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地龙的药用价值及在忻州的研发前景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澜 安伟 《农学学报》 2011年第A01期23-25,共3页
穿地龙有极强的药用价值:对治愈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腰腿扭伤、甲状腺机能亢进有显著疗效。在忻州定襄等县,穿地龙种植已形成较详尽的体系,具有很好的研发前景。
关键词 穿地龙 药用价值 研发前景 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绿茶、乌龙茶活性成分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88
2
作者 陈金娥 丰慧君 张海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6,共5页
目的与方法:通过醇提得到各种茶多酚提取液,酒石酸亚铁法测定了多酚的含量;水提得到各种茶多糖提取液,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通过DPPH·法、水杨酸法及邻苯三酚法测定不同茶叶中多酚、多糖含量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影响... 目的与方法:通过醇提得到各种茶多酚提取液,酒石酸亚铁法测定了多酚的含量;水提得到各种茶多糖提取液,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通过DPPH·法、水杨酸法及邻苯三酚法测定不同茶叶中多酚、多糖含量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影响,对比研究八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不同茶叶中多糖的含量从2.19%增大到2.89%(半发酵乌龙茶>红茶>绿茶),抗氧化能力:红茶>绿茶>乌龙茶(DPPH·法);红茶>绿茶>乌龙茶(水杨酸法);红茶>乌龙茶>绿茶(邻苯三酚法);不同茶叶中多酚的含量从1.71%增大到9.75%(绿茶>半发酵乌龙茶>红茶);结论:茶多糖和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绿茶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来自茶多酚,红茶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来自茶多糖。除乌龙茶多糖提取液外,两种抗氧化成分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含量成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多糖 多酚 自由基清除率 DPPH·法 水杨酸法 邻苯三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响应面法优化淡竹叶多糖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海容 白娟 +3 位作者 魏增云 刘勇麟 陈金娥 王迎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310,共8页
利用超声辅助萃取—响应面法提取淡竹叶多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五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使用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得到二次线性回归方程,以多糖产率为响应面值作响应面图,确定超声提取淡竹叶多糖最... 利用超声辅助萃取—响应面法提取淡竹叶多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五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使用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得到二次线性回归方程,以多糖产率为响应面值作响应面图,确定超声提取淡竹叶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功率200W,温度50℃,液料比35,超声时间30min,提取次数2次,多糖产率为3.42%。验证实验表明,所得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拟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竹叶 多糖 超声提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红色素萃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海容 狄文婷 赵新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4-129,共6页
用索氏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三种方法对比研究了影响提取高粱红色素的各种因素:即溶液的酸碱性、提取温度、时间、功率、液固比。实验结果表明:索氏萃取法的最佳条件为70%体积分数、pH3左右的酸性乙醇,萃取温度75℃,液固比1... 用索氏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三种方法对比研究了影响提取高粱红色素的各种因素:即溶液的酸碱性、提取温度、时间、功率、液固比。实验结果表明:索氏萃取法的最佳条件为70%体积分数、pH3左右的酸性乙醇,萃取温度75℃,液固比100:1(ml/g),萃取时间240min;微波萃取法溶剂的最佳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pH2,液固比45:1(ml/g),功率720W,萃取时间1.5min。超声波萃取法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65℃,功率80W,液固比45:1(ml/g),时间60min。索氏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高粱红色素的产率分别为16.5%、15.03%和13.38%。虽索氏萃取法产率略高于微波萃取法,但综合考虑能耗、萃取时间及操作流程,微波法有省时、快速、节能和节省溶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红色素 索氏萃取法 微波萃取 超声波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酸枣叶中总黄酮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迎进 于蕾 +2 位作者 闫军 何玥 张海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研究了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酸枣叶中总黄酮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四因素,利用Design-Expert 7.1.6软件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对酸枣叶总... 研究了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酸枣叶中总黄酮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四因素,利用Design-Expert 7.1.6软件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对酸枣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酸枣叶总黄酮的适宜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2.00∶1(mL∶g)、乙醇体积分数60.10%、超声功率240.00 W、超声提取时间36.50 min。总黄酮得率实测值为5.382%,与预测值5.407%相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叶 总黄酮 响应面分析法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与β-环糊精包合性质及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金娥 孟彩霞 +1 位作者 张俊青 张海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6,共5页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with β-cyclodextrin was prepared by the method of 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its inclusion complex properties were represented with fluorescence,IR,NMR,X-ray and oth...