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构建竞争结瘤能力强且耐酸性固氮菌
1
作者 王金生 王君 +4 位作者 吴俊江 刘庆莉 王树林 张鑫 魏岚岚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3-927,942,共6页
为获得固氮、竞争结瘤能力强且耐酸的功能菌株,促进新型多功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前期分离、鉴定获得的竞争结瘤能力强的大豆根瘤菌菌株YA-1和耐酸性菌株BQ-2为材料,按照功能互补的原则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针对融合子采用全氮比色... 为获得固氮、竞争结瘤能力强且耐酸的功能菌株,促进新型多功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前期分离、鉴定获得的竞争结瘤能力强的大豆根瘤菌菌株YA-1和耐酸性菌株BQ-2为材料,按照功能互补的原则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针对融合子采用全氮比色法测定其固氮能力,利用BOX-PCR生物学技术评价其竞争结瘤能力,以GGE双标图的数学模型绘制出融合子和p H环境图标,进行融合子耐酸性状和稳定性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两供试菌株原生质体易于融合,连续传代10次后,共获得稳定融合子5株。固氮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融合子YB-3生物固氮量最高,较出发菌株YA-1和BQ-2有显著的提高;融合子在竞争结瘤能力方面对两出发菌株进行了平衡,接种融合子YB-3菌株图谱与结瘤菌株图谱一致性较高,其占瘤率最高为95%,菌株竞争结瘤能力强于土著根瘤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菌株耐酸性顺序为YB-2> YB-3> BQ-2> YB-4> YA-1> YB-5> YB-1,稳定性顺序为YB-5> YB-3> YB-1> YA-1> YB-2> YB-4> BQ-2,耐酸性强且稳定性较好的融合子菌株为YB-3。综合比较而言,获得了一株表现出双亲优良性状的集高固氮、竞争结瘤能力强且耐酸性的新型固氮菌Y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原生质体融合 BOX-PCR GGE-Bip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倒伏性的大豆耐密性资源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金生 张瑞萍 +6 位作者 马力 蒲国锋 王家军 王君 吴俊江 王冠 孙明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3-748,共6页
为筛选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稳定耐密植的大豆资源,为大豆的区域栽培生产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以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20份春大豆资源为材料,以哈尔滨、海伦和五大连池为环境背景,设置常规栽培区和高密度处理区两个处理,以高密区未倒伏占比... 为筛选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稳定耐密植的大豆资源,为大豆的区域栽培生产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以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20份春大豆资源为材料,以哈尔滨、海伦和五大连池为环境背景,设置常规栽培区和高密度处理区两个处理,以高密区未倒伏占比与常规区未倒伏占比的比值作为耐密指数,基于耐密指数值,利用欧氏距离组间平均联接法对不同大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对供试材料进行等级划分。同时,利用双标图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耐密性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哈尔滨区域背景条件下,当欧氏距离为3.0时,初步将20个参试品种(系)划分为5大类,获得耐密植品种(系)7个;海伦区域背景下,欧氏距离为4.0时,初步将20个参试品种(系)划分为4大类,获得耐密植品种(系)3个;欧氏距离为4.0时,初步将20个参试品种(系)划分为4大类,获得耐密植品种(系)5个。双标图显示,耐密品种的耐密能力顺序为克豆87>牡豆56>黑农94>黑农531>克小粒1号>黑农311>龙海1号,多环境稳定性顺序为黑农94>龙海1号>克豆87>黑农531>黑农311>牡豆56>克小粒1号。综合比较而言,耐密性强且多环境稳定性较好的品种为黑农94、克豆87和黑农531。研究结果为提升区域大豆增产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密植 GGE双标图 环境稳定性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高产大豆精量化播种施肥配套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王金生 马力 +7 位作者 蒲国锋 王家军 张瑞萍 王君 吴俊江 季妮娜 王冠 孙明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8-615,共8页
为分析大豆播种、施肥方式对大豆产量及油份含量构成的影响,掌握科学化提质、增产技术措施,以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531为材料,分别设置播种密度、施肥深度和施肥量单因素梯度试验,分析单因素指标对产量构成因子与油分含量的影响。采... 为分析大豆播种、施肥方式对大豆产量及油份含量构成的影响,掌握科学化提质、增产技术措施,以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531为材料,分别设置播种密度、施肥深度和施肥量单因素梯度试验,分析单因素指标对产量构成因子与油分含量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以产量和油分含量为指标建立大豆播种施肥一体化措施的数学模型,并明确最高产量、最高油分含量下的精量化实施措施组合。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28万株·hm^(-2)为临界值;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百粒重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呈现出抛物线状变化;单株荚数、单数粒数及百粒重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均以375 kg·hm^(-2)为临界值;大豆油份含量随着播种密度增加、施肥层加深、施肥量提高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各播种密度处理之间的油份含量差异不大,浅施肥和增加施肥量均能显著提高大豆油份含量;得出大豆产量与播种密度(X_(1))、施肥深度(X_(2))、施肥量(X_(3))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714.696+47.445X_(1)+15.768X_(2)+2.967X_(3)-0.4908X_(1)^(1)-1.862X_(2)^(2)-0.00122 X_(3)+0.6809X_(1)×X_(2)-0.0783X_(1)×X_(3)-0.0059X_(2)×X_(3)。