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资源食品显脉旋覆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凤 赵湘蓉 +1 位作者 易宇航 方伟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7期63-65,70,共4页
显脉旋覆花为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云威灵、毛秀才、小黑药,是一种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2010年,显脉旋覆花正式被国家卫生部批准纳入新资源食品名录。目前,对于显脉旋覆花作为新资源食品的产业开发研究报道... 显脉旋覆花为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云威灵、毛秀才、小黑药,是一种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2010年,显脉旋覆花正式被国家卫生部批准纳入新资源食品名录。目前,对于显脉旋覆花作为新资源食品的产业开发研究报道较少,对显脉旋覆花的成分和提取工艺、生理功能、深加工利用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显脉旋覆花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资源食品 显脉旋覆花 提取工艺 生理功能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姚元枝 伍贤进 +2 位作者 黎晓英 虢慧 魏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26-2732,共7页
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草药,含有黄酮、三萜、甾体和苯丙素类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抗肝炎、抗菌消炎、活血化瘀、镇痛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开发利用价值很高。本文综述了接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 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草药,含有黄酮、三萜、甾体和苯丙素类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抗肝炎、抗菌消炎、活血化瘀、镇痛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开发利用价值很高。本文综述了接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草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油亚临界流体萃取工艺及成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海龙 申明杰 +3 位作者 张维 朱可霞 刘雨 徐君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20,共4页
采用亚临界流体技术萃取南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此法所得南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次数4次、料液比1∶5、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25 min,在... 采用亚临界流体技术萃取南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此法所得南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次数4次、料液比1∶5、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南瓜籽提油率为89.12%;所得南瓜籽油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18.84%)、亚油酸(40.17%)、油酸(29.38%)、硬脂酸(10.67%)和花生酸(0.93%);其理化指标为碘值(I)124.5 g/100 g、酸值(KOH)1.6 mg/g、皂化值(KOH)188.5 mg/g、相对密度0.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亚临界流体萃取 脂肪酸组成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分离蛋白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海龙 叶小方 +3 位作者 吴清孝 杨丽萍 杜静 余华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45,共5页
以亚临界流体萃取南瓜籽油后的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得南瓜籽分离蛋白,研究南瓜籽分离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起泡性、吸油性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南瓜籽分离蛋白的等电点为p H 5,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功能特性较差,溶解性最... 以亚临界流体萃取南瓜籽油后的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得南瓜籽分离蛋白,研究南瓜籽分离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起泡性、吸油性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南瓜籽分离蛋白的等电点为p H 5,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功能特性较差,溶解性最小为4.25%,持水性仅为1.85 g/g,乳化性最弱,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52%、38%,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分别为5.77%、33.33%;在强酸和强碱环境中,南瓜籽分离蛋白功能特性较好,溶解性大,达到94.5%,最大持水性为6.33 g/g,最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70%、94%,最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分别为28.3%、93.33%,最大吸油性为2.33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 分离蛋白 碱溶酸沉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糖五仁月饼馅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方伟 朱婷 +1 位作者 陈慧芳 刘璐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7期140-14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良好感官品质及保藏稳定性的新型无糖五仁月饼馅料工艺。