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提升林业建设水平——广东省怀集县林业建设纪实 被引量:1
1
《国土绿化》 2013年第4期28-30,共3页
怀集县地处广东、广西、湖南三省(区)接合部,位于“泛珠三角”的咽喉,二广、昆汕、太澳三条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在此交汇,是承接珠三角、辐射大西南、通向东盟经济区的桥头堡;是广东省重点林区县之一,也是广东省人口、面积、... 怀集县地处广东、广西、湖南三省(区)接合部,位于“泛珠三角”的咽喉,二广、昆汕、太澳三条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在此交汇,是承接珠三角、辐射大西南、通向东盟经济区的桥头堡;是广东省重点林区县之一,也是广东省人口、面积、资源大县,全县总面积3573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绿色发展战略 林业建设 怀集县 泛珠三角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集县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2
作者 卢天汉 周宇飞 李小川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4期127-130,共4页
远程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是怀集县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三期工程的建设重点。怀集县远程林火视频监控系统由林火视频监控前端、传输网络和后端监测中心的组成,设计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对系统的建设与实现进行了详述。系统共建设了36处... 远程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是怀集县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三期工程的建设重点。怀集县远程林火视频监控系统由林火视频监控前端、传输网络和后端监测中心的组成,设计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对系统的建设与实现进行了详述。系统共建设了36处林火监控视频前端,监测范围覆盖了全县1?200?km^2的林地。系统投入使用后,森林火灾受害率从2014年的0.43‰下降到2017年后的0.01‰以下,极大提高了怀集县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及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监测 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秆竹竹笋夜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黄焕华 邵识烦 +3 位作者 陈拓 童国建 赖友明 刘清浪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448,共5页
对茶秆竹竹笋夜蛾的综合防治,在虫口密度较高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重点保护好第一批笋;在劈青的前提下,使用复配的25%笋虫灵1号、18%笋虫灵2号乳剂地面喷药,每次用药量为1 5L·hm-2,兑水75L喷洒,若在出笋初期和盛期各喷药1次,防治... 对茶秆竹竹笋夜蛾的综合防治,在虫口密度较高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重点保护好第一批笋;在劈青的前提下,使用复配的25%笋虫灵1号、18%笋虫灵2号乳剂地面喷药,每次用药量为1 5L·hm-2,兑水75L喷洒,若在出笋初期和盛期各喷药1次,防治效果达80 0%以上;若喷药1次,应在出笋初期,防治效果亦可达64 8%;林间使用垦土、施肥等营林措施,还能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在虫口密度明显下降后,应以营林措施、物理措施持续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茶秆竹竹笋夜蛾危害,改造低产林,培育丰产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秆竹害虫 竹笋夜蛾 综合防治 营林措施 物理措施 化学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 Ⅰ基因的竹笋夜蛾亲缘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琴 莫有迪 +3 位作者 张亚波 舒金平 王浩杰 吴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104,共9页
【目的】基于mtDNA CO Ⅰ基因探究竹笋夜蛾的亲缘关系,以确定其分类地位,为系统进化轨迹提供分子理论基础。【方法】以分布于浙江杭州周边竹子产区的4种竹笋夜蛾为研究对象,使用通用引物分别克隆4种竹笋夜蛾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目的】基于mtDNA CO Ⅰ基因探究竹笋夜蛾的亲缘关系,以确定其分类地位,为系统进化轨迹提供分子理论基础。【方法】以分布于浙江杭州周边竹子产区的4种竹笋夜蛾为研究对象,使用通用引物分别克隆4种竹笋夜蛾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 CO Ⅰ)基因5'端709 bp片段序列,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4种竹笋夜蛾亲缘关系。【结果】1)4种竹笋夜蛾遗传距离较小;2)与比对昆虫相比,4种竹笋夜蛾同属一个进化群,分支支持率达到100%。【结论】4种竹笋夜蛾亲缘关系接近,除萨夜蛾外,建议将其他3种竹笋夜蛾归为一个属。4种竹笋夜蛾形态差异较小,生态习性相似,分布区域基本一致,可作为理想的同域物种进化研究素材。本研究可为4种竹笋夜蛾分类地位的确定提供初步分子基础,同时可为竹笋夜蛾DNA条形码鉴定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夜蛾 CO Ⅰ基因 序列比较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竹林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焕华 王华清 +2 位作者 童国建 郑莲生 陈拓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17-21,共5页
