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怀化市居民饮水方式对尿石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谌绍林 姚珺 +1 位作者 肖满仙 梁青松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5期1639-1640,共2页
[目的]研究怀化市居民饮水方式与尿石症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怀化市鹤城区、靖州、溆浦、沅陵与辰溪5个县市区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病人和健康人群各264例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配对,调查... [目的]研究怀化市居民饮水方式与尿石症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怀化市鹤城区、靖州、溆浦、沅陵与辰溪5个县市区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病人和健康人群各264例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配对,调查其饮水方式;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饮水方式对尿石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居民饮水性质、饮水种类、饮水量、饮水习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水性质(饮生水)、饮水种类(饮山泉水和井水)、饮水习惯(口渴时饮水)是尿石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怀化市居民饮生水、饮山泉水和井水、口渴时饮水是尿石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症 饮水方式 危险因素 饮水性质 饮水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忠 张敏 《卫生经济研究》 2004年第3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成本核算 医疗成本 统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突击性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2
3
作者 席兴华 黄顺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 :探讨边远地区基层医院开展大规模突击性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 3 85例 3 94眼白内障手术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3 94眼白内障手术中 ,人工晶体植入率为 86 % ,术后发生角膜水肿 8眼 ,前房出... 目的 :探讨边远地区基层医院开展大规模突击性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 3 85例 3 94眼白内障手术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3 94眼白内障手术中 ,人工晶体植入率为 86 % ,术后发生角膜水肿 8眼 ,前房出血 2眼 ,继发性青光眼 1眼 ,人工晶体偏中心 3眼。所有患者术后出院时视力 (含针孔矫正视力 )较术前明显提高 (P <0 .0 1 ) ,脱盲率达 98% ,脱残率达 86 % ,手术成功率为 1 0 0 %。结论 :术前仔细检查 ,术中细致操作和术后认真观察、及时处理是减少和避免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并发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部奖金分配新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加新 《卫生经济研究》 2008年第6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奖金分配 收支结余 奖金总额 医院内部 临床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况艳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院管理效益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加新 《卫生经济研究》 2001年第6期32-34,共3页
本文提出了医院管理效益的概念、内容、特点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阐明了医院管理效益的评价方法与提高医院管理效益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管理效益 评价方法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老年患者医院内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沈金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 了解某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发病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7年4月至2001年4月间某院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218例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98例,医院感染率为8.93%,其中76例为肺炎... 目的 了解某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发病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7年4月至2001年4月间某院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218例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98例,医院感染率为8.93%,其中76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肺炎,发病率3.43%,占同期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38.38%。结论 老年患者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发生与其呼吸道免疫学特点,基础疾病及是否有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的广泛、长期应用有关。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和综合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 发病率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治”在医院发展中的地位思考
8
作者 王岳欣 李寿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9期560-560,共1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以德治医 医德医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9
作者 刘杏 李鑫 +2 位作者 夏宇 满荣勇 曹建中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79-3492,共14页
