搭... 瞄准线稳定精度是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的关键指标之一,主要由伺服环路带宽和隔离度决定。介绍了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基于FSM的二级稳定技术的原理,建立了粗级稳定平台机电模型、精级稳定平台机电模型和光学传递函数模型,最终搭建了二级稳定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带宽和隔离度传递函数,提出了扰动全补偿的边界条件,同时分析了影响稳定带宽和隔离度的主要因素,对比了二级稳定和传统稳定的稳定效果。仿真结果显示,系统速率稳定回路带宽提升至200 Hz,1 Hz隔离度可达-66 d B,实际测试稳定精度达到12μrad,满足远程红外探测系统对于稳定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稳瞄 二级稳定 快速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金属元素扩散阻挡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蔡妍 易军 +1 位作者 陆峰 陶春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96,共5页
介绍了热障涂层金属元素扩散阻挡层的需求背景,综述了热障涂层金属扩散阻挡层的设计原则、要求及发展历程并且进行了展望研究,重点讨论了难熔金属和贵金属、双多金属和陶瓷层等扩散阻挡层的性质,并从制备技术、阻扩散效果和应用范围等... 介绍了热障涂层金属元素扩散阻挡层的需求背景,综述了热障涂层金属扩散阻挡层的设计原则、要求及发展历程并且进行了展望研究,重点讨论了难熔金属和贵金属、双多金属和陶瓷层等扩散阻挡层的性质,并从制备技术、阻扩散效果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最后指出多元扩散阻挡层在未来长寿命热障涂层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提出了在高温合金上制备的热障涂层金属扩散阻挡层与涂层和基体结合力所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阻挡层 热障涂层 界面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层状弹性轴承结构对其力学行为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高升 张连鸿 +2 位作者 栗付平 覃海鹰 李满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19,共5页
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AYSYS软件对球面层状弹性轴承的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得到各胶层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分析了胶层厚度、注胶孔形状、截面形状三种结构因素对胶层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柱形注胶孔的第1层和第2层胶层的... 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AYSYS软件对球面层状弹性轴承的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得到各胶层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分析了胶层厚度、注胶孔形状、截面形状三种结构因素对胶层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柱形注胶孔的第1层和第2层胶层的最大节点应力明显小于采用锥形注胶孔;胶层厚度的合理设计可有效地减小所有胶层的最大节点应力;采用弧形外缘的轴承可以减小胶层间应力的急剧变化,能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轴承 有限元分析 应力集中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工装设计任务管理系统建模与开发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旭堂 金雨 +1 位作者 侯鑫 陈皓晖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5707-5711,共5页
工装设计是生产技术准备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研发的速度与快速响应能力。介绍了工装任务管理系统和制造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建立了相应的需求模型;通过对流程的分析,给出了工装任务管理的体系结构并且采用UML... 工装设计是生产技术准备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研发的速度与快速响应能力。介绍了工装任务管理系统和制造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建立了相应的需求模型;通过对流程的分析,给出了工装任务管理的体系结构并且采用UML中的活动图设计面向工装任务管理的流程引擎机制;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了系统的UML类图模型。给出了一个基于C/S结构的系统开发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装 设计任务管理 流程引擎 统一建模语言 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T控制回路匹配性对制导脱靶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求遒 孙毓凯 夏群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6-230,236,共6页
针对BTT导弹俯仰及滚转通道驾驶仪不同速度匹配关系对制导回路脱靶量的影响问题,以BTT-90逻辑及比例导引律为基础,通过对控制回路的合理简化及对BTT指令转换和运动学关系的非线性建模,构建了体现BTT控制特性的比例导引制导原理模型.以... 针对BTT导弹俯仰及滚转通道驾驶仪不同速度匹配关系对制导回路脱靶量的影响问题,以BTT-90逻辑及比例导引律为基础,通过对控制回路的合理简化及对BTT指令转换和运动学关系的非线性建模,构建了体现BTT控制特性的比例导引制导原理模型.以初始速度指向偏差及目标常值机动分别表征对静止及运动目标攻击条件,分析了在不同末导时间下俯仰-滚转通道快速性及其匹配关系对制导脱靶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BTT用于末制导时,俯仰与滚转驾驶仪之间相对更慢的回路决定了整个控制系统等效响应速度;制导回路脱靶量收敛至0的必要条件是末导时间大于10倍控制系统动力学时间常数;提高滚转回路响应速度并使之快于俯仰回路,是保证制导脱靶量的关键;在相同可用加速度和俯仰回路响应速度条件下,仅当滚转通道速度为俯仰的5倍时,BTT制导脱靶量才接近于S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转弯 制导回路 匹配性 脱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单音干扰下OFDM系统盲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郝黎宏 刘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8-503,共6页
在相关检测的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了一种在单音干扰环境下的OFDM系统中基于预编码的盲信道估计方案。利用接收的干扰信号的频域信息对单音干扰信号进行准确估计与重构,有效地消除了干扰信号的影响,提高了单音... 在相关检测的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了一种在单音干扰环境下的OFDM系统中基于预编码的盲信道估计方案。利用接收的干扰信号的频域信息对单音干扰信号进行准确估计与重构,有效地消除了干扰信号的影响,提高了单音干扰下盲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与其他盲信道估计算法相比,基于预编码的盲信道估计算法具有较低的运算复杂度以及较快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干扰估计以及信道估计两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单音干扰 预编码 盲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焊接两板安全间距分析和试验研究
8
