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侗族村寨聚居模式的空间结构与文化表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又春 禹四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82-87,共6页
人类聚落首先是一个物理的空间,具备物质的客观特性,同时,聚落又是人类活动以及创造文化的载体,能够被抽象为文化与精神的主观范畴。文章以侗族村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侗族聚居模式的空间结构和文化表征。侗族的聚落空间从家庭到村寨形... 人类聚落首先是一个物理的空间,具备物质的客观特性,同时,聚落又是人类活动以及创造文化的载体,能够被抽象为文化与精神的主观范畴。文章以侗族村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侗族聚居模式的空间结构和文化表征。侗族的聚落空间从家庭到村寨形成了五个不同层次的空间划分,而且每个空间具有文化功能的象征转换。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侗族村寨聚居空间的"萨崇拜""鼓楼""款组织"等文化表征符号将村内与村外连结成相互关联的文化整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聚居模式 空间结构 文化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月神话的神灵形象与母题的通约性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米舜 文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60-164,共5页
从史料、文献入手,对各民族日月神话、神灵形象的记述及母题的通约性演变进行梳理与分析,目的在于通过民族间的比较,借以窥视、回溯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神话中扭曲的形象、诡奇... 从史料、文献入手,对各民族日月神话、神灵形象的记述及母题的通约性演变进行梳理与分析,目的在于通过民族间的比较,借以窥视、回溯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神话中扭曲的形象、诡奇的情节,是原始初民对人生、宇宙的关照和理解,包含着古俗文化的本源性和始基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神话 神灵形象 智慧遗形 生态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月神话的原始符码与生态景观
3
作者 米舜 张泽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88-94,共7页
从日月神话展开,对远古记忆痕迹、原型象征、信仰与神话遗存意义蕴含的关联及其对民族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作文献材料方面的梳理。分析认为:日月神话所蕴含的诗性思维情结即女性思维方式,是远古滋生生态观念的关键所在和生态伦理法则的... 从日月神话展开,对远古记忆痕迹、原型象征、信仰与神话遗存意义蕴含的关联及其对民族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作文献材料方面的梳理。分析认为:日月神话所蕴含的诗性思维情结即女性思维方式,是远古滋生生态观念的关键所在和生态伦理法则的原始依托。作为前理性和超验性神秘体验载体的神话遗存,其所蕴含的具有超前智慧性的生态生存理念,对于探寻解决当今生态存在危机之途,具有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神话 原始符码 神灵形象 生态生存 终极命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书写符号述评
4
作者 姜莉芳 熊南京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2期91-95,共5页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出现过多种书写符号,但是没有一种为全体原住民族所接受。作为濒危语言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急需抢救和保护,文字规范是目前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保护与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族 濒危语言 书写符号 文字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