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建设 牛金城 +1 位作者 郭振国 刘殿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治疗 下颌骨骨折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蚀刻法处理的钛及钛合金表面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世振 孟维艳 +5 位作者 矫国田 张滨 李保胜 窦林波 牛金城 蔡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通过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初步探讨钛及钛合金微-纳米三维形貌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解蚀刻法在纯钛及钛合金表面构建出不同尺寸的微-纳米三维形貌,并观察其三维结构表面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细胞形态、碱性磷酸... 目的通过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初步探讨钛及钛合金微-纳米三维形貌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解蚀刻法在纯钛及钛合金表面构建出不同尺寸的微-纳米三维形貌,并观察其三维结构表面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方面,纯钛组和钛合金组表面均高于纯钛机械抛光组。纯钛组表面细胞胞体饱满,伸出大量伪足,并可见大量功能颗粒。ALP活性显著高于钛合金和纯钛机械抛光组表面。结论通过电解蚀刻法在纯钛和钛合金表面可形成不同直径和深度的碗形巢样及纳米结构;两个表面即30~50μm和5~8μm的表面和光滑表面相比,都明显促进了细胞的附着;30~50μm的纯钛表面更有利于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钛合金 种植体 成骨细胞 生物学行为 电解蚀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形貌的纯钛种植体对牙龈软组织界面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家奇 孟维艳 +5 位作者 周延民 蔡青 阿兰 付丽 李保胜 王世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纯钛种植体表面形貌对牙龈软组织界面的影响,寻找一种有利于牙龈软组织附着的种植体颈部表面形貌。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使纯钛金属种植体形成4种表面,即酸蚀组(AE组)纳米表面、电化学腐蚀1和2组(ECE1和ECE2组)的微米表... 目的:比较不同的纯钛种植体表面形貌对牙龈软组织界面的影响,寻找一种有利于牙龈软组织附着的种植体颈部表面形貌。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使纯钛金属种植体形成4种表面,即酸蚀组(AE组)纳米表面、电化学腐蚀1和2组(ECE1和ECE2组)的微米表面、电化学腐蚀加酸蚀组(ECA组)的微米-纳米表面,并以光滑组(S组)光滑表面作为对照,将5种试件即刻植于犬下颌骨中,术后20d及3个月分别处死各组犬,制作标本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结合界面的情况。结果:各组犬牙龈上皮与种植体表面连接紧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未见上皮组织残留。S组胶原纤维平行黏附于种植体表面,与种植体表面大部分开裂分离,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残留胶原纤维较少;其他各组胶原纤维均垂直扎向种植体表面,牙龈组织面与种植体表面形成复杂的微米-纳米镶嵌结构,与种植体表面开裂较少;ECE2组和ECA组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残留的胶原纤维多于AE组和ECE1组。结论:通过电化学方法处理得到的微米和微米-纳米表面的种植体可明显改善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界面 微米形貌 纳米形貌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