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忻州市梯田埂坎枣树耐旱性研究
1
作者
张志杰
王瑞秀
任永魁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2年第3期18-20,共3页
建设梯田埂坎植物篱 ,既是保护水土流失区基本农田的需要 ,又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拓宽农业增收空间的有效途径。围绕水分这一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研究了抗逆性极强的枣树在连续干旱情况下植苗造林、根蘖造林对幼苗高生长的影...
建设梯田埂坎植物篱 ,既是保护水土流失区基本农田的需要 ,又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拓宽农业增收空间的有效途径。围绕水分这一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研究了抗逆性极强的枣树在连续干旱情况下植苗造林、根蘖造林对幼苗高生长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埂坎
枣树
抗旱性
产量
植物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电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瑞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0年第4期40-42,共3页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对于调整我国及区域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扰动地表,破坏土壤植被,恶化生态景观,加剧水土流失。以神池县山西国际能源集团...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对于调整我国及区域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扰动地表,破坏土壤植被,恶化生态景观,加剧水土流失。以神池县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二期风电新建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扰动面积大和动用土石方量大为基本要素,通过定位调查,划分确定了重点防治区为风电机组区和施工道路区,并根据当地实际研究了防治措施及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重点防治区
防治措施
风电项目区
神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忻州市梯田埂坎资源开发利用调查
3
作者
张志远
毕生光
王瑞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4年第4期29-31,共3页
在全面普查全市梯田埂坎资源现状的基础上 ,采取引进树草种和乡土树草种选优相结合的方法 ,筛选出10种适宜在晋西北不同地类梯田埂坎种植的树草种。同时 ,试验总结出牧草类、药用植物类、经济林类、灌木类4种效益显著的梯田埂坎植物篱。
关键词
梯田埂坎
植物篱
护埂防蚀
经济效益
忻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榆泉煤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分析
4
作者
王征兰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1年第2期43-44,共2页
据对监测资料的分析,鲁能河曲矿区上榆泉矿井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扰动土地整治率95.74%,土壤流失控制比0.7,拦渣率98.5%,水土流失治理度92.68%,植被恢复系数75.42%,林草覆盖率22.35%。对照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基本达到要求。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防治责任范围
防治效果
上榆泉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忻州市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探讨
5
作者
王小军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2年第4期37-38,共2页
通过对北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忻州市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模式、防治技术、土地结构调整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期寻求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的最优配置方案。北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从立体防护角度出发,布设&qu...
通过对北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忻州市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模式、防治技术、土地结构调整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期寻求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的最优配置方案。北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从立体防护角度出发,布设"五道防线",经过4 a综合治理,年径流量只有11.87万m3,输沙量只有2.44万t,分别占未治理前平均径流量、输沙量的42%和18.6%,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达到了非常好的水土保持防治效果,为今后小流域治理中防护体系建设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防护体系
水土保持效益
忻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北生态脆弱区人工种源补充对植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志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在晋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选择宁武县张家山流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多方位探讨了生态自然修复下,辅以人工促进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定性定量影响。试验选择乡土树种补充种源,按树种风媒传播范围确定补植密度,因地制宜配置混交方...
在晋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选择宁武县张家山流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多方位探讨了生态自然修复下,辅以人工促进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定性定量影响。试验选择乡土树种补充种源,按树种风媒传播范围确定补植密度,因地制宜配置混交方式,采用大营养袋定植等综合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经过5 a试验,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0%-95%,保存率达80%-85%,试验区植被盖度达72.2%,年均增幅达8.3%,人工补充种源新增盖度10.6%,新增生物产量33.72%。植被群落逐渐向物种分布均匀,高低错落的结构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北
生态脆弱区
植被恢复
种源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区金银花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征兰
张志远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0年第3期19-21,共3页
金银花又叫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丛生灌木,具有耐旱、耐寒、耐涝、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等特点,是我国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原产地为河南省密县五指岭半山区,1996年引进在忻州市栽培,历经十余年的驯化培育、中试推广,引种获得成功。文...
