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德州市近50a来旱涝特征分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刘俊菊
杜国云
孙祝友
黄晓花
周燕
-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
德州市第二中学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3-175,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2003E01)
鲁东大学校基金项目(20053202)
-
文摘
对德州市1951-1999年的逐年降水数据、区域旱涝灾害成灾面积及降水与成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依据Z指标划分7个旱涝等级,给出旱涝指标与旱涝成灾面积的多年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德州市近50 a来,降水变化呈下降趋势;1975年以前偏涝,间或有旱的年份出现,极涝年份为1953年、1961年、1964年;1975年以后偏旱,间或有涝的年份出现,极旱年份为1981年;旱灾面积越来越大,涝灾面积越来越少,20世纪60-70年代为旱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的转折点。降水指标为该市今后旱涝预测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
关键词
德州市
Z指标
旱涝灾害
-
Keywords
Dezhou city
Z-index
drought-flood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德州市近50年来旱涝特征分析
- 2
-
-
作者
刘俊菊
杜国云
孙祝友
黄晓花
周燕
-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
德州市第二中学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9-241,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2003E01)
鲁东大学校基金(20053202).
-
文摘
对德州市1951~1999a的逐年降水数据、区域旱涝灾害成灾面积及降水与成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依据Z指标划分了7个旱涝等级,给出了旱涝指标与旱涝成灾面积的多年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德州市近50a来,降水变化呈下降趋势;1975a以前偏涝,间或有旱的年份出现,极涝年份为1953、1961、1964a;1975a以后偏旱,间或有涝的年份出现,极旱年份为1981a;旱灾面积越来越大,涝灾面积越来越少,60~70年代为旱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的转折点。降水指标为该市今后旱涝预测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
关键词
德州市
Z指标
旱涝灾害
-
Keywords
Dezhou city
Z-index
drought-flood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论我国普通高中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徐金月
-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2,共3页
-
文摘
职业生涯教育是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一考定终身的教育制度、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导致普通高中职业生涯教育意识淡薄、缺乏课程支撑、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不完整。加强高中职业生涯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提供制度与组织保障,学校构建低重心、多层次、立体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重视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
关键词
高中
职业生涯教育
问题
对策
-
分类号
G637.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4
- 4
-
-
作者
张文刚
-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2-64,共3页
-
基金
2016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提问技巧与学生思维力培养的实践研究”(SHDDZH-PY-001)
山东省教育厅资助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建模教学伴随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走入数学教学舞台的中央,数学建模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分析认为高中数学建模课教学存在如下问题:教师存在认识误区,混淆相关课类;建模活动指导不足,建模活动效能折损;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考查单向封闭。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数学建模课的对策:渗透数学建模意识,表征建模过程性向;注重建模关键步骤,实现建模思维进阶;完善评价考查机制,促进数学建模的完整学习。
-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数学建模
教学现状
评价导向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集体生活走向公共生活:班级管理的层次提升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张文刚
-
机构
德州市第二中学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1-23,共3页
-
文摘
创建良好的集体生活是班级管理的现实要求,而实质上,班级生活有公共性,学生最终要从班集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班级管理的深层目的,班级管理必须要使集体生活的创建具有公共性,并走向公共生活。通过树立班集体管理公共参与的管理理念,基于公共生活原则生成集体管理公约,建构班级事务集体参与的管理模式,设定培养公共生活能力的管理标准可以实现从集体生活走向公共生活的班级管理的层次提升。
-
关键词
班级管理
集体生活
公共生活
管理理念
管理公约
管理模式
管理标准
-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社会学视角下校园欺凌行动的动因与应对
被引量:2
- 6
-
-
作者
田家龙
-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25,共3页
-
文摘
校园欺凌行动能够对欺凌者、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伤害,是一种攻击性行为,甚至影响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社会学视角下,分析造成校园欺凌行动的动因主要有:社会“失范”的入侵滋生了欺凌行动,家庭结构变迁造成了校园欺凌行动,“反学校文化”滋生了校园欺凌行动,社会规则的缺失造成了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为了防范与干预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增强社会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强化合作与沟通,完善对话协商治理机制,制定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建立校园“应欺团队”,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学校校园
欺凌行动
社会失范
-
分类号
G63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资源意识:教师专业成长的现代追求
- 7
-
-
作者
田家龙
-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教务处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3-35,共3页
-
文摘
资源意识包括资源应用意识、资源发掘意识、资源筛选意识、资源整合意识和资源分类意识。资源意识是现代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延,培养资源意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对于教师资源意识的培养可以从思想方面来引导,也可以通过实践来"诱发",同时,还要借助教育评价"倒逼"教师对资源意识的重视和培养。
-
关键词
资源意识
教师专业成长
资源意识唤醒
资源意识生成
资源意识培养
-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