1995年以来 ,对我省竹林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并分析竹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的动态和特点 ,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 广东 竹林病害 竹林虫害 发生动态 控制 种类 分布 危害 丛枝病 淡竹笋夜蛾 黄脊竹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U_6)无性系立木树冠投影表、纸浆材利用率表与树皮率表的编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拓 高远帆 +3 位作者 梁景生 邓海康 梁学明 梁峰 《桉树科技》 2005年第2期51-57,共7页
尾叶桉(U_6)无性系在我国南方各省(区)、市发展快,种植面积约15万hm^2,雷州尾叶桉(U_6)无性系立木二元材积表已刊载于《桉树科技》2005、1期,为了满足生产、科研、森林调查的需要,现利用编制雷州尾叶桉(U_6)无性系立木二元材积表的1059... 尾叶桉(U_6)无性系在我国南方各省(区)、市发展快,种植面积约15万hm^2,雷州尾叶桉(U_6)无性系立木二元材积表已刊载于《桉树科技》2005、1期,为了满足生产、科研、森林调查的需要,现利用编制雷州尾叶桉(U_6)无性系立木二元材积表的1059株样木原始资料加编雷州尾叶桉(U_6)无性系树冠投影表、纸浆材利用率表和树皮率表,经检验精度可靠可供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投影 利用率 树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尾叶桉无性系(U6)立木二元材积表的编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石萍 邓拓 +3 位作者 梁景生 杨国清 何国华 吴国莲 《桉树科技》 2005年第1期50-55,共6页
尾叶桉无性系(U6)是一个速生、高产、干形通直、适应性强、抗性好的优良树种,是一个理想的造纸用材树种之一。为满足生产、科研与森调的需要,现特编《雷州尾叶桉无性系(U6)立木二元材积表》以供使用。
关键词 尾叶桉 无性系U6 立木 二元材积表 雷州尾叶桉 无性系 编制 优良树种 用材树种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秆竹竹笋夜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邵识烦 陈拓 +3 位作者 黄焕华 陈荻戈 邓杏文 蔡海文 《广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33-36,共4页
报道了怀集县危害茶秆竹竹笋的淡竹笋夜蛾、笋秀禾夜蛾和竹笋禾夜蛾等 3种夜蛾科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 ,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竹笋夜蛾 形态特征 生物学习性 茶秆竹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茶秆竹竹笋夜蛾种类及侵入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海康 《林业科技情报》 2013年第4期23-25,共3页
林间抽样调查表明怀集县境内共发现危害茶秆竹的竹笋夜蛾4种,经鉴定为:淡竹笋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笋秀夜蛾Apamea.apameoides Draudt、笋连秀夜蛾Sapporia repetita Butler和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er。茶秆竹竹笋夜蛾危... 林间抽样调查表明怀集县境内共发现危害茶秆竹的竹笋夜蛾4种,经鉴定为:淡竹笋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笋秀夜蛾Apamea.apameoides Draudt、笋连秀夜蛾Sapporia repetita Butler和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er。茶秆竹竹笋夜蛾危害率为10%~86.67%,其中淡竹笋夜蛾最早侵入,竹笋禾夜蛾和笋秀夜蛾次之,笋连秀夜蛾侵入时间最晚。由于竹笋夜蛾种类多,危害大,制约了茶秆竹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竹笋夜蛾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秆竹 竹笋夜蛾 种类 侵入规律 防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秆竹低产林改造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伟文 《广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3期95-95,共1页
作者分析了茶秆竹生产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对茶秆竹低产林改造采取合理砍伐,加强抚育,垦复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对促进竹林良性循环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茶秆竹 低产林 改造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优势 再造优势 促进我县茶秆竹的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Juaiji County Forestry Burea, Burea, Guandon Province (526400))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4-77,68,共5页
广东省怀集县生产的茶秆竹材质优良,利用价值高。但近年来产量下降,怀集县亩产原竹100公斤的低产林有7万亩,占总面积21%,而头径2.1厘米的小径竹占32%。本文分析了低产与小径竹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促进本县茶秆竹的发展主要途径。