金银花又叫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丛生灌木,具有耐旱、耐寒、耐涝、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等特点,是我国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原产地为河南省密县五指岭半山区,1996年引进在忻州市栽培,历经十余年的驯化培育、中试推广,引种获得成功。文章介绍了金银花的生态适应性、引种试验结果、栽培管理技术、水土保持效益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引种
栽培技术
忻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武朝凯露天煤矿水土流失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征兰
冀玉清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0年第2期25-26,30,共3页
对宁武县朝凯露天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指出,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是采掘区和排土场,重点时段在运行期,为合理配置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煤矿建设和开采所...
对宁武县朝凯露天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指出,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是采掘区和排土场,重点时段在运行期,为合理配置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煤矿建设和开采所引发的水土流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预测
新增水土流失量
水土流失危害
宁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代县小型铁矿业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志远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年第3期38-39,共2页
代县铁矿资源丰富,远景储量居全省第一。近年来,随着采矿业的大规模发展,弃土、弃渣无序堆放,尾矿库、生产区、开采迹地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造成了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针对铁矿生产中产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原因,提出了加大法制宣传...
代县铁矿资源丰富,远景储量居全省第一。近年来,随着采矿业的大规模发展,弃土、弃渣无序堆放,尾矿库、生产区、开采迹地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造成了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针对铁矿生产中产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原因,提出了加大法制宣传、规范采矿行为、编报落实水保方案、加强监督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人为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方案
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清平
郎少轶
王瑞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对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进行了三年的定位研究 ,其结果表明 :这类草地牧草产量的季节动态规律较稳定 ,各年度动态曲线均呈单峰型 ,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 ,峰期后牧草产量下降较缓慢 ;牧草生长前期粗蛋白质含量高 ,随生育期进展...
对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进行了三年的定位研究 ,其结果表明 :这类草地牧草产量的季节动态规律较稳定 ,各年度动态曲线均呈单峰型 ,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 ,峰期后牧草产量下降较缓慢 ;牧草生长前期粗蛋白质含量高 ,随生育期进展而逐渐减少 ,粗纤维含量则相反 ;粗蛋白质产量高峰期在8月 ,这与干草产量的峰期正好吻合 ,是该类草地利用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产量
白羊草灌丛草地
营养成分
沁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护岸速生丰产林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解菊芳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年第4期23-25,共3页
在黄河中游营造千里黄河护岸林带,开展以防洪效能、树种配置、造林技术、速生适生、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的黄河护岸林的快速营造研究,为科学营造黄河护岸林积累了丰富的试验资料。
关键词
护岸林
丰产
速生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家沟流域径流泥沙运行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牛四平
王征兰
+1 位作者
王小平
王小兵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2年第2期17-18,共2页
根据王家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 %以上的实际 ,研究提出了径流泥沙运行方程。并提出了应用集流技术 ,拦蓄流域径流 。
关键词
王家沟流域
径流泥沙运行规律
水土流失
运行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北生态修复区种源补充技术研究
13
作者
张志远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年第2期10-12,共3页
在宁武县张家山流域片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研究,探讨了在晋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依靠生态系统自身修复为主,辅以人工适度补植,加速植被的恢复技术。选择乡土树种补充种源,按树种风媒传播范围确定补植密度,因地制宜配置...
在宁武县张家山流域片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研究,探讨了在晋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依靠生态系统自身修复为主,辅以人工适度补植,加速植被的恢复技术。选择乡土树种补充种源,按树种风媒传播范围确定补植密度,因地制宜配置混交方式,采用大营养袋定植等综合技术,可提高造林成活率。经5年试验,当年造林成活率90%~95%,造林保存率80%~85%,试验区植被盖度达71.5%,人工补充种源新增盖度10.6%,提高生物产量33.72%,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植被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乡土树种
生态修复
张家山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西北沙打旺种子繁育综合技术研究
14
作者
刘树林
张志杰
杨晓宇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沙打旺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逆性强,是优良的水土保持草种。但因种子成熟期长,在晋西北地区不易成熟,产籽量不高,给大面积推广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提高产籽量,开展了定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打旺种子繁育基地宜选择旱...