方法: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选取甜味剂配比、糯米粉添加量、甜茶粉添加量、玉米油添加量和苹果泥添加量5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16(45)正交实验最终确定最佳工...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良好感官品质及保藏稳定性的新型无糖五仁月饼馅料工艺。方法: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选取甜味剂配比、糯米粉添加量、甜茶粉添加量、玉米油添加量和苹果泥添加量5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16(45)正交实验最终确定最佳工艺。结果:五仁馅料品质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甜茶粉添加量>赤藓糖醇和异麦芽糖醇配比>苹果泥添加量>熟糯米粉添加量>玉米油添加量。最佳配方为:果仁100%,甜茶粉2.0%,赤藓糖醇∶异麦芽糖醇为4∶6,熟糯米粉25%,玉米油5%,苹果泥20%。结论:新型五仁月饼馅料无防腐剂,在25d内口感饱满、品质稳定,理化卫生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采用该工艺显著改善了月饼产品的食用品质,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糖 五仁月饼 馅料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橘核油工艺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凡 杜静 +3 位作者 周舒 李桂花 邓婷 阳永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共4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橘核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橘核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10 min、料液比1∶5、超声功率250 W、浸提温度40℃,在此条件下橘核提油率为31.25%;...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橘核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橘核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10 min、料液比1∶5、超声功率250 W、浸提温度40℃,在此条件下橘核提油率为31.25%;橘核油酸值(KOH)2.56 mg/g,水分含量0.24%,色泽呈亮橙色;所得橘核油经GC-MS共鉴定出7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油酸(0.23%)、棕榈酸(33.78%)、十七烷酸(0.15%)、亚油酸(31.11%)、油酸(28.51%)、硬脂酸(5.50%)和花生酸(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核油 超声波 提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牙百合花和甜茶提取物对食用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杜静 张海龙 +3 位作者 李丽 何佳玲 龙玲丽 胡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0-43,48,共5页
采用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从龙牙百合花和甜茶中超声浸提得提取物,将提取物分别添加到食用油中,通过Schaal烘箱法和煎炸性能实验研究龙牙百合花和甜茶提取物对食用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无水乙醇甜茶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好,且优... 采用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从龙牙百合花和甜茶中超声浸提得提取物,将提取物分别添加到食用油中,通过Schaal烘箱法和煎炸性能实验研究龙牙百合花和甜茶提取物对食用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无水乙醇甜茶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好,且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添加无水乙醇甜茶提取物的煎炸油某些煎炸特性(茴香胺值、酸值、碘值、过氧化值)优于添加BHT和TBHQ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花 甜茶 提取物 抗氧化 煎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和天气采收的茯苓加工工艺及品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田玉桥 尹火青 +4 位作者 袁涛 陈三春 薛华丽 曾申磊 邱小燕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6期20-22,27,共4页
采用低温无硫干燥技术对不同季节和天气采收的茯苓进行加工处理,优选加工工艺并进行品质评定。结果表明,4组不同季节和天气(秋季晴天、秋季雨天、春季晴天、春季雨天)采集的茯苓样品在40~65℃条件下干燥10~12 h,成品的水分含量能够控制... 采用低温无硫干燥技术对不同季节和天气采收的茯苓进行加工处理,优选加工工艺并进行品质评定。结果表明,4组不同季节和天气(秋季晴天、秋季雨天、春季晴天、春季雨天)采集的茯苓样品在40~65℃条件下干燥10~12 h,成品的水分含量能够控制在13%左右,其中秋季晴天的茯苓成品浸出物含量、折干率、出品率均最高,品质较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选择秋季晴天进行采挖,并选择干燥温度40~65℃,干燥时间10 h,4个阶段的排湿阈值分别控制为75%,70%,6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不同季节 不同天气 加工工艺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速溶茶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邱小燕 潘润泽 +3 位作者 罗梓雄 李胜华 董文统 伍贤进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6期23-27,共5页