大豆油份与播种密度、施肥深度、施肥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4.288+0.410X_(1)+0.083X_(2)+0.0146X_(3)-0.00647X_(2)1-0.0108X_(2)2-0.00000817X_(3)^(2)+0.00486X_(1)×X_(2)-0.000316X_(1)×X_(3)-0.0000691X_(2)×X_(3)。通过该模型预测高油高产大豆最高产量可达到3952.023 kg·hm^(-2),达到最大产量需播种密度为28万株·hm^(-2),种下施肥深度为10 cm,施肥量为225.0805 kg·hm^(-2);最高油份可达到22.79%,达到最大油份含量需播种密度为26万株·hm^(-2),种下施肥深度为8.5 cm,施肥量为354.8578 kg·hm^(-2)。研究结果可为促进高油高产大豆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播种 施肥 模型 油分含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biplot的大豆根瘤菌抗逆性资源筛选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金生 王君 +3 位作者 吴俊江 刘庆莉 张鑫 王红蕾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4-899,共6页
为了准确评价大豆根瘤菌在干旱及酸碱环境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采用GGE双标图对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分离、鉴定、纯化的7个大豆根瘤菌菌株分别进行耐旱性、耐酸碱性能力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供试菌株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菌株生长量均... 为了准确评价大豆根瘤菌在干旱及酸碱环境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采用GGE双标图对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分离、鉴定、纯化的7个大豆根瘤菌菌株分别进行耐旱性、耐酸碱性能力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供试菌株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菌株生长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GGE双标图分析表明,耐旱性强且稳定性较好的菌株为111-1;供试菌株在耐酸碱性上均有较大优势,菌株在pH3.0和pH12.0的环境条件下均能缓慢生长,并且均在pH9.0的环境条件下生长量最大。GGE双标图分析得出,耐酸性强且稳定性较好的菌株为112-2,耐碱性强且稳定性较好的菌株为111-3。该结果对适于黑龙江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大豆根瘤菌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耐旱性 耐酸碱性 GGE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biplot的大豆耐低磷资源筛选
5
作者 王金生 王君 +3 位作者 吴俊江 刘庆莉 王树林 张鑫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1-516,共6页
为了准确评价大豆耐低磷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采用GGE双标图,通过4种评价指标数据计算耐性因子GGE双标图数学模型对前期鉴定、评价获得的7个大豆耐低磷种质资源分别进行不同环境下耐低磷能力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耐低磷... 为了准确评价大豆耐低磷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采用GGE双标图,通过4种评价指标数据计算耐性因子GGE双标图数学模型对前期鉴定、评价获得的7个大豆耐低磷种质资源分别进行不同环境下耐低磷能力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耐低磷性强且多环境下稳定性较好的品种为丰收24。以地下部干重计算耐性因子双标图显示垦鉴27表现出多环境下稳定的耐低磷性,而以地上部干重为评价指标则显示其耐低磷性较好但并不稳定;同样,以单株磷含量为评价指标显示克交05-1397同样表现出多环境下较稳定的耐低磷性,而以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评价指标显示其耐低磷性较好但不稳定。因此在利用GGE-biplot筛选耐低磷大豆资源时应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研究结果对适于黑龙江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耐低磷大豆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低磷 GGE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宁南霉素制剂对大豆品种黑农6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6
作者 刘庆莉 王君 +4 位作者 吴俊江 刘丽君 王金生 胡国华 张俐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9期37-39,共3页
为了探索新型杀菌剂对大豆的增产效果及田间最佳施用量,以黑农63为试材,研究了8%宁南霉素制剂对大豆品种黑农6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全生育期喷施2次8%宁南霉素300mL·hm-2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4 939.20kg·... 为了探索新型杀菌剂对大豆的增产效果及田间最佳施用量,以黑农63为试材,研究了8%宁南霉素制剂对大豆品种黑农6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全生育期喷施2次8%宁南霉素300mL·hm-2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4 939.20kg·hm-2。比清水对照增产8.31%,增收1 847.25元·hm-2。比对照药剂增产3.31%~5.88%,增收924.00~1 481.4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霉素 大豆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拉菌素5%乳油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占东 田利 王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8期63-64,共2页
多拉菌素5%乳油防治甘蓝小菜蛾,按推荐剂量5~15mL/667m。试验,结果表明,对1-3龄幼虫效果较明显,最佳施药时期为小菜蛾1~3龄期。防治效果最高可达95.22%。
关键词 多拉菌素5%乳油:甘蓝小菜蛾: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霉素对番茄病毒病和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董庆文 左大为 张文涛 《广东蚕业》 2021年第9期48-49,共2页
