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段培训法在基层医院临床带教中的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杨艳 张红英 蒋红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86-88,共3页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大中专实习护生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253名护生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28人)与改进组(1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法即护生进科跟随带教老师,前2周以观摩为主,后2周由易至难学习基本操作技术;改进组将实习分为5个阶段...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大中专实习护生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253名护生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28人)与改进组(1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法即护生进科跟随带教老师,前2周以观摩为主,后2周由易至难学习基本操作技术;改进组将实习分为5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理论复习、观摩示教、指导操作、相对独立操作及考核评价。结果改进组操作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改进组护生对阶段性带教的满意度达86.25%。结论阶段培训法关注护生体验感受,教学循序渐进,有利于增进护生动手信心,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大专 中专 临床实习 阶段培训法 基层医院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在骨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玉兰 刘春 张婧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期134-134,共1页
为加强骨科病房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各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将6S管理法运用到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中,对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6S管理加强了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 6S管理 骨科仪器设备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思维导图教学在骨科实习护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金凤 彭玲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思维导图教学在骨科实习护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实习的护士11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学;观察组实施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思维导图教学。比... 目的:探讨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思维导图教学在骨科实习护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实习的护士11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学;观察组实施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思维导图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对教学方法质量的反馈情况。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相关评分、对教学方法质量反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有效提高骨科实习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且有助于促进实习护士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具备推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分析 思维导图 骨科 实习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雪 彭玲玲 +2 位作者 阳丽 向吉瑶 刘艳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8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骨科肝素治疗患者42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肺栓塞... 目的:探讨骨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骨科肝素治疗患者42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观察组血小板计数<50×109/L发生率1.0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血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疗法对改善慢性骨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感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良登 《安徽医学》 2014年第8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改善慢性骨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感的效果。方法将85例慢性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认知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医学治疗依...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改善慢性骨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感的效果。方法将85例慢性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认知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医学治疗依从率、心理状况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医学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与干预前相比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疼痛程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骨科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疗法 慢性骨科 负性情绪 疼痛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牵引与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分步延期治疗C型Pilon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博 杨灵 +3 位作者 汪红 江伟 朱仲伦 刘跃洪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比较Ⅰ期跟骨牵引与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5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牵引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1~57(38.6±10.5)岁... 目的:比较Ⅰ期跟骨牵引与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5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牵引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1~57(38.6±10.5)岁;高处坠落伤18例,车祸伤6例;左侧15例,右侧9例;AO/OTA分型C1型3例,C2型9例,C3型12例;采用Ⅰ期跟骨牵引,Ⅱ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外固定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9~58(37.8±11.2)岁;高处坠落伤17例,车祸伤4例;左侧11例,右侧10例;AO/OTA分型C1型2例,C2型8例,C3型11例;采用Ⅰ期外固定支架固定,Ⅱ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为闭合性骨折。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等,采用VAS评分评价Ⅱ期内固定术前疼痛缓解情况,采用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对内固定术后Pilon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固定术前跟骨牵引组VAS评分为(3.73±0.87)分,外固定组为(2.67±0.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牵引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0±1.40) d、(12.30±3.60) d,外固定组分别为(7.60±1.50) d、(10.80±2.60)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牵引组解剖复位20例,一般复位4例;外固定组解剖复位18例,一般复位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AOFAS评分及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C型Pilon骨折,Ⅰ期跟骨牵引或临时外固定支架固定都能起到临时稳定作用,为Ⅱ期内固定手术创造较好的软组织条件,内固定术后能够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跟骨牵引操作简单,外固定支架固定虽然会增加手术次数,但有更好的制动效果,在减轻术前疼痛、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较跟骨牵引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牵引术 外固定器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特点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灵 王志聪 +4 位作者 陈曦 汪红 江伟 高博 刘跃洪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采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分析89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特点,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9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诊断计算患者的CCI,评价合并症程度,分析合并症特点;根据电子病例或电话随访... 目的采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分析89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特点,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9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诊断计算患者的CCI,评价合并症程度,分析合并症特点;根据电子病例或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计算1年累计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CC分级患者的1年累计生存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CCI分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891例患者中,无合并症476例(53.42%),轻中度合并症348例(39.06%),重度合并症67例(7.52%)。在17种合并症中,患者例数最多的前3位合并症分别为糖尿病(18.97%)、慢性肺部疾病(16.39%)、中重度肾病(5.95%)。非手术治疗患者CCI分级轻中度+重度的比例高于手术治疗患者(P <0.001),不同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患者CCI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17~89.12个月,无合并症及轻中度、重度合并症患者的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6.53%、74.73%和45.10%,CCI分级越严重,患者累计生存率越低。