以鱼腥草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水煮法、醇提法、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提取液,再经离心、浓缩、抽滤后得母液浓缩液,加焦糖经喷雾干燥得鱼腥草速溶茶。以鱼腥草饮料的感官评价确定制备提取液的材料,以母液质量分数、进风温度、进料量... 以鱼腥草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水煮法、醇提法、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提取液,再经离心、浓缩、抽滤后得母液浓缩液,加焦糖经喷雾干燥得鱼腥草速溶茶。以鱼腥草饮料的感官评价确定制备提取液的材料,以母液质量分数、进风温度、进料量为单因素考查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以鱼腥草速溶茶成品的得率和成品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水煮法提取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得率较高,为10.20%,总黄酮含量为6.23%;喷雾干燥的最佳参数为母液质量分数13%,进风温度140~150℃,进料量30 m L/min。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成品总黄酮含量较高,为10.12%,但此方法得到的成品得率较低,为4.5%,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液的喷雾干燥最佳参数为料液质量分数1.5%,进风温度140~150℃,进料量5 m L/min。经过感官评价和黄酮含量测定证明,此鱼腥草速溶茶制备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速溶茶 工艺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黄酮对高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左雪媚 刘倩 +3 位作者 廖芳帆 付明 李胜华 肖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8-22,共5页
为了探讨藤茶对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及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效果,采用乙醇提取藤茶黄酮(TFAG),用两性霉素B-细胞模型检测其对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影响;通过喂食高脂饲料建立SD高脂大鼠模型,以血脂康为阳性对照,连续灌胃... 为了探讨藤茶对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及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效果,采用乙醇提取藤茶黄酮(TFAG),用两性霉素B-细胞模型检测其对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影响;通过喂食高脂饲料建立SD高脂大鼠模型,以血脂康为阳性对照,连续灌胃不同剂量的TFAG30d,测心、肝组织匀浆和血清中的各项指标;取部分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TFAG能明显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不同剂量的TFAG能明显降低高脂大鼠血清中的TC、TG含量,增加HDL的含量;对心、肝组织中的TC、TG也有明显降低作用;能提高高脂大鼠肝脏中SOD、CAT和GSH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TFAG能改善高脂大鼠模型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其中高剂量组的效果与血脂康组相当.总体而言,TFAG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降血脂效果,并能有效抑制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黄酮 大鼠 高脂血症 胆固醇生物合成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及发酵菜粕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静 钮琰星 +2 位作者 周琦 张南南 李坤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120,共7页
研究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研究发酵菜粕的风味物质及比较不同品种菜粕发酵前后风味物质的变化,以峰面积及峰数为指标,通过萃取头、萃取温度、吸附时间和样品量的优化,确定了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研究发酵菜粕风味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并比... 研究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研究发酵菜粕的风味物质及比较不同品种菜粕发酵前后风味物质的变化,以峰面积及峰数为指标,通过萃取头、萃取温度、吸附时间和样品量的优化,确定了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研究发酵菜粕风味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并比较了3种代表性菜粕发酵前后风味物质及硫苷组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最佳条件是:50/30μm DVB/CAR/PDMS(DCP)萃取头,温度70℃,吸附30 min,样品量2 g,其中萃取头和吸附温度显著影响萃取效率。发酵前后菜粕的挥发性组分及含量变化都较大,发酵后风味物质的总量都显著增加,硫苷的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发酵不但显著增加了风味物质的含量改变了风味,而显著降低了抗营养物质硫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菜粕 固相微萃取风味物质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茶超微粉低糖酸奶的制作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榕 李湘 +3 位作者 舒楠 王智 张广艳 张海龙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5期10-12,15,共4页
以甜茶超微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具有保健功能的甜茶超微粉低糖酸奶最佳配方进行初步探讨,确定最佳配方为甜茶超微粉添加量0.2%,稳定剂添加量0.075%,白砂糖添加量6%。在此配比条件下,甜茶超微粉低糖酸奶口感、风... 以甜茶超微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具有保健功能的甜茶超微粉低糖酸奶最佳配方进行初步探讨,确定最佳配方为甜茶超微粉添加量0.2%,稳定剂添加量0.075%,白砂糖添加量6%。在此配比条件下,甜茶超微粉低糖酸奶口感、风味较好,营养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茶超微粉 低糖酸奶 稳定剂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油加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海龙 杜静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8期73-75,共3页
