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酚与安氟醚或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春生 杨希革 +2 位作者 黄兴 王凡 吴相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安氟醚、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32例择期手术的全麻病人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例 ) ,分别给予安氟醚麻醉 ( A组 )、七氟醚麻醉 ( B组 )、异丙酚-安氟醚麻醉 ( C组 )、异丙酚 -七氟醚麻醉 ( D...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安氟醚、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32例择期手术的全麻病人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例 ) ,分别给予安氟醚麻醉 ( A组 )、七氟醚麻醉 ( B组 )、异丙酚-安氟醚麻醉 ( C组 )、异丙酚 -七氟醚麻醉 ( D组 )。其中 A、B组为对照组 ,C、D组为观察组。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诱导后 1 5 min、1 h和 2 h采集静脉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 ( SOD)、血清丙二醛( MDA)。结果 :麻醉后 ,A、B两组 SOD值均逐渐下降 ,MDA值均逐渐升高 ,麻醉诱导后 2 h SOD、MDA值较麻醉前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 ,但 A、B两组相比较 ,SOD、MD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 ;C、D两组 SOD值较麻醉前均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 ( P>0 .0 5 ) ,MDA值较麻醉前均逐渐下降 ,并于麻醉诱导后 2 h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 ,但 C、D两组相比较 SOD、MD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 ( P>0 .0 5 )。A与 C组之间相比较及 B与 D组之间相比较 ,SOD值在麻醉诱导后 2 h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 ;MDA值在麻醉诱导后 1 h及 2 h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P<0 .0 1 )。结论 :安氟醚和七氟醚均能产生自由基使 MAD升高、SOD下降 ;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降低 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安氟醚 七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氙光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春燕 柳建明 +1 位作者 吴相东 王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6-427,共2页
目的 :评价氙光治疗仪 ( Xenon5 5 0型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病人 ,病程 7d~ 9年 ,氙光发光频率 0 .3Hz,照射范围 L2 ~ L5和 (或 )沿坐骨神经支配区最感疼痛之处 ,每次照射 2 5 min,每日 1次... 目的 :评价氙光治疗仪 ( Xenon5 5 0型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病人 ,病程 7d~ 9年 ,氙光发光频率 0 .3Hz,照射范围 L2 ~ L5和 (或 )沿坐骨神经支配区最感疼痛之处 ,每次照射 2 5 min,每日 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987例中 2 79例氙光照射同时辅以药物封闭。结果 :单纯氙光组 70 8例 ,优 2 62例 ( 37% ) ,良 2 34例 ( 33% ) ,进步 2 1 2例 ( 30 % ) ,无差者 ,优良者占 70 %。氙光照射辅以药物封闭组 2 79例 ,优者 1 36例 ( 4 6% ) ,良者 1 1 6例 ( 39% ) ,进步 45例 ( 1 5 % ) ,无差者 ,优良占 85 %。结论 :氙光照射加药物封闭治疗效果好于单纯氙光照射 ,但单纯氙光照射无激素的副作用及潜在的危害 ,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氙光 腰椎间盘突出症 激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春生 李春玲 +2 位作者 仇金鹏 麻海春 孙发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7-549,F003,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TGF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再灌注异丙酚治疗组,大鼠经历2h...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TGF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再灌注异丙酚治疗组,大鼠经历2h脑缺血,然后实行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后3、6、24、72h断头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GFβ1的表达;再灌注后24h做神经功能缺陷评估及HE染色观察缺血皮层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TGFβ1明显表达,24h后达高峰(P<0.01),72h后降至正常。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升高,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皮层水肿、淤血,神经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应用异丙酚能显著地促进TGFβ1的表达,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异丙酚治疗组TGFβ1释放增多、高峰提前、延缓下降(P<0.05),同时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减轻缺血皮层组织形态学损伤(P<0.05)。结论: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药理学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Β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