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力铭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1379-1381,共3页
通过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探讨地市级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合理定位,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参加临床科室会诊及全院大会诊;开展住院病房用药监测;积极从事门诊用药咨询及社区药物知识宣... 通过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探讨地市级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合理定位,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参加临床科室会诊及全院大会诊;开展住院病房用药监测;积极从事门诊用药咨询及社区药物知识宣传;在深入临床的过程中发现、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等,从而使临床药学工作得到医师、护士和患者的认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临床药师队伍是目前加强临床药学服务的关键,可采取专职临床药师与兼职临床药师共同发展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药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舒远路 邓紫薇 +6 位作者 王宏强 邓晔 王晋 周建亮 赵向 史志华 仇成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9-686,共8页
目的探讨武汉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患者流行病学和主要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2月28日在某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资料,详细询问患者接触史,比较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结... 目的探讨武汉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患者流行病学和主要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2月28日在某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资料,详细询问患者接触史,比较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3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包括14例(43.75%)输入病例和18例(56.25%)本地病例。27例(84.38%)患者具有明确的接触史,5例(15.62%)患者接触史不明。家庭聚集(66.67%)为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2(32.5,50.5)岁,女性19例(59.37%)。首发症状主要为干咳(23例,71.88%)、发热(16例,50.00%)和咳痰(13例,40.63%)。潜伏期中位数为6.5(0,9)d,首发症状到确诊中位数为7(4.5,9)d,确诊到出院中位数为12(9,16)d。实验室异常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清蛋白、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增高。81.25%(26例)患者肺部双侧受累。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差异(均P>0.05)。32例患者均已治愈出院。结论该市新冠肺炎疫情处于低流行,主要表现为家庭聚集性传播,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临床特征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体分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邓紫薇 仇成凤 +4 位作者 李茂作 史志华 曾晓丹 肖智朋 谭力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0-955,共6页
目的综合分析并评价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主要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以期为临床初始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病原体的检出率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对其检出率加权合并,以明确不同病原体的... 目的综合分析并评价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主要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以期为临床初始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病原体的检出率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对其检出率加权合并,以明确不同病原体的分布情况。结果(1)病原体的检出率为47.00%(95%CI:40.90%-53.20%),其中病毒、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和混合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23.10%(95%CI:14.10%-35.30%)、14.90%(95%CI:9.60%~22.40%1、9.40%(95%CI:6.10%~14.40%)和8.40%(95%Ch5.80%-11.90%);(2)非中国人群病毒检出率最高,中国人群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最高,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低于非中国人群(P=0.035);(3)60岁及以上人群检出率最高的是病毒,其次为非典型病原体;(4)心脑血管疾病为CAP患者最可能合并的疾病。结论近半数患者未检出病原体,病毒、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为成人CAP检出率较高的病原体,混合病原体感染不可忽视,中国人群与非中国人群病原体分布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病原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对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宏强 仇成凤 +3 位作者 邓紫薇 史志华 李峰 谭力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98-1503,共6页
观察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IL-1β(10 ng/m L)诱导24 h后换DADS处理,通过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MP13、TIMP1和CollagenⅡ蛋白表达... 观察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IL-1β(10 ng/m L)诱导24 h后换DADS处理,通过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MP13、TIMP1和Collagen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12.5和25μmol/L DADS对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有增殖作用(P<0.05),50和100μmol/L DADS对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12.5和25μmol/L DADS显著增加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P<0.05),50μmol/L DADS显著抑制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P<0.05);DADS能显著抑制MMP13的表达,增加TIMP1和CollagenⅡ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DADS对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5μmol/L DADS保护关节软骨细胞的分子机制可能与DADS显著抑制MMP13的表达,增加TIMP1和CollagenⅡ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IL-1Β 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 双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游泳运动对链脲佐菌素所致2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袁李佳龙 洪陈亮 +1 位作者 王珍 秦旭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适度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T2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运动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运动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并分别给予6周适度... 目的探讨适度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T2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运动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运动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并分别给予6周适度游泳运动(1 h·d^-1, 5 d·w^-1)和二甲双胍(200 mg·kg^-1)干预。对小鼠体质量、饮食饮水量、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骨骼肌形态和自噬蛋白(LC3、P62)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2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细胞变形明显,自噬蛋白LC3表达下降,P62表达上调;与糖尿病组比较,适度游泳运动或二甲双胍干预可促进骨骼肌细胞形态恢复,自噬蛋白LC3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结论适度游泳运动可减轻STZ介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损伤,可能与上调骨骼肌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游泳运动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骨骼肌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肿瘤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李佳龙 袁榕徽 +6 位作者 王瑾 邓紫薇 王宏强 邓晔 龚璐 金远香 史志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066-1073,共8页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自噬调节剂,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白藜芦醇或类似物的抗肿瘤过程中,自噬不仅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衰老、转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临床放、化疗起到增敏效果。本文就自噬在白藜芦醇抗肿瘤...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自噬调节剂,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白藜芦醇或类似物的抗肿瘤过程中,自噬不仅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衰老、转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临床放、化疗起到增敏效果。本文就自噬在白藜芦醇抗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白藜芦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运动通过促进自噬改善糖尿病小鼠肾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珍 全海燕 +2 位作者 洪陈亮 袁李佳龙 秦旭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32-638,共7页
目的:研究游泳运动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正常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游泳组、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组、糖尿病游泳组和二甲双胍组。用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T2DM小鼠模型。正常游泳组和糖尿病游泳组小鼠给... 目的:研究游泳运动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正常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游泳组、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组、糖尿病游泳组和二甲双胍组。用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T2DM小鼠模型。正常游泳组和糖尿病游泳组小鼠给予游泳运动(每天1 h),二甲双胍组小鼠给予二甲双胍(200 mg/kg)每天一次灌胃,持续7周。测定小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值,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值。测定血清尿酸、尿素及肌酐的含量。计算肾质量/体质量比值,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的相对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肾质量/体质量比值显著升高;血清尿酸、尿素及肌酐含量升高,肾小球病理变化明显;LC3II/LC3I比值显著降低;p62的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糖尿病游泳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肾质量/体质量比值显著降低;血清尿酸、尿素及肌酐含量降低,肾小球病理改变也减轻;LC3II/LC3I比值显著升高;p62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游泳运动保护T2DM小鼠的肾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肾组织细胞自噬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 糖尿病小鼠 肾损伤 自噬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