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CCI分级、股骨转子间骨折、非手术治疗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与无合并症患者相比,轻中度合并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83.9%(HR=1.839,95%CI为1.426~2.376,P <0.001),重度合并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834倍(HR=3.834,95%CI为2.639~5.471,P <0.00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普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以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中重度肾病最为多见,非手术治疗患者合并症程度较手术患者更严重;CCI分级与患者预后相关,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人 合并基础疾病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海龙 王志聪 +5 位作者 陈曦 吴碧 韦馨 吴俞萱 谌艳 刘跃洪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7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85例,根据入院时血管超声检查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DVT组81例和非DVT组40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85例,根据入院时血管超声检查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DVT组81例和非DVT组40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内科疾病(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肿瘤)、髋部骨折类型、骨折部位、有无多处骨折等,收集患者入院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肌酐、血清钠)。根据入院记录的主诉,提取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不同受伤至入院时间与DVT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有统计学差异的计量资料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计量资料的最佳截断值,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VT组受伤至入院时间长于非DVT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比例、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DVT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钠水平低于非DVT组(P均<0.05),两组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受伤至入院时间的增长,DVT发生率升高(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伤至入院时间、骨折类型及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清钠水平是DVT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受伤至入院时间及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清钠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 d、38.5 g/L、3.5 g/L及143.1 mmol/L。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伤至入院时间>2 d、纤维蛋白原>3.5 g/L、血清钠<143.1 mmol/L、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发生率随着受伤至入院时间的增长而升高,受伤至入院时间>2.0 d是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高度警惕延迟入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发生的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伤至入院时间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髋部骨折 老年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管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的治疗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宇 陈曦 +5 位作者 刘跃洪 刘树平 徐巍 谢德 杨灵 汪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分析四肢长管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的原因,探讨预防再骨折发生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的12例四肢长管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再发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2月... 目的分析四肢长管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的原因,探讨预防再骨折发生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的12例四肢长管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再发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2月,平均26月。12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4~15月,平均12.8月。无再次骨折发生,关节功能改善。结论初次手术的坚强内固定,把握准确的内固定取出时机,适当的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加强保护性意识是防止再骨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管骨骨折 内固定取出术后 再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止痛膏外敷预防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及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辉 张红英 王婷婷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2期35-35,共1页
目的通过研究消炎止痛膏局部外敷预防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及缓解输液疼痛的效果,为临床预防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及输液疼痛提供参考。方法将100例接受甘油果糖静脉输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静... 目的通过研究消炎止痛膏局部外敷预防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及缓解输液疼痛的效果,为临床预防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及输液疼痛提供参考。方法将100例接受甘油果糖静脉输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静脉输注甘油果糖前局部外敷消炎止痛膏,对照组按常规输液法进行输液。采用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观察两组静脉炎和采用数字分级法观察疼痛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0%和48%,χ2值为8.73,P=0.003,。疼痛率分别为50%和72%,χ2值为5.08,P=0.0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炎止痛膏对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的静脉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输注甘油果糖所致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止痛膏 甘油果糖 静脉炎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光荣 代勇军 +2 位作者 傅斌 李鸿旭 王炜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2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均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给予普通骨水泥。对比两组疗...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2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均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给予普通骨水泥。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椎体高度高于治疗前,Cobb角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8.06%)低于对照组(38.71%)(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高粘度骨水泥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建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4期45-46,共2页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探讨其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7年5月200例膝关节镜手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50%(17/200)。主要并发症13例,其中软骨损伤3例,关节粘连2例,关节血肿4例,关节积液...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探讨其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7年5月200例膝关节镜手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50%(17/200)。主要并发症13例,其中软骨损伤3例,关节粘连2例,关节血肿4例,关节积液4例。次要并发症4例,其中皮缘裂开、切口渗液2例,盐水渗漏2例。结论膝关节镜手术并发症总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轻,大多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可以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术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等待时间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志聪 陈曦 +5 位作者 吴俞萱 杨灵 汪红 江伟 高博 刘跃洪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等待时间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3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其中男104例,女229例;年龄60~99(77.93±8.49)岁;股骨颈骨折18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50例;269例(80.78%... 目的:探讨术前等待时间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3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其中男104例,女229例;年龄60~99(77.93±8.49)岁;股骨颈骨折18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50例;269例(80.78%)患者术前等待时间2~8 d,根据术前等待时间分为<4 d组(91例)和≥4 d组(242例)。电话随访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为骨折入院至患者死亡,或至研究截止日期(2019年12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3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访12~75个月,平均35个月,59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7.72%(59/333),其中≥4 d死亡50例,病死率20.66%(50/242)明显高于4 d内死亡(9.89%,9/91)(χ^(2)=5.263,P=0.02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等待时间,年龄,男性和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是老年髋部骨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其中每延迟1 d手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5%[HR=1.05,95%CI(1.00-1.10),P=0.045]。按CCI指数分层分析,术前等待时间≥4 d组在CCI<2分患者群中病死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即使大部分医院暂时无法在48 h内实施手术,也应该努力缩短术前等待时间,从而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骨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流程优化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俞萱 唐莉梅 +1 位作者 谌艳 刘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3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健康教育流程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采用优化后的健康教育流程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目的:探讨优化健康教育流程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采用优化后的健康教育流程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假体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化健康教育流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可促进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或避免假体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流程 全髋关节置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