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with β-cyclodextrin was prepared by the method of 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its inclusion complex properties were represented with fluorescence,IR,NMR,X-ray and other spectral approaches.At the same time,the stoichiometric ratio,the constants and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inclusion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 1:1 inclusion complex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with β-cyclodextrin was formed,and the thermodynamic function change of inclusion process was△G°<0 and△H°<0,the inclusion reaction was a spontaneous exothermal reaction.△S°<0,it was indicated that forming inclusion complex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with β-cyclodextrin is an increased process for degree of order of molecules.Because the berberine hydrochloride/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solubility,decrease side effect and thrill,increase its sta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a useful experimental data is provided for drugs exploi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inclusion complex between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and β-cyclodextrin by current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X射线衍射 Β-环糊精 盐酸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与传统热水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张海容 韩伟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1,共4页
以香菇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组实验法对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热水法和微波提取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比较了时间,浸取温度,浸取次数,液固比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其中传统热水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加热温度45℃,加... 以香菇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组实验法对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热水法和微波提取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比较了时间,浸取温度,浸取次数,液固比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其中传统热水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加热温度45℃,加热时间5h,提取二次。微波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液固比10,功率40%,加热时间180s,pH值1。通过两种最佳工艺条件的结果比较可知,微波萃取法具有节能、省时、环保、操作便利且提取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多糖 微波法 萃取 香菇多糖 提取法 热水法 比较研究 传统 最佳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叶多糖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迎进 闫军 +2 位作者 周俊丽 孔丽霞 张海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94,共3页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酸枣叶多糖,考察酸枣叶粗多糖(CP)和脱蛋白多糖(DP)对.OH、O2-.、DPPH.和ABTS.的清除作用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CP和DP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H、O2-.、DPPH.和ABTS.作用和还原能力,CP抗氧化活性高于DP;并且清除率与浓度之...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酸枣叶多糖,考察酸枣叶粗多糖(CP)和脱蛋白多糖(DP)对.OH、O2-.、DPPH.和ABTS.的清除作用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CP和DP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H、O2-.、DPPH.和ABTS.作用和还原能力,CP抗氧化活性高于DP;并且清除率与浓度之间存在明显量效关系。酸枣叶多糖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叶 多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中黄酮、多酚和V_C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金娥 赵金玲 张海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共4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干、鲜青蒿叶中黄酮、多酚和VC的含量,用DPPH.法、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法对比研究了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干青蒿叶中黄酮、多酚和VC的含量远高于鲜青蒿;且干青蒿叶提取液抗氧化能力远大于鲜青蒿叶提取液抗...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干、鲜青蒿叶中黄酮、多酚和VC的含量,用DPPH.法、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法对比研究了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干青蒿叶中黄酮、多酚和VC的含量远高于鲜青蒿;且干青蒿叶提取液抗氧化能力远大于鲜青蒿叶提取液抗氧化能力。当提取液体积为1mL时:DPPH.法清除总自由基能力,干青蒿(92.53%)>鲜青蒿(7.58%);水杨酸法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干青蒿(31.45%)>鲜青蒿(21.73%);邻苯三酚法清除过氧阴离子的能力,干青蒿(76.36%)>鲜青蒿(18.58%),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随提取液体积增大而增加,二者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叶 黄酮 多酚 VC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对败酱草多酚的分离及纯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海容 党琦 +1 位作者 赵志刚 陈金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22-1828,共7页