沙打旺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逆性强,是优良的水土保持草种。但因种子成熟期长,在晋西北地区不易成熟,产籽量不高,给大面积推广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提高产籽量,开展了定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打旺种子繁育基地宜选择旱地,行株距以25 cm×50 cm为宜,生长期根外喷磷可有效提高产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打旺种子生产技术南曲沟流域河曲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JB-2型精量点播耧播种配合培土铲中耕对旱坪地保水固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15
作者
宋万兔
杨晓宇
+3 位作者
张志杰
杨俊伟
孟龙
张国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7期482-486,共5页
[目的]本文探讨了采用JB-2型精量点播耧播种配合培土铲中耕,对旱坪地保水固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其它作物利用机械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与传统耕作模式田间栽培对比试验的方法,以玉米根系长度和重量、秸秆长度和重量、玉米产量、...
[目的]本文探讨了采用JB-2型精量点播耧播种配合培土铲中耕,对旱坪地保水固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其它作物利用机械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与传统耕作模式田间栽培对比试验的方法,以玉米根系长度和重量、秸秆长度和重量、玉米产量、生物干重为对比分析指标,分析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的旱坪地,与对照相比,采用这种农机组合种植玉米,可使单株平均气根长度增加342.94cm,增加一倍;单株根系干重增加13.21g,增幅33.50%;单株产量增加0.017kg,增幅7.62%;每公顷产量增加462.0kg,增幅7.62%;每公顷生物总干重增加631.7kg,增幅4.73%。[结论]JB-2型精量点播耧与培土铲配套播种、中耕可明显增高地垅,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增强植株固土能力,并提高玉米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量点播耧
培土铲
中耕
保水固土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研示范、推广服务、经营创收一体化的实践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志远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5,共2页
针对地市级水保所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以基地建设促推广,以科技服务求发展,实现了科研示范、推广服务、经营创收一体化,促进了单位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学研究
推广应用
服务
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石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
3
17
作者
任永魁
张清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年第3期28-29,共2页
在宁武县土石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流域,随机抽取了10户调查其经济情况,推算了流域的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封禁和退耕还林还草,不仅可恢复植被,而且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农村经济
退耕还林还草
封禁
土石山区
宁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西北高寒区膜下滴灌节水示范推广效益浅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张志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6年第4期28-30,共3页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在神池、五寨、岢岚三县示范推广面积1 344.54 hm^2,比地面灌溉平均节水2 550 m^3/hm^2,节水率达80.61%;增产511.19万kg,增加收入1 098.07万元。实践证明,膜下滴灌技术是高寒地区发展高...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在神池、五寨、岢岚三县示范推广面积1 344.54 hm^2,比地面灌溉平均节水2 550 m^3/hm^2,节水率达80.61%;增产511.19万kg,增加收入1 098.07万元。实践证明,膜下滴灌技术是高寒地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节水技术
增产增收
高寒地区
晋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形势下基层水保科研所发展探索
19
作者
张志远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5年第3期18-19,共2页
在新形势下,基层水保科研所面临科研无经费、经济基础差、科技创新能力弱、科研工作难开展等问题。忻州市水保所从当地实际出发,科研、推广、服务、经营相结合,在基地建设、新技术推广、科研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促进了单位科技工作的...
在新形势下,基层水保科研所面临科研无经费、经济基础差、科技创新能力弱、科研工作难开展等问题。忻州市水保所从当地实际出发,科研、推广、服务、经营相结合,在基地建设、新技术推广、科研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促进了单位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水保科研所
科技成果推广
技术服务
体制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石山区人工补充种源对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
20
作者
王小军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忻州市土石山区土层很薄,土壤贫瘠,植被恢复困难,封禁后自然恢复植被速度较慢。为此,2003-2007年间在宁武县土石山区开展了人工补充种源、加速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补充植物种源后借助自然恢复能力,可以使植被群落结构得...
