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茅地区茶苗根结线虫生活习性观察
1
作者 喻盛甫 姚学坤 《云南农业科技》 1996年第4期24-24,共1页
思茅地区茶苗根结线虫生活习性观察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650201)思茅茶树良种场喻盛甫,姚学坤茶苗根结线虫病是一种危害茶苗和幼龄茶树的根部病害,分布广、危害严重。随气候、土壤等变化,根结线虫的生活习性也发生一些变化。... 思茅地区茶苗根结线虫生活习性观察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650201)思茅茶树良种场喻盛甫,姚学坤茶苗根结线虫病是一种危害茶苗和幼龄茶树的根部病害,分布广、危害严重。随气候、土壤等变化,根结线虫的生活习性也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从1988年以来对其生活习性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 生活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云瑰”的选育过程谈茶树单株选种效率的提高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木兰 肖时英 《茶叶》 1996年第2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茶树 云瑰 选择育种 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邦崴大茶树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时英 何仕华 +3 位作者 張木兰 杨乔金 王永泰 吴应明 《中国茶叶》 1992年第3期18-19,共2页
云南的亚热带红黄壤山区,是古老的大叶茶产地,境内有不少大茶树,50年代初,国内首次报道了在西双版纳南糯山发现茶树王,最近又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发现一巨大古茶树——邦崴大茶树,它与南糯茶树王一起,成为我国茶树栽培历史源远流长的象... 云南的亚热带红黄壤山区,是古老的大叶茶产地,境内有不少大茶树,50年代初,国内首次报道了在西双版纳南糯山发现茶树王,最近又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发现一巨大古茶树——邦崴大茶树,它与南糯茶树王一起,成为我国茶树栽培历史源远流长的象征和茶树原产我国的新证据。1991年3~11月,云南思茅地区茶叶学会、地区外贸局和地区农牧局联合组织茶叶科技工作者,对邦崴大茶树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云南 大茶树 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叶茶无性系良种简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木兰 肖时英 《茶叶》 1995年第1期32-33,共2页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丰富。50年代初,云南茶科所即着手调查收集地方品种,并开展无性系良种选育,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先后选育出一批无性系良种。80年代以来,在农业部、省农牧厅支持下,建成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良种选育、示范推广和技...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丰富。50年代初,云南茶科所即着手调查收集地方品种,并开展无性系良种选育,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先后选育出一批无性系良种。80年代以来,在农业部、省农牧厅支持下,建成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良种选育、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等,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主产茶区相继建成母本园、扦插苗圃和良种示范园。 我们根据在思茅茶树良种场对30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互比试验,提出可供引种选用的品种名录,并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云南大叶茶 无性系 良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叶种茶无性系良种及其栽培技术
5
作者 张木兰 肖时英 《广东茶叶》 1993年第2期64-68,104,共6页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素有“大叶茶的故乡”和“茶树品种宝库”的美称。五十年代初期,省茶科所即着手调查收集茶树地方品种,并开展无性系良种选育研究工作,经过育种工作者四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先后选育出一批无性系茶树良种。近年来,在...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素有“大叶茶的故乡”和“茶树品种宝库”的美称。五十年代初期,省茶科所即着手调查收集茶树地方品种,并开展无性系良种选育研究工作,经过育种工作者四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先后选育出一批无性系茶树良种。近年来,在省农牧厅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进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大叶种茶 无性系 良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叶面喷施高美施营养液的效应
6
作者 陶仕科 郑文忠 《云南农业》 1994年第2期25-25,共1页
茶树叶面喷施高美施营养液的效应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陶仕科,郑文忠为探求高美施UA-102营养液对茶叶生产的效应,我们在思茅茶树良种场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设计(1)试验对象:以思茅茶树良种场及其分场7... 茶树叶面喷施高美施营养液的效应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陶仕科,郑文忠为探求高美施UA-102营养液对茶叶生产的效应,我们在思茅茶树良种场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设计(1)试验对象:以思茅茶树良种场及其分场7~8年生茶树,品种为云抗10号,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高美施 叶面喷施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叶种名优绿茶机制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邵宛芳 杨柳霞 《中国茶叶加工》 2000年第4期18-20,共3页
报道了以普通茶叶初制机具生产毛峰型大叶种名优绿茶机制工艺技术,并就各工序的技术要领、有关参数及茶叶品质特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叶种 名优绿茶 机制工艺 品质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茶园及其栽培技术之探讨——云南生态茶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7
8
作者 肖时英 张木兰 《茶叶》 1993年第2期8-11,18,共5页
云南的少数民族很早就将茶树与林木间种在一起,对茶树从不施用化肥和农药,靠茶树与林木之间的生态互利关系,实现茶园"生草栽培"和"自然免耕",这就是最早的生态经济茶园。现代集约化栽培的集中连片茶园,虽然提高了... 云南的少数民族很早就将茶树与林木间种在一起,对茶树从不施用化肥和农药,靠茶树与林木之间的生态互利关系,实现茶园"生草栽培"和"自然免耕",这就是最早的生态经济茶园。现代集约化栽培的集中连片茶园,虽然提高了茶叶单产和效益,但也存在病虫害严重和茶树的自我维持能力降低等问题。研究和建立生态经济茶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它能为茶树创造一个人工森林生态环境,提高茶园内各种作物的综合效益,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无农药污染的绿色食品。文中还对生态经济茶园的技术措施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生态经济 茶园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生态经济茶园建设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木兰 朱启忠 +1 位作者 肖时英 扈克明 《茶叶》 1996年第4期8-11,共4页
本文系“思茅山区经济与生态综合开发研究课题”的部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探讨了以无性系茶树良种为基础建立的生态经济茶园,开发良种生态名优茶,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发展茶叶生产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经济茶园 无性系良种 良种生态名优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南茶苗根结线虫调查及防治试验初报
10
作者 姚学坤 喻盛甫 《茶叶》 1993年第4期20-22,共3页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滇南茶区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严重影响苗圃及茶园的建设与发展,经我场的土壤分析,每100克病土中2龄根结线虫含量有时高达3000条以上,为害最重的地块,茶苗发病率100%,死亡率90%以上,在旱季甚至全部死亡。思茅是茶苗根...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滇南茶区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严重影响苗圃及茶园的建设与发展,经我场的土壤分析,每100克病土中2龄根结线虫含量有时高达3000条以上,为害最重的地块,茶苗发病率100%,死亡率90%以上,在旱季甚至全部死亡。思茅是茶苗根结线虫病为害较重的地区,过去每年都有茶苗受害而死亡,以致茶园投产推迟,经济效益显著降低。为此,我们从1985年以来,对此病作一些调查与试验,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报道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根结线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叶种茶无性繁殖与推广成果成效显著
11
作者 杨发军 姚学坤 《云南热作科技》 2002年第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云南 大叶种茶 无性繁殖 良种繁育 科技创新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