作者 史长根 康丽霞 蒋国良 《爆破器材》 CAS 2010年第3期33-35,共3页
实验测试了毫秒延期雷管起爆时差和不同配方下的炸药爆速,根据炸药爆轰波的传播规律和冲击波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设计了多块复合板的位置和间距,按串联起爆网络及其电压分配规律可实现多块金属板材同时爆炸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爆... 实验测试了毫秒延期雷管起爆时差和不同配方下的炸药爆速,根据炸药爆轰波的传播规律和冲击波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设计了多块复合板的位置和间距,按串联起爆网络及其电压分配规律可实现多块金属板材同时爆炸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爆炸焊接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起爆时差 安全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防/除冰电加热控制律仿真 被引量:9
9
作者 傅见平 庄伟亮 +1 位作者 杨波 常士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0-1207,共8页
电热防除/冰系统的控制涉及到电加热与外流场的传热耦合,计算较为复杂,可利用的数据资料较为稀少.为探索电热防/除冰系统工作时与外流场的耦合传热规律,建立了二维电热除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在Messinger模型和改进的焓法模型基础上耦合... 电热防除/冰系统的控制涉及到电加热与外流场的传热耦合,计算较为复杂,可利用的数据资料较为稀少.为探索电热防/除冰系统工作时与外流场的耦合传热规律,建立了二维电热除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在Messinger模型和改进的焓法模型基础上耦合了外表面与环境的复杂换热以及融冰和重新结冰过程的相变换热;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控制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后,使用TDMA(Tri-Diagonal Matrix Algorithm)和ADI(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方法对离散得到的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进而得到了除冰表面温度分布,同时揭示了电热防/除冰系统的耦合传热规律;分析了不同结冰条件下,加热时间控制律和加热热流密度对除冰表面温度的影响.计算发现合理设计加热热流密度大小及分布和加热时间控制律,可实现电热除冰系统能源的高效利用,进而确保飞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换热 电热除冰 数值仿真 电热控制律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球磨粉末冶金制备Al-Cu-Mg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天兵 初德胜 +4 位作者 唐鹏钧 王兴元 何晓磊 李沛勇 胡仁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9,共6页
利用快速凝固和低温球磨复合工艺制备Al-Cu-Mg合金粉末,通过冷压、热挤压工艺固结成形,并对其进行固溶和自然时效处理,研究该过程中材料的微观组织变化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球形Al-Cu-Mg合金雾化粉末球磨4h后全部变为层片状,Cu Al2和Al... 利用快速凝固和低温球磨复合工艺制备Al-Cu-Mg合金粉末,通过冷压、热挤压工艺固结成形,并对其进行固溶和自然时效处理,研究该过程中材料的微观组织变化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球形Al-Cu-Mg合金雾化粉末球磨4h后全部变为层片状,Cu Al2和Al2Cu Mg相发生分解并回溶入α(Al)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挤压态材料的组织致密(致密度达98.6%),经热处理后平均晶粒尺寸约900nm,自然时效阶段合金中析出大量弥散分布的GP区和S″相;T4态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526MPa和397MPa,而伸长率(15%)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其强化方式主要为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合金 快速凝固 低温球磨 晶粒细化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天兵 胡仁伟 +1 位作者 何晓磊 李沛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101,共11页
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高的比强度、比模量以及优异的热、电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评述该类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界面研究进展,对其典型性能进行归纳,指出碳纳米管的分散技术以及碳管... 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高的比强度、比模量以及优异的热、电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评述该类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界面研究进展,对其典型性能进行归纳,指出碳纳米管的分散技术以及碳管、基体之间的界面特性应该是今后本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金属基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分散性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制观瞄系统多光谱光轴平行性调校技术研究
12
作者 孙毓凯 刘召庆 +1 位作者 王晶 王小怡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3-937,共5页
鉴于压制观瞄系统光轴平行性是实现精确压制的一项指标,其特殊性在于保证回转机械轴、可见光轴、激光光轴的平行性,提出一种采用双光楔对压制观瞄系统光轴进行调校的方法,通过转动双光楔,使光轴发生偏转,从而完成各光轴的平行。通过分... 鉴于压制观瞄系统光轴平行性是实现精确压制的一项指标,其特殊性在于保证回转机械轴、可见光轴、激光光轴的平行性,提出一种采用双光楔对压制观瞄系统光轴进行调校的方法,通过转动双光楔,使光轴发生偏转,从而完成各光轴的平行。通过分析压制观瞄系统的结构,重点介绍了双光楔调校的原理与方法,并建立数学模型。采用Matlab对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基于该调校原理搭建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光楔进行光轴调校方法可使三轴调校后的平行度误差不超过0.1m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 空间旋转光轴 平行性 机械轴 双光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导弹风洞试验统校天平的研制
13
作者 于卫青 孙毓凯 +1 位作者 刘高计 袁先士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为了检验和考核新的六自由度体轴系校准系统的测试精度,研制了一台高精度的六分量应变天平。文中主要介绍了天平的结构型式、设计应变、静动态校准等。该天平在国内4个单位不同轴系的校准设备上进行了校准,校准精准度结果优于GJB 2244-9... 为了检验和考核新的六自由度体轴系校准系统的测试精度,研制了一台高精度的六分量应变天平。文中主要介绍了天平的结构型式、设计应变、静动态校准等。该天平在国内4个单位不同轴系的校准设备上进行了校准,校准精准度结果优于GJB 2244-94规定的指标要求,同时进行了动态性能考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天平性能优良,能够满足天平校准系统精度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天平 天平静态校准 动态性能考核 精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