目的:阐明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 目的:阐明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并且手工协助检索相关文献,防止漏检,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3月21日。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总计1683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相对于化学药物,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对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改善更显著(MD=1.11,95%CI为0.61~1.62,P<0.00001)。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的总有效率优于单纯使用化学药物治疗RA(OR=4.95,Z=9.73,P<0.00001)。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可明显改善关节疼痛数(MD=1.21,95%CI为0.25~2.18,P=0.01)、双手握力(MD=14.14,95%CI为11.72~16.55,P<0.00001)等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因子(SMD=1.19,95%CI为0.46~1.92,P=0.001)、C反应蛋白(MD=3.77,95%CI为1.26~6.28,P=0.003)及红细胞沉降率(MD=8.09,95%CI为3.40~12.77,P=0.0007)等实验室检测指标。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显著降低化学药物单独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24,95%CI为0.14~0.42,P<0.00001)。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RA疗效优于单用化学药物,且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比单独使用化学药物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芍药知母汤 化学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脊柱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脑桥前池置管药物输注技术应用指南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欣宁 王亚平 +9 位作者 邹定全 张伟 李欣 贺佩瑶 周浩宬 杨彤飚 朱钧 洪波 张宇 肖艳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鞘内镇痛药物的分布特点和目前置管技术的限制使传统的鞘内镇痛方法对头面部难治性疼痛无法发挥作用。本技术应用指南的制订旨在促进经脊柱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脑桥前池置管药物输注技术的推广和规范、安全应用。方法:工作小组采... 目的:鞘内镇痛药物的分布特点和目前置管技术的限制使传统的鞘内镇痛方法对头面部难治性疼痛无法发挥作用。本技术应用指南的制订旨在促进经脊柱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脑桥前池置管药物输注技术的推广和规范、安全应用。方法:工作小组采用改良德尔菲法,邀请本技术领域的10名专家对脑桥前池药物输注技术的相关议题进行3轮电子邮件函询及3轮现场会议讨论。结果:针对脑桥前池药物输注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技术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患者准备、脑桥前池置管手术规范、镇痛药物选择和剂量衔接、术后镇痛管理和并发症防治共7个议题形成一致意见(同意率≥80%)。结论:脑桥前池药物输注镇痛技术应用于头面部难治性疼痛患者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既可减轻长期罹受疼痛患者的痛苦,也能帮助一些患者保持人生最后一程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值得在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推广和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药物输注 脑桥前池 癌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难治性疼痛 头面部疼痛 改良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体分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邓紫薇 仇成凤 +4 位作者 李茂作 史志华 曾晓丹 肖智朋 谭力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0-955,共6页
目的综合分析并评价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主要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以期为临床初始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病原体的检出率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对其检出率加权合并,以明确不同病原体的... 目的综合分析并评价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主要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以期为临床初始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病原体的检出率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对其检出率加权合并,以明确不同病原体的分布情况。结果(1)病原体的检出率为47.00%(95%CI:40.90%-53.20%),其中病毒、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和混合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23.10%(95%CI:14.10%-35.30%)、14.90%(95%CI:9.60%~22.40%1、9.40%(95%CI:6.10%~14.40%)和8.40%(95%Ch5.80%-11.90%);(2)非中国人群病毒检出率最高,中国人群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最高,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低于非中国人群(P=0.035);(3)60岁及以上人群检出率最高的是病毒,其次为非典型病原体;(4)心脑血管疾病为CAP患者最可能合并的疾病。结论近半数患者未检出病原体,病毒、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为成人CAP检出率较高的病原体,混合病原体感染不可忽视,中国人群与非中国人群病原体分布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病原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7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郑煜煌 周华英 +9 位作者 何艳 邓晓军 朱章萍 符政远 申红连 王建国 王为德 文森 黎雪峰 郑力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10-315,共6页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方法 437例HIV/AIDS患者先后启动HAART,一线方案为2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加1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随访监测CD4+T细胞数量、HIV病毒载量,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发生的机会感染和药物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对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反应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对43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平均追踪了4.69年(3.15~7.34年),总病死率6.86%,大部分死亡发生在HAART启动的6个月内。启动HAART 12个月时,90.80%的患者HIV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至治疗4、5、6、7年(±1个月)时,仍分别有63.46%、69.41%、70.00%和72.22%的患者病毒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CD4+细胞数量在治疗的O、1、2、3、4、5、6、7年(±1个月)时分别为115、246、301、334、363、356、386和373个/μL。67.73%出现过各种可能与药物毒副作用相关的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损害、骨髓毒性、皮疹和血脂升高等,多发生于治疗启动12个月内;血脂分布异常和乳酸酸中毒较少见,多发生于启动2年以后;41例患者先后发生过Ⅲ/Ⅳ级毒副反应。因毒副反应而更换为其他一线药物者占19.22%,因病毒耐药或毒副反应而更换为二线药物者占11.67%。结论通过对HIV/AIDS患者HAART3~7年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明确我国2个NRTI加1个NNRTI的HAART一线方案对大多数HIV/AIDS患者长期有效,病毒持续抑制,CD4+细胞增加;主要的毒副反应和死亡多发生在启动治疗12个月内。大多数HIV/AIDS患者可长期坚持一线药物治疗,少数因药物毒副反应或病毒耐药须换为二线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长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普通琼脂糖代替低熔点胶回收DNA片段 被引量:6