忻州市土石山区土层很薄,土壤贫瘠,植被恢复困难,封禁后自然恢复植被速度较慢。为此,2003-2007年间在宁武县土石山区开展了人工补充种源、加速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补充植物种源后借助自然恢复能力,可以使植被群落结构得到优化,植物种水平分布更加均匀,不同地类净增加植物1-5种;植物的垂直空间层次分化明显,上层植物均高明显增加,人工补充的乔木年均增加22.17 cm,人工与天然灌木组成的群落增加15.17 cm,天然草本最高增加8.3 cm;多数地类草本层演化为2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补充种源
植被结构
土石山区
宁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忻州市梯田埂坎枣树耐旱性研究
1
作者
张志杰
王瑞秀
任永魁
机构
山西省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2年第3期18-20,共3页
文摘
建设梯田埂坎植物篱 ,既是保护水土流失区基本农田的需要 ,又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拓宽农业增收空间的有效途径。围绕水分这一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研究了抗逆性极强的枣树在连续干旱情况下植苗造林、根蘖造林对幼苗高生长的影响 。
关键词
梯田埂坎
枣树
抗旱性
产量
植物篱
分类号
S157.3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7.43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电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瑞秀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0年第4期40-42,共3页
文摘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对于调整我国及区域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扰动地表,破坏土壤植被,恶化生态景观,加剧水土流失。以神池县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二期风电新建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扰动面积大和动用土石方量大为基本要素,通过定位调查,划分确定了重点防治区为风电机组区和施工道路区,并根据当地实际研究了防治措施及实施效果。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重点防治区
防治措施
风电项目区
神池县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忻州市梯田埂坎资源开发利用调查
3
作者
张志远
毕生光
王瑞秀
机构
山西省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4年第4期29-31,共3页
文摘
在全面普查全市梯田埂坎资源现状的基础上 ,采取引进树草种和乡土树草种选优相结合的方法 ,筛选出10种适宜在晋西北不同地类梯田埂坎种植的树草种。同时 ,试验总结出牧草类、药用植物类、经济林类、灌木类4种效益显著的梯田埂坎植物篱。
关键词
梯田埂坎
植物篱
护埂防蚀
经济效益
忻州市
分类号
S157.3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榆泉煤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分析
4
作者
王征兰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1年第2期43-44,共2页
文摘
据对监测资料的分析,鲁能河曲矿区上榆泉矿井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扰动土地整治率95.74%,土壤流失控制比0.7,拦渣率98.5%,水土流失治理度92.68%,植被恢复系数75.42%,林草覆盖率22.35%。对照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基本达到要求。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防治责任范围
防治效果
上榆泉煤矿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忻州市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探讨
5
作者
王小军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2年第4期37-38,共2页
文摘
通过对北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忻州市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模式、防治技术、土地结构调整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期寻求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的最优配置方案。北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从立体防护角度出发,布设"五道防线",经过4 a综合治理,年径流量只有11.87万m3,输沙量只有2.44万t,分别占未治理前平均径流量、输沙量的42%和18.6%,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达到了非常好的水土保持防治效果,为今后小流域治理中防护体系建设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流域
防护体系
水土保持效益
忻州市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北生态脆弱区人工种源补充对植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志远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052026)
文摘
在晋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选择宁武县张家山流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多方位探讨了生态自然修复下,辅以人工促进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定性定量影响。试验选择乡土树种补充种源,按树种风媒传播范围确定补植密度,因地制宜配置混交方式,采用大营养袋定植等综合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经过5 a试验,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0%-95%,保存率达80%-85%,试验区植被盖度达72.2%,年均增幅达8.3%,人工补充种源新增盖度10.6%,新增生物产量33.72%。植被群落逐渐向物种分布均匀,高低错落的结构演替。
关键词
晋北
生态脆弱区
植被恢复
种源补充
Keywords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vulnerable area
vegetation restoration
man-added source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金银花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征兰
张志远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0年第3期19-21,共3页
文摘
金银花又叫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丛生灌木,具有耐旱、耐寒、耐涝、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等特点,是我国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原产地为河南省密县五指岭半山区,1996年引进在忻州市栽培,历经十余年的驯化培育、中试推广,引种获得成功。文章介绍了金银花的生态适应性、引种试验结果、栽培管理技术、水土保持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金银花
引种
栽培技术
忻州市
分类号
