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化爆冲击波和炮口冲击波对生物致伤效应的对比研究 |
杨志焕
王正国
唐承功
姚德胜
陈田
刘正邦
|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2
|
便携式防空导弹最大有效射程的发展潜力研究 |
蒙源愿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
1998 |
1
|
|
3
|
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无人飞行器效能分析中的应用 |
刘文胜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
1991 |
1
|
|
4
|
炮口冲击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安全限值 |
杨志焕
王正国
唐承功
冷华光
刘大维
李晓炎
尹友国
马孝华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陈遗爱
乔英娥
李敬魁
赵博生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9
|
|
5
|
弱冲击波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危险性估计 |
杨志焕
王正国
唐承功
刘大维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1
|
|
6
|
炮口冲击波对炮手的影响 |
杨志焕
姚德胜
王正国
刘正邦
唐承功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5
|
|
7
|
空气冲击波重复作用的生物效应 |
杨志焕
唐承功
王正国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8
|
弱冲击波所致损伤的特点 |
杨志焕
王正国
唐承功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3
|
|
9
|
冲击波延长正压作用时间和重复作用生物效应的初步观察 |
杨志焕
唐承功
王正国
冷华光
李晓炎
尹友国
马孝华
杨映波
周蓉
姚德胜
陈田
陈遗爱
李敬魁
刘正邦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10
|
模拟炮口冲击波的生物效应 |
杨志焕
王正国
唐承功
张清华
刘大维
姚德胜
刘正邦
张华
陈田
乔英娥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1
|
具有不确定数据的可靠性鉴定的Bayes方法 |
唐雪梅
宫锦华
|
《现代防御技术》
|
1997 |
3
|
|
12
|
关于防空导弹、高炮混合防空的射击效能/费用分析 |
杨凤鸣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
1992 |
4
|
|
13
|
层次分析法在目标重要性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
周世鹏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
1991 |
3
|
|
14
|
野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机动性灰色关联度分析 |
杨凤鸣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
1990 |
1
|
|
15
|
野战防空建设与弹炮结合防空武器 |
郝思渊
|
《四川兵工学报》
CAS
|
1994 |
1
|
|
16
|
系统验收的评估模型和方法 |
周世鹏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
1992 |
0 |
|
17
|
一种对多个传感器进行调理的方法 |
王叶新
|
《计算机应用》
CSCD
|
1993 |
0 |
|
18
|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 |
杨凤鸣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
1991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