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民族—科学”一体化: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新理念 被引量:5
1
作者 邓三英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110,共3页
"生活—民族—科学"三位一体课程开发理念是指将"生活"、"民族"和"科学"三种元素贯穿于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评价这几个课程开发环节的始终,由教师、园长、家长... "生活—民族—科学"三位一体课程开发理念是指将"生活"、"民族"和"科学"三种元素贯穿于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评价这几个课程开发环节的始终,由教师、园长、家长、社区代表和课程专家集体审议,精心选择生活中、民族中那些能促进孩子发展的科学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课程编制过程。学前教育应回归儿童的生活,课程编制要体现"生活性";学前教育应走向生态,课程编制要体现"民族性";学前教育应倚重科学理论,课程编制要体现"科学性"。生活、民族和科学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生活是基础,民族是特色,科学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贯穿课程开发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民族 科学 课程开发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思想体系中的知识与人文信仰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克兵 朱汉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继承北宋五子对信仰与知识加以联系并解构的同时,朱熹着力于更加逻辑与严密地论述了知识与人文信仰二者之间的关联。在知识与人文信仰的关系中,朱熹认为信仰以知识为基础,知识以信仰为依据。扩充知识是完善信仰的过程,它指向的是可能... 在继承北宋五子对信仰与知识加以联系并解构的同时,朱熹着力于更加逻辑与严密地论述了知识与人文信仰二者之间的关联。在知识与人文信仰的关系中,朱熹认为信仰以知识为基础,知识以信仰为依据。扩充知识是完善信仰的过程,它指向的是可能性目的;具有信仰是获得知识的依据,它指向的是必然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知识 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冉婷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1,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构建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构建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立足学生兴趣需要原则、实用可行性原则、突出文化性原则。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包括形象礼仪、体育仪式及体育运...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构建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构建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立足学生兴趣需要原则、实用可行性原则、突出文化性原则。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包括形象礼仪、体育仪式及体育运动标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大学生 体育礼仪 课程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著的宋玉书写——从断代文学史到文学通史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新文 张家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123,共7页
宋玉在古代常与屈原并称为"屈宋",但在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史著中并没有取得相应的书写地位,大多数断代或通史类的文学史都是在屈原或楚辞的专章内附论宋玉。这种现象的形成,既受制于文学史家"宋不如屈"的主观认识,更... 宋玉在古代常与屈原并称为"屈宋",但在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史著中并没有取得相应的书写地位,大多数断代或通史类的文学史都是在屈原或楚辞的专章内附论宋玉。这种现象的形成,既受制于文学史家"宋不如屈"的主观认识,更与今传宋玉赋的真实性长期受到怀疑相关。自上世纪后期"唐勒赋"残简发现之后,宋玉赋的真伪得到重新审视,诸如赵明、蔡靖泉、方铭所编文学史著,皆以专章详论宋玉开创赋体之功并充分肯定其文学史地位。从而不仅开始改变轻视宋玉的学术偏见,也对当时及此后文学史著的宋玉书写及其科学评价产生积极影响;当然,所留下的问题也仍然值得继续探讨和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20世纪 文学史书写 《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知德合一”的中国现代文化——张君劢的儒学复兴思想析论
5
作者 欧阳询 文碧方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130,共6页
张君劢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并非"中体西用"式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张君劢极力发掘儒学蕴含的民主与科学因子,并以现代西方哲学精神创新性诠释儒学的理性之自主、万物之有、致知穷理及形上形下相通等基本范畴,力图... 张君劢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并非"中体西用"式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张君劢极力发掘儒学蕴含的民主与科学因子,并以现代西方哲学精神创新性诠释儒学的理性之自主、万物之有、致知穷理及形上形下相通等基本范畴,力图融会中西文化于一体。探索"知德合一"的中国现代文化,是张君劢复兴儒学的目标,旨在使儒学复兴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种文化内驱力。张君劢的这些思想对于现今更好地利用和弘扬儒家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儒学复兴 知德合一 中国现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