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料燃烧特性及其对烧结烟气C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钟庭梁 王延江 +3 位作者 佘雪峰 李晓海 田祥正 薛庆国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5,113,共10页
本文采用热重分析试验开展焦粉和洗精末的燃烧特性分析,随后通过烧结杯试验探究不同燃料结构和粒度分布下燃料的燃烧行为对烧结烟气中CO排放的影响,从烧结CO生成机理分析出发,深入解析了固体燃料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固体碳的反应机制,阐... 本文采用热重分析试验开展焦粉和洗精末的燃烧特性分析,随后通过烧结杯试验探究不同燃料结构和粒度分布下燃料的燃烧行为对烧结烟气中CO排放的影响,从烧结CO生成机理分析出发,深入解析了固体燃料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固体碳的反应机制,阐述了烧结燃料结构与粒度分布变化导致料层内部温度及氧势变化对燃料燃烧产生CO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洗精末比例的逐渐提高,烟气中CO体积分数逐渐上升,尤其在洗精末配比超过50%后,CO体积分数由2.12%显著上升到2.60%,燃料粒级分布改善后烟气中的CO体积分数有较明显的下降,降幅约为39.5%。因此,适当的增加烧结燃料中洗精末的配比再配合燃料粒度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烧结烟气中CO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 燃烧特性 烧结烟气 CO 热重分析 焦粉 洗精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点火工艺数值模拟优化和工业试验
2
作者 田祥正 王延江 +3 位作者 佘雪峰 李晓海 王俊杰 王静松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提高表层烧结矿质量,改善烧结过程,降低点火能耗,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烧结点火工艺。采用Fluent软件模拟烧结点火过程,探究不同预热温度的高炉煤气和助燃空气以及不同含氧量助燃空气对点火温度的影响规律;并... 为提高表层烧结矿质量,改善烧结过程,降低点火能耗,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烧结点火工艺。采用Fluent软件模拟烧结点火过程,探究不同预热温度的高炉煤气和助燃空气以及不同含氧量助燃空气对点火温度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别开展针对双预热温度、富氧浓度、低负压点火的烧结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双预热点火后,当预热温度为240℃时,点火温度提高到1192℃,烧结矿转鼓强度提升到76.60%,成品率提高到84.44%;实施富氧点火后,当助燃空气中含氧量提升到25%时,点火温度提高140℃,煤气单耗降低1.25 m^(3)/t,烟气量降低2882 m^(3)/h,转鼓强度提高到78.44%,返矿率降低到14.21%;实施低负压点火后,当点火负压为8.25 kPa时,点火煤气单耗下降1.07 m^(3)/t,转鼓强度提高1.16%,返矿率降低3.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点火 双预热 富氧 低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铈基整体式催化剂CO催化氧化性能及中试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泽浩 王延江 +4 位作者 佘雪峰 李晓海 葛志彬 李勇 韩美丹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6,共9页
以CuO-CeO_(2)为活性组分、莫来石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Cu-Ce整体式催化剂用于实际烧结烟气的CO催化氧化。在不同制备方式及反应条件下对催化性能进行测试,当活性组分同时浸渍,浸渍液浓度为2 mol/L,反应条件为180℃、4500 h^(-1)时,CO... 以CuO-CeO_(2)为活性组分、莫来石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Cu-Ce整体式催化剂用于实际烧结烟气的CO催化氧化。在不同制备方式及反应条件下对催化性能进行测试,当活性组分同时浸渍,浸渍液浓度为2 mol/L,反应条件为180℃、4500 h^(-1)时,CO的转化率达93%;经过200 h催化后,催化效率仍可超过90%。在180℃的反应温度下,催化剂在含SO_(2)和H_(2)O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H_(2)O和SO_(2)能够明显抑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且SO_(2)的抑制效果更明显。通入H_(2)O会覆盖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抑制CO和O_(2)的吸附,导致催化效率降低。SO_(2)的引入导致催化剂表面积累了SO_(4)^(2-)物种,从而抑制CO催化氧化,导致催化剂不可逆失活。同时,批量制备1 m^(3)整体式催化剂用于烧结烟气CO净化中试试验,在持续720 h的中试试验中,进口烟气温度约为200~220℃,平均出口烟气温度约为240℃,CO催化效率大于70%(平均为73%),出口CO质量浓度约为1700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e整体式 浸渍法 烧结烟气 CO净化 中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