为了评价宁南霉素对番茄病毒病和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选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和8%宁南霉素水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氨基寡糖素水剂对番茄病毒病和黄瓜白粉病有预防作用,单独使用治疗效果不佳;8%宁南霉素水剂对番茄病毒病和黄... 为了评价宁南霉素对番茄病毒病和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选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和8%宁南霉素水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氨基寡糖素水剂对番茄病毒病和黄瓜白粉病有预防作用,单独使用治疗效果不佳;8%宁南霉素水剂对番茄病毒病和黄瓜白粉病不仅具有预防作用,而且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发病初期进行用药,病害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也较明显。在番茄和黄瓜发病前进行用药,所有处理都可以达到10%以上的增产效果;若2%氨基寡糖素水剂和8%宁南霉素水剂复配使用,则增产效果可达30%以上,能明显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及修复能力,从而实现效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霉素 番茄病毒病 黄瓜白粉病 田间试验 防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宁南霉素水剂防治辣椒病毒病田间药效示范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建华 王宜娟 王永国 《蔬菜》 2014年第5期10-11,共2页
结合焉耆垦区的自然条件和辣椒病毒病发生规律,采用不同药剂水平,通过试验示范,了解8%宁南霉素水剂对辣椒安全性及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宁南霉素水剂对辣椒病毒病具有良好的防效,且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辣椒 病毒病 8%宁南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宁南霉素水剂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田间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博 邓学基 +3 位作者 赵飞 王君 殷涛 吕晓君 《湖北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43-44,83,共3页
细菌性黑斑病是核桃上重要病害之一,且发病情况逐年加重。为了寻求一种绿色、广谱、安全、高效的杀菌剂控制病害发生,采用不同浓度2%宁南霉素水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宁南霉素水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具有... 细菌性黑斑病是核桃上重要病害之一,且发病情况逐年加重。为了寻求一种绿色、广谱、安全、高效的杀菌剂控制病害发生,采用不同浓度2%宁南霉素水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宁南霉素水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效达到63.3%,持效性好,对核桃安全且对于核桃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宁南霉素水剂 细菌性黑斑病 核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对高寒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冰 袁玉玲 +1 位作者 王晓野 杨明 《农业工程技术》 2018年第17期15-16,共2页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呼伦贝尔高寒地区的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其第三次药后10天防效为77.35%;同时该制剂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比对照增产21.66%,在呼伦贝尔地区可代替化学农...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呼伦贝尔高寒地区的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其第三次药后10天防效为77.35%;同时该制剂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比对照增产21.66%,在呼伦贝尔地区可代替化学农药在马铃薯等农作物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高寒区 马铃薯 晚疫病 田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霉素水剂防治烟草病毒病药效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芳 《黑龙江粮食》 2014年第2期48-50,共3页
通过宁南霉素水剂防治烟草病毒病试验,考察生物效价和化学含量检测差距。结果表明:生物效价越高防效越高,化学含量越高防效越高,说明两种检测方法都可以进行使用,均可有效防治烟草病毒病。
关键词 宁南霉素水剂 烟草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可行性的研究
13
作者 王芳 《黑龙江粮食》 2014年第12期49-52,54,共5页
文章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经过加热预处理后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的可行性。以水解度(DH)为指标,考察了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水解条件,得出结论:木瓜蛋白酶水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底物浓度4.5%、pH 7.0、反应温度55℃、酶用量500Ug/g、反应时间... 文章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经过加热预处理后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的可行性。以水解度(DH)为指标,考察了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水解条件,得出结论:木瓜蛋白酶水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底物浓度4.5%、pH 7.0、反应温度55℃、酶用量500Ug/g、反应时间2h;在上述条件下最终大豆蛋白水解度是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大豆分离蛋白 水解度 乳化性 起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霉素液相检测条件的确定
14
作者 王芳 侯冬菊 逄瑞玥 《黑龙江粮食》 2012年第5期53-55,共3页
文章采用液相色谱法,以0.005mol/L磷酸氢二钠+0.2%三乙胺+磷酸调至pH值7.0为流动相,使用DIKMA Spursil C185μm填料的不锈钢柱,在268nm波长下对宁南霉素粉剂及纳滤样品进行分离实验。经试验分析确定波长:268nm、温度:40℃、流速:0.5ml/... 文章采用液相色谱法,以0.005mol/L磷酸氢二钠+0.2%三乙胺+磷酸调至pH值7.0为流动相,使用DIKMA Spursil C185μm填料的不锈钢柱,在268nm波长下对宁南霉素粉剂及纳滤样品进行分离实验。经试验分析确定波长:268nm、温度:40℃、流速:0.5ml/min为宁南霉素含量液相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霉素 检测条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