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创教育背景下五台山研学课程设计及研学导师培养模式 被引量:7
1
作者 赵鹏宇 周喜君 郑茹楠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35,共4页
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教育旅游市场的热点,本文在梳理研学课程的相关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指出研学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层次性,将提升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作为研学课程设计的总目标。“一致性建构”是... 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教育旅游市场的热点,本文在梳理研学课程的相关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指出研学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层次性,将提升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作为研学课程设计的总目标。“一致性建构”是研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本文给出研学课程设计流程并在五台山研学中实践验证,同时给出项目制驱动下五台山研学导师培养模式,对于研学课程标准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课程 一致性建构 设计流程 五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生态关联区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时空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高艳珍 郑庆荣 +2 位作者 罗淑政 李晓 胡砚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1-818,共8页
五台山生态关联区的生态安全对保障五台山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五台山生态关联区的生态安全,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10、2015和2018年生态足迹进行测算分析。结果显示:(1)2010—2018年,五台山生态关联区的人均生态... 五台山生态关联区的生态安全对保障五台山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五台山生态关联区的生态安全,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10、2015和2018年生态足迹进行测算分析。结果显示:(1)2010—2018年,五台山生态关联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稳定在2 hm^(2)/人左右;人均生态足迹从1.202 hm^(2)/人增加到2.655 hm^(2)/人;生态盈亏由1.099 hm^(2)/人的生态盈余演变成-0.411 hm^(2)/人的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由0.522增长到1.183。(2)不同类型的生态足迹不均衡,耕地和草地是主要生态足迹因子,滹沱河流域的耕地人均生态足迹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和类型;生态盈亏变化最大的是化石能源地,其次为耕地,其余4种变化小,总体稳定,轻度生态赤字分布范围明显大于生态盈余范围;生态压力大小为草地>耕地>化石能源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五台山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关联区 五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能源-生态复合区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赵鹏宇 薛慧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5-290,298,共7页
[目的]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探讨能源与生态复合区生态安全预警,为区域生态保护规划及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PSR概念模型框架,从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生态要素选取了21个指标建立了能源-生态复合区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 [目的]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探讨能源与生态复合区生态安全预警,为区域生态保护规划及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PSR概念模型框架,从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生态要素选取了21个指标建立了能源-生态复合区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山西省忻州市2000-2018年生态安全预警进行分析。[结果]①2018年忻州市14县综合预警值介于0.356 2~0.587 0之间,平均值为0.491 2,预警等级处于中警至轻警范围内。其中忻府区、定襄、五台、繁峙、静乐5县(区)警情为中警状态,其余7县(市)均为轻警状态,忻州市整体生态安全并不乐观,生态安全等级较低。②2000-2018年忻州市生态安全预警值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警情为中警等级的县减少,轻警等级的县增加。[结论]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性,警情整体趋于改善,主要取决于系统压力中的经济、资源、环境压力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动态预警 熵值法 忻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今 赵新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45-47,共3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改革的热点问题。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包括前端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过程模型是:课程导入、课程学习及测试。通过...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改革的热点问题。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包括前端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过程模型是:课程导入、课程学习及测试。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英语专业 混合式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 教学活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修正的忻州市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赵鹏宇 郭劲松 +3 位作者 刘秀丽 崔嫱 张俊卿 冯文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了给忻州市矿粮复合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在现有生态足迹模型中增加了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科目的污染排放账户和水资源账户,重新确定了忻州各项生物账户全球平均产量与生产性土地均衡因子。采用修正后... 为了给忻州市矿粮复合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在现有生态足迹模型中增加了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科目的污染排放账户和水资源账户,重新确定了忻州各项生物账户全球平均产量与生产性土地均衡因子。采用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忻州市14个县(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主要结论为:人均生态足迹集中于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县域,如静乐、河曲、保德、原平;忻州生态承载力主要来自于耕地与林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主要集中于相对资源富裕、人口较多的县域,如宁武、静乐、神池、五寨、岢岚、偏关;2004—2009年间生态赤字县域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整体上向严重赤字区、压力指数大于1的区域集中;依据区域经济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率是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可将忻州市分为两类区域,第一类包括河曲、保德、原平、静乐等4县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技术效率较低,对生态环境的扰动较大;另一类为其它8个县级单位,低于全市区平均水平,技术效率较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从能源利用与城镇发展角度分析了空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源头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氮氧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鹏宇 翟召怀 +2 位作者 步秀芹 刘晓东 王翠萍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83-89,共7页