"粮油加工工艺学"是食品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理论与实践较强。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粮油加工工艺学"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粮油加工工艺学"是食品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理论与实践较强。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粮油加工工艺学"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加工工艺学 教学改革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乙酸钠和糖蜜对秸秆TMR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邱小燕 姚元枝 +5 位作者 潘润泽 李雅思 伍贤进 向孙军 邵涛 田玉桥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705-2713,共9页
为探讨添加双乙酸钠和糖蜜对以水稻(Oryza sativa)秸秆、玉米(Zea mays)秸秆、全珠四棱豆(Psophocarpustetragonolobus)和精料为原料调配的全混合日粮(TMR)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无添加)、双乙酸钠添加组(S,0.5%... 为探讨添加双乙酸钠和糖蜜对以水稻(Oryza sativa)秸秆、玉米(Zea mays)秸秆、全珠四棱豆(Psophocarpustetragonolobus)和精料为原料调配的全混合日粮(TMR)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无添加)、双乙酸钠添加组(S,0.5%鲜重)、糖蜜添加组(M,3%鲜重)以及双乙酸钠+糖蜜组合添加组(SM,0.5%+ 3%鲜重)4 个处理。在温室25 ℃下青贮发酵35 d,开袋后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并将所有TMR 暴露在空气中,分别在第0、3、6、9、12 和15 天取样分析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青贮35 d 后,各组的氨态氮/总氮均低于100 g·kg–1 DM,且丙酸(1.06~1.54 g·kg–1 DM)和丁酸(1.66~4.64 g·kg–1 DM)含量较少,pH 降至4.2 左右,表明各组发酵TMR 均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在有氧稳定性方面,双乙酸钠组的有氧稳定性最高(312 h),显著(P < 0.05)高于对照组(144 h)和糖蜜添加组(216 h),组合添加组(288 h)的有氧稳定性稍低于(P > 0.05)双乙酸钠添加组,且双乙酸钠添加组乙酸含量在整个有氧暴露阶段均呈较高水平,而pH、酵母菌和好氧性微生物在有氧暴露的整个阶段都呈较低水平,TMR 能良好的保存15 d 以上。综上所述,添加0.5%的双乙酸钠能提高TMR 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且不影响发酵品质,可应用于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双乙酸钠 糖蜜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根腐病分离菌及其拮抗内生细菌的鉴定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吴依婷 姚传威 +4 位作者 邓波侠 张霞 李胜华 邹娟 付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87-2093,共7页
黄精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采集湖南洪江市发生的黄精根腐病株,从其分离菌株HF2的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真菌r DNA内转录区(ITS)、EF-1a区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关系比较等方面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对黄精根腐病菌具... 黄精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采集湖南洪江市发生的黄精根腐病株,从其分离菌株HF2的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真菌r DNA内转录区(ITS)、EF-1a区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关系比较等方面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对黄精根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根腐病株中分离得到的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从黄精中分离获得40株内生细菌,对尖孢镰刀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10株,其中A8的抑菌效果最好,对病原菌的抑菌圈半径可达13 mm,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抑制作用 内生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胶对浓香菜籽油苯并芘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朝暾 张维 +3 位作者 李湘 朱可霞 刘雨 张海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0-103,共4页
以苯并芘超标的浓香菜籽毛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低温脱胶过程中,脱胶静置时间、脱胶温度、加水量和磷酸添加量对浓香菜籽油中苯并芘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胶静置时间60 min、脱胶温度20℃、加水量3%、磷酸添加... 以苯并芘超标的浓香菜籽毛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低温脱胶过程中,脱胶静置时间、脱胶温度、加水量和磷酸添加量对浓香菜籽油中苯并芘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胶静置时间60 min、脱胶温度20℃、加水量3%、磷酸添加量0.1%的工艺条件下,浓香菜籽油中苯并芘去除率为83%,苯并芘含量为2.04μg/kg,水分含量为0.15%,所得浓香菜籽油风味浓郁醇厚,280℃加热试验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菜籽油 脱胶 苯并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冬瓜籽油工艺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俊梅 张海龙 +2 位作者 雷水娟 李振兴 唐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23,共4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冬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GC-MS对所得冬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瓜籽油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超声功率400 W、提取温度60...