败酱草中多酚含量丰富,在医药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通过静态吸附法对D3520、H103、NKA、D4006、X-5、D4020、AB-8、S-8、NKA-9和NKA-II10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选出H103型树脂为吸附败酱草中多酚效果最佳的树脂,并研究了其对败酱草... 败酱草中多酚含量丰富,在医药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通过静态吸附法对D3520、H103、NKA、D4006、X-5、D4020、AB-8、S-8、NKA-9和NKA-II10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选出H103型树脂为吸附败酱草中多酚效果最佳的树脂,并研究了其对败酱草中多酚的静态与动态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H103树脂对败酱草多酚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14.42mg·g^(-1)(干树脂),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为6h。测定了25、30、35℃下的等温吸附线,且采用Langmuir模型的拟合效果略优于Freundlich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此外,样品液浓度、温度、pH值、乙醇浓度等因素均对H103树脂吸附分离败酱草多酚有影响。较理想的工艺参数为:吸附温度30℃,样品液浓度1.34mg·mL^(-1)左右,pH值保持败酱草提取液本身的pH=5.95,动态吸附的上样体积170mL;采用75mL60%乙醇溶液进行动态洗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草 多酚 大孔树脂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萃取-响应面法优化绿茶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金娥 杨雯婷 +1 位作者 刘勇麟 张海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3,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利用软件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获得二次线性回归方程式,以黄酮产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图,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绿茶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功率600 W、时间3.5 min、液固比50∶1(mL/g)...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利用软件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获得二次线性回归方程式,以黄酮产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图,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绿茶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功率600 W、时间3.5 min、液固比50∶1(mL/g)、提取次数2次,黄酮产率为2.605 mg/g,验证实验表明,所得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拟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绿茶黄酮 微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金娥 刘丽琴 张海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9-192,共4页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高粱红色素特征吸光值变化的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光照、温度、pH、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蔗糖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表明:糖溶液、光照对其影响较小;在不同的pH条件下稳定性不同;金属离子中Ca2+、Na+、K+对...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高粱红色素特征吸光值变化的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光照、温度、pH、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蔗糖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表明:糖溶液、光照对其影响较小;在不同的pH条件下稳定性不同;金属离子中Ca2+、Na+、K+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较好,并有不同程度的护色效果,Al3+和Zn2+对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Cu2+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或破坏作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对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红 高粱红色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青蒿多糖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海容 刘露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8,共3页
采用超声波浸提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显色,在490nm处运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含量;并分别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此方法的最佳条件,即单因素法:温度60℃,超声功率80W,固液比1:30,时间30min;各种影响因素影响力的大小为:... 采用超声波浸提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显色,在490nm处运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含量;并分别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此方法的最佳条件,即单因素法:温度60℃,超声功率80W,固液比1:30,时间30min;各种影响因素影响力的大小为:功率>温度>固液比>时间。正交实验最佳条件:温度70℃,功率90W,固液比1:50,时间40min,为提取青蒿多糖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多糖 超声提取 硫酸-苯酚法 正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沙棘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金娥 王晓玲 张海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0-82,共3页
以油产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沙棘籽油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液固比、温度和微波功率对得油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55℃,150s,500W的... 以油产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沙棘籽油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液固比、温度和微波功率对得油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55℃,150s,500W的条件下可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相比,微波法提取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原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沙棘籽油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芝麻粕中多酚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海容 陈金娥 高瑞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4,126,共6页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芝麻粕中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液料比、超声时间对多酚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Box-Behnken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设计,并测定了芝麻粕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芝麻粕中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液料比、超声时间对多酚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Box-Behnken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设计,并测定了芝麻粕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芝麻粕中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320 W、超声温度54℃、液料比57∶1、超声时间30 min,此条件下多酚产率为2. 86%,与预测值(2. 95%)无显著性差异。与食品抗氧化剂TBHQ相比,芝麻粕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芝麻粕多酚提取液清除DPPH·的能力(IC_(50)为34. 91μg/m L)大于TBHQ的(IC_(50)为92. 40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粕 多酚 超声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花浸膏中α-酸异构化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闫晶晶 刘淑敏 +2 位作者 郭泽青 郝国艳 张海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30,共3页