S72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7.3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武朝凯露天煤矿水土流失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征兰
冀玉清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0年第2期25-26,30,共3页
文摘
对宁武县朝凯露天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指出,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是采掘区和排土场,重点时段在运行期,为合理配置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煤矿建设和开采所引发的水土流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土流失预测
新增水土流失量
水土流失危害
宁武县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代县小型铁矿业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志远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年第3期38-39,共2页
文摘
代县铁矿资源丰富,远景储量居全省第一。近年来,随着采矿业的大规模发展,弃土、弃渣无序堆放,尾矿库、生产区、开采迹地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造成了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针对铁矿生产中产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原因,提出了加大法制宣传、规范采矿行为、编报落实水保方案、加强监督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铁矿
人为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方案
代县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清平
郎少轶
王瑞秀
机构
山西省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文摘
对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进行了三年的定位研究 ,其结果表明 :这类草地牧草产量的季节动态规律较稳定 ,各年度动态曲线均呈单峰型 ,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 ,峰期后牧草产量下降较缓慢 ;牧草生长前期粗蛋白质含量高 ,随生育期进展而逐渐减少 ,粗纤维含量则相反 ;粗蛋白质产量高峰期在8月 ,这与干草产量的峰期正好吻合 ,是该类草地利用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
牧草产量
白羊草灌丛草地
营养成分
沁源县
分类号
S157.4 [农业科学—土壤学]
S343.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护岸速生丰产林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解菊芳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年第4期23-25,共3页
文摘
在黄河中游营造千里黄河护岸林带,开展以防洪效能、树种配置、造林技术、速生适生、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的黄河护岸林的快速营造研究,为科学营造黄河护岸林积累了丰富的试验资料。
关键词
护岸林
丰产
速生
黄河下游
分类号
S71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家沟流域径流泥沙运行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牛四平
王征兰
王小平
王小兵
机构
山西省
水土
保持
科学
研究所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2年第2期17-18,共2页
文摘
根据王家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 %以上的实际 ,研究提出了径流泥沙运行方程。并提出了应用集流技术 ,拦蓄流域径流 。
关键词
王家沟流域
径流泥沙运行规律
水土流失
运行方程
分类号
P333.4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北生态修复区种源补充技术研究
13
作者
张志远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年第2期10-12,共3页
基金
山西省科研攻关项目(052026)
文摘
在宁武县张家山流域片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研究,探讨了在晋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依靠生态系统自身修复为主,辅以人工适度补植,加速植被的恢复技术。选择乡土树种补充种源,按树种风媒传播范围确定补植密度,因地制宜配置混交方式,采用大营养袋定植等综合技术,可提高造林成活率。经5年试验,当年造林成活率90%~95%,造林保存率80%~85%,试验区植被盖度达71.5%,人工补充种源新增盖度10.6%,提高生物产量33.72%,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植被群落。
关键词
植被恢复
乡土树种
生态修复
张家山流域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西北沙打旺种子繁育综合技术研究
14
作者
刘树林
张志杰
杨晓宇
机构
忻州市
水利局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文摘
沙打旺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逆性强,是优良的水土保持草种。但因种子成熟期长,在晋西北地区不易成熟,产籽量不高,给大面积推广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提高产籽量,开展了定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打旺种子繁育基地宜选择旱地,行株距以25 cm×50 cm为宜,生长期根外喷磷可有效提高产籽量。
关键词
沙打旺种子生产技术南曲沟流域河曲县
分类号
S157.43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5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JB-2型精量点播耧播种配合培土铲中耕对旱坪地保水固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15
作者
宋万兔
杨晓宇
张志杰
杨俊伟
孟龙
张国伟
机构
忻州市
水利局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
科学
院玉米
研究所
原平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7期482-486,共5页
基金
山西省现代农机科技装备引进推广项目(晋财农[2015]116号)
文摘
[目的]本文探讨了采用JB-2型精量点播耧播种配合培土铲中耕,对旱坪地保水固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其它作物利用机械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与传统耕作模式田间栽培对比试验的方法,以玉米根系长度和重量、秸秆长度和重量、玉米产量、生物干重为对比分析指标,分析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的旱坪地,与对照相比,采用这种农机组合种植玉米,可使单株平均气根长度增加342.94cm,增加一倍;单株根系干重增加13.21g,增幅33.50%;单株产量增加0.017kg,增幅7.62%;每公顷产量增加462.0kg,增幅7.62%;每公顷生物总干重增加631.7kg,增幅4.73%。[结论]JB-2型精量点播耧与培土铲配套播种、中耕可明显增高地垅,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增强植株固土能力,并提高玉米单产。
关键词
精量点播耧
培土铲