关键词 茶秆竹 经营管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乐747防除茶秆竹林地杂草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良明 陈获戈 +2 位作者 梁伟文 袁兆启 黎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6-37,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 ,在茶秆竹林地应用农民乐 747除草剂 ,能够防除萌生力强的蔓山莠竹、芒草、白背叶、红背叶、棕叶芦、乌毛蕨、白茅等恶性杂草 (灌 ) ,平均死亡率达 94.7%。与人工铲草抚育相比 ,每hm2 节约成本 3 2 4元 ,提高工效 7.7倍 ,... 试验结果表明 ,在茶秆竹林地应用农民乐 747除草剂 ,能够防除萌生力强的蔓山莠竹、芒草、白背叶、红背叶、棕叶芦、乌毛蕨、白茅等恶性杂草 (灌 ) ,平均死亡率达 94.7%。与人工铲草抚育相比 ,每hm2 节约成本 3 2 4元 ,提高工效 7.7倍 ,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乐747 茶秆竹林地 杂草 药效试验 除草剂 化学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与火力楠、米老排等混交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蔡铮 邓海勇 陈志伟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4期20-22,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桉树与火力楠、米老排等混交林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将其与桉树纯林进行对比。通过对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评估了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情况。结果显示,混交林土壤与桉树纯林的养分含量和微... 本研究旨在探究桉树与火力楠、米老排等混交林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将其与桉树纯林进行对比。通过对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评估了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情况。结果显示,混交林土壤与桉树纯林的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混交林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较高,并且具有更为丰富和多样的微生物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混交林 土壤养分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秆竹埋鞭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The Tuyouzhai Forestry Branch of Huiji County Forestry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Guangdong Province(526400)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52,共4页
怀集县东南部是茶秆竹的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坳仔、大坑山、怀城等地。埋鞭造林5年近万亩。埋鞭造林成活率远高于挖兜造林成活率,埋鞭造林技术要点:选好造林地、种鞭1-2年生,正种茶秆竹,种鞭随起随种,斜插或全埋造林,头两年... 怀集县东南部是茶秆竹的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坳仔、大坑山、怀城等地。埋鞭造林5年近万亩。埋鞭造林成活率远高于挖兜造林成活率,埋鞭造林技术要点:选好造林地、种鞭1-2年生,正种茶秆竹,种鞭随起随种,斜插或全埋造林,头两年每年抚育2次,第三年抚育1次,加强养抚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秆竹 埋鞭造林 推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尾叶桉立木纸浆材出材量表与立木树干去皮鲜重表的编制
15
作者 陈拓 梁景生 邹强 《桉树科技》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在雷州林业局尾叶桉林分中,取典型样木707株,按2m区分段实测材积并按材种造材。经选用一元,二元幂函数方程作分析,结果以二元幂函数回归效果最佳。
关键词 尾叶桉 立木 纸浆材 出材量 树干鲜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施肥给杉木苗期生长带来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宗明 莫有迪 《林业科技情报》 2017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叶面施肥给杉木苗期生长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同品种杉木苗,随机分为两组,特多收组喷施1.000g/l^(-1);叶面肥组喷施0.167g/l^(-1)叶面肥,分析比较两组喷施效果。结果:3个月后,叶面肥处理组和特多收处理组同清水处理组相比较,... 目的:探究叶面施肥给杉木苗期生长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同品种杉木苗,随机分为两组,特多收组喷施1.000g/l^(-1);叶面肥组喷施0.167g/l^(-1)叶面肥,分析比较两组喷施效果。结果:3个月后,叶面肥处理组和特多收处理组同清水处理组相比较,杉木苗的高度、干重、Ⅰ级苗比例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组地径差异明显(P<0.05)。结论:特多收叶面肥处理后,杉木苗的苗高、地径、干重、Ⅰ级苗比例分别增长6.15%、5.41%、39.51%、7.34%,效果较喷施宝叶面肥明显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苗期 叶面肥 影响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冬青在生态修复领域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培岳 张梓琳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2期78-82,共5页
