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最低和最高温度的数值预报在怀化的释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光明
王文闻
王起唤
彭艳青
-
机构
湖南省怀化市气象台
湖南省靖州县气象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318-6320,6345,共4页
-
文摘
对ECMWF-thin、T639-thin数值模式产品与怀化市11个县市区气象站点每天的高低温实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温预报准确率较低,只有通过误差滑动平均订正后,EC前2 d预报准确率分别达74.4%、70.0%,T639分别为60.2%、58.4%;低温预报准确率较高,EC前3 d分别为75.6%、75.1%、72.0%,T639通过误差滑动订正后,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前3 d分别是78.9%、78.9%、62.9%。高温的预报平均偏低(即小于实况),EC略优于T639。晴天、多云、阴天、雨天时,EC高温的系统误差值分别是-4、-3、-2、-1℃,T639分别为-5、-4、-2、-0.5℃;只有在预报阴天和雨天时,EC和T639高低温的预报值可以应用于日常预报业务。
-
关键词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数值预报
准确率
误差
-
分类号
S161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
-
题名不同强度台风相伴随的内陆台前飑线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唐明晖
姚秀萍
王强
丁小剑
-
机构
湖南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怀化市气象台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2-923,共12页
-
基金
中国气象局预报预测核心业务发展专项(CMAHX20160210)
中国气象局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重点项目(2014LASW-A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5041)共同资助
-
文摘
本文应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非常规观测资料,以两个强度差异较大的台风(201409号台风威马逊和200606号台风派比安)在内陆造成的台前飑线为研究对象,从飑线产生的实况、大尺度环流背景及飑线不同阶段进行分析,重点以飑线初生阶段的环境条件和成熟阶段的地面中尺度特征、垂直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威马逊"飑线主要是台风倒槽和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派比安"飑线则是由台风倒槽、副高、西风槽相互作用引起的;两次过程副高位置的不同造成台风外围东南急流位置的差异,"派比安"飑线过程中东南急流更有利于飑线的持续。(2)飑线初生阶段,充沛的水汽来源、明显的条件不稳定、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对流抑制能量的减小均为飑线的初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地面辐合线使得离散的对流单体组织发展成飑线;而水汽条件、地面辐合线位置的差异导致了两次飑线初生位置的不同;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位能(CIN)差异预示着"派比安"飑线过程对流发展潜势强于"威马逊"飑线过程。(3)飑线成熟阶段:由地面温压场特征分析出"派比安"飑线冷池中心比"威马逊"飑线更明显;垂直动力结构更有利于强对流的产生和发展。(4)西风槽底部和台风倒槽顶部在湘北的结合,使得已衰减的"派比安"飑线再次增强发展形成Ⅱ阶段飑线。(5)和以往研究的西风带飑线相比,这两次飑线过程并没有分析出那么强的"雷暴高压"、正变压,但有冷池、明显的温度梯度、气压梯度,低层的垂直风切变主要是由风的方向变化所导致。
-
关键词
内陆
台前飑线
对比分析
副热带高压
西风带飑线
雷暴高压
冷池
-
Keywords
inland, squall line preceding typhoon, contrastive analysis, subtropical high, westerly squall line, thunderstorm high, cold pool
-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14·02”湖南三次雨雪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 3
-
-
作者
姚蓉
唐佳
唐明晖
陈红专
杨云芸
-
机构
湖南省气象台
怀化市气象台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00-1506,共7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 201306016)
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项目(CMAGJ2014M37)共同资助
-
文摘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 1.0×1.0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2月上中旬发生在湖南的三次雨雪过程(简称"14·02")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第一次过程湘南出现冻雨,温度层结表现为850~700 hPa有明显逆温层,700 hPa温度高于0℃,850和925 hPa温度低于-4℃,地面温度低于0℃。从主要影响系统配置来看,700 hPa强盛的西南急流为水汽的输送和湘南融化层的形成和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低层冷空气受南岭山脉阻挡而形成的地面静止锋和深厚的冷垫是导致湘南冻雨较长时间维持的原因。(2)第二、三次过程以降雪为主,温度层结显示地面温度0℃左右,地面以上层次温度低于0℃。(3)第三次雨雪强度最强,暖湿空气沿锋面强迫抬升,在低层冷空气共同作用下,导致较强雨雪天气的发生。雷达回波显示强降雪过程具有积层混合性降水回波及低质心高效降水回波特征。
-
关键词
降水相态
锋区强度
概念模型
过程对比
-
Keywords
precipitation phase
frontal intensity
concept model
process contrast
-
分类号
P458.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湖南省长沙县暴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研究
被引量:5
- 4
-
-
作者
苏涛
赵恩榕
姚蓉
陈静静
陈红专
江婉婷
-
机构
湖南省气象台
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怀化市气象台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气象局业务能力建设项目(NLJS15)
湖南省气象局重点课题(XQKJ22C008)
湖南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9SK2161)。
-
文摘
为准确评估湖南省长沙县暴雨灾害危险性,通过调查1951~2020年历史气象数据、灾情数据和最新的承灾体信息,建立风险普查数据库,综合考虑暴雨灾害多项气象致灾因子和地形、河网水系等孕灾环境的影响,开展暴雨基本特征分析和灾害危险性评估,形成危险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长沙县地质灾害主要出现在长沙县东北部区域;城市内涝灾害主要影响县城和周边城镇化较高地区;山洪灾害主要影响长沙县中部和北部地区。长沙县暴雨灾害危险性分布自东南、东北向中部呈减弱趋势,开慧镇、高桥镇、黄花镇为高风险,暴雨事件在这三个乡镇容易造成次生灾害;全县存在两个相对高值中心,分别位于东南部黄花镇、江背镇及北部开慧镇、高桥镇;中部的安沙镇、果园镇、春华镇和县城附近暴雨灾害危险性等级低。
-
关键词
风险普查
暴雨灾害
长沙县
危险性评估
-
Keywords
risk survey
rainstorm disaster
Changsha County
hazard assessment
-
分类号
TV12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