13
作者 顾其华 李玲芝 +2 位作者 舒畅 杨志毅 叶爱慧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为了建立一种直接从普通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的简便实用的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人P53基因外显子7、8和其间的内含子7序列 ,用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直接从凝胶中切下产物带 ,用加热熔化法回收DNA ;紫外比色法测定回收率 ;用... 为了建立一种直接从普通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的简便实用的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人P53基因外显子7、8和其间的内含子7序列 ,用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直接从凝胶中切下产物带 ,用加热熔化法回收DNA ;紫外比色法测定回收率 ;用测序法鉴定回收产物质量。并用QIAquickSpin纯化柱对照。结果表明 ,本法回收的产物质量明显优于用QIAquickSpin柱回收 ,本法回收的产物用于测序效果极佳 ,回收率达80% ,用QIAquickSpin柱回收率不到20% ,差异非常显著(P<0 01)。证明这种方法回收PCR产物质量可靠 ,能代替低熔点胶回收DN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氯仿 琼脂糖凝胶电泳 PCR DNA测序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小刚 王延金 +1 位作者 舒志成 侯永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目的:比较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与伽玛刀(gamma knife surgery,GKS)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特点,探讨TN患者MVD与GKS的治疗与预后。方法:采用电话、信件... 目的:比较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与伽玛刀(gamma knife surgery,GKS)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特点,探讨TN患者MVD与GKS的治疗与预后。方法:采用电话、信件、门诊及伽玛刀中心复查的方式对1996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MVD治疗的61例及GKS治疗的86例TN患者进行随访,应用χ2检验对随访到的患者术后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0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到151个月不等。42例获得随访的MVD治疗患者,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累积缓解率分别为90.48%,95.24%,92.86%和95.24%;60例获得随访的GKS治疗患者,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累积缓解率分别为23.33%,83.33%,86.67%和90%。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3,P=0.152),近期疼痛缓解率(1个月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期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D近期疼痛缓解率高于GKS,两者远期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均可用于TN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 伽玛刀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肿瘤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蜀芸 张燕萍 +3 位作者 蔡春连 谌绍林 杨芳 周小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796-1800,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肿瘤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CRF)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士实施个体化的肿瘤专科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74例肿瘤患者作为调...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肿瘤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CRF)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士实施个体化的肿瘤专科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74例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收集表、Piper疲乏评估量表(PFS)、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机体活动能力分级量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年龄、MFS得分、机体活动能力分级量表得分、NRS得分与PFS得分的相关性及患者化疗期CRF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674份,收回有效问卷668份,有效回收率为99.1%。患者年龄、MFS得分、机体活动能力分级量表得分、NRS得分与PFS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236、0.514、0.216、0.129,P值依次为<0.001、<0.001、<0.001、<0.001)。多元线性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住院科室、跌倒风险、机体活动能力、疼痛、陪护是肿瘤患者化疗期CRF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年龄、住院科室、跌倒风险、机体活动能力、疼痛、陪护是肿瘤患者化疗期CRF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肿瘤患者化疗期CRF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癌因性疲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向湘松 谢诗涓 熊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613-616,共4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群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过确诊的1380例OA病例和1500例对照病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OA的危险因素。...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群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过确诊的1380例OA病例和1500例对照病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OA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447,95%CL:1.767~3.127)、体质指数(OR=2.469,95%CL:1.911~3.028)、膝关节史(OR=3.343,95%CL:2.289~4.398)、潮湿(OR=4.586,95%CL:2.930~6.242)、阴暗(OR=5.099,95%CL:3.280~6.918)、低强度锻炼(OR0.468,95%CL:0.258~0.678)、职业运动锻炼(OR=7.374,95%CL:4.830~9.918)、关节负重(OR=5.766,95%CL:3.342~8.191)、盘坐习惯(OR=4.600,95%CL:2.924~6.276)。