α-酸是啤酒花的主要成分,也是啤酒苦味的主要物质,通过改变外界因素提高α-酸异构产率增加啤酒的泡沫稳定性,提高啤酒质量。采用单因素筛选试验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含量、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热时pH对α-酸异构化产率的影响。... α-酸是啤酒花的主要成分,也是啤酒苦味的主要物质,通过改变外界因素提高α-酸异构产率增加啤酒的泡沫稳定性,提高啤酒质量。采用单因素筛选试验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含量、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热时pH对α-酸异构化产率的影响。影响α-酸异构化的最佳异构化工艺参数为:催化剂种类为MgCl_2、催化剂质量分数4%、反应时间180 min、温度80℃、pH为10.05,α-酸的异构化率达78.6%。试验获得的α-酸异构化最佳反应条件,为工业开发啤酒花产品、提高α-酸异构化率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花浸膏 Α-酸 异Α-酸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Al^(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体系荧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海容 梁晓春 陈金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用荧光法探索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β-环糊精(β-CD)、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4种有序介质,及反应时间、pH等条件对槲皮素-Al 3+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有序介质中,CTMAB在酸性介质(pH=6.... 用荧光法探索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β-环糊精(β-CD)、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4种有序介质,及反应时间、pH等条件对槲皮素-Al 3+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有序介质中,CTMAB在酸性介质(pH=6.10)下对槲皮素-Al 3+体系荧光增敏效果最好,在λex/λem=450/539nm处有强荧光峰。据此,建立了一种用CTMAB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4.0×10-8~1.0×10-5 mol/L,检出限为1.24×10-8 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6%。方法已用于银杏叶片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Al 3+ 荧光光度法 表面活性剂 银杏叶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夏枯草多糖工艺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志刚 宣丽英 +2 位作者 李志英 高瑞苑 张海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95,共5页
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夏枯草中多糖类化合物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和提取次数5个因素,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夏枯草多糖产... 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夏枯草中多糖类化合物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和提取次数5个因素,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夏枯草多糖产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夏枯草中多糖类化合物的最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为:提取功率90 W、提取温度65℃、液固比40∶1(m L/g)、时间52 min、提取次数两次,夏枯草中多糖类的实测结果(4.60%)与响应面拟合方程的预测值(4.64%)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响应面法 多糖 超声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响应面优化苦荞壳黄酮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金娥 王亚君 +2 位作者 赵志刚 刘勇麟 张海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4,共6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苦荞中黄酮的超声提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星点设计-中心组合法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固比对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酮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功率50 W,超声提取时间2... 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苦荞中黄酮的超声提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星点设计-中心组合法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固比对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酮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功率50 W,超声提取时间26 min,超声提取温度53℃,液固比49 m L/g,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黄酮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蔬菜中草萘胺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海容 王雅乐 陈金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7-830,共4页
用荧光法探索了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β-环糊精(β-CD)、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5种有序介质,及反应时间、pH条件对草萘胺荧光光谱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有序介质中CT-MAB... 用荧光法探索了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β-环糊精(β-CD)、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5种有序介质,及反应时间、pH条件对草萘胺荧光光谱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有序介质中CT-MAB对草萘胺荧光增敏效果最好,在λex/λem=292/338nm处有强荧光峰。据此,建立了用CTMAB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草萘胺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7~1.0×10-4 mol/L,相关系数R=0.9986,检出限为5.3×10-8 mol/L,对1.0×10-4mol/L草萘胺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54%。该法已用于西红柿、芹菜、油菜、菠菜、绿尖椒、圆白菜、水萝卜、长茄子、豆角、黄瓜中草萘胺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萘胺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荧光光度法 胶束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