中耕
保水固土
玉米产量
Keywords
Precision sowing drill
Ridged swee
Intertilling
Water & soil conservation
Corn yield
分类号
S22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研示范、推广服务、经营创收一体化的实践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志远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5,共2页
文摘
针对地市级水保所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以基地建设促推广,以科技服务求发展,实现了科研示范、推广服务、经营创收一体化,促进了单位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学研究
推广应用
服务
忻州
分类号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石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
3
17
作者
任永魁
张清平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年第3期28-29,共2页
文摘
在宁武县土石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流域,随机抽取了10户调查其经济情况,推算了流域的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封禁和退耕还林还草,不仅可恢复植被,而且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农村经济
退耕还林还草
封禁
土石山区
宁武县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西北高寒区膜下滴灌节水示范推广效益浅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张志平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6年第4期28-30,共3页
文摘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在神池、五寨、岢岚三县示范推广面积1 344.54 hm^2,比地面灌溉平均节水2 550 m^3/hm^2,节水率达80.61%;增产511.19万kg,增加收入1 098.07万元。实践证明,膜下滴灌技术是高寒地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膜下滴灌
节水技术
增产增收
高寒地区
晋西北
分类号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形势下基层水保科研所发展探索
19
作者
张志远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5年第3期18-19,共2页
文摘
在新形势下,基层水保科研所面临科研无经费、经济基础差、科技创新能力弱、科研工作难开展等问题。忻州市水保所从当地实际出发,科研、推广、服务、经营相结合,在基地建设、新技术推广、科研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促进了单位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基层水保科研所
科技成果推广
技术服务
体制改革
人才培养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S-3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石山区人工补充种源对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
20
作者
王小军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052026)
文摘
忻州市土石山区土层很薄,土壤贫瘠,植被恢复困难,封禁后自然恢复植被速度较慢。为此,2003-2007年间在宁武县土石山区开展了人工补充种源、加速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补充植物种源后借助自然恢复能力,可以使植被群落结构得到优化,植物种水平分布更加均匀,不同地类净增加植物1-5种;植物的垂直空间层次分化明显,上层植物均高明显增加,人工补充的乔木年均增加22.17 cm,人工与天然灌木组成的群落增加15.17 cm,天然草本最高增加8.3 cm;多数地类草本层演化为2层。
关键词
植物群落
补充种源
植被结构
土石山区
宁武县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忻州市梯田埂坎枣树耐旱性研究
张志杰
王瑞秀
任永魁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风电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研究
王瑞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忻州市梯田埂坎资源开发利用调查
张志远
毕生光
王瑞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上榆泉煤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分析
王征兰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忻州市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探讨
王小军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晋北生态脆弱区人工种源补充对植被的影响研究
张志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土丘陵区金银花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王征兰
张志远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宁武朝凯露天煤矿水土流失预测及分析
王征兰
冀玉清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代县小型铁矿业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
张志远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研究
张清平
郎少轶
王瑞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黄河护岸速生丰产林研究
解菊芳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王家沟流域径流泥沙运行规律研究
牛四平
王征兰
王小平
王小兵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晋北生态修复区种源补充技术研究
张志远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晋西北沙打旺种子繁育综合技术研究
刘树林
张志杰
杨晓宇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JB-2型精量点播耧播种配合培土铲中耕对旱坪地保水固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宋万兔
杨晓宇
张志杰
杨俊伟
孟龙
张国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科研示范、推广服务、经营创收一体化的实践
张志远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土石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任永魁
张清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晋西北高寒区膜下滴灌节水示范推广效益浅析
张志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新形势下基层水保科研所发展探索
张志远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土石山区人工补充种源对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
王小军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