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受性别、肥胖、膝关节史、潮湿阴暗、低强度的运动习惯、职业运动锻炼、关节负重、盘坐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危险因素 老年人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时机选择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英 符政远 +7 位作者 李勇忠 聂晓红 彭吉军 胡文祥 李淮 王黔梅 黄湘玲 张丰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血浆置换 (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治疗时机。方法 设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护肝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同时给予PE治疗。观察不同病期治愈好转率、总有效率 ,平均住院天数和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观察组 (76... 目的 探讨应用血浆置换 (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治疗时机。方法 设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护肝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同时给予PE治疗。观察不同病期治愈好转率、总有效率 ,平均住院天数和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观察组 (76例 )重型肝炎早、中、晚期治愈好转率分别为 99.97% ,79.17% ,2 6 .32 % ,总有效率73.6 8% ;对照组 (4 5例 )分别为 6 5 % ,5 7.14 % ,9.0 9% ,总有效率 4 8.89% ;临床治愈病例平均住院时间 ,观察组为2 2 .5 2± 13.5 6d ,对照组为 5 2 .4 4± 18.2 5d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PE是治疗重型肝炎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重型肝炎患者宜在早、中期即用血浆置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治疗 重型肝炎 PE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失稳型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安文 罗光平 +5 位作者 肖业生 杨长远 袁泉 刘洪 向超 朱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下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B-Twin植入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失稳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9月~2008年6月,对32例腰椎退变失稳型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显微椎间盘镜联合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B-Twin植入椎...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下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B-Twin植入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失稳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9月~2008年6月,对32例腰椎退变失稳型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显微椎间盘镜联合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B-Twin植入椎间融合术。手术融合节段:L2/31例,L3/43例,L4/518例,L5/S110例,均为单节段。结果植入2枚B-Twin 23例,单枚9例。术后1周VAS疼痛评分由术前8.7±0.3降至2.3±1.7(t=20.64,P=0.001)。随访时间平均25个月(24~29个月),植骨融合率采用Suk标准:1年融合率为93.8%(30/32),2年融合率为96.9%(31/32),B-Twin椎间融合器无明显下沉。结论后路显微椎间盘镜联合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B-Twin植入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失稳型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症状缓解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B-TWIN 椎间融合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增加毛细血管化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结构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知兵 余燕青 +2 位作者 冯德云 谢建萍 刘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3-728,共6页
目的:体外实验探讨扶正化瘀方对毛细血管化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窗孔变化的影响。方法:扶正化瘀方药物粉末以0.46 g/kg大鼠体质量的剂量配制成悬液,给予1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灌胃,采取二次重... 目的:体外实验探讨扶正化瘀方对毛细血管化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窗孔变化的影响。方法:扶正化瘀方药物粉末以0.46 g/kg大鼠体质量的剂量配制成悬液,给予1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灌胃,采取二次重复给药方式,1 h后心脏采血提取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扶正化瘀方组,n=10),同法以三蒸水灌胃10只SD大鼠,提取血清作为对照血清(对照组,n=10)。两组血清均以10%的浓度配成培养基,以其培养体外传代的LSECs,观察不同条件下体外传代的LSECs v WF和CD31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用电镜观察LSECs窗孔结构的变化。结果:1)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印迹结果均显示:扶正化瘀方组体外传代的LSECs表达v WF和CD31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扶正化瘀方组v WF和CD31的灰度值分别为0.548±0.020和0.262±0.010,对照组分别为0.845±0.090和0.383±0.0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5.18,9.61,均P<0.05)。2)扫描电镜显示:对照组LSECs大部分窗孔处于闭塞甚至消失状态,而扶正化瘀方组LSECs表面窗孔的数目明显增多、增大。结论:扶正化瘀方可抑制肝窦内皮细胞v WF和CD31的表达,增加细胞表面的窗孔结构,具有潜在的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方 肝窦内皮细胞 细胞因子 窗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刀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东亚 付晓 刘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146-1147,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超声刀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脾切除、胃癌根治术、(结 )直肠癌根治术、甲状腺、乳腺以及肾囊肿等手术 79例。结果 :72例用超声刀完成...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超声刀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脾切除、胃癌根治术、(结 )直肠癌根治术、甲状腺、乳腺以及肾囊肿等手术 79例。结果 :72例用超声刀完成腹腔镜手术 ,手术时间 40~ 3 10min ,手术出血平均小于 80mL ,无术后继发出血。结论 :超声刀安全 ,无烟 ,凝血功能强 ,术中出血减少 ,使手术变得更安全 ,是腹腔镜手术一种理想的切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普外科 腹腔镜手术 应用 可行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