为确定滹沱河源头松散岩类孔隙水硝酸盐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过程,2016年3月选择源头繁峙县地下水共8个采样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常量元素Ca^(2+)离子含量明显大于Na^+离子,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Na^+离子与Cl^-离子含量... 为确定滹沱河源头松散岩类孔隙水硝酸盐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过程,2016年3月选择源头繁峙县地下水共8个采样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常量元素Ca^(2+)离子含量明显大于Na^+离子,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Na^+离子与Cl^-离子含量存在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沿地下水流程,HCO-3离子含量存在减小的趋势,但相对变幅较小,是最主要的阴离子成分;Cl^-离子含量随着地下水流程的增加而增大,且相对变幅变化较大。基本上反映了地下水动态为入渗-径流为主、入渗-径流-蒸发为辅,地下水化学作用以溶滤作用为主、间杂浓缩作用的特点;滹沱河源头地下水硝态氮污染比较严重。采样点的NO3-含量介于3.6~28.7 mg/L,平均值为14.3 mg/L,超标率达75%,郝家湾以下所有样点全部超标;随着硝酸盐含量的增加,δ15N无明显的降低现象,且本次取样的δ15N/δ18O均不为2∶1的比例,加之积极交替的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说明研究区基本未发生反硝化作用;δ^(15)N、δ^(18)O溯源分析结果表明,12.5%的样点受到生活污水和家畜粪便的污染;87.5%的样点受到土壤溶滤、生活污水和家畜粪便、化肥和降雨的共同污染,相应的贡献率分别为62%、22%、16%。同时表明该区正发生着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同位素 硝酸盐污染 迁移转化 松散岩类孔隙水 地下水 滹沱河源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加工毛健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淑政 曹洁 +1 位作者 刘佳 玉米提·哈力克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204-209,共6页
以山西省粗加工毛健茶为研究对象,应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矿质元素、氨基酸、水分、粗灰分、粗纤维、水浸出物、微生物含量,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超声波提取仪测定总黄酮、总多酚含量。结果表明,毛健茶中有毒无机元素铅、总砷和镉含量很低... 以山西省粗加工毛健茶为研究对象,应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矿质元素、氨基酸、水分、粗灰分、粗纤维、水浸出物、微生物含量,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超声波提取仪测定总黄酮、总多酚含量。结果表明,毛健茶中有毒无机元素铅、总砷和镉含量很低;微量元素铁、锰、锌、铜和常量元素钾、钙含量丰富;水分、粗灰分、粗纤维含量基本符合人类饮用标准;含有氨基酸、总多酚、总黄酮等;粗灰分含量、微生物数量检测值较高。综上表明,粗加工毛健茶含有多种有益成分,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建议筛选确定最佳采摘时间,改善加工条件,密封包装,以提高其品质,保证其饮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健茶 矿质元素 氨基酸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庙与众生:清朝代州村庙修缮与村落生活的互动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新平 王超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42,共8页
代州处于五台山境域,当地民间信仰结合佛教信仰,类型多样。自清以来,该地神灵信仰发展日盛。村庙作为神灵信仰的物质载体,其修缮活动也日渐增多,成为村落生活中神灵信仰的物化实践。村庙修缮多由民众参与,各阶层民众有着不同的参与动因... 代州处于五台山境域,当地民间信仰结合佛教信仰,类型多样。自清以来,该地神灵信仰发展日盛。村庙作为神灵信仰的物质载体,其修缮活动也日渐增多,成为村落生活中神灵信仰的物化实践。村庙修缮多由民众参与,各阶层民众有着不同的参与动因,且以不同方式参与,产生了良性的社会影响。清朝代州村庙的修缮承载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期许,民众的村落生活惯习也影响着村庙的修缮,二者形成良性互动。村庙修缮活动源于村落生活,又反映了村落民众的心灵愿景,是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 村落生活 村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 郑庆荣 +2 位作者 胡砚秋 高艳珍 罗淑政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期108-112,143,共6页
以滹沱河上游地区2005、2010、2015、2018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价值当量因子法、敏感性指数等指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5—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 以滹沱河上游地区2005、2010、2015、2018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价值当量因子法、敏感性指数等指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5—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为建设用地,动态度为5.80%,面积增加了25337.52hm^2;其次为草地和未利用地,动态度分别为-0.27%和-0.20%,处于减少状态。(2)土地利用面积转移中,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最多,达12506.01hm^2;其次为草地转为建设用地,为9734.03hm^2。(3)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林地最大,贡献率在48%以上;其次为草地,达26%以上,两者占比合计超过75%,说明林地和草地是维持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主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为主,占比高达62%,食物生产和娱乐文化功能的价值最低。(4)2005—2018年研究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轻微减少趋势,变化率为-1.37%,减少了236.16×10^6元。其中草地减少最多,变化率为-3.55%,减少了166.12×10^6元。因此,必须重视滹沱河上游地区林草保护,确保生态功能价值的主体作用,同时合理规划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耕地的占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滹沱河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上游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10
作者 李晓 郑庆荣 +2 位作者 胡砚秋 高艳珍 罗淑政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第1期88-97,共10页
【目的】明确滹沱河上游地区2000—2018年的土地变化及景观格局,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依据。【方法】运用Fragstats 4.2软件对滹沱河上游地区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研... 【目的】明确滹沱河上游地区2000—2018年的土地变化及景观格局,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依据。【方法】运用Fragstats 4.2软件对滹沱河上游地区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该地区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2000—2018年,滹沱河上游地区的草地面积占绝对优势;土地利用面积转移中,耕地和草地转出面积较大,主要作为建设用地。2000—2018年,滹沱河上游地区的景观呈现出多样化、破碎化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粮食产量以及年均气温为滹沱河上游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论】2000—2018年,滹沱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变化,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草地、耕地、林地面积波动减少,水域和未利用地变化较小;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以及各种生态建设是促进滹沱河上游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灰色关联度 滹沱河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