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冬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GC-MS对所得冬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瓜籽油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超声功率400 W、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冬瓜籽油提取率为96.56%;所得冬瓜籽油经GC-MS共鉴定出7种脂肪酸,为棕榈酸(30.78%)、棕榈油酸(0.15%)、十七烷酸(0.21%)、油酸(5.45%)、亚油酸(48.55%)、硬脂酸(14.31%)和花生酸(0.55%);冬瓜籽油水分含量0.13%,酸值(KOH)2.16 mg/g,色泽亮橙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籽油 超声波 提取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福捕鸟蛛毒腺cDNA文库构建及其毒素-16序列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卓城洁 袁萌 +4 位作者 伍文攀 邓娟华 喻振国 向小亮 胡朝暾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9,共9页
家福捕鸟蛛(Selenocosmia jiafu)是一种生活在广西、云南等地的蜘蛛新种。为了阐明其毒素的分子多样性和筛选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钠通道抑制剂,利用SMART法构建了毒腺全长cDNA文库,并进行DNA测序和表达序列... 家福捕鸟蛛(Selenocosmia jiafu)是一种生活在广西、云南等地的蜘蛛新种。为了阐明其毒素的分子多样性和筛选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钠通道抑制剂,利用SMART法构建了毒腺全长cDNA文库,并进行DNA测序和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家福捕鸟蛛毒腺双链cDNA条带分布在300~3 000 bp。经测序得到752个高质量的EST序列,去冗余后得到257个唯一序列,其中毒素序列438条。家福捕鸟蛛毒素-16(Jiafu toxin-16,JF-16)是从家福捕鸟蛛粗毒中分离得到的1种分子量为3 954.616的哺乳类神经毒素,其全序列为H_2N-ECTKLLGGCTKSSECCPHLGCRRKWPYHCGWDGTF-COOH。研究结果揭示JF-16的全长cDNA为518 bp,编码87个氨基酸。全细胞膜片钳试验结果表明JF-16对大鼠背根神经节(Rat 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TTX-R钠通道具有抑制作用。说明JF-16是一种潜在的具有镇痛活性的蜘蛛毒素。本研究有利于开展家福捕鸟蛛毒腺转录组研究和JF-16潜在镇痛活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福捕鸟蛛 蜘蛛毒腺 CDNA文库 家福捕鸟蛛毒素-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蓝莓饼干制作配方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泽雨 瞿朝霞 +3 位作者 李玉莲 阙佳良 李裕 贺达江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67-69,共3页
以红茶和蓝莓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蓝莓酱、黄油及红茶的添加量对红茶蓝莓饼干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价筛选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蓝莓酱25.0 g、黄油30.0 g、红茶7.5 g、低筋面粉150 g、白糖45 g、鸡蛋黄液20... 以红茶和蓝莓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蓝莓酱、黄油及红茶的添加量对红茶蓝莓饼干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价筛选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蓝莓酱25.0 g、黄油30.0 g、红茶7.5 g、低筋面粉150 g、白糖45 g、鸡蛋黄液20 g;面团放入冰箱醒发30 min,底火150℃、面火180℃烘烤15 min。饼干表面、边缘和底部呈浅黄色到金黄色,无焦边,香气浓郁,微甜纯正,酥松香脆,不粘牙无异味,块形齐整,薄厚一致,断面结构细密多细孔,无较大孔;酸价1.29 mg/g,水分含量3.76%,菌落总数≤1000 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红茶 饼干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果酒酿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志红 瞿朝霞 +3 位作者 贺达江 孟鑫 魏冕 曾静朗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84-88,共5页
以蓝莓为原料,以酒精度、总糖、总酸含量及发酵过程中花色苷含量变化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蓝莓果酒酿造工艺。得到最佳工艺配方为:初始糖度19°Bx,酵母添加量0.35%,偏重亚硫酸钠添加量55mg/L。主发酵:夏季常温下发... 以蓝莓为原料,以酒精度、总糖、总酸含量及发酵过程中花色苷含量变化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蓝莓果酒酿造工艺。得到最佳工艺配方为:初始糖度19°Bx,酵母添加量0.35%,偏重亚硫酸钠添加量55mg/L。主发酵:夏季常温下发酵8d,所得蓝莓果酒酒精度13%(体积分数),总糖含量2.54%,总酸0.15mol/L,花色苷含量随酿造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最终含量为145.62mg/L。后发酵:20℃下发酵20d后,进行感官评价。制得蓝莓酒色泽鲜艳,呈紫红色,澄清透明,香气浓郁,无异味,口感饱满,酸甜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果酒 工艺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