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植物是我国西北荒漠干旱地区唯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可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其具有抗旱、抗高温、耐寒、耐盐碱、耐贫瘠等特性,是研究植物抗逆性机制的理想材料。文章在文献梳理基础上,重点总结了沙... 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植物是我国西北荒漠干旱地区唯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可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其具有抗旱、抗高温、耐寒、耐盐碱、耐贫瘠等特性,是研究植物抗逆性机制的理想材料。文章在文献梳理基础上,重点总结了沙冬青地理分布生境特征、抗旱性、耐盐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该植物资源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利用该属植物提升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抗逆性 生态修复 生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乐747”除草剂在茶秆竹幼林抚育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肇东 邵识烦 +1 位作者 陈荻戈 袁兆启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在茶秆竹幼林抚育中使用“农民乐 74 7”除草剂 ,对萌生力极强的蔓生秀竹、芒草、白背叶、粽叶芦、乌毛蕨、蕨、黑莎草、五节芒、白茅等恶性杂草有很好的灭杀作用 ,杂灌草的死亡率达 94 .7% ,与人工铲草抚育相比 ,每公顷可节约成本 2 73... 在茶秆竹幼林抚育中使用“农民乐 74 7”除草剂 ,对萌生力极强的蔓生秀竹、芒草、白背叶、粽叶芦、乌毛蕨、蕨、黑莎草、五节芒、白茅等恶性杂草有很好的灭杀作用 ,杂灌草的死亡率达 94 .7% ,与人工铲草抚育相比 ,每公顷可节约成本 2 73元 ,提高工效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乐747” 除草剂 茶秆竹 幼林抚育 竹林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不定根形成过程中生理变化研究
19
作者 邓海勇 刘永豪 +1 位作者 赵会吉 陈振华 《温带林业研究》 2022年第4期11-16,共6页
【目的】木荷利用价值高、用途广泛,但存在种苗良种化不足,林分质量整体不高等问题。目前通过无性繁殖是实现良种繁殖利用最有效方式,但木荷存在生根困难的问题,本研究的结果为深化木荷不定根形成理论基础和构建高效无性育苗技术体系提... 【目的】木荷利用价值高、用途广泛,但存在种苗良种化不足,林分质量整体不高等问题。目前通过无性繁殖是实现良种繁殖利用最有效方式,但木荷存在生根困难的问题,本研究的结果为深化木荷不定根形成理论基础和构建高效无性育苗技术体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形质优良木荷优树为实验材料,通过扦插繁殖方式,分析了木荷不定根形成中有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生根剂400 mg·L^(-1) ABT1能显著提升木荷生根效果,生根率最高可达65.49%。生根解剖构造发现,木荷无潜伏根原基,在400 mg·L^(-1) ABT1处理下,扦插10 d后在维管形成层诱导产生根原基原始细胞,扦插25 d根原基形成,扦插45 d不定根发育而成。与无生根剂处理相比,400 mg·L^(-1) ABT1增加了扦插10~45 d插穗中内源性IAA、GAs含量,降低了扦插25~45 d ABA、ZR含量,同时在扦插25~45 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而在扦插10~45 d时IAAO活性降低,POD活性升高。【结论】较高浓度IAA和GAs利于木荷不定根形成,且适当增加光照强度(>1500 lx)和添加一定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改善穗条光合能力增强糖类等能量代谢物质积累,提高穗条生理活性,提升生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不定根 扦插 内源激素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要点
20
作者 邓海康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5期228-229,共2页
中国既具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又面临保护众多野生动物的难题。当下的立法体系较为完善,执法力度却有待加强。中国人口的增长、环境破坏等现实难题进一步加快了野生动物灭绝的速度,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和采访相关专... 中国既具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又面临保护众多野生动物的难题。当下的立法体系较为完善,执法力度却有待加强。中国人口的增长、环境破坏等现实难题进一步加快了野生动物灭绝的速度,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和采访相关专家学者后,思考并总结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要点,其中提到的特种养殖产业值得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以及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保护 特种养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